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9046U - 附着框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附着框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9046U
CN207259046U CN201721047965.1U CN201721047965U CN207259046U CN 207259046 U CN207259046 U CN 207259046U CN 201721047965 U CN201721047965 U CN 201721047965U CN 207259046 U CN207259046 U CN 207259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supporting rack
back rest
axle beam
otic pla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7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东
加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afeng Trillion Ma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afeng Trillion Ma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afeng Trillion Ma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afeng Trillion Ma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7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9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9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9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附着框支撑架,包括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绕成方形结构;所述前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连接处装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后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连接处装有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相互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附着框支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对角线耳板连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框架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适应了该框架在高空中组合安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附着框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附着框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塔机实施吊装铁塔过程中,由于塔机本身是细长结构,顶升到一定高度后需要将塔机自身的弯矩力通过铁塔进行支撑,因此需要附着在铁塔塔材上,对铁塔受力有一定的影响,但经过计算,每一个在铁塔上的作用力都是在铁塔安全受力范围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支撑架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的授权公众号为:CN 205449063U。包括用于附着在建筑表面的附着架和固定在附着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附着架包括两个附着框,所述附着框为矩形,两个所述附着框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附着框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支撑平台向两个附着框形成夹角方向的背侧延伸,且所述支撑平台水平设置,支撑平台具有安装全站仪的安装位。
但是这种支撑架在实际的塔吊附着过程中,由于塔吊的基础标高的影响,建筑结构的特点影响以及附着耳板,预埋件的安放位置的影响,在塔身上安装附着环梁的位置不能在标准节的1/4、1/2和3/4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快速安装、安全、高效的附着框支撑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着框支撑架,包括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绕成方形结构;所述前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连接处装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后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连接处装有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通过螺钉与前梁、第一纵梁、后梁和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一耳板夹持在第一载板内部,所述第一载板中部装有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通过第一“T”型条与连杆夹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通过螺钉与前梁、第一纵梁、后梁和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二耳板夹持在第二载板内部,所述第二载板中部装有第二楔块,所述第二楔块通过第二“T”型条与限位夹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首端都装有楔架,所述楔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两侧装有挡板,所述主板下端装有顶板,所述主板与顶板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板,所述顶板与前梁、第一纵梁、后梁和第二纵梁连接上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附着框支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对角线耳板连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框架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适应了该框架在高空中组合安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附着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后梁、2为第一纵梁、3为前梁、4为第二纵梁、5为第一支撑架、5-1为第一耳板、5-2为第一载板、5-3为连杆夹板、5-4为第一楔块、5-5为第一“T”型条、6为第二支撑架、6-1为第二耳板、6-2为第二载板、6-3为限位夹板、6-4为第二楔块、6-5为第二“T”型条、7为连杆、8为楔架、8-1为挡板、8-2为主板、8-3为加强板、8-4为顶板、9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附着框支撑架,包括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绕成方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梁3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后梁1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二支撑架6和第一支撑架5,两个第一支撑架5之间通过连杆7相互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框型支撑架,该装置的四周采用了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围成一个方形框架。为了确保方形框架的稳定性,在所述所述前梁3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后梁1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二支撑架6和第一支撑架5。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相邻的框架之间能够得到一定的支撑力,防止两框架之间发生弯折现象。最终将两个第一支撑架5之间通过连杆7相互连接做进一步的稳定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5包括第一耳板5-1,所述第一耳板5-1通过螺钉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所述第一耳板5-1夹持在第一载板5-2内部,所述第一载板5-2中部装有第一楔块5-4,所述第一楔块5-4通过第一“T”型条5-5与连杆夹板5-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耳板5-1通过螺钉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这样将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的上的力分散到第一耳板5-1上,再通过第一耳板5-1再将力扩散到第一载板5-2上。所述第一载板5-2呈现长条形状,能够充分的将传递过来的力均匀的散在自身上。所述第一载板5-2对第一耳板5-1进行上下面贴合,这样可以防止第一耳板5-1上下晃动导致装置松动。为了能够让力均匀的分散在整体装置上,通过所述第一耳板5-1夹持在第一载板5-2内部,所述第一载板5-2中部装有第一楔块5-4,所述第一楔块5-4通过第一“T”型条5-5与连杆夹板5-3固定连接。这样便可以将上下两端的第一支撑架5所收到的力进行有效的分散,从而进一步的加固了框架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6包括第二耳板6-1,所述第二耳板6-1通过螺钉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所述第二耳板6-1夹持在第二载板6-2内部,所述第二载板6-2中部装有第二楔块6-4,所述第二楔块5-4通过第二“T”型条6-5与限位夹板6-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6在本装置中处于辅助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架6通过第二耳板6-1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同时也负责分担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上的力。为了确保第二支撑架6结构的稳定性能,将所述第二耳板6-1通过第二载板6-2进行包合,防止第二耳板6-1产生晃动而发生位置偏移,最终将整体收到的作用力分散到第二载板6-2载板上。为了增强第二载板6-2的结构强度,在所述第二载板6-2中部装有第二楔块6-4,所述第二楔块5-4通过第二“T”型条6-5与限位夹板6-3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首端都装有楔架8,所述楔架8包括主板8-2,所述主板8-2两侧装有挡板8-1,所述主板8-2下端装有顶板8-4,所述主板8-2与顶板8-4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板8-3,所述顶板8-4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上的连接件9固定连接。其中,在本装置中,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采用第一耳板5-1和第二耳板6-1进行装置的稳定连接,这样可以增强框架的结构强度。但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框架的结构,在所述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的拐角处都安装了连接件9。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通过楔架8与连接件9,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连接效果,增加了力的分散点。为了保证楔架8结构的稳定性,在所述楔架8的主板8-2上添设了一块顶板8-4,并且在主板8-2与顶板8-4的连接处有增添了多块加强板8-3进行结构的稳固。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形结构框架能够方便的在高空中进行组装和使用。为了加强内部结构,在所述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内侧添加了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来进行装置的稳定性调节。使得框架承受的力能够分散到内部装置中,起到了装置的保护作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4)

1.一种附着框支撑架,包括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前梁、后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绕成方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梁(3)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后梁(1)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4)的连接处装有第二支撑架(6)和第一支撑架(5),两个第一支撑架(5)之间通过连杆(7)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架(5)包括第一耳板(5-1),所述第一耳板(5-1)通过螺钉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所述第一耳板(5-1)夹持在第一载板(5-2)内部,所述第一载板(5-2)中部装有第一楔块(5-4),所述第一楔块(5-4)通过第一“T”型条(5-5)与连杆夹板(5-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撑架(6)包括第二耳板(6-1),所述第二耳板(6-1)通过螺钉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所述第二耳板(6-1)夹持在第二载板(6-2)内部,所述第二载板(6-2)中部装有第二楔块(6-4),所述第二楔块(5-4)通过第二“T”型条(6-5)与限位夹板(6-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首端都装有楔架(8),所述楔架(8)包括主板(8-2),所述主板(8-2)两侧装有挡板(8-1),所述主板(8-2)下端装有顶板(8-4),所述主板(8-2)与顶板(8-4)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板(8-3),所述顶板(8-4)与前梁(3)、第一纵梁(2)、后梁(1)和第二纵梁(4)连接上的连接件(9)固定连接。
CN201721047965.1U 2017-08-21 2017-08-21 附着框支撑架 Active CN207259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965.1U CN207259046U (zh) 2017-08-21 2017-08-21 附着框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965.1U CN207259046U (zh) 2017-08-21 2017-08-21 附着框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9046U true CN207259046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7965.1U Active CN207259046U (zh) 2017-08-21 2017-08-21 附着框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9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9046U (zh) 附着框支撑架
CN206625135U (zh) 一种吊篮悬挂机构
CN205275070U (zh) 楔块式附着框斜撑结构
CN209146691U (zh) 一种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支吊架
CN206769434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临时护栏装置
CN205397790U (zh) 一种用于施工电梯附墙拉杆超长的组件
CN206784955U (zh) 架于墙体的组合吊装支架
CN204960458U (zh) 一种轻型通信角钢拉线塔结构
CN203878989U (zh) 超高层建筑钢管柱混凝土浇筑整体吊装操作平台
CN202379578U (zh) 除尘器漏斗整体翻身托架
CN106996160A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CN203669408U (zh) 升降可调节式支撑架
CN207749848U (zh) 一种防坠落建筑施工支架
CN209010014U (zh) 一种可翻转式的预制叠合墙板搁置架
CN207620335U (zh) 夹板式操作平台
CN208280562U (zh) 卸料平台提升连接件
CN206955437U (zh) 一种飞机吊舱装配型架
CN206205553U (zh) 一种柱上新型断路器开关支架
CN207525878U (zh) 装配式建筑外挂架脚部支撑结构及该外挂架
CN216196493U (zh) 一种爬架及用于爬架的立杆连接装置
CN204531467U (zh) 一种叠合梁、板支撑杆三脚架
CN209293802U (zh) 一种隧道施工模板支架
CN216038313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防护平台
CN206815803U (zh) 一种外挑脚手架钢梁斜支撑
CN205133079U (zh) 吊篮支架后斜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uedong

Inventor after: Jia C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Liu Xuedong

Inventor before: Jia Congs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