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5785U -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5785U
CN207245785U CN201721072561.8U CN201721072561U CN207245785U CN 207245785 U CN207245785 U CN 207245785U CN 201721072561 U CN201721072561 U CN 201721072561U CN 207245785 U CN207245785 U CN 207245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decompression
valve
piston
decompress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725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聚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725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5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5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57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其中,该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顶部开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减压排气孔;活塞,所述活塞位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底部至缸体顶部的方向往复运动;曲轴,所述曲轴与活塞的连杆连接,所述曲轴的一端与转子连接;减压气门机构,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设置于缸体顶部且可开启或关闭减压排气孔;减压气门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以在活塞向上止点的位置运动时,通过曲轴旋转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开启及关闭减压气门机构,以排出缸体内定量的压缩混合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的曲轴旋转角度排出定量的混合气体后,能够稳定降低缸体内的混合气体压缩比,便于发动机启动。

Description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启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方式是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减压均需要人手按下减压阀,当发动机爆燃时减压阀自动弹回关闭,上述二冲程汽油机的缺点是减压阀气门关闭不严,因高温弹簧容易失效泄漏爆燃气体,泄漏的爆燃气体可形成积碳导致卡住减压阀,或引起减压阀无法在合适时间关闭,使发动机无法起动。另一种方式是用手按下减压阀,启动时利用曲轴旋转惯性松开手,利用曲轴旋转惯性启动发动机,缺点是需要双手同时操作,难掌控关闭减压阀时间和角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汽油机的启动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应用于二冲程汽油机中,所述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顶部开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减压排气孔;
活塞,所述活塞位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底部至缸体顶部的方向往复运动;
曲轴,所述曲轴与活塞的连杆连接,所述曲轴与转子连接;
减压气门机构,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设置于缸体顶部且可开启或关闭减压排气孔;减压气门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以在活塞向上止点的位置运动时,通过曲轴旋转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开启及关闭减压气门机构,以排出缸体内定量的压缩混合气体。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包括安装于减压排气孔内的减压气门,位于减压气门顶部的气门锁片,套设于减压气门外且抵接于缸体与气门锁片之间的气门弹簧。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缸体内的气门座圈,所述气门座圈紧贴减压气门,以在减压气门关闭时密封减压气门与缸体之间的空隙。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还包括:
减压传动机构,所述减压传动机构分别与曲轴及减压气门机构传动连接,以将曲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传动至减压气门机构。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还包括气门摇臂,及与气门摇臂固定连接的气门顶杆,所述气门摇臂可转动地安装于缸体顶部且压接于减压气门上,所述气门顶杆与减压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传动机构包括转子、减压凸轮及传动转换件,所述转子与活塞的连杆传动连接,所述减压凸轮活动设置于转子内且在活塞运动时可凸出转子,所述传动转换件安装于缸体上且可与减压凸轮传动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转换件与气门顶杆远离气门摇臂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门摇臂大致呈T字型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二冲程汽油机,包括上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具体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顶部开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减压排气孔;
活塞,所述活塞位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底部至缸体顶部的方向往复运动;
曲轴,所述曲轴与活塞的连杆连接,所述曲轴与转子连接;
减压气门机构,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设置于缸体顶部且可开启或关闭减压排气孔;减压气门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以在活塞向上止点的位置运动时,通过曲轴旋转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开启及关闭减压气门机构,以排出缸体内定量的压缩混合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曲轴及减压气门机构,当活塞在缸体中向下运动时,混合气体从缸体的进气通道进入缸体内,此时,曲轴运动带动活塞运动,在曲轴旋转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传动至减压气门机构;当活塞向上运动时,逐渐压缩混合气体,在活塞向上止点位置运动时,曲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减压凸轮会开启减压气门机构,以将缸体内的压缩混合气体定量排出;该方案在活塞运动至上止点位置前,就排出压缩混合气体,在排出定量混合气体后,能够稳定定量的降低缸体内混合气体压缩比,使发动机易启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转子和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下移至缸体最低位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缸体压缩混合气体位置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缸体重新关闭减压气门位置的剖面图;
图8为图7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上止点爆燃后的位置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的转子及减压凸轮在爆燃后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应用于二冲程汽油机,包括:
缸体10,所述缸体10的侧壁形成有自缸体10底部至缸体10顶部的方向延伸的进气通道,缸体10顶部开设有与缸体10内部连通的减压排气孔;
活塞20,所述活塞20位于缸体10内,且可沿缸体10底部至缸体10顶部的方向往复运动;
曲轴50,所述曲轴50与活塞20的连杆连接,所述曲轴与转子连接;
减压气门机构40,所述减压气门机构40设置于缸体10顶部且可开启或关闭减压排气孔,且减压气门机构40与曲轴50传动连接,以在活塞20向上止点位置运动时,通过曲轴50旋转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开启及关闭减压气门机构40,以排出缸体10内定量的压缩混合气体。
本实施例中,活塞20可在缸体10内上下往复活动,在活塞20向下运动(下行)时,减压气门机构40关闭减压排气孔,汽油混合气体从缸体10底部的进气通道进入缸体10内,请参照图3;当活塞20向上运动(上行)时压缩混合气体,减压气门机构40通过曲轴50的传动,打开减压排气孔,以排出部分压缩混合气体,将缸体10内的压缩气体维持在设定体积,请参照图5;当活塞20继续上移时,减压气门机构40重新关闭减压排气孔,活塞20继续压缩混合气体,请参照图7;当活塞20继续上移至上止点的位置时,混合气体处于燃爆状态,此时,发动机继续旋转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曲轴及减压气门机构,当活塞在缸体中向下运动时,混合气体从缸体的进气通道进入缸体内,此时,曲轴运动带动活塞运动,在曲轴旋转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传动至减压气门机构;当活塞向上运动时,逐渐压缩混合气体,在活塞向上止点位置运动时,曲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减压凸轮会开启减压气门机构,以将缸体内的压缩混合气体定量排出;该方案在活塞运动至上止点位置前,就排出部分压缩混合气体,在排出定量混合气体后,能够稳定定量的降低缸体内的混合气体压缩比,使发动机易启动。
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40包括安装于排气孔内的减压气门41,位于减压气门41顶部的气门锁片42,套设于减压气门41外且抵接于缸体10与气门锁片42之间的气门弹簧43。本实施例中,减压气门41连通缸体10的外部空间,缸体10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减压气门41排出,具体的,在减压气门41受压时,减压气门41的下端伸出减压排气孔,如此,缸体10内的混合气体从减压气门41的周侧排出。减压气门41的外侧设置有气门弹簧43,以提供缓冲作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40还包括固定于缸体内的气门座圈44,所述气门座圈44紧贴减压气门41,以在减压气门41关闭时密封减压气门41与缸体20之间的空隙,在减压气门41打开时,气门座圈44与减压气门41分离,以排出混合气体。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气门机构40还包括气门摇臂45,及与气门摇臂45固定连接的气门顶杆46,所述气门摇臂45可转动地安装于缸体10顶部且压接于减压气门41上,所述气门顶杆46位于缸体10的一侧且与减压传动机构30传动连接。考虑到需要按压操作才能开启减压气门41,本方案采用气门摇臂45与气门顶杆46的配合结构来实现,具体的,在气门顶杆46向上运动时,气门摇臂45抵接于气门顶杆46的一端上升,气门摇臂45的另一端下降,以挤压在减压气门41顶部,实现打开减压气门41;反之则可以实现关闭减压气门41。具体的,所述气门摇臂45大致呈T字型设置,以更好实现传动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传动机构30包括转子31、减压凸轮32及传动转换件33,所述转子31与活塞20的塞杆传动连接,所述减压凸轮32活动设置于转子31内且在活塞20运动时可凸出转子31,所述传动转换件33安装于缸体10上且可与减压凸轮32传动连接。转子31可随活塞20的运动而转动,减压凸轮32设置于转子31内,且减压凸轮32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顶出,使减压凸轮32凸出转子31外圆,减压凸轮32凸出转子31外圆并运动到指定位置时,可抵顶传动转换件33,也即实现通过转子31、减压凸轮32、传动转换件33可实现活塞20的传动。在缸体20内的气体爆燃时,转子31加速旋转,带动减压凸轮32运动,通过离心力使减压凸轮32内藏于转子31中。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换件33与气门顶杆46远离气门摇臂45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减压传动机构30与减压气门机构40的联动作用。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下移至缸体最低位置的剖面图;图4为图3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活塞20下移至缸体10最低位置时,减压气门41关闭,汽油混合气体从缸体10的下端进入缸体10,此时,减压凸轮32由扭力弹簧顶出凸出转子31外圆;请参照图5和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缸体压缩混合气体位置的剖面图;图6为图5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减压凸轮32抵接传动转换件33,减压气门41下移,以排出部分混合气体;请参照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缸体重新关闭减压气门位置的剖面图;图8为图7的转子及减压凸轮的状态示意图,可以看出活塞20继续上移压缩混合气体,减压凸轮32旋出传动转换件33,减压气门41处于关闭状态,由活塞20继续压缩混合气体;请参照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活塞上移至上止点爆燃后的位置的剖面图;图10为图9的转子及减压凸轮在爆燃后的状态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缸体10内的混合气体爆燃,转子31的转速突然提高,减压凸轮32凸出的部位重新回到转子31外圆内。发动机继续旋转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二冲程汽油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该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因此,本二冲程汽油机至少具有上述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的所有优点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应用于二冲程汽油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顶部开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减压排气孔;
活塞,所述活塞位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底部至缸体顶部的方向往复运动;
曲轴,所述曲轴与活塞的连杆连接,所述曲轴的一端与转子连接;
减压气门机构,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设置于缸体顶部且可开启或关闭减压排气孔;减压气门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以在活塞向上止点的位置运动时,通过曲轴旋转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开启及关闭减压气门机构,以排出缸体内定量的压缩混合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气门机构包括安装于减压排气孔内的减压气门,位于减压气门顶部的气门锁片,套设于减压气门外且抵接于缸体与气门锁片之间的气门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缸体内的气门座圈,所述气门座圈紧贴减压气门,以在减压气门关闭时密封减压气门与缸体之间的空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还包括:
减压传动机构,所述减压传动机构分别与曲轴及减压气门机构传动连接,以将曲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传动至减压气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气门机构还包括气门摇臂,及与气门摇臂固定连接的气门顶杆,所述气门摇臂可转动地安装于缸体顶部且压接于减压气门上,所述气门顶杆与减压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传动机构包括转子、减压凸轮及传动转换件,所述转子与活塞的连杆传动连接,所述减压凸轮活动设置于转子内且在活塞运动时可凸出转子,所述传动转换件安装于缸体上且可与减压凸轮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换件与气门顶杆远离气门摇臂的一端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摇臂大致呈T字型设置。
9.一种二冲程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冲程汽油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
CN201721072561.8U 2017-08-23 2017-08-23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5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2561.8U CN207245785U (zh) 2017-08-23 2017-08-23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2561.8U CN207245785U (zh) 2017-08-23 2017-08-23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5785U true CN207245785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725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5785U (zh) 2017-08-23 2017-08-23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57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191A (zh) * 2017-08-23 2017-11-24 霍聚能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CN10948841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陈朝鹏 发动机节油减排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191A (zh) * 2017-08-23 2017-11-24 霍聚能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CN10948841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陈朝鹏 发动机节油减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06444C2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сжигания газа в нем
CN102733965B (zh) 用于尤其在混合动力车中无起动器地起动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
CN207245785U (zh)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US3998200A (en) Reciprocating engine
CN105829683B (zh) 用于汽车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及其运行方法
US2255925A (en) Multistage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107387191A (zh) 全自动减压易启动装置及二冲程汽油机
US4096835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40089249A1 (en) Engine convertible from two-stroke to four-stroke
US2408448A (en) Two-cycle engine
RU2755372C1 (ru) Четырехтакт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и наполнением рабочего цилиндра и степенью сжатия топливной смеси
CN101087937B (zh) 以汽油、柴油、燃油或其它传统燃料作为供给的新的二冲程内燃机
US3662543A (en) Heat engine and a method of putting this engine into action
FI78969C (fi) Ventilmekanism foer foerbraenningsmotor.
CN208686446U (zh) 具有减压阀的多缸发动机
US20030205212A1 (en) Two stroke engine
CN213392389U (zh) 一种新型二冲程发动机
CN109488452A (zh) 没有压缩冲程的点燃式二冲程内燃机
CN110500178A (zh) 一种转子旋片发动机
CN205477923U (zh) 汽车用内燃式圆周转子发动机
KR20200053156A (ko) 항공용 2행정 가솔린 하이브리드 엔진
US2962010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8232675A (ja) 無カム式行程分離エンジン
NL2002283C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414604C2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