CN207262772U - 闪发器 - Google Patents

闪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2772U
CN207262772U CN201720581413.2U CN201720581413U CN207262772U CN 207262772 U CN207262772 U CN 207262772U CN 201720581413 U CN201720581413 U CN 201720581413U CN 207262772 U CN207262772 U CN 207262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flash evaporation
disengagement zone
gear plat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1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营
游浩亮
胡东兵
杨旭峰
胡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581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2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2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2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闪发器,闪发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挡板与第一封头之间形成闪发区,输入管位于闪发区;第一挡板与第二封头之间形成分离区,补气口以及出液口位于分离区;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等于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第一挡板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上边缘等于闪发器的最高液位高度。上述闪发器,在分离区的制冷剂液体液面较低时,制冷剂液体从第一缺口流入分离区,第一缺口能够消除液体冲击影响,流入分离区的液面平稳,能够在出液口形成稳定的液封,避免出现由于无法形成液封制冷剂气体由出液口流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闪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闪发器。
背景技术
闪发器是多级压缩空调系统中重要部件,采用闪发器的机组能改善压缩制冷循环的效率,提高制冷量,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闪发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第一次节流后产生的中间压力的汽液两相制冷剂分离开来,分离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制冷剂液体进入下一级节流装置。传统的闪发器在部分制冷工况下,闪发器内液面较低,若液面不稳或者受到制冷剂气流冲击导致出液口无法形成液封,制冷剂气体将由出液口流出,影响下一级节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闪发器在某些工况在出液口无法形成液封,制冷剂气体能由出液口流出,影响下一级节流的问题,提供一种闪发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闪发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两端的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所述壳体设有输入管,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补气口,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出液口,其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封头之间形成闪发区,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闪发区;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封头之间形成分离区,所述补气口以及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分离区;
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高度不高于所述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
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不低于所述闪发器的最高液位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边缘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闪发区;
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缺口以下,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缝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波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非水平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上,使所述波纹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三挡板;
所述第三挡板将所述分离区间隔为上分离区以及下分离区,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四挡板以及第五挡板;
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补气口之间,第五挡板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补气口之间;
所述第四挡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五挡板的一边连接,共同将所述上分离区间隔为第一上分离区以及第二上分离区;
其中,所述补气口位于所述第一上分离区;
所述第五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分离区,并位于所述第五挡板与所述补气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气液过滤网以及边框,所述气液过滤网为矩形,所述气液过滤网的四边固定在所述边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不锈钢丝网,所述不锈钢丝网设置于所述气液过滤网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固定 在所述边框上,用于压固所述气液过滤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六挡板,所述第六挡板位于所述上分离区,用于与所述第三挡板、所述第五挡板以及所述过滤网组件连接。
上述闪发器,第一挡板将闪发器内部分割为闪发区和分离区,第一挡板的下边缘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等于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在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体液面较低时,制冷剂液体从第一缺口流入分离区,第一缺口能够消除液体冲击影响,流入分离区的液面平稳,能够在出液口形成稳定的液封,避免出现由于无法形成液封制冷剂气体由出液口流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闪发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三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四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五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过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过滤网组件A-A面剖面图;
图9为图1所示闪发器的第六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闪发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闪发器包括壳体110、第一封头120、第二封头130、输入管140、第一挡板210、第二挡板220、第三挡板230、第四挡板240、第五挡板250、第六挡板260以及过滤网组件270。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闪发器的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壳体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头120以及第二封头130连接,共同构成闪发器外壳。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为圆筒形,壳体110两端的第一封头120以及第二风口分别为圆弧形。
输入管140设置在壳体110上,用于将一级节流后的中压液体输入闪发器中。可选地,输入管140的管口深入壳体110内一定距离。
壳体110上部开设有补气口160,例如,补气口160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顶部,以便于制冷器气体通过该补气口160排出闪发器。
壳体110下部开设有出液口150,例如,出液口150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底部,以便于制冷剂液体通过该出液口150排出闪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210设置在壳体110内,第一挡板210竖直设置在壳体110内,将壳体110内部空间隔离为闪发区和分离区。具体可选地,第一挡板210与第一封头120之间形成闪发区,输入管140位于该闪发区内;第一挡板210与第二封头130之间形成分离区,补气口160以及出液口150位于分离区内。
请继续参阅图1和2所示,第一挡板210的下边缘与壳体110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不高于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
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并将第一缺口设置为不高于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在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体液面较低时,制冷剂液体主要从第一缺口流入分离区,第一缺口能够消除液体冲击影响,经过第一缺口后消除液体冲击影响,使制冷剂液体平稳流入分离区,保持分离区的液面平稳,能够在出液口150形成稳定的液封,避免出现由于无法形成液封制冷剂气体由出液口150流出的问题。
其中,第一挡板210开还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不低于闪发器的最高液位高度。可选地,第一开口可以是矩形的。
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并将第一开口的上边缘设置为不低于闪发器的最高液位高度,以配合第一缺口进行工作。在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面较低时,同时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面低于第一开口的下边缘时,闪发区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缺口进入分离区;在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面较高时,即闪发器内分离区的制冷剂液面高于第一开口的下边缘且在最高液位以下时,闪发区的制冷剂液体能够通过第一缺口以及第一开口进入分离区。在以上两种液位条件下,请继续参阅图1中箭头所示,闪发区的制冷剂气体能够通过该第一开口进入分离区。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设置第一开口与第一缺口配合,以使闪发器可满足各工况的液位要求,若闪发器未设置第一开口,则第一缺口的高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各工况下液位要求,但是第一缺口的高度过高则低液位时会影响液位的稳定,出液口150无法形成稳定的液封,将导致制冷剂气体可能从出液口150流出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的第一挡板210的上边缘与壳体110顶部之间设有第二缺口。闪发器闪发区的部分制冷剂气体,通过该第二缺口进入分离区。通过第二缺口,能够使闪发区的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液体通过不同的通道进入分离区,有利于避免制冷剂气体夹带制冷剂液体进入分离区。
可选地,第二缺口的高度根据进入闪发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确定,其中,进入闪发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可根据节流后制冷剂流量、干度计算获得。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各工况下制冷剂流量、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的面积综合进行确定。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开口的长、宽调整第一开口的大小。
例如,第一挡板210可以是与壳体110匹配的圆形板,在其与壳体110底部邻近的部分去除一弧形部分作为第一缺口,在其与壳体110顶部邻近的部分去除一弧形部分作为第二缺口,在其中部适当位置去除一矩形部分作为第一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还设有第二挡板220,第二挡板220位于闪发区,第二挡板220与第 一挡板210连接,第二挡板220与第一挡板210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缺口以下,第二挡板220与所述壳体110之间具有缝隙。可选地,第二挡板220可以是其第一边与第一挡板210第一缺口宽度相等并与第一缺口边缘连接的矩形板,第二挡板220与第一边相邻的两边分别与壳体110连接。
闪发器闪发区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第二缺口进入分离区之前,能够先与第二挡板220碰撞,使制冷剂气体中夹带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碰撞分离,降低了通过闪发器后的制冷剂气体夹带的液体量。
进一步地,第二挡板220上可以设有波纹槽,通过第二挡板220上的波纹槽,能够扰乱制冷剂气体的定向流动,提高制冷剂气体与第二挡板220上方的壳体110顶部以及第二挡板220的碰撞率以及将碰撞分离后的制冷剂液体收集在波纹槽中,提高制冷剂气体中夹带液体的分离效率。进一步地,第二挡板220与第一挡板210为非水平连接,使波纹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即第二挡板220与第一挡板210的夹角α为60°~90°,通过第二挡板220的非水平设置,能够使收集在波纹槽中的制冷剂液体及时从波纹槽中排出。例如,第二挡板220与第一挡板210连接并在水平面上向下倾斜15°,波纹槽在第二挡板220上沿倾斜方向设置,则制冷剂气体在通过第二缺口前先与第二挡板220以及第二挡板220上方的壳体110顶部碰撞,使其中夹带的制冷剂液体分离出来并被收集于第二挡板220上的波纹槽中,同时由于波纹槽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5°,被收集的制冷剂液体沿波纹槽倾斜方向流下。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还设有第三挡板230,第三挡板230将分离区间隔为上分离区和下分离区,第三挡板230与第一挡板21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缺口之间,第三挡板23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31。可选地,第三挡板230可以是矩形板,第三挡板230的一边与第一挡板210连接,其余三条边分别与壳体110以及第二封头130连接。
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在通过补气口160排出前首先通过第三挡板230处理。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闪发器内制冷剂液面,由于闪发区的部分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开口直接进入下分离区,并且下分 离区距离制冷剂液面较近,因此通过第一开口进入下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夹带有较多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开设有第一通孔231的第三挡板230处理,能够使下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中夹带的液体得到有效分离,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上分离区,能够有效降低进入上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中夹带的制冷剂液体的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还设有第四挡板240和第五挡板250,第四挡板240位于第一挡板210与补气口160之间,第五挡板250位于第三挡板230与补气口160之间,第四挡板240的一边与第五挡板250的一边连接,共同将上分离区间隔为第一上分离区以及第二上分离区。其中,补气口160位于第一上分离区;第五挡板25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51。可选地,第四挡板240为弧形板,该第四挡板240的弧形边与壳体110的顶部连接,直线边与第五挡板250的一边连接;第五挡板250的其余边分别与壳体110以及第二封头130连接。
由于设有第四挡板240以及第五挡板250,第二挡板220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缺口进入的是上分离区的第一上分离区,通过第一开口的制冷剂气体首先通过第三挡板230处理后进入的是上分离区的第一上分离区。经过第五挡板250进一步处理后进入第二上分离区,进一步提高了进入第二上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的气液分离效率,降低了进入第二上分离区制冷剂气体的带液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图7以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还设有过滤网组件270,过滤网组件270设置于第一上分离区,并位于第五挡板250与补气口160之间。使进入第一上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进一步通过过滤网组件270过滤后由补气口160排出闪发器,以进一步提高闪发器的气液分离效率,进一步确保闪发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不带液。可选地,过滤网组件270为矩形,该过滤网组件270的一边与第四挡板240连接,其余边分别与壳体110以及第二封头130连接。
可选地,过滤网组件270包括气液过滤网274以及边框271。其中,气液过滤网274为矩形,该矩形的气液过滤网274的四条边通过边框271定形。进一步地,气液过滤网274的两侧设有不锈钢丝网273,该不锈钢丝网273能够增强气液过滤网274的强度,避免由于制冷剂气体定向流经气液过滤网274引起的 气液过滤网274变形。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270还设有若干压条272,压条27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边框271上,以进一步增强过滤网组件270的强度。
进一步可选地,第二通孔251直径大于等于第一通孔231的直径。由于进入第一上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或经过第二挡板220分离了部分制冷剂液体,或经过第三挡板230分离了部分制冷剂液体,因此,进入第一上分离区的制冷剂气体的夹带的制冷剂液体含量降低,夹带的制冷剂液体的液滴也较小,因此第二通孔251的直径不宜过大;此外为了控制流过滤网组件270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在最佳范围内,使过滤组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因此第二通孔251的直径不宜过小,故本第二通孔251直径大于邓毅第一通孔231的直径能够使流经过滤网组件270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在最佳的范围内。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闪发器还包括第六挡板260,第六挡板260位于所述上分离区,用于替代第二封头130分别与第三挡板230、第五挡板250以及过滤网组件270连接。可选地,第六挡板260为弧形板,该第六挡板260的弧形边与壳体110顶部连接,直线边与第三挡板230的一边连接。第五挡板250和过滤网组件270与第二封头130连接的边分别连接在第六挡板260相应的位置。通过设置第六挡板260,能够方便地与第三挡板230、第五挡板250以及过滤网组件270连接,便于闪发器的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闪发器,闪发器闪发区的制冷剂气体,一部分依次经第二挡板220、第二缺口、第五挡板250以及过滤网组件270气液分离,最终通过补气口160排出闪发器;另一部分依次经第一开口、第三挡板230、第五挡板250以及过滤网组件270气液分离,经过多重分离的制冷剂气体能够使制冷剂气体的液滴分离效率大幅度提高,避免闪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气体带液。闪发器闪发区的制冷剂气体,在制冷剂液位较低时,通过第一缺口进入分离区,能够保证液位较低时出液口150处液面的稳定,保证了出液口150的液封效果。进一步地,当分离区液位较高时,制冷剂液体也能够通过出液口150及时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闪发器,包括壳体(110)以及位于壳体(110)两端的第一封头(120)以及第二封头(130),所述壳体(110)设有输入管(140),所述壳体(110)上部开设有补气口(160),所述壳体(110)下部开设有出液口(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一挡板(210),所述第一挡板(2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
所述第一挡板(210)与所述第一封头(120)之间形成闪发区,所述输入管(140)位于所述闪发区;
所述第一挡板(210)与所述第二封头(130)之间形成分离区,所述补气口(160)以及所述出液口(150)位于所述分离区;
所述第一挡板(210)的下边缘与所述壳体(110)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高度不高于所述闪发器的最低液位高度;
所述第一挡板(210)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不低于所述闪发器的最高液位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10)的上边缘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二挡板(220),所述第二挡板(220)位于所述闪发区;
所述第二挡板(220)与所述第一挡板(210)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20)与所述第一挡板(21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缺口以下,所述第二挡板(220)与所述壳体(110)之间具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220)上设有波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220)非水平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210)上,使所述波纹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三挡板(230);
所述第三挡板(230)将所述分离区间隔为上分离区以及下分离区,所述第三挡板(230)与所述第一挡板(21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所述第三挡板(23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四挡板(240)以及第五挡板(250);
所述第四挡板(24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210)与所述补气口(160)之间,第五挡板(250)位于所述第三挡板(230)与所述补气口(160)之间;
所述第四挡板(240)的一边与所述第五挡板(250)的一边连接,共同将所述上分离区间隔为第一上分离区以及第二上分离区;
其中,所述补气口(160)位于所述第一上分离区;
所述第五挡板(25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51)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孔(231)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过滤网组件(270),所述过滤网组件(270)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分离区,并位于所述第五挡板(250)与所述补气口(16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70)包括气液过滤网(274)以及边框(271),所述气液过滤网(274)为矩形,所述气液过滤网(274)的四边固定在所述边框(27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70)还包括不锈钢丝网(273),所述不锈钢丝网(273)设置于所述气液过滤网(274)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70)还包括压条(272),所述压条(27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边框(271)上,用于压固所述气液过滤网(274)。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六挡板(260),所述第六挡板(260)位于所述上分离区,用于与所述第三挡板(230)、所述第五挡板(250)以及所述过滤网组件(270)连接。
CN201720581413.2U 2017-05-23 2017-05-23 闪发器 Active CN207262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413.2U CN207262772U (zh) 2017-05-23 2017-05-23 闪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413.2U CN207262772U (zh) 2017-05-23 2017-05-23 闪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2772U true CN207262772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1413.2U Active CN207262772U (zh) 2017-05-23 2017-05-23 闪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27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79A (zh) * 2017-05-23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闪发器
CN109140836A (zh) * 2018-11-12 2019-01-04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制冷机组的闪蒸式经济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79A (zh) * 2017-05-23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闪发器
CN107421179B (zh) * 2017-05-23 2023-07-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闪发器
CN109140836A (zh) * 2018-11-12 2019-01-04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制冷机组的闪蒸式经济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7016A (zh) 经济器
US10222104B2 (en) Distributor and turbo refrigerating machine and evaporator having the same
US11959671B2 (en)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and evaporator comprising the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CN207262772U (zh) 闪发器
CN203298544U (zh) 离心式机组用满液蒸发器除雾结构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13713508B (zh) 一种离心分离管、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制冷系统
CN103925746B (zh) 满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蒸发器的水冷式空调机组
CN103363729B (zh) 壳管式冷凝器及具有该壳管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
CN204084978U (zh) 多功能分离器及空调器
CN103375953A (zh)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7421179A (zh) 闪发器
CN106032954A (zh) 一种油分离器和油气分离的方法
CN107726676A (zh) 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KR101908301B1 (ko) 쉘-튜브형 응축기 및 그를 갖는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EP4105576B1 (en) Economizer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3868294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压缩机
CN209116597U (zh) 气液分离器、压缩机
CN209042831U (zh) 适用于制冷机组的闪蒸式经济器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3857719U (zh) 空调器及其闪蒸器
CN107356029B (zh) 冷凝器壳管和制冷设备
CN203615663U (zh) 一种低压循环贮液器
CN207815802U (zh)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CN206247721U (zh) 油分离器及采用其的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