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3870U -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3870U
CN207223870U CN201721119807.2U CN201721119807U CN207223870U CN 207223870 U CN207223870 U CN 207223870U CN 201721119807 U CN201721119807 U CN 201721119807U CN 207223870 U CN207223870 U CN 207223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shell
screw rod
base
restrictor ring
regul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98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牛德成
刘昌弟
杨汉伟
苏子超
卓恩彪
冯超
朱晓杰
张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198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3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3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3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包括筒状壳体和对接底座;筒状壳体的侧壁用于套设在流筒的端部外沿上,筒状壳体的底壁中央设置有通孔和贯穿通孔的螺杆;螺杆位于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开设有内螺纹,调节部件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位于筒状壳体内侧的螺杆末端连接有对接底座;对接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匹配待拆卸底座内螺纹的外螺纹。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石油测井设备技术领域,应用本申请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减少因限流环底座难拆卸而导致的非生产配件损耗,能够有效提高配件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石油测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泥浆脉冲发生器是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下信息实时传输至地面系统的重要工具。泥浆脉冲发生器主要由泥浆脉冲系统、信号增益系统和流筒总成构成;其中,信号增益系统主要由限流环、限流环底座、鱼颈三部分组成,限流环的作用:增大或缩小钻柱内环空的钻井液通道面积,进而改变泥浆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压耗,最终实现压力强度的调整;限流环底座的作用:承载限流环,为限流环提供一个安全保护罩;鱼颈作用:调节限流环与蘑菇头之间的距离,实现单个脉冲的压力强度调节。
目前,脉冲发生器现场作业结束后,在拆卸限流环底座时,易发生限流环底座被卡在流筒总成内而无法拆卸的现象,最终导致高昂配件的非生产损耗。泥浆脉冲发生器的工作环境为含砂、泥、钻井液添加剂,温度高,钻柱扭矩高,震动大等特点,工作特性为钻井液排量大,作业时间长,配件存在冲蚀、腐蚀的现象。限流环底座与流筒总成的耐磨套是密闭式贴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砂、泥入侵密闭式贴合的缝隙处,同时受配件精度、日常磨损、材质特性等影响,导致现场限流环底座拆卸难的发生率高达80%。根据限流环底座的位置特性及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特点,目前的被卡限流环底座的处置办法可分为三种:
1、破拆限流环底座;
由于限流环底座是与流筒本体的耐磨套存在密闭式贴合,因此破拆限流环底座前需要对该限流环底座和耐磨套进行价值评估。耐磨套价格:4930元。评估耐磨套的价值高,则采取对限流环底座进行强拆,保护其余高价值部件的完好性,强拆后的限流环底座由于被破坏导致报废,导致8150元非生产损耗。
2、破拆耐磨套;
评估限流环底座的价值高,则采取拆除卡住限流环底座的耐磨套,砸碎耐磨套取出限流环底座,导致4930元非生产损耗。
3、报废流筒总成;
由于限流环底座被卡与流筒总成内,则该流筒总成将无法正常入井使用,最终导致该流筒总成的报废。虽然该办法无需花费额外的拆卸时间及高强度的体力作业,但是流筒总成价格为83300元,限流环底座价格为8150元,因此报废流筒总成直接导致91450元的非生产损耗。
综上可知,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拆卸方式,都将导致高昂配件的非生产损耗,降低了配件的利用率;同时,目前的拆卸操作强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减少因限流环底座难拆卸而导致的非生产配件损耗,能够有效提高配件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包括筒状壳体和对接底座;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用于套设在流筒的端部外沿上,所述筒状壳体的底壁中央设置有通孔和贯穿通孔的螺杆;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内侧的螺杆末端连接有所述对接底座;
所述对接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匹配待拆卸底座内螺纹的外螺纹。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手柄。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调节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手柄。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至少两个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底壁与调节部件之间。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分体连接组件。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螺纹连接。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内沿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壁的侧壁相应设置有外螺纹。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用于拧入螺钉以将流筒端部固定在筒状壳体内部。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对接底座的中央设置有匹配螺杆末端的螺纹孔,所述对接底座与所述螺杆末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调节部件的内螺纹为梯形螺纹。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能够实现限流环底座拆卸的专用工具化;能够有效提高脉冲发生器配件的使用寿命,降低非生产损耗,能够有效降低拆卸操作的劳动强度以及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拆卸操作的安全风险。
进一步的,本申请能够通过筒状壳体的设置实现其与流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能够通过对接底座的设置实现其与待拆卸底座的相对位置固定,能够通过螺杆与调节部件的配合设置,能够驱动对接底座与待拆卸底座实现相应的位置移动,即脱离当前所处的流筒内侧位置,进而实现相应的便捷拆卸操作。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筒状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对接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筒状壳体,11-筒状壳体的侧壁,12-筒状壳体的底壁,13-连接螺纹孔;
2-对接底座,21-螺纹孔,22-对接底座的侧壁;
3-螺杆,4-垫片,5-调节部件,6-第二手柄,7-第一手柄,8-流筒,9-待拆卸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包括筒状壳体1和对接底座2;筒状壳体的侧壁11用于套设在流筒8的端部外沿上,筒状壳体的底壁12中央设置有通孔和贯穿通孔的螺杆3;螺杆3位于筒状壳体1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调节部件5,调节部件5开设有内螺纹,调节部件5与螺杆3螺纹连接;螺杆3位于筒状壳体1内侧的螺杆末端连接有对接底座2;对接底座2的侧壁开设有匹配待拆卸底座9内螺纹的外螺纹。
上述调节部件5与螺杆3之间可构成丝杠副的传动连接,即调节部件5的旋转运动,能够转换为螺杆3的直线运动;将筒状壳体1套设在流筒8的端部外沿上,并进行相应的固定,以使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与流筒8之间相对固定;进而,旋转螺杆3,当螺杆3端部连接的对接底座2拧入待拆卸底座9的内螺纹时可停止旋转,此时对接底座2与待拆卸底座9之间为一体连接;然后,旋转调节部件5,当调节部件5接触到筒状壳体的底壁12时继续旋转,此时受壳体底壁限制,调节部件5不能向对接底座2移动;调节部件5的旋转操作可驱动螺杆3带动对接底座2、待拆卸底座9反向移动,以脱离当前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通过筒状壳体1的设置实现其与流筒8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能够通过对接底座2的设置实现其与待拆卸底座9的相对位置固定,能够通过螺杆3与调节部件5的配合设置,能够驱动对接底座2与待拆卸底座9实现相应的位置移动,即脱离当前所处的流筒8内侧位置,进而实现相应的便捷拆卸操作;最终能够减少因限流环底座难拆卸而导致的非生产配件损耗,以及有效提高配件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杆3位于筒状壳体1外侧的螺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手柄7。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第一手柄7的设置,能够实现螺杆3旋转的便捷操作;上述第一手柄7与螺杆末端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也可以为活动连接,如插接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以实现螺杆3的便捷旋转操作为准。
本实施例中,上述调节部件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手柄6。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第二手柄6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调节部件5的便捷旋转操作;上述第二手柄6与调节部件5之间的连接设置形式,可采用前述第一手柄7的连接设置形式,即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具体以能够实现调节部件5的便捷旋转操作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手柄7和第二手柄6均可选用高强度应力杆,以有效提高其自身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手柄7的设置旨在能够实现螺杆3的便捷旋转操作,以实现待拆卸底座9与对接底座2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二手柄6的设置旨在提高给螺杆3的反作用力,实现对接底座2与待拆卸底座9的拆卸操作。
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杆3位于筒状壳体1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至少两个垫片4,垫片4设置在筒状壳体的底壁12与调节部件5之间。
具体操作中,上述垫片4的设置,能够将调节部件5与筒状壳体的底壁12之间的摩擦转换为两个垫片4之间的摩擦,即有效降低调节部件5与筒状壳体的底壁12之间的磨损,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整体的使用寿命;上述垫片4发生严重磨损时,可直接更换新的垫片4,更换操作便捷且成本低;上述垫片4优选为铜垫片4,其表面光滑,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作用力所遇到的硬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上述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与筒状壳体的底壁12之间为分体连接组件。
具体操作中,上述筒状壳体的侧壁11端部内沿可设置有内螺纹,筒状壳体的底壁12外侧可设置有外螺纹,将筒状壳体的底壁12拧入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上,即可实现彼此的螺纹连接,即可构成上述的分体连接组件;上述分体连接组件的设置形式,易于生产制造,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上述筒状壳体的底壁12直径优选大于待拆卸底座9外径,用以在拆掉待拆卸底座后,方便将其从筒状壳体1内取出;上述筒状壳体1优选为316不锈钢材质的筒状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与底壁之间也可以为一体成型部件,上述一体成型部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且现场无需拆装作业。
本实施例中,上述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孔13,连接螺纹孔13用于拧入螺钉以将流筒8端部固定在筒状壳体1内部。
具体操作中,上述流筒8端部的外沿上设置有多个沟槽,筒状壳体的侧壁11上的连接螺纹孔13可与沟槽一一对应,通过在连接螺纹孔13内拧入螺钉,即可通过螺钉的尖端部位卡紧在流筒8端部的外沿沟槽内,进而实现筒状壳体1与流筒8之间的固定连接;上述螺钉的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上述对接底座2的中央设置有匹配螺杆3末端的螺纹孔21,对接底座2与螺杆3末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螺纹连接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对接底座2与螺纹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在狭长的流筒8内部空间进行连接操作,操作省时省力;上述螺纹孔21优选为梯形螺纹孔21,以能够有效提高其与螺杆3末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上述对接底座2优选为316不锈钢材质的对接底座,上述对接底座2的表面可开设多个通孔,以构成梅花状的对接底座2。
本实施例中,上述调节部件5的内螺纹为梯形螺纹,螺杆3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梯形螺纹。
具体操作中,上述梯形螺纹的设置能够有效承载螺杆3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能够提高调节部件5的结构稳定性;上述调节部件5与螺杆3均优选为316不锈钢材质的部件。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采用实施例一中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的拆卸方法,包括:
将筒状壳体套设在流筒的端部外沿上;
旋转螺杆,当螺杆端部连接的对接底座拧入待拆卸底座的内螺纹时停止旋转;
旋转调节部件,当调节部件接触到筒状壳体底壁时继续旋转,驱动螺杆带动对接底座、待拆卸底座脱离当前位置。
具体操作中,上述调节部件与螺杆之间可构成丝杠副的传动连接,即调节部件的旋转运动,能够转换为螺杆的直线运动;旋转螺杆,当螺杆端部连接的对接底座拧入待拆卸底座的内螺纹时可停止旋转,此时对接底座与待拆卸底座之间为一体连接;旋转调节部件,当调节部件接触到筒状壳体底壁时继续旋转,此时受壳体底壁限制,调节部件不能向对接底座移动;调节部件的旋转操作可驱动螺杆带动对接底座、待拆卸底座反向移动,以脱离当前位置,最终实现待拆卸底座的便捷拆卸操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和对接底座;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用于套设在流筒的端部外沿上,所述筒状壳体的底壁中央设置有通孔和贯穿通孔的螺杆,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分体连接组件;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内侧的螺杆末端连接有所述对接底座;
所述对接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匹配待拆卸底座内螺纹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外侧的螺杆部分套设有至少两个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底壁与调节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用于拧入螺钉以将流筒端部固定在筒状壳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底座的中央设置有匹配螺杆末端的螺纹孔,所述对接底座与所述螺杆末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件的内螺纹为梯形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内沿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壁的侧壁相应设置有外螺纹。
CN201721119807.2U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Active CN207223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9807.2U CN207223870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9807.2U CN207223870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3870U true CN207223870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6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9807.2U Active CN207223870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38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3389A (zh) * 2017-09-01 2018-0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底座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CN108436835A (zh) * 2018-05-31 2018-08-24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槽筒轴轴承拆卸设备
CN108724094A (zh) * 2018-05-31 2018-11-02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轴承拆卸装置
CN108747968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轴承拆卸装置的空心筒体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3389A (zh) * 2017-09-01 2018-0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底座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CN108436835A (zh) * 2018-05-31 2018-08-24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槽筒轴轴承拆卸设备
CN108724094A (zh) * 2018-05-31 2018-11-02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轴承拆卸装置
CN108747968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轴承拆卸装置的空心筒体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3870U (zh) 一种限流环底座拆卸工具
CA3013099C (en) Rock breaking mechanism by combined pulsed jet and mechanical impact
WO2003058023A1 (fr) Module de transmission d'energie d'un impacteur, impacteur a jet hydraulique, et application correspondante
CN204691658U (zh) 旋挖钻机潜孔锤施工专用工作装置
CN1011323B (zh) 钻井用两块式钻夹头
CN109138842A (zh) 一种可扩孔螺杆钻具
CN107553389A (zh) 一种底座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CN209067141U (zh) 一种清管除垢的涡轮磨鞋
CN202264058U (zh) 破碎机定锥衬板拆卸装置
CN208330246U (zh) 分体式井壁修复装置
CN207102844U (zh) 一种磨机搅拌器
CN86102636A (zh) 岩石钻孔装置及其钻杆
CN108127617A (zh) 一种破碎机定锥衬板拆卸装置
CN211598525U (zh) 破壁扩径复合式钻头
CN203294588U (zh) 煤仓自动疏松机
CN208060193U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112922535A (zh) 一种便于更换钻杆的钻机
CN209811310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钻头
CN219310624U (zh) 一种精铣刨铣刨头更换工具
CN102909206A (zh) 电钻钻孔碎屑收集装置
CN209587122U (zh) 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
CN220167899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岩心提取钻具
CN214599572U (zh) 一种用于粉碎机的机械齿头
CN203756097U (zh) 新型油井用磨鞋装置
CN208554437U (zh) 一种用于生产柠檬酸盐矿物质的磨矿机衬板螺栓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