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4793U -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4793U
CN207244793U CN201720742499.2U CN201720742499U CN207244793U CN 207244793 U CN207244793 U CN 207244793U CN 201720742499 U CN201720742499 U CN 201720742499U CN 207244793 U CN207244793 U CN 207244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inlet opening
municipal drainage
layer
inter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2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品红
刘飞
丁琼
丁一琼
罗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Emperor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Emperor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Emperor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nan Emperor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2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4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4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47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水泥内层,所述水泥内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内层,所述陶瓷内层的内腔设置有水道,所述水泥内层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梯,所述支撑梯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左右两侧边设置有金属防护壳,设置有圆锥状结构的进水孔,外部的为圆锥状的较大半径端,这样利用物理学气压的原理,气体通过外部较大半径端比较容易进入水道内部,而内部的气体排出较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部刺鼻气体排气扩散污染环境,且设置有陶瓷内层,利用陶瓷表明较为光滑阻力较小的特性,避免雨水中泥沙堆积造成堵塞,提高了排水渠的流水能力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设施就是排水渠。
现有的排水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使用的时候由于雨水中含有很多污渍,所以排水渠长久不见阳光导致内部散发出刺鼻臭味,影响周围环境,且水渠内部表面不够光滑阻力较大导致泥沙等堆积,时间久了造成水渠内部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的时候由于雨水中含有很多污渍,所以且排水渠长久不见阳光导致内部散发出刺鼻臭味,影响周围环境,且水渠内部表面不够光滑阻力较大导致泥沙等堆积,时间久了造成水渠内部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水泥内层,所述水泥内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内层,所述陶瓷内层的内腔设置有水道,所述水泥内层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梯,所述支撑梯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左右两侧边设置有金属防护壳,所述金属防护壳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把手孔,所述金属防护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盖板下方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加护凸起,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上方设置有入水口,且进水孔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陶瓷内层与水泥内层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为圆锥状中空结构,且进水孔的最大半径为2.5cm。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进水孔整齐均与排列在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把手孔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圆锥状结构的进水孔,外部的为圆锥状的较大半径端,这样利用物理学气压的原理,气体通过外部较大半径端比较容易进入水道内部,而内部的气体排出较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部刺鼻气体排气扩散污染环境,且设置有陶瓷内层,利用陶瓷表明较为光滑阻力较小的特性,避免雨水中泥沙堆积造成堵塞,提高了排水渠的流水能力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孔、2-盖板、3-金属防护壳、4-把手孔、5-支撑梯、6-加护凸起、7-陶瓷内层、8-水道、9-底座、10-水泥内层、11-限位板、12-入水口、1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底座9,底座9的上方设置有水泥内层10,水泥内层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内层7,陶瓷内层7的内腔设置有水道8,水泥内层10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梯5,支撑梯5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盖板2左右两侧边设置有金属防护壳3,金属防护壳3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把手孔4,金属防护壳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1,盖板2下方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加护凸起6,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孔1,进水孔1的上方设置有入水口12,且进水孔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13。
为了使连接更加贴合,本实施例,优选的,陶瓷内层7与水泥内层10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连接。
为了避免水渠内部刺鼻气味扩散,本实施例,优选的,进水孔1为圆锥状中空结构,且进水孔1的最大半径为2.5cm。
为了可以高速排水,本实施例,优选的,进水孔1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进水孔1整齐均与排列在盖板2上。
为了可以方便安装搬运,本实施例,优选的,把手孔4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底座9埋入地下,然后在水泥内层10的内壁上镶嵌连接有陶瓷内层7,将盖板2盖在陶瓷内层7内腔的水道8上通过支撑梯5支撑,盖上盖板2之后这时排水渠可以使用,雨水天气的时候外部降水通过进水孔1上方的入水口12进入然后通过排水口13排入水道8的内部,这时雨水会顺着水道8流淌,由于设置有陶瓷内层7,利用陶瓷表面较为光滑的特性使雨水中泥沙等不易产生堆积,泥沙随着雨水流走避免堆积造成堵塞,提高了设备的排水性能,且进水孔1是由上方较大半径的入水口12和下方较小半径的排水口13组成的圆锥状结构,利用物理学大气压强的原理,外部气流比较容易通过入水口12进入水道8内部,而水道8内部的刺鼻气体不容易通过排水口13排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渠内部刺鼻气味扩散污染环境,使设备更加环保。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上方设置有水泥内层(10),所述水泥内层(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内层(7),所述陶瓷内层(7)的内腔设置有水道(8),所述水泥内层(10)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梯(5),所述支撑梯(5)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左右两侧边设置有金属防护壳(3),所述金属防护壳(3)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把手孔(4),所述金属防护壳(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盖板(2)下方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加护凸起(6),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孔(1),所述进水孔(1)的上方设置有入水口(12),且进水孔(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层(7)与水泥内层(10)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为圆锥状中空结构,且进水孔(1)的最大半径为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进水孔(1)整齐均与排列在盖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孔(4)为半圆形。
CN201720742499.2U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4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2499.2U CN207244793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2499.2U CN207244793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4793U true CN207244793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7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249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4793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47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0868A1 (zh) * 2018-05-03 2019-11-07 上海墒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蓄尘排水沟
CN112360553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煤矿井下水平坡道地面积水收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0868A1 (zh) * 2018-05-03 2019-11-07 上海墒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蓄尘排水沟
CN112360553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煤矿井下水平坡道地面积水收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4499U (zh) 一种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
CN20724479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CN104947780A (zh) 一种接入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入流竖井系统
CN203452048U (zh) 一种河道碧水系统
CN105887968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式立体雨水回用调蓄系统
CN203173911U (zh) 一种沉淀装置
CN201962720U (zh) 一种雨水利用系统
CN206477214U (zh)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透水结构
CN201459805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1080651Y (zh) 道路排水口
CN112982791A (zh) 一种具有节能系统的绿色环保型屋顶
CN2083093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排结构
CN207314477U (zh) 道路集水净化入流的雨水管道系统
CN206646747U (zh) 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资源利用系统
CN105464190A (zh) 一种绿地雨污水的再利用系统
CN212129063U (zh) 一种复式阶梯型生态透水坝
CN211172322U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调节池
CN209227739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面透水装置
CN203741983U (zh) 深基坑雨水调蓄池
CN208201562U (zh) 一种海绵城市路缘石
CN207049763U (zh) 一种基于路灯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06277335A (zh) 一种人工湿地雨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61976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CN207802880U (zh) 一种lid树池
CN206189236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