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3848U - 一种储能汇流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汇流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3848U
CN207233848U CN201720972719.0U CN201720972719U CN207233848U CN 207233848 U CN207233848 U CN 207233848U CN 201720972719 U CN201720972719 U CN 201720972719U CN 207233848 U CN207233848 U CN 20723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luence
anode
plate
platform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27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田
申望屏
丁勇
饶睦敏
李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27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汇流柜,包括框架、盖板、多个汇流模块及与所述汇流模块一一对应的熔断开关装置以及将多个汇流模块并联的集流模块;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及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竖梁及与隔板;每个汇流模块包括定位板、复合板、与所述复合板电连接的多组正极线路组件和多组负极线路组件及与每组正极线路组件对应的控制组件;每组控制组件控制对应正极线路组件;所述熔断开关装置包括安装板、熔断开关、输入转接插头及输出转接插头;所述集流模块包括固定板、隔离板、位于所述隔离板两侧的两块绝缘板及连接插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汇流柜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易用维护与管理并且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汇流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汇流柜。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将是电池企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大型储能是解决动力电池回收的最佳选择。另外随着大数据、核电等战略资源、重工业的发展,大型储能装置作为后备电源,能够解决重要设备不能断电的问题。还有随着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的发展,大型储能装置够解决光伏离网储能和风电储能的问题,以及解决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质量优化、无功功率补偿问题等。市场对储能的需求愈来愈大,大型储能的发展将越来越迅速。
然而传统储能汇流柜所由于汇流模块未形成标准模块,汇流的电池组数少,在大型储能电站需求下,需要两个或多个汇流柜,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电站设计灵活机动性。
另外由于储能设备容量较大,储能电池较多,正负极汇流的电压较大,电流较大,传统的储能设备控制电路结构采用导电铜排连接,电子器件位置根据不同设备,规划较为凌乱,导电铜排形状不一,安装时若质量控制不当,还将带来电气安全性问题,成本较高,安装困难,费工时,维修拆装困难,若电池端有所变化,汇流柜需要重新设计。
传统汇流柜集齐了各组电池的正负极线及通讯线,汇流柜输出的线缆线径粗,线缆布局走线困难。
传统汇流柜中的不同设备,相同的控制电器电路,结构需要重复设计,空间布局不整齐,不能实现设计通用互换。
传统汇流柜中的设备,控制电路或某组电池出现故障后,需要将整个设备全部关闭,整个储能电站需要全部停止工作才能进行维修。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储能汇流柜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及模块化程度高,易用维护与管理且安全系数高的储能汇流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汇流柜,包括框架、包覆于所述框架四周的盖板以及收容于所述框架及盖板围成空间中的多个汇流模块、多个与所述汇流模块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熔断开关装置及将多个汇流模块并联的集流模块;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用于固定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竖梁及与所述竖梁固定连接的隔板;每个汇流模块包括一个定位板、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复合板、与所述复合板电连接的多组正极线路组件与多组负极线路组件及与每组正极线路组件和负极线路组件一一对应的控制组件;每组正极线路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正极接口、保险、两个并联的控制继电器、与所述控制继电器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二极管及正极汇流端;每组负极线路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负极接口、负极铜排、负极汇流端及套于所述负极铜排上的霍尔元件;每组控制组件包括与对应的控制继电器及霍尔元件电连接的电池组主机以及与所述电池组主机电连接的电源开关、通讯接口和与电池组主机的四脚继电器;所述熔断开关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对应的汇流模块电连接的熔断开关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熔断开关两端并与所述熔断开关电连接的输入转接插头与输出转接插头;所述集流模块包括与第二平台固定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的隔离板、位于所述隔离板两侧的两块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一一对应并抵接的汇流铜板及穿过所述固定板与绝缘板且与所述汇流铜板一一对应并电连接的连接插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为工字钢围成的空心框状结构且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形状为矩形并与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为栅栏结构;所述竖梁的数量为六根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相对表面四角的四根主梁及位于所述主梁之间的两根辅助梁,且两根辅助梁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的边缘;所述隔板形状为矩形且四角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主梁及两根辅助梁上,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四个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且等距间隔分布。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及后盖、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门及顶盖;所述前门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的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宽对应,所述前门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转动连接;所述后盖包括上后盖、中后盖及下后盖;所述侧门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的长对应,所述侧门位于所述前门与所述后盖之间且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转动连接;所述顶盖形状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形状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板包括基板及与所述基板一侧边缘垂直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复合板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且长宽均小于所述基板的长宽且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所述负极接口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每个控制继电器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复合板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与所述保险电连通;所述二极管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复合板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与一个控制继电器对应并电连通;所述正极汇流端位于所述复合板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与所述二极管电连通;每个汇流模块的正极线路组件数量为两组且共用一个正极汇流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接口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负极铜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极接口及复合板电连接,所述负极汇流端位于所述复合板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与所述负极铜排电连通;每个汇流模块的负极线路组件数量为两组且共用一下负极汇流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宽对应、宽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熔断开关的形状为长方体且两个熔断开关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每个熔断开关的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所述输入转接插头包括第一支撑架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输出转接插头包括第二支撑架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二接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并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隔离板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与所述底板的宽对应;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挡板同侧的表面中间位置并将所述固定板分割为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每个绝缘板的形状为矩形且分别收容固定于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铜板包括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且与对应的绝缘板抵接的正极汇流铜板和负极汇流铜板;所述连接插头包括与所述正极汇流铜板对应的正极连接插头及与所述负极汇流铜板对应的负极连接插头;所述正极汇流铜板及所述负极汇流铜板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与所述绝缘板的形状对应;每个正极连接插头包括多个正极连接片,每个负极连接插头包括多个负极连接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各个正极汇流端与正极汇流铜板的正极线、用于连接各个负极汇流端与负极汇流铜板的负极线及能够将所述正极线与所述负极线分离且并排固定的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汇流柜还包括输入线缆及输出线缆;所述输入线缆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及负极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接电源固定;所述输出线缆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及负极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汇流柜,通过将汇流模块标准化、正极线及负极线的条理化、框架内部空间的合理化及各个汇流模块的独立化,大大地提升了储能汇流柜的实用性、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汇流柜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易用维护与管理并且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汇流柜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汇流柜中框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框架中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储能汇流柜的主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储能汇流柜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储能汇流柜的俯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储能汇流柜侧门及前门打开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储能汇流柜去掉盖板后的立体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储能汇流柜去掉盖板后的后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储能汇流柜中汇流模块的立体图。
图11为图7所示的储能汇流柜中熔断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储能汇流柜中集流模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汇流柜100,包括框架10、包覆于所述框架10四周的盖板20以及收容于所述框架10及盖板20围成空间中的多个汇流模块30、多个与所述汇流模块30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熔断开关装置40及将多个汇流模块30并联的集流模块50。
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框架10包括底座11及位于所述底座11上的支架12。所述支架12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平台121与第二平台122、用于固定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平台121与所述第二平台122的竖梁123及与所述竖梁12固定连接的隔板1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为工字钢围成的空心框状结构且形状为矩形,工字钢上开设有贯穿孔111。所述第一平台121及第二平台122形状为矩形并与所述底座11对应。所述第一平台121和第二平台122为栅栏结构。所述竖梁123的数量为六根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21及第二平台122相对表面四角的四根主梁1231及位于所述主梁1231之间的两根辅助梁1232,且两根辅助梁1232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121的边缘。所述隔板124形状为矩形且四角分别固定于两根主梁1231及两根辅助梁1231上,所述隔板124的数量为四个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21与所述第二平台122之间且等距间隔分布,所述隔板124为栅栏结构并与所述第一平台121和第二平台122对应。
请参照图1、图4、图5及图6,所述盖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21及后盖22、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门23及顶盖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门21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1231的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121的宽对应。所述前门21与两根辅助梁1232所在的平面间隔相对且远离所述隔板124,所述前门21的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1231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1231转动连接。所述后盖22包括上后盖221、中后盖222及下后盖223。所述侧门23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1321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121的长对应,所述侧门23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透气孔231。所述侧门23位于所述前门21与所述后盖22之间且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1231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1231转动连接。所述顶盖24形状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平台121的形状对应,所述顶盖24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21背离所述第二平台122的表面。
请参照图7、图8及图10,每个汇流模块30包括一个定位板31、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板31上的复合板32、与所述复合板32电连接的两组正极线路组件33及两组负极线路组件34以及与每组正极线路组件33和负极线路组件34一一对应的控制组件35。
所述定位板31包括基板311及与所述基板311一侧边缘垂直连接的连接板3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311形状大致为矩形且相邻的三侧边缘延伸形成卡条3111。所述定位板312的形状为矩形且位于远离所述卡条3111的一侧边缘。
所述复合板32是采用绝缘胶的高压大电流铜排及低压线路的集成,用于连通大电流电路并通过低压线路控制大电流电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板32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且长宽均小于所述基板311的长宽,且与所述基板31间隔相对。
每组正极线路组件33包括串联连接的正极接口331、保险332、两个并联的控制继电器333、与所述控制继电器333一一对应的二极管334及正极汇流端33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接口331位于所述连接板312上。所述保险332电连接所述正极接口331及复合板32并用来确保正极线路的安全。每个控制继电器333位于所述基板311与所述复合板32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311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32与所述保险332电连通。所述二极管334位于所述基板311与所述复合板32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311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32与一个控制继电器333对应并电连通。所述正极汇流端335位于所述复合板32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32与所述二极管334电连通。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汇流模块30的两组正极线路组件33共用一个正极汇流端335。
每组负极线路组件34包括串联连接的负极接口341、负极铜排342、负极汇流端343及套于所述负极铜排342上的霍尔元件34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接口341位于所述连接板312上。所述负极铜排3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极接口341及复合板32电连接。所述负极汇流端343位于所述复合板32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32与所述负极铜排342电连通。所述霍尔元件344用来检测所述负极铜排342中的电流。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汇流模块30的两组负极线路组件34共用一个负极汇流端344。
每组控制组件35包括电池组主机351以及与所述电池组主机351电连接的电源开关352、通讯接口353和四脚继电器354。所述电池组主机351与所述霍尔元件344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霍尔元件344收集的信息。所述电池组主机351还与对应的控制继电器333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333的连通与断开进而控制电池组的充电与放电。所述电源开关352与为所述电池组主机351及其他低压元件提供电能的低压电源连接,用于控制低压电源线路的断开与闭合。所述通讯接口353与所述电池组主机351电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指令传递给所述电池组主机351。所述四脚继电器354的另一端电池组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组主机351的指令进而控制电池组的断开与闭合。
请参照图7、图8及图11,所述熔断开关装置40包括安装板41、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1上并与对应的汇流模块30电连接的两个熔断开关42及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熔断开关42两端并与所述熔断开关42电连接的输入转接插头43与输出转接插头44。
所述安装板41形状为矩形且四角开设有安装孔411。所述安装板41的长与所述第一平台121的宽对应、宽与所述隔板124之间的距离对应。
所述熔断开关42的形状为长方体且两个熔断开关42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1的一侧表面。每个熔断开关42的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421,所述挡板421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与所述熔断开关42的宽度对应。
每个输入转接插头43包括第一支撑架431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431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4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转接插头43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熔断开关42一端挡板421的两侧。每个第一支撑架431的一端与所述熔断开关42固定,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孔4311。每个第一接头43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31的第一转孔4311中并能转动配合,另一端开设有固定电线的第一连线孔4321。
每个输出转接插头44包括第二支撑架441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架441转动连接的第二接头4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转接插头4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熔断开关42背离所述输入转接插头43一端挡板421的两侧。每个第二支撑架441的一端与所述熔断开关42固定,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转孔4411。每个第二接头44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41的第二转孔4411中并能转动配合,另一端开设有固定电线的第二连线孔4421。
请参照图7、图8及图12,所述集流模块50包括固定板51、与所述固定板51垂直连接的隔离板52、位于所述隔离板52两侧的两块绝缘板53、与所述绝缘板53一一对应并抵接的汇流铜板54及穿过所述固定板51及绝缘板53且与所述汇流铜板54一一对应并电连接的连接插头55。
所述固定板51的截面形状为“U”形并包括底板511及垂直于所述底板511两侧边缘的挡板5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511位于所述第二平台122上,所述底板511及挡板512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隔离板52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与所述底板511的宽对应。所述隔离板52位于所述底板511与所述挡板512同侧的表面中间位置并将所述固定板51分割为第一收容区521及第二收容区5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板52的材料为绝缘环氧板。
每个绝缘板53的形状为矩形且分别收容固定于第一收容区521及第二收容区522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板53的材料为绝缘电木。
所述汇流铜板54包括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区521及第二收容区522且与对应的绝缘板53抵接的正极汇流铜板541和负极汇流铜板542。所述连接插头55包括与所述正极汇流铜板541对应的正极连接插头551及与所述负极汇流铜板542对应的负极连接插头55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汇流铜板541及所述负极汇流铜板542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与所述绝缘板53的形状对应。每个正极连接插头551包括多个正极连接片5511,每个负极连接插头552包括多个负极连接片552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连接片5511及所述负极连接片5521的数量均为四个。
请参照图1、图7及图9,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用于连接各个正极汇流端335与正极汇流铜板541的正极线61、用于连接各个负极汇流端343与负极汇流铜板542的负极线62及能够将所述正极线61与所述负极线62分离且并排固定的压条6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条6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2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输入线缆71及输出线缆72。所述输入线缆71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551及负极连接插头5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接电源固定。所述输出线缆72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551及负极连接插头5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前门21并与多个汇流模块30电性连接的显示屏81,所述显示屏81用于显示每个电池组的实时运行状况及电量指示信息等。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用于所述前门21及所述侧门23固定、活动的扳手8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82的数量为三个并分别与前门21及侧门23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前门21并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81的位置且与多个汇流模块30电性连接的急停开关83,所述急停开关83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所述储能汇流柜100电路的断开与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能够加强空气流通的散热风扇8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扇84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所述顶盖24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汇流柜10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24的声光报警器85,所述声光报警器85能够对所述储能汇流柜100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异常情况发出警报。本实施方式中,异常境况包括线路故障、温度异常、电池组电量放空等。
组装时,首先把多个汇流模块30放置于隔板124上且每个隔板124的两端各固定一个汇流模块30,所述基板311的卡条3111卡持配合于所述隔板121的栅栏中。然后将集流模块50固定与所述第二平台122背离所述底座11的表面上,用正极线61连接各个正极接口331与正极汇流铜板541,负极线连接各个负极接口341与负极汇流铜板542。并用压条63将正极线61、负极线62分别并排固定于支架12上。接着将四个熔断开关装置40并排固定于辅助梁1232背离所述隔板121的一侧,且每个熔断开关42与一个汇流模块30电连接用于控制对应汇流模块30的断开与闭合。然后将前门21固定于与所述熔断开关装置40相对的主梁1231上且能相对其中一个主梁1231转动,用螺钉将上后盖221、中后盖222、下后盖223从高到低依次固定于背离所述前门21的主梁1231上。将两个侧门23分别固定于所述前门21与所述后盖22之间的主梁1231上且每个侧门23能相对于所在的其中一个主梁1231转动。将顶盖24固定于背离所述隔板124的第一平台121表面。所述输入线缆71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231与正极连接插头551及负极连接插头5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接电源固定。所述输出线缆72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2232与正极连接插头551及负极连接插头5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放电时,通过通讯接口353控制电池组主机351进而使用于放电的控制继电器333及对应的二极管334连通,同时使用于充电的控制继电器333及对应的二极管334电路断开。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熔断开关装置40控制连通电路的汇流模块30的数量,所述集流模块50与输出线缆72连通为用电设备供电。充电时,通过通讯接口353控制电池组主机351进而使用于充电的控制继电器333及对应的二极管334连通,同时使用于放电的控制继电器333及对应的二极管334电路断开。所述输入线缆71与外接电源连通通过汇流模块30为对应的电池模组充电。当霍尔元件344检测到所述负极铜排342电流过大时,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对应的电池组主机351,所述电池组主机351控制对应的四脚继电器354使对应的电池组断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当所述储能汇流柜100内部温度过高或者出现故障时,所述声光报警器85会发出警报。情况紧急时,可按下急停开关83使所述储能汇流柜100断开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汇流柜100,通过将汇流模块30标准化、正极线61及负极线62的条理化、框架10内部空间的合理化及各个汇流模块30的独立化,大大地提升了储能汇流柜100的实用性、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汇流柜100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易用维护与管理并且安全系数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模块3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包覆于所述框架四周的盖板以及收容于所述框架及盖板围成空间中的多个汇流模块、多个与所述汇流模块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熔断开关装置及将多个汇流模块并联的集流模块;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用于固定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竖梁及与所述竖梁固定连接的隔板;每个汇流模块包括一个定位板、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复合板、与所述复合板电连接的多组正极线路组件与多组负极线路组件及与每组正极线路组件和负极线路组件一一对应的控制组件;每组正极线路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正极接口、保险、两个并联的控制继电器、与所述控制继电器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二极管及正极汇流端;每组负极线路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负极接口、负极铜排、负极汇流端及套于所述负极铜排上的霍尔元件;每组控制组件包括与对应的控制继电器及霍尔元件电连接的电池组主机以及与所述电池组主机电连接的电源开关、通讯接口和与电池组主机的四脚继电器;所述熔断开关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对应的汇流模块电连接的熔断开关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熔断开关两端并与所述熔断开关电连接的输入转接插头与输出转接插头;所述集流模块包括与第二平台固定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的隔离板、位于所述隔离板两侧的两块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一一对应并抵接的汇流铜板及穿过所述固定板与绝缘板且与所述汇流铜板一一对应并电连接的连接插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工字钢围成的空心框状结构且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形状为矩形并与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为栅栏结构;所述竖梁的数量为六根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相对表面四角的四根主梁及位于所述主梁之间的两根辅助梁,且两根辅助梁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的边缘;所述隔板形状为矩形且四角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主梁及两根辅助梁上,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四个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且等距间隔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及后盖、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门及顶盖;所述前门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的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宽对应,所述前门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转动连接;所述后盖包括上后盖、中后盖及下后盖;所述侧门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主梁高度一致、宽与所述第一平台的长对应,所述侧门位于所述前门与所述后盖之间且一侧边缘与一根主梁对应并关于所述主梁转动连接;所述顶盖形状为矩形且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形状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包括基板及与所述基板一侧边缘垂直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复合板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且长宽均小于所述基板的长宽且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所述负极接口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每个控制继电器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复合板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与所述保险电连通;所述二极管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复合板之间且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与通过复合板与一个控制继电器对应并电连通;所述正极汇流端位于所述复合板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与所述二极管电连通;每个汇流模块的正极线路组件数量为两组且共用一个正极汇流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口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负极铜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极接口及复合板电连接,所述负极汇流端位于所述复合板上并通过所述复合板与所述负极铜排电连通;每个汇流模块的负极线路组件数量为两组且共用一个负极汇流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形状为矩形且长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宽对应、宽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熔断开关的形状为长方体且两个熔断开关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每个熔断开关的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所述输入转接插头包括第一支撑架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输出转接插头包括第二支撑架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二接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并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隔离板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与所述底板的宽对应;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挡板同侧的表面中间位置并将所述固定板分割为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每个绝缘板的形状为矩形且分别收容固定于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铜板包括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且与对应的绝缘板抵接的正极汇流铜板和负极汇流铜板;所述连接插头包括与所述正极汇流铜板对应的正极连接插头及与所述负极汇流铜板对应的负极连接插头;所述正极汇流铜板及所述负极汇流铜板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与所述绝缘板的形状对应;每个正极连接插头包括多个正极连接片,每个负极连接插头包括多个负极连接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各个正极汇流端与正极汇流铜板的正极线、用于连接各个负极汇流端与负极汇流铜板的负极线及能够将所述正极线与所述负极线分离且并排固定的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汇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汇流柜还包括输入线缆及输出线缆;所述输入线缆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及负极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接电源固定;所述输出线缆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插头及负极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CN201720972719.0U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储能汇流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2719.0U CN207233848U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储能汇流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2719.0U CN207233848U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储能汇流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3848U true CN207233848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27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848U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储能汇流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3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738A (zh) * 2021-07-02 2021-09-10 重庆大学 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738A (zh) * 2021-07-02 2021-09-10 重庆大学 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
CN113369738B (zh) * 2021-07-02 2023-03-24 重庆大学 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9229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集装箱
CN108944505B (zh) 一种三开门的双枪非车载充电机
EP3726695B1 (en) Centralized charging cabinet
WO2019089128A1 (en) Manual service disconnec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US11289921B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employing second-lif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CN108039527A (zh) 电动商用车电池组件及电池系统
CN111835055A (zh) 集中式充电柜
CN112531754A (zh) 一种多能源接入的储能方舱设计方法
CN207233848U (zh) 一种储能汇流柜
CN109031137B (zh) 一种安全的放电核容结构
CN112186905A (zh) 一种集装箱电力储能系统
CN207651625U (zh) 电动商用车电池组件及电池系统
US20220216716A1 (en) Plug-in type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6697985U (zh) 一种充电桩的交流输入模块
CN216819445U (zh) 一种高压电池储能单元结构
CN205686204U (zh) 电动车电气部件总成
CN114629248A (zh) 一种微电网应用的电化学储能一体机
CN209822717U (zh) 一种适用于双备份磷酸铁锂电池组系统的电池开关盒
CN215834639U (zh) Bms电池管理集成柜的控制电路
CN112117816A (zh) 一种充电转接装置
CN206259458U (zh) 智慧电池模块、智慧电池组件及用电设备
CN221202165U (zh) 一种户外液冷储能柜
CN216872097U (zh) 一种低能耗分立式储能系统
CN221306309U (zh) 一种抽屉式集装箱储能高压箱
CN221305518U (zh) 一种集成式集装箱储能汇流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