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8042U -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8042U
CN207228042U CN201721234813.2U CN201721234813U CN207228042U CN 207228042 U CN207228042 U CN 207228042U CN 201721234813 U CN201721234813 U CN 201721234813U CN 207228042 U CN207228042 U CN 207228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take
water channel
waterwall
po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48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德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11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11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11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11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48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8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8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80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包括承力梁板、水道底板、第一承力桩、第二承力桩和水道顶板,所述第一承力桩与第二承力桩之间固定浇筑有纵向连系梁,所述第一承力桩与第一承力桩之间以及第二承力桩与第二承力桩之间分别固定浇筑有横向连系梁;所述第一承力桩顶部中心固定浇筑有承力柱,所述第二承力桩顶部中心固定埋设有水箅,所述第一承力桩与承力柱连接处以及第二承力桩与水箅连接处均固定浇筑有水道底板,所述承力柱位于水道底板上部固定浇筑有水道顶板,本实用新型在顶部设置有供人通行的桥梁面层,使得本实用新型集合了桥梁的作用,且能够有效起到缓流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防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
缓流:当明渠中水流受到干扰微波后,若干扰微波既能顺水流方向朝下游传播,又能逆水流方向朝上游传播,造成在障碍物前长距离的水流壅起,这时渠中水流就称为缓流.
但是,传统的缓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传统的用于河道缓流的做法多采用投放沙袋,对河道内部水进行改道分流,使水流经不同方式通过,以便降低流速,但是由于沙袋填装运输投放都比较耗费人力物力,不能及时对水流进行减缓流速的方法,且沙袋导流的方法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甚至造成水土流失。
2、传统的缓流设备不能够降低河水水面的流速,因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一旦有人员掉入水中就很难被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包括承力梁板、水道底板、第一承力桩、第二承力桩和水道顶板,所述第一承力桩与第二承力桩之间固定浇筑有纵向连系梁,所述第一承力桩与第一承力桩之间以及第二承力桩与第二承力桩之间分别固定浇筑有横向连系梁;所述第一承力桩顶部中心固定浇筑有承力柱,所述第二承力桩顶部中心固定埋设有水箅,所述第一承力桩与承力柱连接处以及第二承力桩与水箅连接处均固定浇筑有水道底板,所述承力柱位于水道底板上部固定浇筑有水道顶板,所述水道顶板上表面与承力柱连接处固定浇筑有加强块,所述水箅远离第二承力桩一端固定埋设在水道顶板下表面中心;所述水道顶板上表面中心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一挡水墙,所述水道顶板上表面中心远离第一挡水墙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二挡水墙,所述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和承力柱顶部共同放置有承力梁板,所述承力梁板远离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一侧面均匀铺设有桥梁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桥梁面层边缘远离承力梁板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桥梁面层与承力梁板垂直铺设。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顶板位于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两侧分别开设有流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之间固定设置成“V”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第一承力桩与第二承力桩深埋进河床底部,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使得水道底板正好铺设在河床上,通过第一挡水墙与第二挡水墙对河水的导向作用,把水导向流水孔,便于河水通过流水孔流进水道底板与水道顶板之间的水道,使得水流只在河道底部进行流动,因此在河流上表面不会出现急流,防止人员落水后难以施救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在顶部设置有供人通行的桥梁面层,使得本实用新型集合了桥梁的作用,且能够有效起到缓流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承力梁板;2-第一挡水墙;3-桥梁面层;4-第二挡水墙;5-护栏;6-承力柱;7-流水孔;8-加强块;9-水道底板;10-第一承力桩;11-第二承力桩;12-纵向连系梁;13-水道顶板;14-水箅;15-横向连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包括承力梁板1、水道底板9、第一承力桩10、第二承力桩11和水道顶板13,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第二承力桩11之间固定浇筑有纵向连系梁12,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第一承力桩10之间以及第二承力桩11与第二承力桩11之间分别固定浇筑有横向连系梁15;所述第一承力桩10顶部中心固定浇筑有承力柱6,所述第二承力桩11顶部中心固定埋设有水箅14,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承力柱6连接处以及第二承力桩11与水箅14连接处均固定浇筑有水道底板9,所述承力柱6位于水道底板9上部固定浇筑有水道顶板13,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与承力柱6连接处固定浇筑有加强块8,所述水箅14远离第二承力桩11一端固定埋设在水道顶板13下表面中心;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中心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一挡水墙2,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中心远离第一挡水墙2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二挡水墙4,所述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和承力柱6顶部共同放置有承力梁板1,所述承力梁板1远离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一侧面均匀铺设有桥梁面层3。
通过所述桥梁面层3边缘远离承力梁板1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护栏5,防止行人落水,降低安全隐患,所述桥梁面层3与承力梁板1垂直铺设,使得桥梁面层3与承力梁板1强度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所述水道顶板13位于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两侧分别开设有流水孔7,便于将河水通过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导流进流水孔7,通过所述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之间固定设置成“V”字形结构,便于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与承力梁板1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第一承力桩10与第二承力桩11深埋进河床底部,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使得水道底板9正好铺设在河床上,通过第一挡水墙2与第二挡水墙4对河水的导向作用,把水导向流水孔7,便于河水通过流水孔7流进水道底板9与水道顶板13之间的水道,使得水流只在河道底部进行流动,因此在河流上表面不会出现急流,防止人员落水后难以施救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在顶部设置有供人通行的桥梁面层3,使得本实用新型集合了桥梁的作用,且能够有效起到缓流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包括承力梁板(1)、水道底板(9)、第一承力桩(10)、第二承力桩(11)和水道顶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第二承力桩(11)之间固定浇筑有纵向连系梁(12),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第一承力桩(10)之间以及第二承力桩(11)与第二承力桩(11)之间分别固定浇筑有横向连系梁(15);所述第一承力桩(10)顶部中心固定浇筑有承力柱(6),所述第二承力桩(11)顶部中心固定埋设有水箅(14),所述第一承力桩(10)与承力柱(6)连接处以及第二承力桩(11)与水箅(14)连接处均固定浇筑有水道底板(9),所述承力柱(6)位于水道底板(9)上部固定浇筑有水道顶板(13),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与承力柱(6)连接处固定浇筑有加强块(8),所述水箅(14)远离第二承力桩(11)一端固定埋设在水道顶板(13)下表面中心;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中心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一挡水墙(2),所述水道顶板(13)上表面中心远离第一挡水墙(2)一侧固定浇筑有第二挡水墙(4),所述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和承力柱(6)顶部共同放置有承力梁板(1),所述承力梁板(1)远离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一侧面均匀铺设有桥梁面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面层(3)边缘远离承力梁板(1)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护栏(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面层(3)与承力梁板(1)垂直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顶板(13)位于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两侧分别开设有流水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墙(2)、第二挡水墙(4)之间固定设置成“V”字形结构。
CN201721234813.2U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8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4813.2U CN207228042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4813.2U CN207228042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8042U true CN207228042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6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481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8042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8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02532A1 (en) Method for river/lake level regul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CN101476305A (zh) 一种基于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泥石流排导槽及其应用
CN101698990B (zh) 装配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33968U (zh) 一种跌水生态景观坝
CN103306242B (zh) 一种调节洪峰流量的泥石流控流坝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
CN109403169A (zh)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用的临时门洞
CN104912036B (zh) 一种扰流消能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CN104863098A (zh) 一种消力池下游消能工除险改造方法
CN101886374A (zh) 一种槽底加固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39977U (zh) 一种抗震消浪护坡
CN104088219B (zh) 一种水电工程施工临时跨河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693187U (zh) 一种溢洪道结构
CN103195024A (zh) 自动分配排导量和停淤量的泥石流分流坝及其设计方法
CN207228042U (zh) 一种水利防洪的河流缓流速设备
CN209482259U (zh) 一种过水景观土坝结构
CN203452049U (zh) 一种调节洪峰流量的泥石流控流坝
CN105926542A (zh) 一种非对称式泥石流排导槽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
Bandurina et al. Variant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ydraulic conditions of coupling of the pools of drainage structures of the Krasnodar reservoir on the Kuban river
CN105421305A (zh) 一种桩板平面与立面交错组合的辅助消能工
CN106013007B (zh) 适用于直线型陡槽溢洪道的水沙分离建筑物
CN108867583A (zh) 一种多结构组合的海漫
CN104264623B (zh) 一种截流用拦石栅式立体加糙方法
CN201531032U (zh)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CN201933471U (zh) 一种旁侧溢洪道双层分离泄洪结构
CN205907654U (zh) 一种透水棕榈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