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2403U -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2403U
CN207212403U CN201720598527.8U CN201720598527U CN207212403U CN 207212403 U CN207212403 U CN 207212403U CN 201720598527 U CN201720598527 U CN 201720598527U CN 207212403 U CN207212403 U CN 207212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ier stud
steel tube
filled steel
tube p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85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超
高明仕
陈辉
周光能
张世安
吕金星
齐琦
李虎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5985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2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2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24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主要由钢管混凝土墩柱和液压千斤顶、混凝土注浆泵和乳化液泵站组成。其中位于工作面采空区一侧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由钢管和混凝土组合而成。位于钢管顶端的注浆孔通过焊接的空心螺丝与内置有单向注液阀的橡胶软管连接,橡胶软管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混凝土注浆管连接,混凝土注浆泵通过混凝土注浆管将混凝土注入钢管中形成钢管混凝土墩柱。带有压力表的液压千斤顶安设在钢管上端预留的限位槽中,乳化液泵站通过乳化液输送管给安设在钢管顶部的液压千斤顶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变传统钢管混凝土被动支护形式为主动支护,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墩柱在沿空留巷中的技术经济优势。

Description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煤柱开采巷旁充填支护技术,尤其是一种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用于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技术中。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以其突出的技术经济优势在煤矿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技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传统的混凝土墙体巷旁支护相比,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外部钢管不仅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充当模板的作用,同时给内部混凝土提供约束,使内部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外部钢管在内部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下,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变为双向应力状态,其力学特征也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基于钢管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优势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技术应运而生。然而,由于井下巷道高度的不一致性,标准尺寸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使用过程中与巷道顶板的接触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实现充分接顶,通常在钢管混凝土墩柱上方架设不同厚度的枕木以适应不同的巷道高度变化。枕木的强度和延性与钢管混凝土墩柱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墩柱结构高强、高延展性的技术优势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顶板来压过程中枕木产生较大变形,但是承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最终导致在留巷初期出现较大范围的顶板下沉,甚至会引起上覆岩层的离层,继而影响整个留巷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钢管混凝土墩柱本身隶属于被动支护体系,无法在架设初期提供有效的初撑力用以抵抗上覆岩层的移动,特别是在留巷初期无法提供足够的初撑力切断工作面采空区侧顶板以形成弧形三角板结构。为解决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充分接顶问题和初撑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充分接顶,并提供有效的可控的初撑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接顶并提供可控初撑力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解决传统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中无法充分接顶的技术问题,同时改变现有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的被动支护形式为主动支护,提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初撑力。
一种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主要由钢管混凝土墩柱,液压千斤顶,混凝土注浆泵,乳化液泵站和橡胶软管组成。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由外部钢管和内部充填的混凝土组成,所述的液压千斤顶的直径比钢管混凝土墩柱中钢管的内径小5 cm。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外部钢管为除顶部留设有注浆孔和排气孔外两端封闭的圆形钢管。外部钢管通过在上下两端焊接圆形钢板的方式实现空间密闭。其中,上端头钢板焊接在距离外部钢管上部边缘3 cm的位置,空出的位置作为限位槽用以安放液压千斤顶。钢管顶部位置留设有注浆孔和排气孔,其中排气孔位置高于注浆孔,注浆孔外侧焊接有可以通过混凝土浆液的空心螺丝,内置有螺纹的橡胶软管一端与空心螺丝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混凝土注浆管连接。注浆孔通过空心螺丝与带有单向阀的橡胶软管连接。
所述的中部位置安设有单向注液阀的橡胶软管可以防止混凝土浆液回流。橡胶软管一端通过空心螺丝与注浆孔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混凝土注浆管连通。注浆过程中钢管内的空气在混凝土浆液压力作用下通过排气孔排出,当排气孔出现连续性混凝土浆液溢出时,表明钢管已经被混凝土完全充满,此时可以停止注浆作业。
所述的液压千斤顶为通过乳化液泵提供动力的圆柱形液压千斤顶。圆柱形液压千斤顶配套有压力表。所述的圆柱形液压千斤顶可以直接放置在钢管上端头留设的高度为3cm 的限位槽里。
所述的液压千斤顶通过乳化液输送管与布置在巷道底板上的乳化液泵站连通,通过乳化液泵站为液压千斤顶的活塞运动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改变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被动支护形式为主动支护,可以根据工程需要提供合适的初撑力,对于及时切断沿空留巷采空区侧上覆岩层,形成弧形三角板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在钢管上部限位槽中安设的液压千斤顶在提供合适初撑力的前提下实现钢管混凝土墩柱与巷道顶板良好的接触,可以有效避免顶板离层对沿空留巷整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此外,液压千斤顶配套的压力表可以实时监测钢管混凝土墩柱的承载力变化特征,减少了专门设置压力监测装置产生的额外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钢管和液压千斤顶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注浆孔与混凝土注浆管快速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架设示意图;
图中:1-巷道顶板,2-压力表,3-注浆孔,4-快速接头,5-乳化液输送管,6-混凝土注浆管,7-钢管,8-混凝土,9-乳化液泵站,10-工作面采空区,11-液压千斤顶,12-排气孔,13-橡胶软管,14-混凝土注浆泵,15-巷道底板,17-圆形钢板,18-空心螺丝,19-单向注液阀,20-限位槽,21-单体液压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以描述。
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墩柱和液压千斤顶(11)、混凝土注浆泵(14)和乳化液泵站(9)。其中位于工作面采空区(10)一侧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由钢管(7)和混凝土(8)组合而成。巷道底板(15)上布置有乳化液泵站(9)和混凝土注浆泵(14)。乳化液泵站(9)通过乳化液输送管(5)给安设有压力表(2)的液压千斤顶(11)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千斤顶(11)安设在钢管(7)的顶部,一端与巷道顶板(1)连接。混凝土注浆泵(14)通过混凝土注浆管(6)给钢管(7)中注入混凝土(8)。混凝土注浆管(6)通过快速接头(4)与橡胶软管(13)连接,橡胶软管(13)另一端与注浆孔(3)连接。当混凝土浆液从排气孔(12)连续性溢出时,表明钢管(7)内已经完全充满混凝土(8)。
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液压千斤顶(11)直径比钢管(7)的内径小5 cm。所述的钢管(7)上下两端焊接有大小相同的两个圆形钢板(17),其中上端头圆形钢板(17)焊接在距离钢管(7)上部边缘3cm 的位置,空出的位置用来安放液压千斤顶(11)。钢管(7)上端留设有注浆孔(3)和排气孔(12),排气孔(12)的位置高于注浆孔(3)。钢管混凝土墩柱施工过程中,钢管(7)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孔(12)排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安设有压力表(2)的液压千斤顶(11)直接放置在钢管(7)上端头的圆形钢板(17)上。
图3所示,配套有压力表(2)的液压千斤顶(11)放置在钢管(7)顶部预留的高度为3cm的限位槽(20)中,下端与焊接在钢管(7)上端头的圆形钢板(17)接触。其中液压千斤顶(11)的直径比钢管(7)的内径小5cm。
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注浆孔(3)与混凝土注浆管(6)快速连接方式具体为:注浆孔(3)外侧焊接有可以通过混凝土浆液的空心螺丝(18),内置有螺纹的橡胶软管(13)一端与空心螺丝(18)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4)与混凝土注浆管(6)连接。所述的橡胶软管(13)中部位置安设有单向注液阀(19),可以防止混凝土浆液回流。
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21)紧贴钢管(7)外壁沿钢管(7)环向均匀布置3根。

Claims (3)

1.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钢管混凝土墩柱和液压千斤顶(11)、混凝土注浆泵(14)和乳化液泵站(9)和橡胶软管(13)组成,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由钢管(7)和内部充填的混凝土(8)组成,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外部钢管(7)为除顶部留设有注浆孔(3)和排气孔(12)外两端封闭的圆形钢管(7),所述的液压千斤顶(11)为通过乳化液泵(14)提供动力的圆柱形液压千斤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气孔(12)位置高于注浆孔(3),注浆孔(3)外侧焊接有可以通过混凝土浆液的空心螺丝(18),内置有螺纹的橡胶软管(13)一端与空心螺丝(18)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4)与混凝土注浆管(6)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管(13)中部位置安设有单向注液阀(19),可以防止混凝土浆液回流。
CN201720598527.8U 2017-05-26 2017-05-26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8527.8U CN207212403U (zh) 2017-05-26 2017-05-26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8527.8U CN207212403U (zh) 2017-05-26 2017-05-26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2403U true CN207212403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85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403U (zh) 2017-05-26 2017-05-26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2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876A (zh) * 2017-05-26 2017-08-18 新疆大学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768A (zh) * 2018-05-04 2018-10-19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876A (zh) * 2017-05-26 2017-08-18 新疆大学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60876B (zh) * 2017-05-26 2024-03-22 新疆大学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768A (zh) * 2018-05-04 2018-10-19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
CN108678768B (zh) * 2018-05-04 2023-07-25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拼装式的临时支护系统及其支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1664B (zh) 一种隧道破碎带施工方法及组合支护装置
CN105673039A (zh)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柔强承载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12403U (zh)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
CN105937407A (zh)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充填墙环形气囊的施工方法
CN107060876A (zh) 钢管混凝土墩柱沿空留巷主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39404A (zh) 煤矿巷道破碎围岩顶板水力切缝卸压装置及卸压方法
CN108316328A (zh) 一种用于沉井施工的加压下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01771A (zh) 多椭圆环形组合撑在深大淤泥基坑工程的应用方法
CN105649106A (zh) 钢管骨肋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4250A (zh)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充填墙环形气囊模板
CN106894820A (zh) 一种防水井壁可缩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CN106988767A (zh) 深埋中心水沟的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
CN101793027B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CN206220101U (zh) 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
CN105525624A (zh) 一种拼装钢管柱式塔吊基础与结构底板的连接及防水方法
CN106703025A (zh) 一种螺旋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20714A (zh) 一种提高空心桩承载力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94217A (zh) 一种变直径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10124U (zh) 一种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装置
CN211874508U (zh) 地铁隧道仰拱衬砌修复作业中使用的封堵装置及封堵结构
CN104018495B (zh) 一种双侧加腋梁圆截面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92189U (zh) 一种装配式止水螺杆加固单侧模板结构
CN103485792A (zh) 墙内活动封门机构及预留洞口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9114478U (zh) 一种复合锚杆基坑围护结构
CN209129621U (zh) 智能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