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7669U -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7669U
CN207217669U CN201720768918.XU CN201720768918U CN207217669U CN 207217669 U CN207217669 U CN 207217669U CN 201720768918 U CN201720768918 U CN 201720768918U CN 207217669 U CN207217669 U CN 207217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ooling agent
conductivity sensor
deionization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89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江东
陈忠民
朱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BING ENER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BING ENER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BING ENERGY Inc filed Critical NANTONG BING ENERGY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7689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7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7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7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系统设计了在线检测及带冷却装置的旁路去离子系统,采用电导传感器测量冷却剂电阻率,当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小于0.2MΩ*cm时,进入旁路冷却去离子系统进行在线去离子。本实用新型在线去离子系统节能环保,投入成本低,通过设置电导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剂的电阻率,在线及时对电堆系统进行去离子,有效地解决了燃料电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导电离子,避免系统内耗,提高了电堆发电效率,增强了电堆的绝缘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用于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中的离子。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低噪声、零排放等优点,这是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装置所不具备的。
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输出,燃料电池通常会由几十组单电池到几百组单电池串联工作,端电压高达200V-400V。由于燃料电池工作时会产生热,对于功率密度较高的电池组通常采用冷却液循环散热,常用的冷却剂有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液。发电过程中这些冷却剂串联的通过各个电池组,这需要冷却液有足够的的绝缘性,避免电池能量内耗。由于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液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金属零件冷却剂很容易会产生离子,50%的去离子水与50%乙二醇混合液40个小时后电阻率将至0.2MΩ*cm。
当电阻率低于0.2MΩ*cm时,系统就应该进行消除离子,避免系统内耗。一般的去离子系统为简单更换冷却液,不环保成本也高。本实用新型为在线式自动去离子装置,随时去除冷却剂导电离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解决燃料电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导电离子,提高电堆发电效率,增强电堆的绝缘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包括电堆、电导传感器、燃料电池冷却水泵、旁路电磁阀、旁路冷却器、去离子树脂床和燃料电池散热器,所述电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堆的正极一侧,所述电导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支路,所述两条支路并联,一条连接旁路电磁阀,另一条连接燃料电池散热器,所述旁路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旁路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旁路冷却器输出端与所述去离子树脂床连接,所述去离子树脂床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的负极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散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小于0.2MΩ*cm时,冷却剂进入旁路电磁阀,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大于0.5MΩ*cm时,冷却剂进入燃料电池散热器。
具体地,所述冷却剂为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线去离子系统节能环保,投入成本低,通过设置电导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剂的电阻率,在线及时对电堆系统进行去离子,有效地解决了燃料电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导电离子,避免系统内耗,提高了电堆发电效率,增强了电堆的绝缘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线去离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堆,2-去离子树脂床,3-燃料电池散热器,4-旁路冷却器,5-旁路电磁阀,6-燃料电池冷却水泵,7-电导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包括电堆1、电导传感器7、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旁路电磁阀5、旁路冷却器4、去离子树脂床2和燃料电池散热器3,所述电导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电堆1的正极一侧,所述电导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支路,所述两条支路并联,一条连接旁路电磁阀5,另一条连接燃料电池散热器3,所述旁路电磁阀5的输出端与所述旁路冷却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旁路冷却器4输出端与所述去离子树脂床2连接,所述去离子树脂床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1的负极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散热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1的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小于0.2MΩ*cm时,冷却剂进入旁路电磁阀5,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大于0.5MΩ*cm时,冷却剂进入燃料电池散热器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式中,所述冷却剂为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液,所述去离子水与乙二醇混合液的比例为各50%或其他任何比例。
本实用新型在线去离子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在电堆的正极一侧设置电导传感器,电导传感器对电堆系统内的冷却剂进行检测,当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小于0.2MΩ*cm时,旁路电磁阀开通,冷却剂进入旁路电磁阀5,由旁路电磁阀5进入旁路冷却器4进行冷却,冷却剂经冷却后进入去离子树脂床2,离子吸附在树脂上,冷却剂得到净化作用,去离子后的冷却剂再由电堆的负极进入电堆1,然后由电堆1的正极排出,再由电导传感器进行检测,一直循环检测,直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大于0.5MΩ*cm,关闭旁路冷却器4,实现在线及时去离子;
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大于0.5MΩ*cm时,旁路电磁阀关闭,冷却剂进入燃料电池散热器3,经过燃料电池散热器3散热后的冷却剂再由电堆1的负极进入电堆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线去离子系统节能环保,投入成本低,通过设置电导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剂的电阻率,在线及时对电堆系统进行去离子,有效地解决了燃料电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导电离子,避免系统内耗,提高了电堆发电效率,增强了电堆的绝缘能力。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堆(1)、电导传感器(7)、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旁路电磁阀(5)、旁路冷却器(4)、去离子树脂床(2)和燃料电池散热器(3),所述电导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电堆(1)正极的一侧,所述电导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输入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支路,所述两条支路并联,一条连接旁路电磁阀(5),另一条连接燃料电池散热器(3),所述旁路电磁阀(5)的输出端与所述旁路冷却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旁路冷却器(4)输出端与所述去离子树脂床(2)连接,所述去离子树脂床(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1)的负极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散热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堆(1)的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小于0.2MΩ*cm时,冷却剂进入旁路电磁阀(5),所述电导传感器检测到冷却剂电阻率大于0.5MΩ*cm时,冷却剂进入燃料电池散热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所述冷却剂为去离子水。
CN201720768918.X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Active CN207217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8918.XU CN207217669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8918.XU CN207217669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669U true CN207217669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8918.XU Active CN207217669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6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901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901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4810B (zh) 一种燃料流量及压力可控的燃料电池电源系统
López-Vizcaíno et al. Performance of a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for the storage of electricity produced in photovoltaic solar panels
CN103633346B (zh) 一种简化的燃料电池结构
CN107146901A (zh)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及方法
CN104143646A (zh) 一种液流储能电池或电堆的运行方法
CN203466259U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CN105609796A (zh) 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修饰方法
CN103632845A (zh) 石墨烯/有机薄膜复合集流体、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极及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
CN10354549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7217669U (zh) 一种在线去除燃料电池冷却剂离子的系统
CN104078695A (zh) 一种全沉积型铅酸液流电池储能装置
CN10768114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7539B (zh) 一种锌镍液流电池结构及锌镍液流电池系统
CN104393626A (zh) 一种分布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充电站
CN103647079A (zh) 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石墨的制备方法
CN10364710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组装方法和装置
CN103456977B (zh) 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
Huo et al. Na/K mixed electrolyte for high power density and heat-to-electricity conversion efficiency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 system
CN103742887B (zh) 一种太阳能蒸汽装置
CN206059448U (zh) 一种防自动漏电的电池
CN20632278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环境舱的能量回收装置
CN108448047A (zh) 电瓶液之充电装置
CN104409690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叠层垂直交叉电极的方法
CN104752737A (zh) 一种新型全钒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7659206A (zh) 半导体离子能发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