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0703U -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0703U
CN207220703U CN201720337980.3U CN201720337980U CN207220703U CN 207220703 U CN207220703 U CN 207220703U CN 201720337980 U CN201720337980 U CN 201720337980U CN 207220703 U CN207220703 U CN 207220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ute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pressure
elastic buck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79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进
金嘉蕾
王红林
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79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0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0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0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该微压阀包括微压上盖、微压下盖和扣钩组件。微压下盖能够沿周向密封地连接至微压上盖,扣钩组件设置在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的侧面,能够可拆卸地将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连接。其中,微压上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上盖弹性扣,上盖弹性扣包括上盖接合面,微压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上盖弹性扣对应的下盖弹性扣,下盖弹性扣包括下盖接合面,上盖接合面和下盖接合面能够相互抵靠,以将微压上盖连接至微压下盖。通过设置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使得减小了微压阀的装配间隙,可直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扣合装配,避免了需通过一定的角度才能进行限位的弊端,方便了微压阀的装配流程,提高了产线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饭煲微压阀的上盖与下盖通常采用的扣合方式为旋转扣合和扣钩扣合。该两种扣合方式具有易拆装,易清洗的优势,方便客户的使用。
但是,上述扣合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微压阀的上盖和下盖安装时需通过一定角度对准扣位,使得扣位没对准时很难将微压阀的上盖和下盖合上。
2、扣钩扣合式微压阀采用一边限位,一边扣钩扣合,限位一侧配合间隙较大,易晃动。
因此,需要一种微压阀,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压阀,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微压上盖、微压下盖和扣钩组件。微压下盖能够沿周向密封地连接至微压上盖,扣钩组件设置在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的侧面,能够可拆卸地将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连接。
其中,微压上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上盖弹性扣,上盖弹性扣包括上盖接合面,微压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上盖弹性扣对应的下盖弹性扣,下盖弹性扣包括下盖接合面,上盖接合面和下盖接合面能够相互抵靠,以将微压上盖连接至微压下盖。
根据本方案,通过对微压阀的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分别设置了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使得减小了微压阀的装配间隙。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可直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扣合装配,避免了需通过一定的角度才能进行限位的弊端,方便了微压阀的装配流程,提高了产线工作效率。
优选地,上盖弹性扣朝向下盖弹性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由此,下盖弹性扣可从竖直方向上沿第一导向斜面相对移动至扣合位。
优选地,下盖弹性扣的朝向上盖弹性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由此,上盖弹性扣可从竖直方向上沿第二导向斜面相对移动至扣合位。
优选地,上盖弹性扣包括从微压上盖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延伸的上盖凸起部,上盖凸起部的上表面形成上盖接合面,由此,上盖弹性扣可以与下盖弹性扣在上盖凸起部的上盖接合面处抵靠。
优选地,下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微压下盖的侧壁的通孔或盲孔,通孔或盲孔的上壁的内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由此,上盖弹性扣的上盖凸起部可以限位于微压下盖的通孔或盲孔内。
优选地,下盖弹性扣包括从微压下盖的侧壁向外或向内延伸的下盖凸起部,下盖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由此,上盖弹性扣的上盖凸起部的上盖接合面可以与下盖凸起部的下盖接合面抵靠。
优选地,下盖弹性扣包括从微压下盖的侧壁向外或向内延伸的下盖凸起部,下盖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由此,上盖弹性扣可以与下盖弹性扣在下盖凸起部的下盖接合面处抵靠。
优选地,上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微压上盖的侧壁的通孔或盲孔,通孔或盲孔的下壁形成上盖接合面,由此,下盖弹性扣的下盖凸起部可以限位于微压上盖的通孔或盲孔内。
优选地,扣钩组件包括钩接件和对应的配合部,钩接件和配合部中的一个设置在微压上盖上,钩接件和配合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微压下盖上,钩接件能够相对于配合部在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其中,当钩接件处于打开位置时,钩接件与配合部脱离,当钩接件处于锁紧位置时,钩接件与配合部钩接,以将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方案,扣钩组件配合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以实现微压阀的双侧扣合,且方便微压上盖与微压下盖的拆卸过程中,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的脱扣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微压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压阀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了微压上盖和微压下盖的一部分;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其中,扣钩组件处于打开位置;
图4为图1的另一立体图,其中,扣钩组件处于锁紧位置;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压阀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了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的一部分;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压阀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了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的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通常,烹饪器具一般包括盖体(未示出)和煲体(未示出)。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可以在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上可以设置微压阀,以使烹饪空间通过微压阀与大气连通。在某些类型的烹饪器具中,微压阀与内锅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压力调节机构,以控制烹饪空间中的压力。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第一优选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压阀的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本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压阀包括微压上盖1、微压下盖2和扣钩组件3。微压上盖1位于微压下盖2的上方,微压下盖2能够沿周向密封地连接至微压上盖1。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连接后形成微压阀,可以整体可拆卸地安装至烹饪器具的盖体。进行例如清洗或维修等操作时,可以将微压阀从盖体上拆下,再进一步将微压上盖1与微压下盖2分离。
如图1所示,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在一侧(图中的左侧)通过扣钩组件3连接,在另一侧(图中的右侧)通过下述的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进行连接。
参照图1-2,微压上盖1的侧壁上设置有上盖弹性扣11,微压下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上盖弹性扣11对应的下盖弹性扣21。在组装状态下,上盖弹性扣11位于下盖弹性扣21的外侧。当使用者在相对于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定的外力时,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产生弹性变形进而扣合,最终实现微压上盖1与微压下盖2在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处卡接扣合。该扣合方式避免了扣合角度的局限,便于批量生产线安装。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的设置个数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2所示,上盖弹性扣11包括从微压上盖1的侧壁向内延伸的上盖凸起部111,上盖凸起部111的上表面形成上盖接合面121。下盖弹性扣21包括设置在微压下盖2的侧壁的限位孔211,优选的,该限位孔211为通孔,该通孔211的上壁的内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221。上盖接合面121和下盖接合面221能够相互抵靠,上盖凸起部111限位于下盖弹性扣21的通孔211内,以将微压上盖1连接至微压下盖2。优选地,上盖接合面121和下盖接合面221为彼此相对的水平面,以使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不易因变形而脱扣分离。
进一步地,上盖弹性扣11的上盖凸起部111朝向下盖弹性扣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31,下盖弹性扣21的朝向上盖弹性扣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31,使得微压上盖1与微压下盖2扣合时,上盖弹性扣11与下盖弹性扣21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31和第二导向斜面231的相对移动而较容易地使上盖凸起部111弹性变形后进入下盖弹性扣21的通孔211内。
参照图3和图4,优选地,扣钩组件3包括钩接件31和对应的配合部32,钩接件31通过旋转轴设置在微压上盖1上,配合部32设置在微压下盖2上,钩接件31能够相对于配合部32在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其中,如图3所示,当钩接件31处于打开位置时,钩接件31与配合部32脱离。如图4所示,当钩接件31处于锁紧位置时,钩接件31与配合部32钩接,以实现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在扣钩组件3处的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设置在与该扣钩组件3相对的侧面。这样,当扣钩组件3处于打开位置时,使用者对微压下盖2在扣钩组件3的一侧施加向下的外力,使微压下盖2相对于微压上盖1下移一定距离,微压下盖2与微压上盖1成一定角度后,位于扣钩组件3相对的一侧的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脱扣分离。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上盖弹性扣11的上盖凸起部111是从微压上盖1的侧壁向内延伸,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盖弹性扣11的上盖凸起部111也可以是从微压上盖1的侧壁向外延伸。此时,上盖弹性扣11位于下盖弹性扣21的内侧。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钩接件31设置在微压上盖1上,配合部32设置在微压下盖2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钩接件31也可以设置在微压下盖2上,相应地,配合部32设置在微压上盖1上。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和拆卸过程如下:
1、组装过程,将微压上盖1相对于微压下盖2放置,此时,扣钩组件3的钩接件31对应于配合部32且处于打开位置,上盖弹性扣11的第一导向斜面131对应于下盖弹性扣21的第二导向斜面231。向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得微压上盖1与微压下盖2相对移动,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在各自的第一导向斜面131和第二导向斜面231处相对移动且产生弹性变形,最终上盖弹性扣11的上盖凸起部111限位于下盖弹性扣21的通孔211内,且上盖接合面121和下盖接合面221相互抵靠。然后,将扣钩组件3的钩接件31与其配合部32钩接,完成微压阀的组装。将组装后的微压阀安装至烹饪器具的盖体。
2、拆卸过程,微压阀拆卸时现将微压阀与烹饪器具的盖体分离,接着,将扣钩组件3的钩接件31与其配合部32松开脱离。然后,对微压下盖2在扣钩组件3的一侧施加向下的外力,使微压下盖2相对于微压上盖1下移一定距离,微压下盖2与微压上盖1成一定角度后,位于扣钩组件3相对的一侧的上盖弹性扣11和下盖弹性扣21脱扣分离。完成微压阀的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的拆卸。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
本优选实施方式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改变了微压上盖1和微压下盖2的弹性扣的设置方式。
参照图5,上盖弹性扣12位于下盖弹性扣22的外侧。上盖弹性扣12包括设置在微压上盖1的侧壁的限位孔112,该限位孔112为通孔,该通孔112的下壁的内表面形成上盖接合面122。下盖弹性扣22包括从微压下盖2的侧壁向外延伸的下盖凸起部212,下盖凸起部212的下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222。上盖接合面122和下盖接合面222能够相互抵靠,下盖凸起部212限位于上盖弹性扣12的通孔112内,以将微压上盖1连接至微压下盖2。
进一步地,上盖弹性扣12的朝向下盖弹性扣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32,下盖弹性扣22的下盖凸起部212朝向上盖弹性扣1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32,使得微压上盖1与微压下盖2扣合时,上盖弹性扣12与下盖弹性扣22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32和第二导向斜面232的相对移动而较容易地使下盖凸起部212弹性变形后进入上盖弹性扣12的通孔112内。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下盖弹性扣22的下盖凸起部212是从微压下盖2的侧壁向外延伸,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盖弹性扣22的下盖凸起部212也可以是从微压下盖2的侧壁向内延伸,此时,上盖弹性扣12位于下盖弹性扣22的内侧。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和拆卸过程基本上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本优选实施方式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上盖弹性扣13和下盖弹性扣23的结构大致相同,具体地,上盖弹性扣13包括上盖凸起部113,上盖凸起部113形成有上盖接合面123和第一导向斜面133,下盖弹性扣23包括限位孔213和下盖接合面223,该限位孔213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232。
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下盖弹性扣23设置的限位孔213为盲孔(参照图6)。该盲孔213设置在微压下盖2的侧壁的外表面中,盲孔213的上壁的内表面形成下盖接合面223,上盖凸起部113限位于下盖弹性扣23的盲孔213内,以将微压上盖1连接至微压下盖2。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和拆卸过程基本上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第三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上盖弹性扣12设置的限位孔112也可以为盲孔(未示出)。当下盖弹性扣22的下盖凸起部212是从微压下盖2的侧壁向外延伸时,该盲孔设置在微压上盖1的侧壁的内表面中,盲孔的下壁的内表面形成上盖接合面122,下盖凸起部212限位于上盖弹性扣22的盲孔内。当下盖弹性扣22的下盖凸起部212是从微压下盖2的侧壁向内延伸时,该盲孔设置在微压上盖1的侧壁的外表面中,盲孔的下壁的内表面形成上盖接合面122,下盖凸起部212限位于上盖弹性扣12的盲孔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盖弹性扣和下盖弹性扣也可以是两个凸起部相互配合。即,上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微压上盖的侧壁上的上盖凸起部,下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微压下盖的侧壁上的下盖凸起部,上盖凸起部的上表面和下盖凸起部的下表面分别形成接合面而相互抵靠,以将微压上盖合微压下盖连接在一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微压阀,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压上盖;
微压下盖,所述微压下盖能够沿周向密封地连接至所述微压上盖;以及
扣钩组件,所述扣钩组件设置在所述微压上盖和所述微压下盖的侧面,能够可拆卸地将所述微压上盖和所述微压下盖连接,
其中,所述微压上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上盖弹性扣,所述上盖弹性扣包括上盖接合面,所述微压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盖弹性扣对应的下盖弹性扣,所述下盖弹性扣包括下盖接合面,所述上盖接合面和所述下盖接合面能够相互抵靠,以将所述微压上盖连接至所述微压下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弹性扣朝向所述下盖弹性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弹性扣的朝向所述上盖弹性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弹性扣包括从所述微压上盖的侧壁向内或向外延伸的上盖凸起部,所述上盖凸起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上盖接合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所述微压下盖的侧壁中的通孔或盲孔,所述通孔或盲孔的上壁的内表面形成所述下盖接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弹性扣包括从所述微压下盖的侧壁向外或向内延伸的下盖凸起部,所述下盖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所述下盖接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弹性扣包括从所述微压下盖的侧壁向外或向内延伸的下盖凸起部,所述下盖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所述下盖接合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弹性扣包括设置在所述微压上盖的侧壁中的通孔或盲孔,所述通孔或盲孔的下壁的内表面形成所述上盖接合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钩组件包括钩接件和对应的配合部,所述钩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微压上盖上,所述钩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微压下盖上,所述钩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配合部在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其中,当所述钩接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钩接件与所述配合部脱离,当所述钩接件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钩接件与所述配合部钩接,以将所述微压上盖和所述微压下盖连接在一起。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阀。
CN201720337980.3U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220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7980.3U CN207220703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7980.3U CN207220703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0703U true CN207220703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3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7980.3U Active CN207220703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0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372B2 (en) Slow cooker and locking assembly
CN100559999C (zh) 一种动盖式电气压锅
JP2019195638A (ja) 電気調理器具の上蓋
CN207220703U (zh) 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5514171U (zh) 发热盘及烹饪器具
CN209421688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CN106108625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5832169B (zh) 排气阀组件
CN203723949U (zh) 一种组装便捷的内盖及电热锅
CN20564934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WO2016172984A1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电饭锅
CN203815233U (zh) 一种电压力锅安全泄压装置
CN207220668U (zh) 烹饪器具
CN209107032U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924012U (zh) 烹饪器具
CN207428988U (zh) 烹饪器具
CN2065603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1346144Y (zh) 对开合结构的烤饼机
CN206044352U (zh) 电压力锅盖
CN206166693U (zh) 新型导磁烤盘结构
CN219331402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30629U (zh) 密封圈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2981544U (zh) 电饭煲
CN208551193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923782U (zh) 一种用于电饭煲的盖板易拆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