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3841U -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3841U
CN207233841U CN201721357171.5U CN201721357171U CN207233841U CN 207233841 U CN207233841 U CN 207233841U CN 201721357171 U CN201721357171 U CN 201721357171U CN 207233841 U CN207233841 U CN 207233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e
battery
hole
box bod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71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道平
张炳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71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3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及其电池盒,该电池盒的两个相对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池正负极相对应的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池盒位于燃气灶壳体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和所述电池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灶及其电池盒能够有效降低电池表面温升;此外,对电池盒的安装和检验更加容易,效率高,并易于安装到燃气灶具上;进一步地,电池也易于安装。

Description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盒,以及包括上述电池盒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当前燃气灶具一般都用干电池供电,电池需用电池盒固定和隔热;由于燃气灶使用中持续地释放热量,电池盒固定和隔热保护下,造成其内部零部件温度较高,使得电池的温升会超过20K的产品标准要求。传统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把电池盒及电池安装在产品内,离热源——燃烧器比较远的位置,但受限于产品结构和成本,并不能完全解决电池盒及电池的温升问题;另一个是在电池盒外再增加一层隔热保护措施,比如隔热板或隔热棉等,减少热源对电池的影响来降低电池温升,然而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且不能满足机械自动化的生产需要。此外,目前的电池盒通常通过螺钉紧固到燃气灶具产品上,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且该电池盒因结构密闭,在自动化生产中带来检验电池盒及产品的通电性能时不方便。进一步地,传统的电池盒在电池装入后,不能保证电池电极中心与电池盒的电极连接件的中心对齐,容易导致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盒,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灶,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述电池盒的两个相对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池正负极相对应的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池盒位于燃气灶壳体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和所述电池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气流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通过在电池盒位于燃气灶壳体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以使得空气经第一通孔、流经电池盒和电池之间的间隙,并经电池盒顶部的第二通孔流出,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和电池表面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池表面进行冷却;此外,还能够补充燃气灶壳体内部空气消耗后不足的情况。
其中,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底部并与所述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盒盖上;和/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侧壁的下部,以提高空气的流通量,提高对电池的冷却。
其中,所述盒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盒体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以避免第一通孔设置在电池盒两端的侧壁上造成电池与电池盒两端的电极连接件接触不良的现象。
其中,所述盒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盒盖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工装板上的两个供电电极相对应,以实现在对燃气灶及其电池盒的通电性能进行检测时能够避免人工开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盒盖上至少有两个第一通孔,这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工装板上的两个供电电极相对应,以实现在对燃气灶及其电池盒的通电性能进行检测时能够避免人工开盖,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是敞开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通过将盒体的底部设置成敞开结构,该敞开结构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以使得空气经第一通孔、流经电池盒和电池之间的间隙,并经电池盒顶部的第二通孔流出,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和电池表面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池表面进行冷却;此外,还能够补充燃气灶壳体内部空气消耗后不足的情况。
其中,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卡持件,且所述卡持件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固定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其两端的电极能够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电极连接件电连接,可以将电池牢固地卡持在电池盒内。
其中,所述卡槽的中心线经过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中心,以保证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能够与电池盒内的电极连接件接触良好。
其中,所述卡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持件沿所述电池盒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池卡持牢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气流通道的横截面,从而提高降温效果。
其中,所述电池盒靠近所述电池正极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缺口,以便于用户安装或者取出电池。
其中,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燃气灶壳体相配合的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包括导向面以及与所述导向面连接用于卡持在所述燃气灶壳体上的配合面,通过扣合结构连接避免了使用螺钉,且安装效率高,成本低;此外,还可以有效地限制电池盒向外变形和扭曲,避免电池盒的电极连件件与电池的接触不良。
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扣合结构连接的部分的两侧与该侧壁未与该扣合结构连接的部分之间均设置有缺口,以保证电池盒适当地变形和扭曲。
其中,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止所述电池盒从所述燃气灶壳体上方脱出的止挡部,以防止电池盒从燃气灶壳体上方脱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包括燃气灶壳体和如上所述的电池盒。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灶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电池盒的技术效果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燃气灶从另一角度(底部)所看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燃气灶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池盒从另一角度(底部)所看到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燃气灶的电池盒的盒盖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中的电池盒的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对图1中的燃气灶进行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部放大图。
图9是从另一角度看到的图7中对燃气灶进行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电池盒内的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电池盒内的卡持件的卡槽与电池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剖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燃气灶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具有图13中的电池盒的燃气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燃气灶壳体;2:电池盒;21:盒体;22:盒盖;23:第一通孔;24:缺口;25:第二通孔;26:卡持件;27:扣合结构;28:止挡部;3:电池;31:电池轴线;4:工装板;5:供电电极;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盒2,该电池盒2的两个相对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池3正负极相对应的电极连接件: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即:电池3的轴向垂直于电池盒2安装有电极连接件的两个相对侧壁);电池盒2位于燃气灶壳体1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23,电池盒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5,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5以及位于电池盒2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形成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2通过在电池盒2位于燃气灶壳体1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23,以使得空气经第一通孔23进入电池盒2内,然后流经电池盒2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并经电池盒2顶部的第二通孔25流出,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和电池3表面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池3表面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电池3的温升能够小于20K的产品标准要求。此外,由于燃气灶产品通常使用相对密封的壳体设计,底部开孔较少,而燃烧器燃烧时需要消耗空气,因此,必须从壳体1底部下方吸取空气。在燃气灶壳体1内部空气消耗后不足的情况下,空气还可以通过上述气流通道进行补充。
进一步地,当盒盖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2时,优选盒盖22上的第一通孔23与工装板4上的两个供电电极5相对应。也就是说,在工装板4上的两个供电电极5与盒盖22相对应的部位是贯通的。
由于在燃气灶产品的自动化生产中,需要通过设置有供电电极5和电源6的工装板4对燃气灶进行检测,检测时将两个供电电极5通过第一通孔23直接伸入到电池盒2内分别接触电池盒2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以对产品供电来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盒通过将第一通孔23与工装板4上的两个供电电极5相对应,能够避免在产品检测时,需要人工开盖的工序,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电池3在电池盒2内安装牢固且使得电池3装入电池盒2后,电池电极能够与电池盒2的电极连接件良好接触,优选盒体21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3的卡持件26,且卡持件26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固定电池的卡槽,电池3安装于卡槽内,其两端的电极能够分别与盒体2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电极连接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且提高安装效率,优选盒体21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燃气灶壳体1相配合的扣合结构27,该扣合结构27包括导向面以及与导向面连接用于卡持在燃气灶壳体1上的配合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盒2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电池盒2推入家用燃气灶壳体1的对应开孔内,并通过电池盒2侧壁外表面上的扣合结构受力向内侧挠曲变形并通过开口,直到配合面与燃气灶壳体1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盒通过扣合结构安装在燃气灶壳体1上,因此避免了使用螺钉,且安装效率高,成本低。
实施例1
图1至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该电池盒包括盒体21和位于盒体21底部并与盒体21配合的盒盖22,在盒盖2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3,在盒体21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25,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5以及盒体21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形成气流通道,空气经第一通孔23进入电池盒内、流经盒体21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并经第二通孔25流出,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和电池3表面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池3表面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电池3的温升能够小于20K的产品标准要求。此外,由于燃气灶产品通常使用相对密封的壳体设计,底部开孔较少,而燃烧器燃烧时需要消耗空气,因此,必须从壳体底部下方吸取空气。在燃气灶壳体1内部空气消耗后不足的情况下,空气还可以通过上述气流通道进行补充。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示出第一通孔23设置在电池盒2的盒盖22中,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还可以设置在盒体21的侧壁位于燃气灶壳体1下侧的部分上;或者第一通孔23既设置在盒盖22上,又设置在盒体21的侧壁位于燃气灶壳体1下侧的部分上,以加大空气的流通量,提高对电池3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当盒体21的侧壁位于燃气灶壳体1下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3时,优选第一通孔23位于盒体2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在这里,盒体2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指的是与设置有电极连接件的侧壁相连接的两个侧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2通过将设置在盒体21侧壁下部的第一通孔23设置在盒体2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以避免第一通孔23设置在电池盒2两端的侧壁上造成电池与电池盒2两端的电极连接件接触不良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两个第一通孔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等,具体数量以及每个第一通孔23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电池3的容量、盒体21的大小等具体设计。
优选地,如图7至图9所示,设置在盒盖22上的第一通孔23的数量包括两个,这两个第一通孔23分别与工装板4上的两个供电电极5相对应。由于在燃气灶具产品的自动化生产中,需要通过设置有电源6和供电电极5的工装板4对电池盒2进行检测,检测时将两个供电电极5通过两个第一通孔23直接伸入到电池盒2内分别接触电池盒2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以对产品供电来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盖22上设置两个分别与工装板4上的两个供电电极5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3,能够避免在产品检测时,需要人工开盖的工序,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10所示,在盒体21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3的卡持件26,且卡持件26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固定电池3的卡槽,电池3安装于卡槽内,其电池3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盒体2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电极连接件电连接。具体地,卡槽的开口处的尺寸应小于电池3的直径,以保证卡持牢固。当装入电池3时,挤压卡持件26变形将电池装入即可。
此外,为了保证电池3安装在电池盒2内时,电池3的正极和负极能够与电池盒2内的电极连接件接触良好,优选卡槽的中心线经过两个电极连接件的中心。
优选地,卡持件2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持件26沿盒体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沿电池3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以保证电池3能够稳固地固定在电池盒盒体21内。此外,由于多个卡持件26沿盒体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相邻的两个卡持件26、电池2和电池盒2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和/或盒体21侧壁与相邻的卡持件26之间、电池3和电池盒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这样气流通道的横截面较大,以使得气流能够快速地流经电池表面,从而提高了降温效果。
此外,如图4所示,在盒体21设置有正极连接件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缺口24,以便于用户在安装或者取出电池3时,扣住电池3正极端面,推动电池3向电池盒2的负极移动,压缩电池盒2内负极连接件(弹簧),从而轻松地安装或者取出电池3。在该实施例中,缺口24采用弧形形状,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缺口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例如长方形等。
在该实施例中,盒盖22的一侧与盒体21铰接,盒盖22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且盒体21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实现盒盖22和盒体21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2通过盒盖22一侧与盒体21铰接,盒盖22的另一侧与盒体21卡扣连接,以避免盒盖22丢失的问题,且结构简单。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盒盖22和盒体21采用其它的方式连接,例如在盒盖22的一侧也可以通过磁力与盒体21连接,即同时在盒体21或者盒盖22上设置磁铁,以实现盒盖22与盒体21连接。
此外,在盒体21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燃气灶壳体1相连接的扣合结构27。具体地,该扣合结构27包括导向面以及与导向面连接用于卡持在燃气灶壳体1上的配合面。在安装时直接将电池盒2推入家用燃气灶壳体1的对应开孔内,并通过电池盒2侧壁外表面上的扣合结构受力向内侧挠曲变形并通过开口,直到配合面与燃气灶壳体1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盒通过扣合结构安装在燃气灶壳体1上,因此避免了使用螺钉,且安装效率高,成本低;同时,该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电池盒2向外的变形和扭曲,避免电池盒2的电极连件件与电池3的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侧壁与扣合结构27连接的部分的两侧与该侧壁未与该扣合结构27连接的部分之间均设置有缺口,以保证电池盒能够适当地变形和扭曲,从而能够顺利地安装到燃气灶壳体1上。
在该实施例中,扣合结构27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设置在电池盒2的前侧壁上,另2个设置在电池盒2的后侧壁上,以保证与燃气灶壳体1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在电池盒2的侧壁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止电池盒2从燃气灶壳体1上方脱出的止挡部28。具体地,该止挡部位于电池盒2的两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2通过止挡部28防止电池盒2从燃气灶壳体1上方脱出,优选止挡部28与扣合结构的配合面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与电池盒2连接的燃气灶壳体1的厚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盒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该电池盒2包括盒体21,该盒体21的底部是敞开的。盒体底部的敞开结构形成一个第一通孔23,以使得空气经第一通孔23、盒体21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以及盒体21顶部的第二通孔25形成气流通道,空气经盒体21的底部进入电池盒2内,流经盒体21和电池3之间的间隙,并经第二通孔25流出,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和电池表面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电池表面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电池的温升能够小于20K的产品标准要求。此外,由于燃气灶产品通常使用相对密封的壳体设计,底部开孔较少,而燃烧器燃烧时需要消耗空气,因此,必须从壳体底部下方吸取空气。在燃气灶壳体内部空气消耗后不足的情况下,空气还可以通过上述气流通道进行补充。
当在燃气灶产品的自动化生产中,需要通过设置有电源6和供电电极5的工装板4对电池盒2进行检测时,直接将两个供电电极5通过敞开的盒体21底部伸入到电池盒2内分别接触电池盒2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以对产品供电来进行检测,以避免在产品检测时,需要人工开盖的工序,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包括燃气灶壳体1和上述的电池盒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灶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电池盒2的技术效果相对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将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两个相对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电池正负极相对应的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池盒位于燃气灶壳体下部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盒和所述电池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底部并与所述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盒盖上;和/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侧壁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盒体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盒盖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工装板上的两个供电电极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这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工装板上的两个供电电极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是敞开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卡持件,且所述卡持件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固定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其两端的电极能够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电极连接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中心线经过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持件沿所述电池盒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靠近所述电池正极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燃气灶壳体相配合的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包括导向面以及与所述导向面连接用于卡持在所述燃气灶壳体上的配合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扣合结构连接的部分的两侧与该侧壁未与该扣合结构连接的部分之间均设置有缺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侧壁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止所述电池盒从所述燃气灶壳体上方脱出的止挡部。
14.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
CN201721357171.5U 2017-10-19 2017-10-19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Active CN207233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7171.5U CN207233841U (zh) 2017-10-19 2017-10-19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7171.5U CN207233841U (zh) 2017-10-19 2017-10-19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3841U true CN207233841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7171.5U Active CN207233841U (zh) 2017-10-19 2017-10-19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38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167A (zh) * 2017-10-19 2018-01-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167A (zh) * 2017-10-19 2018-01-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CN107634167B (zh) * 2017-10-19 2023-06-2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7994U (zh) 水电分离电磁加热的热水器
KR101781923B1 (ko)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2062108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外壳
CN110932415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6098550U (zh) 一种轻便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散热器
CN207233841U (zh)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CN202587697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07690957U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系统
JP2015173006A (ja) 電池パック温調装置
CN105193349A (zh) 吸尘器及其电机组件
JP6400507B2 (ja) 発熱体の冷却構造
CN107634167A (zh) 燃气灶及其电池盒
KR20130022107A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 냉각장치
WO2019062938A1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0875445A (zh) 电池包总成、电池包组件和电动汽车
CN203628960U (zh) 一种地板嵌入式对流器进出风格栅
CN113224415A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07924615U (zh) 一种散热机箱
CN202885119U (zh) 具有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空调室外机
CN108389996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9462342U (zh) 一种内接线式的光伏接线盒外壳
CN202025995U (zh) 一种触头盒
CN207233819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20798880U (zh) 一种防水线性电源
CN209730105U (zh) 一种石墨热导动态散热的大动力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Yongan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6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