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0731U -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0731U
CN207250731U CN201721035994.6U CN201721035994U CN207250731U CN 207250731 U CN207250731 U CN 207250731U CN 201721035994 U CN201721035994 U CN 201721035994U CN 207250731 U CN207250731 U CN 207250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cale
holding tank
inner core
pressur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5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文科
令狐云波
林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35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0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0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0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前端子组件和后端子组件;前端子组件包括前端子,环形的第一鳞片以及前压环;前端子的前端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鳞片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且与第一容纳槽内壁接触,前压环与前端子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后端子组件包括后端子,保护帽,环形的第二鳞片以及后压环;后端子的后端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鳞片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且与第二容纳槽内壁接触,第二容纳槽底部设有内芯,保护帽与内芯可拆卸连接,后压环与后端子的后端面固定连接;前端子的前端插入后端子的第二容纳槽内,使得第二鳞片与后端子外壁电连接、第一鳞片与内芯电连接。它的优点是端子对插接触面积的增大,提高了端子大电流的载荷能力。

Description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插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电流电路系统没有采用双鳞片对插端子的应用,都是采用单鳞片对插端子或单面接触对插端子,单鳞片对插端子或单方面面接触对插端子的连接局限了大电流电路连接的接触的导电性能,而采用使用双鳞片对插端子的应用既提高了端子大电流的载荷能力,又在相同过电能力的情况下减少了端子结构的外形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脚平整度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前端子组件和后端子组件;前端子组件包括前端子,环形的第一鳞片以及环形的前压环;前端子的前端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鳞片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且与第一容纳槽内壁接触,前压环与前端子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后端子组件包括后端子,保护帽,环形的第二鳞片以及环形的后压环;后端子的后端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鳞片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且与第二容纳槽内壁接触,第二容纳槽底部设有内芯,保护帽设于第二容纳槽内且与内芯可拆卸连接,保护帽套于第二鳞片内且与第二鳞片间存在间隙,后压环与后端子的后端面固定连接;前端子的前端插入后端子的第二容纳槽内,使得第二鳞片与后端子外壁电连接、第一鳞片与内芯电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内芯底部设有插接孔,保护帽的插入端设有插接部,保护帽与内芯通过插接固定。
一种优选方案是第二容纳槽与内芯之间形成环形槽,前端子的前端插入第二容纳槽后,第一鳞片套于内芯外且与内芯电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前压环与前端子的前端面铆接,后压环与后端子的后端面铆接。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前端子的前端插入后端子的第二容纳槽内,使得第二鳞片与后端子外壁电连接、第一鳞片与内芯电连接,由于第二鳞片与后端子外壁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第一鳞片与内芯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了端子对插接触面积的增大,提高了端子大电流的载荷能力,或者在相同过电能力的情况下,减少了端子结构体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前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端子组件和后端子组件插接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前端子组件A和后端子组件B。
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子组件A包括前端子10,环形的第一鳞片20以及环形的前压环30;前端子10的前端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101,第一鳞片20固定于第一容纳槽101内且与第一容纳槽101内壁接触,前压环30与前端子1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装配前端子组件A,首先把第一鳞片20装入前端子10的第一容纳槽101,然后再把前压环30压入前端子前端部的前定位环102,前压环30将第一鳞片20固定用于第一容纳槽101内,前端子10的后端向内凹设有前端子尾孔103,使用时前端子10时,线缆压入前端子尾孔103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后端子组件B包括后端子40,保护帽60,环形的第二鳞片70以及环形的后压环50;后端子40的后端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401,第二鳞片70固定于第二容纳槽401内且与第二容纳槽401内壁接触,第二容纳401槽底部设有内芯406,保护帽60设于第二容纳槽401内且与内芯406可拆卸连接,保护帽60套于第二鳞片70内且与第二鳞片70间存在间隙,后压环50与后端子40的后端面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装配后端子组件B,首先把第二鳞片70装入后端子40的第二容纳槽401,然后再把后压环50压入后端子后端部的后定位环403,后定位环403将第二鳞片70固定在第二容纳槽401内,最后把保护帽60压入后端子40的第二容纳槽401底部,使得保护帽60与第二容纳槽401的内芯406固定连接。使用后端子40时,连接铜排压接在后端子的铜排孔405内。
如图1至图5所示,前端子10的前端插入后端子40的第二容纳槽401内,使得第二鳞片70与后端子40外壁电连接、第一鳞片20与内芯406电连接。内芯406底部设有插接孔404,保护帽60的插入端设有插接部,保护帽60与内芯406通过插接固定。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容纳槽401与内芯406之间形成有环形槽402,前端子10的前端插入第二容纳槽401后,第一鳞片20套于内芯406外且与内芯406电连接。前压环30与前端子10的前端面铆接,后压环50与后端子40的后端面铆接。如图5所示,插合前端子组件A与后端子组件B,前端子组件A外径与第二鳞片70的内径配合,形成电气连接,后端子组件B的内芯外径与前端子组件的第一鳞片20内径配合,形成电气连接,最终形成电气双导通,增加端子大电流的载荷能力。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子组件和后端子组件;所述前端子组件包括前端子,环形的第一鳞片以及环形的前压环;所述前端子的前端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鳞片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且与第一容纳槽内壁接触,所述前压环与前端子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子组件包括后端子,保护帽,环形的第二鳞片以及环形的后压环;所述后端子的后端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鳞片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且与第二容纳槽内壁接触,第二容纳槽底部设有内芯,所述保护帽设于第二容纳槽内且与内芯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帽套于第二鳞片内且与第二鳞片间存在间隙,所述后压环与后端子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子的前端插入所述后端子的第二容纳槽内,使得第二鳞片与后端子外壁电连接、第一鳞片与内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底部设有插接孔,所述保护帽的插入端设有插接部,所述保护帽与内芯通过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与内芯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前端子的前端插入所述第二容纳槽后,第一鳞片套于内芯外且与内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插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环与前端子的前端面铆接,后压环与后端子的后端面铆接。
CN201721035994.6U 2017-08-17 2017-08-17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Active CN207250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5994.6U CN207250731U (zh) 2017-08-17 2017-08-17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5994.6U CN207250731U (zh) 2017-08-17 2017-08-17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0731U true CN207250731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5994.6U Active CN207250731U (zh) 2017-08-17 2017-08-17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0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6598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
CN205355339U (zh) 正反插usb插座
CN205960252U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219694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423618U (zh) 单芯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CN105490059A (zh) 正反插usb插座
CN104953060B (zh) 电池舱组
CN203166155U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464627U (zh) 易拔安全插座
CN207250731U (zh) 对插端子连接结构
CN20182973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522118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
CN207398410U (zh) 一种能快速维修的连接端子
CN206541968U (zh) 一种具有内部互锁结构的电流连接器
CN2011424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9730363U (zh) 一种快速插拔的sma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0142757U (zh) 一种动力连接器
CN20393239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CN201690085U (zh)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万能充电接头
CN203135029U (zh) 易拆装大电流接插件
CN207303592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电源线
CN207853078U (zh) 一种重载短接器
CN202121184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专用连接线
CN207474713U (zh) 一种直式压接型电子连接器
CN206758657U (zh) 测试电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2

Address after: 343000 Room 303, management committee, Jingga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Pingshan Pingshan large industrial zone Lanzhu Road No. 8 teamadvance Industrial Area No. 1 building 1-3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USBAR SCI-TECH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