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6369U -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 Google Patents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6369U
CN207236369U CN201720984851.3U CN201720984851U CN207236369U CN 207236369 U CN207236369 U CN 207236369U CN 201720984851 U CN201720984851 U CN 201720984851U CN 207236369 U CN207236369 U CN 207236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arts
connecting portion
lower operating
fixed part
upper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48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CKY DRAGON ORNA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CKY DRAGON ORNA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CKY DRAGON ORNA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CKY DRAGON ORNA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48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6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6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63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包括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及连接于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上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连接部、固定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两端以构成S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固定部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弹性夹持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弹性夹持槽;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组装于相应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上;以及,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部的两端之外;藉此,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避免了发夹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夹通常都是由手持部分和夹发部分组成,中间用金属弹簧旋钮扣接,用金属材料所制成的弹簧旋钮扣,很容易生锈、脱落或是被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以及,金属弹簧旋钮扣使用起来容易扯到头发,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且,其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导致生产效率低,加大了生产的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无金属弹簧的发夹,通常中间采用弹性胶体连接,但该类无金属的发夹一般需要用胶水粘接,不利于环保。还有,现有技术中的发夹通常只有一个夹持头发的部位,导致头发造型时,需使用较多的发夹,影响整体造型的美观性,因此,出现了双层造型夹,其整体大致呈S形,使用时,需要用手将夹子扳开再将头发夹入,操作不太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避免了发夹对人体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包括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及连接于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
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上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连接部、固定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两端以构成S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固定部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弹性夹持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弹性夹持槽;
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组装于相应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上;以及,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部的两端之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包括有左侧手持段、右侧手持段及连接于左侧手持段与右侧手持段之间的中间夹持段;
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上,其相应的左侧手持段与中间夹持段之间、右侧手持段与中间夹持段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夹打开状态的支撑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有弧形凸柱和位于弧形凸柱侧旁边的弧形凹槽,所述上操作件的弧形凸柱适配于下操作件上相应的弧形凹槽内,所述下操作件的弧形凸柱适配于上操作件上相应的弧形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设置有安装孔、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具有未与固定部相连接的自由端,其自由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自相应安装孔穿入后并其卡槽适配于相应卡扣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设置有凹陷轨道,所述卡扣设置于相应凹陷轨道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适配于相应凹陷轨道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陷轨道内进一步设置有用于防止相应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弹出的止挡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及中间连接件均为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中间连接件设计成双层夹持式结构,实现了双边夹持功能,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弹簧插销发夹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发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了传统发夹金属插销生锈、脱落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无需粘接的弹性胶体连接结构更有利于环保。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打开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中间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操作件 20、下操作件
30、中间连接件 31、第一连接部
32、第二连接部 33、固定部
101、支撑部 1011、弧形凸柱
1012、弧形凹槽
102、安装孔 103、卡扣
104、卡槽 105、凹陷轨道
106、止挡部 107、左侧手持段
108、右侧手持段 109、中间夹持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主要设计为发夹产品,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其它用途的双边夹,此处不作限制。其包括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及连接于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之间的中间连接件30。
具体而言,所述中间连接件30包括上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连接部31、固定部33、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分别连接于固定部33的两端以构成S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固定部33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弹性夹持槽,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固定部33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弹性夹持槽;所述中间连接件30通过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分别组装于相应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上;以及,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部33的两端之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设置为相同结构的同一操作件,只需一套模具即可。
此处,通过第一弹性夹持槽、第二弹性夹持槽的双边夹持式设计结构,便于造型使用,可两边进行夹头发造型,简单便捷,设计巧妙合理,可减少造型过程中对发夹的使用,提高造型整体的美观性,以及有利于头发的固定;且本实施例中,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及中间连接件30均优选采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避免了传统发夹金属插销生锈,脱落,以及金属弹簧拉扯头发对人造成的头部的伤害,提高了发夹的安全性。
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均包括有左侧手持段107、右侧手持段108及连接于左侧手持段107与右侧手持段108之间的中间夹持段109;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上,其相应的左侧手持段107与中间夹持段109之间、右侧手持段108与中间夹持段109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夹打开状态的支撑部101;所述支撑部101包括有弧形凸柱1011和位于弧形凸柱1011侧旁边的弧形凹槽1012,所述上操作件10的弧形凸柱1011适配于下操作件20上相应的弧形凹槽1012内,所述下操作件20的弧形凸柱1011适配于上操作件10上相应的弧形凹槽1012内。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弧形凸柱1011适配于弧形凹槽1012,当需打开使用时,按压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相应同一侧的手持段,使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同时受力,此时,由支撑部101作为旋转支撑点,从而使得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相互旋转打开。
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均设置有安装孔102、卡扣103,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均具有未与固定部33相连接的自由端,其自由端均设置有卡槽104;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分别自相应安装孔102穿入后并其卡槽104适配于相应卡扣103上;所述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均设置有凹陷轨道105,所述卡扣103设置于相应凹陷轨道105内,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适配于相应凹陷轨道105内;所述凹陷轨道105内进一步设置有用于防止相应第一连接部31或第二连接部32弹出的止挡部106。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均隐藏于相应凹陷轨道105内,以便于整体的美观性。
此处,通过卡扣103与卡槽104的配合,以及止挡部106的设计,使得中间连接件30稳固连接于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且结构简单,组装简便,大大减少了生产组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于本实施例中,将上操作件10、下操作件20整体设计成蝴蝶状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性,从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发夹,以便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其组装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将中间连接件30的第一连接部31弹性扳开通过相应上操作件10的安装孔102放入上操作件10的凹陷轨道105内,直至第一连接部31的卡槽104与凹陷轨道105内相应的卡扣103卡装配合后,并由相应的止挡部106进行限位,第一连接部31组装完成;然后,将中间连接件30的第二连接部32弹性扳开通过相应下操作件20的安装孔102放入下操作件20的凹陷轨道105内,直至第二连接部32的卡槽104与凹陷轨道105内相应的卡扣103卡装配合后,并由相应的止挡部106进行限位,第二连接部32组装完成;从而完成整体的组装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中间连接件设计成双层夹持式结构,实现了双边夹持功能,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弹簧插销发夹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发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了传统发夹金属插销生锈、脱落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无需粘接的弹性胶体连接结构更有利于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及连接于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
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上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连接部、固定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两端以构成S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固定部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弹性夹持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弹性夹持槽;
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组装于相应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上;以及,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部的两端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包括有左侧手持段、右侧手持段及连接于左侧手持段与右侧手持段之间的中间夹持段;
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上,其相应的左侧手持段与中间夹持段之间、右侧手持段与中间夹持段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夹打开状态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有弧形凸柱和位于弧形凸柱侧旁边的弧形凹槽,所述上操作件的弧形凸柱适配于下操作件上相应的弧形凹槽内,所述下操作件的弧形凸柱适配于上操作件上相应的弧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设置有安装孔、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具有未与固定部相连接的自由端,其自由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自相应安装孔穿入后并其卡槽适配于相应卡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均设置有凹陷轨道,所述卡扣设置于相应凹陷轨道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适配于相应凹陷轨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轨道内进一步设置有用于防止相应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弹出的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双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件、下操作件及中间连接件均为塑胶件。
CN201720984851.3U 2017-08-08 2017-08-08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6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4851.3U CN207236369U (zh) 2017-08-08 2017-08-08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4851.3U CN207236369U (zh) 2017-08-08 2017-08-08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6369U true CN207236369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7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485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6369U (zh) 2017-08-08 2017-08-08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6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1560U (zh) 一种具有安全锤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07236369U (zh) 使用方便的双边夹
CN110508713A (zh) 一种镂空燕尾夹及其加工方法
CN2378627Y (zh) 一种用于圣诞灯串的线夹
CN208867970U (zh) 一种轮眉安装卡扣、卡扣座、轮眉及汽车
CN204403071U (zh) 一种凹扣齿形卡扣结构
CN212078413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面板安装嵌缝结构
CN207921045U (zh) 双向快速连接的高性能连接夹头
CN2562980Y (zh) 一种夹子
CN206746891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二次喷涂遮蔽结构
CN210668498U (zh) 一种具有接头防护功能的蓄电池塑料外壳
CN213783881U (zh) 一种用于模组盒的din导轨卡接侧端盖及模组盒
CN214432291U (zh) 证件夹扣
CN205282847U (zh) 具有可塑性的数据线
CN203986498U (zh) 一种雨伞夹
CN203995191U (zh) 一种夹子
CN204760618U (zh) 美标保险插头
CN214876888U (zh) 一种喷雾器外置塑料弹簧
CN218143291U (zh) 一种具有防粘合结构的夹子
CN214742579U (zh) 一种快装式架体骨架连接结构
CN210381578U (zh) 一种免工具顶盖毛刷安装夹组件
CN212991218U (zh) 一种耐用的笔记本用电池胶框
CN201570695U (zh) 一种宽带网络通信模块
CN20831857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发夹
CN201432838Y (zh) 用于外包装纸板箱的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