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0650U -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0650U
CN207210650U CN201721060534.9U CN201721060534U CN207210650U CN 207210650 U CN207210650 U CN 207210650U CN 201721060534 U CN201721060534 U CN 201721060534U CN 207210650 U CN207210650 U CN 207210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mountain
guide block
tabletting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05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r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r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r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r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05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0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0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0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包括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编织系统包括中山导块、碟山、弹簧针针脚、针脚座、接针压片、吊目压片、不织压片、左度目、右度目、翻针导块、尖山、第一凸块、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二凸块、轨迹槽;主控电脑控制左度目、右度目、翻针导块、中山导块、吊目压片、接针压片、推针三角、选针刀片的运动,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弹簧针所处的位置,通过与翻针导块、中山导块、接针压片、吊目压片、不织压片的位置配合而达到编织、翻针、吊目、接针、紧编、紧吊和不编织七种工作状态,这样便能提高成圈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使各三角系统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横机是织针领域最普遍的机械,它一般包括针床机构、牵拉机构、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等,其中成圈三角座是针织横机的关键部件,传统针织横机有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每套成圈三角座由两个编织系统、两个移圈系统和四个选针系统所组成,每套成圈三角座以中心对称具有相同的平面结构,每个系统又包括安装在母板上的三角、护山、选针器等。
当编织衣片时,根据花型工艺的需要,编织三角和移圈三角需经常进行动作切换,同时相应压片也要进行位置的改变。不论是三角的动作还是压片位置的改变,都必须有灵活的辅助机构在电磁铁的控制下或其它类似的电控装置配合下才可以完成。且以往的电磁铁控制结构复杂、噪音大、易磨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有复杂花型高速、高效的需求;这样,最终的整体结构设计就会相当复杂,同时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安装难度。此外,三角装置在运行的时候,由于毛灰、油污、电控失灵或其它因素,也常会导致此类动作三角工作时不灵敏甚至卡死现象,增加了故障率,造成大量织针的损坏,直接影响用户的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的针织横机三角系统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稳定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追求一种简单、实用、稳定、经济的成圈三角系统一直是当今电脑横机发展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其具有能提高成圈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使各三角系统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成圈三角座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两个编织系统、两个移圈系统和四个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于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中山导块下端对配合设有碟山,碟山下端设有装置弹簧针针脚的针脚座,弹簧针针脚上对应设有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针脚座下部设有不织压片,所述中山导块和碟山的两侧分别设有嵌于三角母板的斜向凹槽中的左度目和右度目,所述中山导块上方对应设有翻针导块,翻针导块上端配合设有尖山,所述碟山上端中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中山导块下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翻针导块下端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左度目和右度目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翻针导块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尖山下端中部设有与第三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凸块,所述针脚座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沿轨迹移动的轨迹槽,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通过滑动柱与所述轨迹槽连接。
其中,所述移圈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弹簧针针脚两端的中间保留护山、设于所述尖山两端的上护山、上护山下方配合设有的回针三角、分别设于所述选针母板上下两端的长护山和下护山,所述上护山、中间保留护山、长护山和下护山均包括左护山、中护山、右护山,所述中间保留护山与所述左度目和右度目接触的一端设有长斜面,中间保留护山与针脚座之间设有滚轮,且与滚轮接触的一端设有短斜面,所述回针三角包括设于所述三角母板两端且中部开设有弧形滑槽的连接板、与一端与左度目和/或右度目接触,另一端与弧形滑槽配合连接的三角板。
其中,所述选针系统包括设于选针母板上的选针器、设于所述下护山上的选针归位导块、嵌于选针母板的凹槽内的推针三角,所述选针器上设有八档选针刀片,每档选针刀片均垂直于所述选针母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成圈三角座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两个编织系统、两个移圈系统和四个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于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中山导块下端对配合设有碟山,碟山下端设有装置弹簧针针脚的针脚座,弹簧针针脚上对应设有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针脚座下部设有不织压片,所述中山导块和碟山的两侧分别设有嵌于三角母板的斜向凹槽中的左度目和右度目,所述中山导块上方对应设有翻针导块,翻针导块上端配合设有尖山,所述碟山上端中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中山导块下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翻针导块下端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左度目和右度目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翻针导块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尖山下端中部设有与第三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凸块,所述针脚座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沿轨迹移动的轨迹槽,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通过滑动柱与所述与轨迹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主控电脑控制左度目、右度目、翻针导块、中山导块、吊目压片、接针压片、推针三角、选针刀片的运动,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弹簧针所处的位置,通过与翻针导块、中山导块、接针压片、吊目压片、不织压片的位置配合而达到编织、翻针、吊目、接针、紧编、紧吊和不编织七种工作状态,这样便能提高成圈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使各三角系统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编织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图3为吊目时针脚走针迹轨原理图。
图4为翻针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图5为接针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图6为紧编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图7为紧吊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成圈三角座包括三角母板1、选针母板15、两个编织系统、两个移圈系统和四个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于三角母板1上的中山导块6,中山导块6取消以往的电磁铁控制装置,提供编织、吊目、紧编、紧吊时长针下段针脚的走针路径;中山导块6下端对配合设有碟山7,碟山7将针脚推至编织或吊目的位置,编织、吊目、翻针、接针、紧编、紧吊时,长针下段针脚的走针路径;碟山7下端设有装置弹簧针针脚的针脚座,弹簧针针脚上对应设有接针压片11和吊目压片12,针脚座下部设有不织压片13,所述中山导块6和碟山7的两侧分别设有嵌于三角母板1的斜向凹槽中的左度目2和右度目3,左度目2和右度目3与度目引导块和度目连接块固定在一起,活嵌于三角母板1的斜向凹槽中,由马达控制可沿凹槽上下滑动,通过其上下滑动提供长针针脚的走针轨道和决定织物密度;所述中山导块6上方对应设有翻针导块,翻针时提供长针上针脚的走针路径(翻针导块与尖山4的配合轨道)。接针时长针上针脚的走针路径(翻针导块下部轨道)。翻针导块上端配合设有尖山4,翻针时引导长针上针脚移动(翻针导块与尖山4的配合轨道);所述碟山7上端中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中山导块6下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翻针导块下端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左度目2和右度目3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翻针导块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尖山4下端中部设有与第三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凸块,所述针脚座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接针压片11和吊目压片12沿轨迹移动的轨迹槽,所述接针压片11和吊目压片12通过滑动柱与所述轨迹槽连接;接针压片11使进入H位两端的弹簧针针脚受压,弹簧针再压迫长针针脚进入碟山7,从而形成接针轨迹,带动织针接走对方的线圈;吊目压片12处于两只接针压片11的中间,枢装于三角母板1的凹槽中,取消电磁铁控制,靠马达控制可垂直三角母板1做伸缩运动。执行吊目动作时,吊目压片12伸出处于H位,使进入H位中段的弹簧针受压从而让长针下沉进入吊目时长针针脚的走针轨迹;不织压片13固定安装在选针母板15上,把处于B位的弹簧针针脚压入针板,使织针形成不织;本实用新型由主控电脑控制左度目2、右度目3、翻针导块、中山导块6、吊目压片12、接针压片11、推针三角18、选针刀片20的运动,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弹簧针所处的位置,通过与翻针导块、中山导块6、接针压片11、吊目压片12、不织压片13的位置配合而达到编织、翻针、吊目、接针、紧编、紧吊和不编织七种工作状态。这样便能提高成圈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使各三角系统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易与电脑控制程序配合,能满足编织复杂花型和成形衣片的针织横机新型编织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圈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弹簧针针脚两端的中间保留护山10、设于所述尖山4两端的上护山8、上护山8下方配合设有的回针三角9、分别设于所述选针母板15上下两端的长护山14和下护山16,所述上护山8、中间保留护山10、长护山14和下护山16均包括左护山、中护山、右护山,所述中间保留护山10与所述左度目2和右度目3接触的一端设有长斜面,中间保留护山10与针脚座之间设有滚轮,且与滚轮接触的一端设有短斜面,所述回针三角9包括设于所述三角母板1两端且中部开设有弧形滑槽的连接板、与一端与左度目2和/或右度目3接触,另一端与弧形滑槽配合连接的三角板,回针三角9通过轴位螺钉安装在三角母板1上,可上下摆动调节位置;中间保留护山10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1上,使弹簧针针脚从A位移至H位再移至B位(归位);长护山14固定安装在选针母板15上,将处于H位和A位的选针归位;下护山16固定安装在选针母板15上,将选针器17选起的选针下片踵向上推动,从而使选针推动弹簧针至H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选针系统包括设于选针母板15上的选针器17、设于所述下护山16上的选针归位导块19、嵌于选针母板15的凹槽内的推针三角18,所述选针器17上设有八档选针刀片20,每档选针刀片20均垂直于所述选针母板15,选针母板15固定各选针部件并与三角母板1固定相连,三角母板1位置在上;选针器17共分八档选针刀片20,每档选针刀片20垂直于选针母板15向上摆动,每档选针刀片20对应控制一段选针,通过选针刀片20压与不压选针针脚来决定选针是否工作;推针三角18活嵌于选针母板15的凹槽内,并通过推针三角18座、轴销与推针三角18连动杆相连,由推针三角18连动杆控制,可垂直于选针母板15作进出移动,当推针三角18移出选针母板15时可将选针器17选起的选针下片踵向上推动,从而使选针推动弹簧针至A位;选针归位导块19固定安装在选针母板15上,把压入针板的选针重新抬起来供选针器17选择。
本电脑针织横机的双系统编制机构有编织、翻针、吊目、接针、 紧编、紧吊、和不编织七种工作状态。这七种状态是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弹簧针所处的位置(A、H、B),通过与翻针导块5、中山导块6、接针压片11、吊目压片12、不织压片13的位置配合而达到的。处于A位置的弹簧针不受压,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尖山4和翻导块5或中山导块6和蝶山7的控制,进入编织或翻针的走针轨道,带动对应的织针参加工作形成编织或翻针。处于H位的弹簧针受接针压片11、吊目压片12的控制,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中山导块6和蝶山7的控制。如果吊目压片12伸出压住处于H位的弹簧针,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中山导块6和蝶山7的控制,进入吊目的走针轨迹,带动对应的织针参加工作形成吊目。如果吊目压片12缩回不压迫处于H位的弹簧针,接针压片11伸出压住处于H位的弹簧针,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翻针导块5和蝶山7的控制,进入接针的走针轨迹,带动对应的织针参加工作形成接针。如果接针压片11右片伸出压住处于H位的弹簧针,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中山导块6和蝶山7的控制,进入紧编织的走针轨迹,带动对应的织针参加工作形成紧编织。如果吊目压片12伸出压住处于H位的弹簧针,接针压片右片也伸出压住处于H位的弹簧针,相应的长针针脚受度目2、3、翻针导块5和蝶山7的控制,进入紧吊目的走针轨道,带动对应的织针参加工作形成紧吊目。处于B位的弹簧针受不织压片13的控制,不织压片13将处于B位的弹簧针全部压回针槽,从而压迫长针针脚也全部进入针槽,使相应的织针不参加工作,即形成不编织。弹簧针处于A、H、B三个不同的位置,再与尖山4、蝶山7、不织压片13的固定状态,以及接针压片11、中山导块6、翻针导块5、吊目压片12、度目2、3移动状态的配合,通过电脑程序的自动控制,可以编织各种复杂花型和成形衣片。
如何使弹簧针处于A、H、B三个不同的位置,这是完成同一成圈状态的关键。其中,弹簧针到达A位需要经过两次选针才能完成,到达H位需要经过一次选针便可完成,B位不需要选针。随着机头沿图2箭头方向移动,选针全部被选针归位导块19抬起,选针下片踵露出针床表面,弹簧针处于B位。如果不选针,选针器17的选针刀片20不摆动处于初始状态,选针针脚处于八档选针刀片20的片齿轨道上,此时选针针脚被压入针槽里,选针下片踵不露出针床表面;如果选针,选针器17的选针刀片20上摆,不与选针针脚接触,选针下片踵露出针床表面,开始进行第一次选针。被压入针槽的选针下片踵就不能沿下护山16上升,未被压入针槽的选针下片踵沿下护山16上升,从而把弹簧针从B位推至H位,使对应的织针完成吊目或接针;随后,处于H位的弹簧针被中间保留护山10全部压回B位。机头调转沿图2箭头相反方向移动,弹簧针都处在B位,经过第一次选起的选针,其选针下片踵露出针床表面,通过选针器17进行第二次选针;如果选针,选针器17的选针刀片20上摆,不与选针针脚接触,选针下片踵仍露出针床表面,沿推针三角18上升,选针将需要编织或翻针的织针所对应的弹簧针全部推至A位;不需要选的选针被选针刀片20压回针槽,对应的织针也不工作。这样,使得弹簧针到达A、H、B三个不同的位置,从而达到编织、翻针、吊目、接针、紧编、紧吊和不编织七种工作状态。
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机构,由原来的电机加电磁铁控制改为现在的全电机控制,这样的结构显得更为简单,运行更为轻便且速度较快,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满足了编织各种复杂花型和市场的需求。
下面根据附图对七种基本走针轨迹将作进一步说明,图下箭头指向均表示机头的运行方向。
(1)编织轨迹
如图2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时,三角中虚线为编织轨迹L,此时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上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吊目压片12受电机控制作伸缩运动,编织时吊目压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也作伸缩运动,编织时接针压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尖山4、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中山导块6和翻针导块5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编织时翻针导块5收回不在工作位置,中山导块6伸出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两次选针后,由推针三角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A位,使弹簧针不受压,从而使长针上浮处于工作状态中;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织压片9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弹簧针在A位不受压,长针针脚露出针床表面,长针下段针脚从轨道入口c进入度目2与蝶山7的配合轨道N中,沿编织轨迹L运行;随后,长针下段针脚从轨道N出去后,顺利从e点进入中山导块6的编织轨道中,然后再从f点滑出进入蝶山7与度目3的配合轨道中,随着机头运行,针脚继续沿编织轨迹L运行,最后从度目的轨道出口t滑出,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3/4针位完成编织动作。
(2)吊目轨迹
如图3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时,三角中虚线L为吊目轨迹,此时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上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吊目压片12受电机控制作伸缩运动,吊目时吊目压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也做伸缩运动,吊目时接针压片缩回不在工作位置;尖山4、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翻针导块5和中山导块6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吊目时翻针导块5伸出在工作位置,中山导块6收回不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一次选针后,由下护山16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H位;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织压片13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弹簧针在 H位不受压,长针针脚露出针床表面,长针针脚的下片踵从度目2的轨道c进入编织轨道中,然后顺利的进入度目2与蝶山7的配合轨道N中,然后由e点进入中山导块6的编织轨道中;由于吊目压片12处于工作位置,长针下段针脚被压入针槽不会被中山导块5继续接走,由于针脚受到吊目压片12的压迫,针脚从d点进入蝶山7的吊目轨道中。随着机头继续运行,当弹簧针脱离吊目压片12的压迫后,针脚又滑入中山导块6的轨道Q中,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长针下段针脚由f点进入蝶山7和度目3的配合轨道M中,最后从度目3的轨道出口t处滑出,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 针位完成吊目动作。
(3)翻针轨迹
如图4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时,三角中虚线G为长针针脚上片踵的翻针轨迹,虚线L为长针针脚下片踵的翻针轨迹,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顶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吊目压片12受电机控制做伸缩运动,翻针时吊目压片缩回不在工作位置;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也做伸缩运动,翻针时接针压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尖山4、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翻针导块5和中山导块6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翻针时翻针导块5伸出处于工作位置,中山导块4缩回不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两次选针后,由推针三角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A位,使弹簧针不受压,从而使长针上浮处于工作状态;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织压片13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弹簧针在A位不受压,长针针脚露出针床表面,长针下段针脚从轨道入口c处进入度目2和蝶山7的配合轨道N中,沿翻针轨迹L运行。当长针下段针脚运行至轨道N的出口时,由于此时翻针导块5处于工作位置,所以上段针脚恰好处于翻针导块5和尖山4的配合轨道翻针轨道G的入口n处,之后,长针上段针脚沿尖山4和翻针导块5的配合轨道G运行;其长针下段针脚随上段的轨迹一起继续沿L的轨迹运行,随着机头的继续移动,长针上段针脚从翻针导块5道入口n处进入运行至出口m处后滑出,上段针脚不再受控制;下段针脚恰好从f点滑入度目3和蝶山7的配合轨道继续沿翻针轨迹L运行,最后长针针脚从度目3的轨道出口t处滑出,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 针位完成翻针动作。
(4)接针轨迹
如图5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三角中虚线L为长针针脚下片踵的接针轨迹,虚线G为长针针脚上片踵的接针轨迹,此时,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顶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做伸缩运动,接针时接针压片11伸出处于工作位置;尖山4、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翻针导块5和中山导块6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接针时翻针导块5伸出在工作位置,中山导块4缩回不在工作位置;吊目压片8受电机控制做伸缩运动,接针时吊目压片12缩回不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一次选针后,由下护山16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H位;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织压片13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H位的弹簧针受接针压片11的压迫,对应的长针下段针脚由c进入蝶山7的编织轨道L,直到运行至蝶山7的接针轨道的最高点e,针脚滑入中山导块6的轨道。随着机头继续运行,弹簧针针脚上片踵受翻针导块5的控制,沿接针轨道G运行,下片踵随着上片继续沿接针轨迹L运行;当弹簧针再次受到接针压片11右片的压迫时,针脚下片踵再次进入蝶山7的接针轨道,然后滑入度目3与蝶山7的配合轨道,最后针脚下片踵从出口t滑出,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针位完成接针动作。
(5)紧编织轨迹
如图6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时,三角中虚线为紧编织轨迹L,此时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上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吊目压片12受电机控制做伸缩运动,紧编织时吊目压片12缩回不在工作位置;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也做伸缩运动,紧编织时接针压片11左片缩回不在工作位置,右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尖山4和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翻针导块5和中山导块6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紧编织时翻针导块5伸出处于工作位置,中山导块6缩回不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一次选针后,由下护山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H位,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知压片13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针脚继续沿轨迹L运行,长针针脚从c点进入度目2和蝶山7的配合轨道N中,当运行出轨道N后,从e点进入中山导块6的轨道中,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当运行出中山导块6的轨道后,在f点弹簧针受到接针压片11右片的压迫,从而使弹簧针不再继续沿度目3和蝶山7的配合轨道运行,而是直接沿原来的直线轨迹从度目3的上面滑出三角,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3/4针位完成编织动作。
(6)紧吊目轨迹
如图7所示,当机头沿箭头方向运行时,三角中虚线为紧吊目轨迹L, 此时度目2受马达控制处于凹槽最上端,度目3受马达控制,位置高低由织物密度决定;吊目压片12受电机控制作伸缩运动,紧吊目时吊目压片12伸出处于工作位置;接针压片11受电机控制下也作伸缩运动,紧吊目时接针压片11左片被缩回不在工作位置,右片伸出处于工作位置;尖山4和蝶山7固定安装在三角母板上,翻针导块5和中山导块6由翻针凸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控制下做翘翘板运动,紧吊目时翻针导块5缩回不在工作位置,中山导块6伸出在工作位置。
选针经过选针器一次选针后,由下护山推动选针下片踵上升,选针推动弹簧针至H位,未被选针器选起的选针对应的弹簧针处于B位,被不织压片13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不工作;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长针针脚下片踵从c点进入度目2和蝶山7的配合轨道N中,当针脚运行滑出轨道N后,针脚下片踵从e点进入中山导块6的运行轨道中;随着机头的继续运行,当针脚运行至b点时,由于针脚下片踵受到吊目压片12的压迫,针脚被抬起,针脚继续沿原来的直线运行进入蝶山7的运行轨道,当运行至d点时,针脚不再受压再次滑入中山导块6的轨道中,针脚继续沿原来的直线轨迹L运行,当到达f点时针脚再次受到接针压片11右片的压迫,使得针脚继续沿原来的直线运行滑出三角,从而使长针带动织针出针位完成吊目动作。
本横机编织机构成圈三角座,通过以上四种位置上三角的排列组合,可组成多种花型,各零件的运动均由主控电脑控制,因而可以编织各种复杂花型。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装置,成圈三角座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两个编织系统、两个移圈系统和四个选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于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中山导块下端对配合设有碟山,碟山下端设有装置弹簧针针脚的针脚座,弹簧针针脚上对应设有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针脚座下部设有不织压片,所述中山导块和碟山的两侧分别设有嵌于三角母板的斜向凹槽中的左度目和右度目,所述中山导块上方对应设有翻针导块,翻针导块上端配合设有尖山,所述碟山上端中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中山导块下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翻针导块下端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左度目和右度目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翻针导块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尖山下端中部设有与第三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凸块,所述针脚座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沿轨迹移动的轨迹槽,所述接针压片和吊目压片通过滑动柱与所述轨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弹簧针针脚两端的中间保留护山、设于所述尖山两端的上护山、上护山下方配合设有的回针三角、分别设于所述选针母板上下两端的长护山和下护山,所述上护山、中间保留护山、长护山和下护山均包括左护山、中护山、右护山,所述中间保留护山与所述左度目和右度目接触的一端设有长斜面,中间保留护山与针脚座之间设有滚轮,且与滚轮接触的一端设有短斜面,所述回针三角包括设于所述三角母板两端且中部开设有弧形滑槽的连接板、与一端与左度目和/或右度目接触,另一端与弧形滑槽配合连接的三角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系统包括设于选针母板上的选针器、设于所述下护山上的选针归位导块、嵌于选针母板的凹槽内的推针三角,所述选针器上设有八档选针刀片,每档选针刀片均垂直于所述选针母板。
CN201721060534.9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Active CN207210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0534.9U CN20721065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0534.9U CN20721065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0650U true CN207210650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0534.9U Active CN20721065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06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004A (zh) * 2018-08-27 2018-11-02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系统横编织机三角底板
CN108754825A (zh) * 2018-08-29 2018-11-06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尖山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004A (zh) * 2018-08-27 2018-11-02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系统横编织机三角底板
CN108729004B (zh) * 2018-08-27 2023-05-12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系统横编织机三角底板
CN108754825A (zh) * 2018-08-29 2018-11-06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尖山结构
CN108754825B (zh) * 2018-08-29 2023-09-01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尖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1734B (zh) 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三角机构
CN207775475U (zh) 一种横机三系统山板
CN207210650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双系统编织机构
CN202730414U (zh) 织袜机的生克片控制装置
CN105624905B (zh) 一种电脑横机可调吊目、度目控制结构
CN201908196U (zh) 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三角机构
CN103334220B (zh)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N106637641A (zh) 一种电机款双层度目山板
CN201089829Y (zh) 一种编织三角机构
CN206089974U (zh) 一种平纹电脑提花机
CN207109240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编织机构
CN206616328U (zh) 一种电机款双层度目山板
CN208933609U (zh) 一种单段选针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206173576U (zh) 一种双度目压针面板
CN111648011B (zh) 一种套针走编织工位方法
CN2242254Y (zh) 可进行多功能提花编织的三角导块装置
CN205152524U (zh)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01053058Y (zh) 一种提花翻针横机的三角底板
CN207193508U (zh) 电脑横机中的三角控制机构
CN206127587U (zh) 横机中的可调紧吊目结构
CN105239264A (zh) 一种复合三角系统
CN103409925A (zh) 一种全自动电脑多功能横机三角底板
CN205856757U (zh) 一种电脑横机用山板结构
CN202298053U (zh) 电脑横机编织三角系统
CN106222866A (zh) 一种双度目压针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