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2587U -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2587U
CN207212587U CN201720994737.9U CN201720994737U CN207212587U CN 207212587 U CN207212587 U CN 207212587U CN 201720994737 U CN201720994737 U CN 201720994737U CN 207212587 U CN207212587 U CN 207212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fixe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power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47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飞剑
黄刚
黄彩霞
王冀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 Hao 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 Hao 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 Hao 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 Hao 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947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2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2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2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发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发电机构,该同步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架、扇叶和散风器,还包括同步发电装置;所述扇叶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所述同步发电装置套嵌在通孔的内侧;所述散风器抵靠在支撑架的外侧,并通过传动轴承与同步发电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同步发电机构,通过把同步发电装置组装到扇叶的内部,可以实现扇叶与同步发电装置的同步运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步发电机构的体积得以变小,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发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能源逐渐缺乏的今天,新能源的应用日渐广泛,由于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更加环保,无公害,所以新能源逐渐被应用在各大领域中。
而作为新能源的代表,风力发电已经得到看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风力发电装置一般均是比较大型的,需要多种零部件的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很难应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小型发电器,由于需要多零件的配合才能实现运动,传递的次数越多,损耗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低,因此也难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步发电机构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步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架、扇叶和散风器,还包括同步发电装置;
所述扇叶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
所述同步发电装置套嵌在通孔的内侧;
所述散风器抵靠在支撑架的外侧,并通过传动轴承与同步发电装置相连接,通过把同步发电装置组装到扇叶的内部,可以实现扇叶与同步发电装置的同步运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步发电机构的体积得以变小,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导线和套设在发电机外侧的磁铁,所述发电机上设有隔槽,所述导线均匀的分布在相邻隔槽之间,通过隔槽的设置,使得导线分隔成多个片区,在扇叶旋转时,多个片区的导线同时在传动轴承的带动下在磁铁内旋转并切割磁感线,使得同步发电装置的旋转与扇叶的旋转是同步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槽至少为一个,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隔槽,使得发电机外侧的导线在磁铁内切割磁感线的作用力更大,能相对的产生更多的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散风器为散风片,所述散风片呈斗笠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散风片进行代替,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斗笠状的散风片,可以把正面吹向散风片的风改变风向,与吹向扇叶的风力会合形成合风,并利用合风力量驱动扇叶,从而驱动扇叶的旋转。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风器上设有用于传动轴承固定的轴承固定孔,通过轴承固定孔,能更好的固定传动轴承。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加强装置,所述同步发电装置通过固定加强装置固定在支撑架上,固定加强装置的设置,可以加强对扇叶和发电机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加强装置包括固定加强臂和安装在同步发电装置上的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加强臂一端与固定套板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由于采取了固定加强臂和固定套板的设置,使得同步发电装置上的末端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架上,不会因为震荡而导致同步发电装置跌落,加强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扇叶之间设有导风间隙,通过导风间隙的设置,使得风力尽可能的从导风缝隙传递到扇叶的叶尖处,从而实现扇叶杠杆力臂的最大化。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通过定位件锁定在轴承固定孔的外侧,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通过安装板的设置,使得同步发电装置上的前端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同步发电机构,通过把同步发电装置组装到扇叶的内部,可以实现扇叶与同步发电装置的同步运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步发电机构的体积得以变小,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同步发电机构,扇叶内的同步发电装置,在扇叶旋转时,在传动轴承的带动下,在磁铁内旋转并切割磁感线,使得同步发电装置在扇叶转动的同时实现发电。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同步发电机构,通孔的设计,使得扇叶直接带动同步发电装置旋转,动能的转换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同步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同步发电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同步发电装置的放大图。
图中,1为支撑架、2为扇叶、3为散风器、4为同步发电装置、5为通孔、6为传动轴承、7为轴承固定孔、8为固定加强装置、9为固定加强臂、10为固定套板、11为导风间隙、12为安装板、13为发电机、14为导线、15为磁铁、16为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同步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架1、扇叶2和散风器3,还包括同步发电装置4;扇叶2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5;同步发电装置4套嵌在通孔5的内侧;散风器3抵靠在支撑架1的外侧,并通过传动轴承6与同步发电装置4相连接,通过把同步发电装置4组装到扇叶2的内部,可以实现扇叶2与同步发电装置4的同步运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步发电机构的体积得以变小,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散风器3为散风片,散风片呈斗笠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散风片进行代替,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斗笠状的散风片,可以把正面吹向散风片的风改变风向,与吹向扇叶2的风力会合形成合风,并利用合风力量驱动扇叶2,从而驱动扇叶2的旋转,此外,在散风器3上设有用于传动轴承6固定的轴承固定孔7,通过轴承固定孔7,能更好的固定传动轴承6。
除此之外,还包括固定加强装置8,同步发电装置4通过固定加强装置8固定在支撑架1上,固定加强装置8的设置,可以加强对扇叶2和发电机的固定,其中,固定加强装置8包括固定加强臂9和安装在同步发电装置4上的固定套板10,固定加强臂9一端与固定套板10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1上,由于采取了固定加强臂9和固定套板10的设置,使得同步发电装置4上的末端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架1上,不会因为震荡而导致同步发电装置4跌落,加强固定。
其中,在支撑架1与扇叶2之间设有导风间隙11,通过导风间隙11的设置,使得风力尽可能的从导风缝隙11传递到扇叶2的叶尖处,从而实现扇叶2杠杆力臂的最大化,此外,还包括安装板12,安装板12一端通过定位件锁定在轴承固定孔7的外侧,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通过安装板12的设置,使得同步发电装置4上的前端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架1上。
如图3所示,同步发电装置4包括发电机13、导线14和套设在发电机13外侧的磁铁15,在发电机上设有隔槽16,导线14均匀的分布在相邻隔槽16之间,通过隔槽16的设置,使得导线14分隔成多个片区,在扇叶2旋转时,多个片区的导线14同时在传动轴承6的带动下在磁铁15内旋转并切割磁感线,使得同步发电装置4的旋转与扇叶2的旋转是同步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隔槽16,使得发电机外侧的导线在磁铁内切割磁感线的作用力更大,能相对的产生更多的电量。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把同步发电机构设置在新能源汽车原燃油冷却水箱的位置,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与自然风形成相对移动,自然风进入扇叶与支撑架之间的的导风间隙中,而斗笠状的散风片所受到的正面风力,在散风片的转动中使得风力形成螺旋方向并传递到扇叶的扇尖处,使得扇叶的杠杆力臂最大化,风力与杠杆距离之乘积即作功最大,当扇叶转动时,能同时带动扇叶内的同步发电装置旋转,而同步发电装置的旋转,使得缠绕在同步发电装置上的导线不断在磁铁中切割磁感线,使得发电机产生电能。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同步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架、扇叶和散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发电装置;
所述扇叶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
所述同步发电装置套嵌在通孔的内侧;
所述散风器抵靠在支撑架的外侧,并通过传动轴承与同步发电装置相连接;
所述同步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导线和套设在发电机外侧的磁铁,所述发电机上设有隔槽,所述导线均匀的分布在相邻隔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槽至少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器为散风片,所述散风片呈斗笠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器上设有用于传动轴承固定的轴承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加强装置,所述同步发电装置通过固定加强装置固定在支撑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加强装置包括固定加强臂和安装在同步发电装置上的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加强臂一端与固定套板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扇叶之间设有导风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发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通过定位件锁定在轴承固定孔的外侧,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
CN201720994737.9U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4737.9U CN20721258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4737.9U CN20721258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2587U true CN207212587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473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58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2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0358Y (zh) 对转水力风力发电机
CN201418020Y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7212587U (zh) 一种同步发电机构
CN104832366A (zh) 自启式双电机升阻结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1827023U (zh) 百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5330877U (zh) 一种能量采集装置
CN207161260U (zh) 一种涡轮发电机
CN201474854U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向导流装置
CN201250763Y (zh) 一种发电机转速平稳的风力发电设备
CN207161259U (zh) 一种涡轮发电机构
CN201090373Y (zh) 对转风力发电机
CN203632515U (zh) 一种双向运行发电机
CN106401871B (zh) 一种聚风式风力发电装置
RU178822U1 (ru) Модуль выработк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CN207004726U (zh) 一种双涡轮风力发电机
CN103266981B (zh) 斜板转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4511773U (zh) 一种多风机叶片风机头的风力发电装置
CN107420257A (zh) 一种双涡轮风力发电机结构
CN209067412U (zh) 一种风能智慧发电机
CN203161457U (zh) 立轴风力发电装置
CN203009164U (zh) 船用同步带式风力发电机
CN212225439U (zh) 一种活叶风力发电机
CN208793158U (zh) 一种应用于风淋室的小型可持续风力发电机
CN202746108U (zh) 小型无齿轮结构微风发电机
CN103590983B (zh) 一种换气式风力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