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3804U - 一种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3804U
CN207233804U CN201720927993.6U CN201720927993U CN207233804U CN 207233804 U CN207233804 U CN 207233804U CN 201720927993 U CN201720927993 U CN 201720927993U CN 207233804 U CN207233804 U CN 207233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housing
confluence
battery
conduct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79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通
吴传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79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3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结构,包括若干电芯、用于收容若干电芯的壳体、及分别设置于壳体的顶端与底端的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若干电芯排列形成若干电芯组;壳体设有若干收容部,每个收容部开设若干收容孔且每个收容孔收容一个电芯;上盖组件包括上汇流件及若干上盖板;上汇流件包括若干第一汇流片及两个第二汇流片;下盖组件包括若干导电片、若干第三汇流片及若干下盖板;每个导电片设于一个收容孔的底端并与对应电芯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片电连接两个相邻的电芯组中的导电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个电芯组公用一个注液装置能提高注液效率,上汇流件、导电片及第三汇流片均被密封固定,电性连接可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电池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电芯是汽车动力电池最重要的组成单元,因此电芯的电性属性、能量密度、及成组方式难易程度都极为关键。现在市场上主要有圆柱电池及方形电池,圆柱电池对应的使用圆柱卷绕电芯,而方形电池内部侧使用方形卷绕电芯。相对方形卷绕电芯而言圆柱卷绕电芯工艺更为稳定,制作出来电芯的一致性更高。然而,圆柱电芯在组装时却相对比较困难。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结构,能安装多个电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包括若干电芯、用于收容若干电芯的壳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的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若干电芯排列形成相邻设置的若干电芯组,每个电芯组中的电芯呈两列错位设置;所述壳体设有与若干电芯组一一对应的若干收容部,每个收容部开设若干相连通的两列收容孔且每个收容孔收容对应一个电芯;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汇流件及若干上盖板,且所述上汇流件固定于上盖板与壳体之间;所述上汇流件用于汇流若干电芯组并包括若干第一汇流片及两个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汇流片两侧的第二汇流片,且每个第二汇流片的一侧设有一个输出端;每个上盖板设于对应一个收容部的顶端并与壳体固定密封连接,且其中两个上盖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一个第二汇流片的输出端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盖组件包括若干导电片、若干第三汇流片及若干下盖板,所述若干导电片及若干第三汇流片位于所述壳体与若干下盖板之间;每个导电片设于一个收容孔的底端并与对应电芯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片电连接两个相邻的电芯组中的导电片并用于汇流对应两个电芯组,每个下盖板对应一个收容部的底端并与壳体固定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呈圆柱形且一端设有一个作为正极的正极耳另一端设有一个作为负极的负极耳,相邻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的正负极朝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及若干第二凹槽;所述若干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并分别位于每个收容部的两列收容孔之间,且每个收容部中的若干收容孔经对应的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若干第二凹槽分别设于壳体的顶端与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均装设于所述壳体顶端的第二凹槽中并分别设有若干与对应电芯的正极耳或负极耳电连接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每个第一汇流片对应两个相邻的电芯组并通过第一焊接部与对应的电芯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二汇流片对应一个电芯组并通过第二焊接部与对应电芯的一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第三汇流片设于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二凹槽中并设有若干与对应两个电芯组中的导电片一一对应的焊接环;每个第三汇流片通过若干焊接环与对应导电片的电连接汇流对应两个电芯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收容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电芯的外径并靠近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导电片抵靠在对应收容孔中的限位环上并位于对应限位环与电芯相背的一侧,且与对应收容孔的内壁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上盖板设有一个注液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个电芯组公用一个注液结构能提高注液效率,上汇流件、导电片及第三汇流片均被密封固定,电性连接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上汇流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三汇流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结构100,包括若干电芯10、用于收容若干电芯10的壳体20、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与底端的上盖组件30与下盖组件40。
所述若干电芯10排列形成若干相邻设置的电芯组11,每个电芯组11中的电芯10呈两列错位设置,所述壳体20设有与若干电芯组11一一对应的若干收容部21,每个收容部21开设有若干相连通的两列收容孔211且每个收容孔211收容对应一个电芯10。
具体的,所述电芯10呈圆柱形且一端设有一个作为正极的正极耳101另一端设有一个作为负极的负极耳102,相邻两个电芯组11中的电芯10的正负极朝向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组11的数量为偶数,使得电池的正负极位于同一侧。请参阅图2及图3,每个收容孔211的内壁上设有一个限位环2111,所述限位环2111的内径小于所述电芯10的外径并靠近所述壳体20的底端,所述限位环2111用来安放对应的电芯10以防止电芯10从对应的收容孔211中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0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201及若干第二凹槽202;所述若干第一凹槽201设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并分别位于每个收容部21的两列收容孔211之间,且每个收容部21中的若干收容孔211经对应的第一凹槽201连通,从而使得每个收容部21中的若干电芯10能同时注液;所述若干第二凹槽202分别设于壳体20的顶端与底端并用于安装所述上盖组件30与下盖组件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20采用塑料材质通过一体成型制造,能减轻电池的重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比。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所述上盖组件30包括上汇流件31及若干上盖板32,所述上汇流件31用于汇流所述若干电芯组11,所述上盖板32与壳体20固定密封连接并将所述上汇流件31固定于所述壳体20与所述上盖板32之间。
具体的,所述上汇流件31包括若干第一汇流片311及两个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汇流片311两侧的第二汇流片312。所述第一汇流片311及第二汇流312片均装设于所述壳体20顶端的第二凹槽202中并分别设有若干与对应电芯10的正极耳101或负极耳102电连接的第一焊接部3111及第二焊接部3121,每个第一汇流片311对应两个相邻的电芯组11并通过第一焊接部3111与对应的电芯10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二汇流片312对应一个电芯组11并通过第二焊接部3121与对应电芯11的一端电连接。
每个上盖板32对应一个收容部21的顶端并设有一个注液结构321,所述注液结构321用于电池的注液操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32一方面通过封闭所述壳体20的顶端以利于电池进行注液操作,另一方面能将所述上汇流件31绝缘隔离以保证电池的安全。
进一步的,每个第二汇流片312的一侧设有一个输出端3122,其中两个上盖板32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一个第二汇流片312的输出端3122对应的通孔322,所述输出端3122作为正负极的输出端口并通过对应的通孔322进行接线操作。
所述下盖组件40包括若干导电片41、若干第三汇流片42及若干下盖板43,每个导电片41设于一个收容孔21的底端并与对应电芯10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片42设于所述壳体20底端的第二凹槽202中并用于汇流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1,所述若干下盖板43与壳体20固定密封连接并将所述若干导电片41及若干第三汇流片42固定于所述壳体20与若干下盖板43之间。
具体的,所述导电片41与对应电芯10的正极耳101或负极耳102电连接,所述第三汇流片42设有若干与对应两个电芯组11中的导电片41一一对应的焊接环421,每个第三汇流片42通过若干焊接环421与对应导电片41的电连接汇流对应两个电芯组1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41抵靠在对应收容孔211中的限位环2111上并位于对应限位环2111与电芯10相背的一侧,且与对应收容孔211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利于电池进行注液操作。
每个下盖板43设于一个收容部21的底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板43一方面通过封闭所述壳体20的底端以利于电池进行注液操作,另一方面能将所述导电片41及所述第三汇流片42绝缘隔离以保证电池的安全。
使用时,首先安装所述下盖组件40,先将若干导电片41装进对应收容孔211的底端并与对应收容孔211的内壁密封固定,再通过壳体20底端的第二凹槽202将第三汇流片42装设到壳体20上并通过焊接将第三汇流片42上的焊接环421与对应的导电片41电连接,然后将若干下盖板43对应每个收容部21的底端与壳体20密封固定;其次,先将电芯10一一对应的放进每个收容孔211中,并保证相邻两个收容部21中电芯10的正负极朝向相反,再通过焊接将导电片41与电芯10的正极耳101或负极耳102电连接;最后,安装所述上盖组件30,先通过壳体20顶端的第二凹槽202将若干第一汇流片311及两个第二汇流片312装设到壳体20上,再通过焊接将若干第一汇流片311及两个第二汇流片312的第一焊接部3111及第二焊接部3121分别与对应电芯10的正极耳101或负极耳102电连接,然后将若干上盖板32对应每个收容部21的顶端与壳体20密封固定以完成所述电池结构100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用于收容若干电芯的壳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的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若干电芯排列形成相邻设置的若干电芯组,每个电芯组中的电芯呈两列错位设置;所述壳体设有与若干电芯组一一对应的若干收容部,每个收容部开设若干相连通的两列收容孔且每个收容孔收容对应一个电芯;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汇流件及若干上盖板,且所述上汇流件固定于上盖板与壳体之间;所述上汇流件用于汇流若干电芯组并包括若干第一汇流片及两个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汇流片两侧的第二汇流片,且每个第二汇流片的一侧设有一个输出端;每个上盖板设于对应一个收容部的顶端并与壳体固定密封连接,且其中两个上盖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一个第二汇流片的输出端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盖组件包括若干导电片、若干第三汇流片及若干下盖板,所述若干导电片及若干第三汇流片位于所述壳体与若干下盖板之间;每个导电片设于一个收容孔的底端并与对应电芯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片电连接两个相邻的电芯组中的导电片并用于汇流对应两个电芯组,每个下盖板对应一个收容部的底端并与壳体固定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呈圆柱形且一端设有一个作为正极的正极耳另一端设有一个作为负极的负极耳,相邻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的正负极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及若干第二凹槽;所述若干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并分别位于每个收容部的两列收容孔之间,且每个收容部中的若干收容孔经对应的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若干第二凹槽分别设于壳体的顶端与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均装设于所述壳体顶端的第二凹槽中并分别设有若干与对应电芯的正极耳或负极耳电连接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每个第一汇流片对应两个相邻的电芯组并通过第一焊接部与对应的电芯的一端电连接,每个第二汇流片对应一个电芯组并通过第二焊接部与对应电芯的一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汇流片设于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二凹槽中并设有若干与对应两个电芯组中的导电片一一对应的焊接环;每个第三汇流片通过若干焊接环与对应导电片的电连接汇流对应两个电芯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收容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电芯的外径并靠近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导电片抵靠在对应收容孔中的限位环上并位于对应限位环与电芯相背的一侧,且与对应收容孔的内壁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上盖板设有一个注液结构。
CN201720927993.6U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电池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33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7993.6U CN207233804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7993.6U CN207233804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3804U true CN207233804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799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33804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38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522A (zh) * 2021-03-30 2022-04-1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WO2022199447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447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114375522A (zh) * 2021-03-30 2022-04-1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WO2022204989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7335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
CN204577542U (zh) 金属空气电池堆及其电池单体
CN108336283A (zh) 一种超大容量单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7233804U (zh) 一种电池结构
CN105609668A (zh) 一种锂电池组
JP7128812B2 (ja) フロー電池の電極構造、フロー電池電堆及びフロー電池電堆の密封構造
CN207233890U (zh) 一种方形电池
CN102694197B (zh) 环型锂离子电池
CN202282423U (zh) 环形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5810856B (zh) 一种双极柱锂电池盖板
CN206976460U (zh) 一种电池包
CN102403479A (zh) 方形蓄电池组内部电芯的连接方法及方形蓄电池组
CN203103447U (zh) 一种12V35Ah铅酸蓄电池
CN203521536U (zh) 一种新型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6976440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1893422U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01877491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107959046A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09472054U (zh) 框架型燃料电池
TWI524585B (zh) 電化學液流電池單元組件及其雙極板
CN207068675U (zh) 一种耐高纹波的电容器结构
CN206076353U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202513038U (zh) 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的大型铝电解电容器
CN202150506U (zh) 一种针孔状电池极片
CN207233796U (zh) 一种方形电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