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7072U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57072U CN207257072U CN201720982621.3U CN201720982621U CN207257072U CN 207257072 U CN207257072 U CN 207257072U CN 201720982621 U CN201720982621 U CN 201720982621U CN 207257072 U CN207257072 U CN 2072570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rack
- printing machine
- platen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精定位机构,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网框机构,所述网框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杆连接网框升降机构,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印刷传动机构,所述印刷传动机构包括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均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机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轨与两根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机头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印刷效果好,使用安全,功耗低,尤其适用于超大型的机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玻璃、陶瓷等)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印刷台的台板是印刷时用于支撑承印物的一块非常平整、牢固的工作台。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非图文部分的网孔不透墨,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
现有的大型玻璃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特点是:1.机头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横梁上,另一端悬空,机头机构呈悬臂结构;2.印刷传动导轨是升降浮动的,升降时横梁中间无支撑;3.机头升降传动为链轮链条传动。
因此,上述大型玻璃丝网印刷机面临的问题有:1.机头机构呈悬臂结构,安装精度低,不牢固,导致印刷时刮刀压力不一致,印刷效果不理想;2.横梁中间无法加支撑,对于超大型的机型则无法适用;3.采用链条传动式的机头升降机构,链条容易断开,不安全;4.印刷时整个印刷导轨、网框、刀架都要随之升降,功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印刷效果好,使用安全,功耗低,尤其适用于超大型的机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精定位机构,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网框机构,所述网框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杆连接网框升降机构,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印刷传动机构,所述印刷传动机构包括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均通过支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机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轨与两根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机头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横向杆,所述横向杆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隔,与所述横向杆垂直的方向设置有若干纵向杆,所述纵向杆之间设置有纵向间隔,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铝型材和纵向铝型材,所述纵向铝型材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电机,所述横向铝型材和纵向铝型材的下方通过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台板包括固定于所述横向杆上的两侧的侧台板和中间的若干中台板,所述侧台板与中台板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隙和纵向间隙,位于正中间的所述中台板上设置有中间间隙,所述中台板上开有若干吸吹气孔,吸吹气孔通过气管与鼓风机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精定位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精定位组件和纵向精定位组件,所述横向精定位组件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横向杆上,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上设置有横向定位装置;所述纵向精定位组件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纵向杆上,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上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机头机构通过两端的机头支座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机头支座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连接第五气缸,两个所述第五气缸通过刮板支架连接,所述刮板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刮板。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机构包括前后两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第六气缸和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升降机构的两根螺杆之间通过第二导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传动机构的两根横梁通过导轨连接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一端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第三电机,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通过从动轮连接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通过支座连接所述机头支座。
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均连接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台板,台板固定于机架上,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精定位机构,机架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网框机构,网框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杆连接网框升降机构,机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印刷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机构输送玻璃,由精定位机构精确定位,机头机构对玻璃进行印刷,由输送机构输送出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印刷传动机构上设置两根横梁,两根横梁均通过支撑固定于机架上,机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轨与两根横梁连接,固定式的双边横梁安装精度高,使得机头机构安装牢固,受力均匀,保证印刷时刮刀所受压力一致,印刷效果好;横梁下面的支撑牢固,尤其适用于超大型的机型;网框升降机构设置螺杆,采用螺杆传动,使用更安全、可靠;机头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气缸,由第四气缸实现机头机构自身的升降,因此印刷时印刷传动机构、网框机构、网框升降机构均不用随之升降,极大地降低了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台板3被揭开一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台板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定位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网框机构6、网框升降机构7和印刷传动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1-支撑柱,102-横向杆,103-横向间隔,104-纵向杆,105-纵向间隔,2-输送机构,201-横向铝型材,202-纵向铝型材,203-第一皮带,204-第一支撑板,205-第一电机,206-第一气缸,207-第一导杆,3-台板,301-侧台板,302-中台板,303-横向空隙,304-纵向空隙,305-中间间隙,306-吸吹气孔,4-精定位机构,41-横向精定位组件,411-第二气缸,412-第三导杆,413-横向定位装置,42-纵向精定位组件,421-第三气缸,422-第四导杆,423-纵向定位装置,5-机头机构,501-机头支座,502-第四气缸,503-第五气缸,504-刮板支架,505-刮板,6-网框机构,601-固定杆,602-凹槽,603-第六气缸,604-把手,7-网框升降机构,701-螺杆,702-第二导杆,703-第二电机,8-印刷传动机构,801-横梁,802-导轨,803-第三电机,804-传动杆,805-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上设置有台板3,台板3固定于机架1上,台板3的下方设置有精定位机构4,机架1的前后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指的是X方向的正负方向)设置有网框机构6,网框机构6的下方通过螺杆701连接网框升降机构7,并由网框升降机构7提供动力,实现网框机构6的上升或下降,机架1的左右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指的是Y方向的正负方向)设置有印刷传动机构8,印刷传动机构8包括两根横梁801,两根横梁801均通过支撑柱101固定于机架1上,机头机构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轨802与两根横梁801连接,机头机构5可在横梁801上沿着X方向移动。机头机构5上设置有第四气缸502,可实现机头机构5的升降。
参考图2,机架1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横向杆102,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杆102设置有十根,每两根横向杆102则对应放置一块侧台板301或者中台板302,横向杆102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隔103,可供输送机构2的第一皮带203穿过;与横向杆102垂直的方向设置有若干纵向杆104,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杆104设置有十根,纵向杆104之间设置有纵向间隔105,可供精定位机构4的纵向精定位组件42穿过;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柱101,在本实施例中,每侧支撑柱101均设置有三根,当然,每侧支撑柱101的数量也可根据横梁801的长度适当增减。
参考图3,输送机构2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铝型材201和纵向铝型材202,纵向铝型材202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04,第一支撑板204上设置有第一皮带203,第一皮带203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电机205,并在第一电机205的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横向铝型材201和纵向铝型材202的下方通过第一导杆207连接第一气缸206,并在第一气缸206的动力作用下,实现输送机构2的上升和下降。
参考图4,台板3包括固定于横向杆102上的两侧的侧台板301和中间的若干中台板302,在本实施例中,中台板302设置有三块,侧台板301与中台板302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隙303和纵向间隙304,横向间隙303可供输送机构2的第一皮带203穿过,纵向间隙304可供精定位机构4的纵向精定位组件42穿过;位于正中间的中台板302上设置有中间间隙305,可供精定位机构4的横向精定位组件41穿过。中台板302上开有若干吸吹气孔306,吸吹气孔306通过气管与鼓风机相连,当玻璃置于台板3上时,可将玻璃吸住,避免玻璃移位。
参考图5,精定位机构4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精定位组件41和纵向精定位组件42,横向精定位组件41用于调整玻璃的横向位置,纵向精定位组件42用于调整玻璃的纵向位置。横向精定位组件41通过支座固定于横向杆102上,支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411,第二气缸411连接第三导杆412,并为第三导杆412提供动力,实现横向精定位组件41的上升和下降,第三导杆412上设置有横向定位装置413,横向定位装置413可沿着第三导杆412横向(即X方向)移动;类似地,纵向精定位组件42通过支座固定于纵向杆104上,支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421,第三气缸421连接第四导杆422,并为第四导杆422提供动力,实现纵向精定位组件42的上升和下降,第四导杆422上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423,纵向定位装置423可沿着第四导杆422纵向(即Y方向)移动,如此便可实现玻璃的精确定位。
参考图6,机头机构5通过两端的机头支座501连接导轨802,机头机构5可沿着导轨802横向(即X方向)移动,机头支座501上设置有第四气缸502,并在第四气缸502的动力作用下,实现机头机构5的上升和下降;第四气缸502连接第五气缸503,两个第五气缸503通过刮板支架504连接,刮板支架504的下方设置有刮板505,第五气缸503为刮板支架504提供动力,实现刮板支架504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带动刮板505的上升和下降。
参考图7,网框机构6包括前后两端的固定杆601,固定杆601连接凹槽602,凹槽602用于固定网框,网框对丝网印版进行限位,凹槽602上设置有第六气缸603和把手604,操作人员既可通过控制第六气缸603自动锁紧网框,也可通过转动把手604手动锁紧网框。
继续参考图7,网框升降机构7通过螺杆701与网框机构6连接,两根螺杆701之间通过第二导杆702连接,第二导杆702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电机703,并由第二电机703提供动力,实现网框升降机构7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带动网框机构6上升和下降。
继续参考图7,印刷传动机构8的两根横梁801通过导轨连接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的一端连接传动杆804,传动杆804连接第三电机803,同步带的另一端通过从动轮连接第二皮带805,第二皮带805通过支座连接机头支座501,第三电机803带动传动杆80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805移动,第二皮带805带动机头机构5沿着导轨802横向(即X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系统,第一电机205、第二电机703、第三电机803、第一气缸206、第二气缸411和第三气缸421、第四气缸502、第五气缸503和第六气缸603均连接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其工作过程:
(1)第一气缸206带动横向铝型材201和纵向铝型材202上升,从而带动第一皮带203上升,将玻璃(即承印物)置于第一皮带203上,然后在第一电机205的带动下,第一皮带203带着玻璃向前移动。
(2)当玻璃移动到精定位机构4的位置,此时第二气缸411和第三气缸421分别带动横向精定位组件41和纵向精定位组件42上升,横向定位装置413和纵向定位装置423分别沿着第三导杆412和第四导杆422移动,从而精确调整玻璃的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实现对玻璃的精确定位。
(3)玻璃定位好后,第二气缸411和第三气缸421分别带动横向精定位组件41和纵向精定位组件42下降,同时第一气缸206也带动横向铝型材201和纵向铝型材202下降,将玻璃置于台板3上,吸吹气孔306内的吸盘将玻璃吸住,避免玻璃移位。
(4)将丝网印版置于网框内,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第四气缸502带动机头机构5下降,然后第五气缸503带动刮板支架504下降,从而带动刮板505下降,并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第三电机803带动传动杆80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805移动,第二皮带805带动机头机构5沿着导轨802横向(即X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刮板505横向移动,即朝着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505从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玻璃上,非图文部分的网孔不透墨,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5)印刷完成后,第一气缸206带动横向铝型材201和纵向铝型材202上升,从而带动第一皮带203上升,然后在第一电机205的带动下,第一皮带203带着玻璃向前移动,实现玻璃出料。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精定位机构,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网框机构,所述网框机构的下方通过螺杆连接网框升降机构,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印刷传动机构,所述印刷传动机构包括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均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机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导轨与两根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机头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横向杆,所述横向杆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隔,与所述横向杆垂直的方向设置有若干纵向杆,所述纵向杆之间设置有纵向间隔,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铝型材和纵向铝型材,所述纵向铝型材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电机,所述横向铝型材和纵向铝型材的下方通过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包括固定于所述横向杆上的两侧的侧台板和中间的若干中台板,所述侧台板与中台板之间设置有横向间隙和纵向间隙,位于正中间的所述中台板上设置有中间间隙,所述中台板上开有若干吸吹气孔,吸吹气孔通过气管与鼓风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定位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精定位组件和纵向精定位组件,所述横向精定位组件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横向杆上,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上设置有横向定位装置;所述纵向精定位组件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纵向杆上,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上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机构通过两端的机头支座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机头支座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连接第五气缸,两个所述第五气缸通过刮板支架连接,所述刮板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刮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机构包括前后两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第六气缸和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升降机构的两根螺杆之间通过第二导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传动机构的两根横梁通过导轨连接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一端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第三电机,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通过从动轮连接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通过支座连接所述机头支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均连接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82621.3U CN20725707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82621.3U CN20725707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57072U true CN207257072U (zh) | 2018-04-20 |
Family
ID=6192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82621.3U Active CN20725707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57072U (zh) |
-
2017
- 2017-08-07 CN CN201720982621.3U patent/CN2072570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99460B (zh) | 一种双层数字喷墨印花机 | |
CN107399152A (zh) | 多功能穿梭式中置梁印刷机 | |
CN202669136U (zh) | Led灯条锡膏印刷机 | |
CN212424770U (zh) | 一种印刷机用输送装置 | |
CN208164493U (zh) | 一种大型丝网印刷机 | |
CN204701266U (zh) | 间歇式丝网印刷装置 | |
CN215921543U (zh) | 一种全自动曲面丝网印刷机 | |
CN110127347A (zh) | 一种同步穿梭式送料平台及丝网印刷设备 | |
CN207257072U (zh)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
CN110143044A (zh) |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丝印辅助机构 | |
CN208035633U (zh) | 一种led电路板视觉印刷机 | |
CN207257063U (zh) | 多功能穿梭式中置梁印刷机 | |
CN207257062U (zh) | 多功能印刷机 | |
CN213564927U (zh) |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丝网印刷机 | |
CN211031617U (zh) | 一种丝网印刷机中的片料定位装置 | |
CN207257064U (zh) | 多功能穿梭式印刷机 | |
CN107415441A (zh) | 多功能双边固定梁印刷机 | |
CN216268114U (zh) | 一种自动丝印机 | |
CN208484365U (zh) |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丝杠传动装置 | |
CN105966090A (zh) | 一种升降打印平板与印花方法 | |
CN107364223A (zh) | 多功能印刷机 | |
CN210234325U (zh) | 一种高效丝网印刷机 | |
CN209420024U (zh) | 一种pcb板防焊塞孔装置 | |
CN207844190U (zh) | 一种水泥电阻自动标志移印机的产品输送装置 | |
CN110014729A (zh) | 一种单色或多色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