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9950U -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9950U
CN207199950U CN201721242132.0U CN201721242132U CN207199950U CN 207199950 U CN207199950 U CN 207199950U CN 201721242132 U CN201721242132 U CN 201721242132U CN 207199950 U CN207199950 U CN 207199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neck
kato
gai
hold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2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跃龙
聂秀风
马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2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9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9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9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座连接器及终端,包括卡托、金属卡盖以及导电端子,所述卡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用于放置电子卡,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沿所述卡托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所述金属卡盖包括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所述第一卡盖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所述侦测脚与电子卡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卡托未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处于悬空状态,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侦测脚接触。该卡座连接器能够容纳三张电子卡,而且能够在电子卡热插拔过程中保护电子卡不被烧坏。

Description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座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实现通讯存储等功能,在终端设备中可能使用多张电子卡,以智能手机为例,有的智能手机需要用到两张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一张存储卡(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SD)。
现有市场上终端设备的卡座一般为直插式和托盘式,为了满足三张电子卡的使用,直插式和托盘式的卡座通常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将三张卡并排摆放,此种卡座的设计使手机头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产品越来越精致,布件控件变得越来越紧凑,从手机结构上来看,目前手机头部高度空间最充足,但是往往未得到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以此为方向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高度方向空间的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座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终端,该卡座连接器能够容纳三张电子卡,而且能够在电子卡热插拔过程中保护电子卡不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卡座连接器,包括卡托、金属卡盖以及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卡盖卡设于所述卡托上,所述卡托可沿所述金属卡盖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卡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沿所述卡托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
所述金属卡盖包括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所述第一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上方;
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侦测脚,当所述卡托未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侦测脚处于悬空状态,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侦测脚与所述第一卡盖的金属壁接触。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卡托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卡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第三导电端子分别依次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第三卡槽包括顶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电子卡在所述第三卡槽内的位移,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便于电子卡滑入的倾斜面。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一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
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二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金属弹片和所述侦测脚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金属弹片位于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左、右两端。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第一卡盖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卡盖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设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卡盖的第二安装部。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卡盖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连接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卡托可沿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滑入所述金属卡盖。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第一卡盖上设置有在电子卡使用过程中抵压电子卡的按压部,以及电子卡未装入卡托时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容置部。
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所述卡托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平滑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部,所述卡托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凹部卡设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外侧,以将所述卡托锁紧。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如上所述卡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二卡槽的正上方,使整个卡座连接器的长度减小,应用在终端设备上时,有效节省印制电路板长度方向的面积,第三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叠加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头部高度空间,终端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卡座连接器在长度方向节省的空间可利用到更有价值的功能上。通过在第一卡盖底部的外壁上设置金属弹片,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当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使用电子卡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接触,导电端子上变成低电平,电路发生一个中断信号,终端判断有电子卡插入,当卡托拔出所述第一卡盖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断开,使导电端子上无电平,从而使电子卡在拔出时不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座连接器,通过将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二卡槽的正上方,使整个卡座连接器的长度减小,应用在终端设备上时,有效节省印制电路板长度方向的面积,第三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叠加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头部高度空间,终端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卡座连接器在长度方向节省的空间可利用到更有价值的功能上,通过在第一卡盖底部的外壁上设置金属弹片,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当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使用电子卡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接触,导电端子上变成低电平,电路发生一个中断信号,终端判断有电子卡插入,当卡托拔出所述第一卡盖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断开,使导电端子上无电平,从而使电子卡在拔出时不被烧坏,降低了由于热插拔电子卡对终端设备损坏的概率,节省了售后维修的物料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三合一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中卡托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中金属卡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托
2、金属卡盖
3、导电端子
11、第一卡槽
12、第二卡槽
13、第三卡槽
14、顶板
15、第一限位部
16、第二限位部
17、倾斜面
18、第一凹部
21、第一卡盖
22、第二卡盖
23、金属弹片
24、侦测脚
25、第一安装部
26、第二安装部
27、按压部
28、容置部
29、第二凹部
31、第一导电端
32、第二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智能手机为例,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正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通讯存储等功能,在终端设备中可能使用多张电子卡,以智能手机为例,有的智能手机需要用到多张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以便对不同类型的联系人使用不同的SIM卡,或者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SIM卡,有时为了扩大手机的存储量,还需要一张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为了满足三张电子卡的使用,现有常用的直插式和托盘式的卡座通常都是在一个平面上,三张卡并排摆放,此种卡座的设计使手机头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图1为现有三合一卡座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三合一卡座,A、B、C三张卡在一个平面上,不能充分利用手机头部高度空间,而且此种结构的卡座长度大,占用印制电路板的空间也较大。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产品越来越精致,布件控件变得越来越紧凑,从手机结构上来看,目前手机头部高度空间最充足,但是往往未得到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以此为方向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高度方向空间的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终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包括卡托1、金属卡盖2以及导电端子3,所述金属卡盖2卡设于所述卡托1上,所述卡托1可沿所述金属卡盖2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卡托1 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和第三卡槽13用于放置电子卡,所述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沿所述卡托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13位于所述第二卡槽12的正上方;所述金属卡盖2包括第一卡盖21和第二卡盖22,所述第一卡盖21盖设于所述第一卡槽11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12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盖22盖设于所述第三卡槽13的上方;所述第一卡盖21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23,所述第一卡盖21底部的周边设置有贞测脚24,所述侦测脚24与电子卡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卡托1未插入所述第一卡盖21时,所述金属弹片23处于悬空状态,当所述卡托1插入所述第一卡盖21时,所述金属弹片 23与所述侦测脚24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托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本实用新型对容置于所述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和第三卡槽13内的电子卡的尺寸和种类没有特别限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内的电子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卡盖21固定,所述第三卡槽13内的电子卡通过第二卡盖22固定。
本实用新型卡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和第三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沿所述卡托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13位于所述第二卡槽12 的正上方,通过设置三个卡槽,实现在终端设备中放置三张电子卡的功能,金属卡盖2包括第一卡盖21和第二卡盖22,所述第一卡盖21盖设于所述第一卡槽11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12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盖22盖设于所述第三卡槽13的上方,电子卡在使用过程中,位于第一卡槽11内的电子卡和位于第二卡槽12内的电子卡通过第一卡盖21固定,位于第三卡槽13内的电子卡通过第二卡盖11固定,通过在第一卡盖21底部的外壁上设置金属弹片23,第一卡盖21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24,当卡托1插入所述第一卡盖21使用电子卡时,第一卡盖21的金属弹片23与侦测脚24接触,导电端子3上变成低电平,电路发生一个中断信号,终端判断有电子卡插入,当卡托1拔出所述第一卡盖21时,第一卡盖21的金属弹片23与侦测脚24断开,使导电端子3上无电平,从而使电子卡在拔出时不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二卡槽的正上方,使整个卡座连接器的长度减小,应用在终端设备上时,有效节省印制电路板的面积,第三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叠加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头部高度空间,终端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卡座连接器在长度方向节省的空间可利用到更有价值的功能上。通过金属弹片和侦测脚的设置,避免了在供电状态下直接插拔卡托过程中烧坏损坏电子卡的情况发生。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中卡托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31和第二导电端子32,所述第二卡盖 22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子(图中不可见),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第二导电端子32 以及第三导电端子分别依次与所述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以及第三卡槽13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槽13包括顶板14、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16,所述第一限位部15设置在所述顶板14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16设置在所述顶板14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5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15和所述第二限位16部用于限制电子卡在所述第三卡槽13内的位移,所述顶板14的内侧设置有便于电子卡滑入的倾斜面17。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16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限制放置于所述第三卡槽13内的电子卡的位移,使电子卡在使用过程中固定于所述第三卡槽1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11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一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卡槽12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二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通过设置在第一卡槽11内的第一支撑平台,使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槽内11电子卡可以稳固的固定。通过设置在第二卡槽12内的第二支撑平台,使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槽12内电子卡可以稳固的固定。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片23和所述侦测脚24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金属弹片23位于所述第一卡盖21底部的左右两端。通过在第一卡盖21底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金属弹片23,在卡托1插入所述第一卡盖21时,所述两端的金属弹片23分别与侦测脚24接触,能够保证第一卡盖21底部的左右两端受力均匀,防止第一卡盖21 底部的左右两端由于受力不均造成损坏,提高卡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中金属卡盖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盖21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卡盖21的第一安装部25;所述第二卡盖22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设于所述第三卡槽13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卡盖21的第二安装部2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一安装部25,可以方便的将所述第一卡盖21固定,在卡托活动过程中不至于引起第一卡盖21晃动,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二安装部26,可以方便的将所述第二卡盖22固定,在卡托活动过程中不至于引起第二卡盖22晃动,从而保证电子卡电性接触良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盖2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道(图中不可见),所述第二卡盖22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图中不可见),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连接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卡托1可沿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滑入所述金属卡盖。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设置,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连接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使卡托1在装卸卡过程中在第一卡盖21和第二卡盖22的内壁滑动更顺畅。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盖21上设置有在电子卡使用过程中抵压电子卡的按压部27,以及电子卡未装入卡托1时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和第二导电端子32的容置部28,所述容置部为多个容纳第一导电端子31和第二导电端子32的圆孔。所述按压部27包括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一按压部,和与第二卡槽对应的第二按压部,卡托1装入第一卡盖21后,所述第一按压部抵紧第一卡槽11内的电子卡,所述第二按压部抵紧第二卡槽12内的电子卡,按压部27将电子卡抵紧后能够防止电子卡的松动。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平滑的第一凹部18,所述第一卡盖2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部29,所述卡托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凹部29卡设在所述第一凹部18的外侧,以将所述卡托锁紧。本实施例为了增大第二凹部29对卡托1的卡合力和更便于将卡托1拉出,所述第二凹部29设置有缺口。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二卡槽的正上方,使整个卡座连接器的长度减小,应用在终端设备上时,有效节省印制电路板的面积,第三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叠加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头部高度空间,终端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卡座连接器在长度方向节省的空间可利用到更有价值的功能上。通过金属弹片和侦测脚的设置,避免了在供电状态下直接插拔卡托过程中烧坏损坏电子卡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卡座连接器,所述卡座连接器为上述卡座连接器。
例如,所述卡座连接器包括卡托、金属卡盖以及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卡盖卡设于所述卡托上,所述卡托可沿所述金属卡盖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卡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用于放置电子卡,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沿所述卡托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所述金属卡盖包括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所述第一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卡盖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所述侦测脚与电子卡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卡托未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处于悬空状态,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侦测脚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卡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第三导电端子分别依次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盖上设置有在电子卡使用过程中抵压电子卡的按压部,以及电子卡未装入卡托时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容置部。所述按压部包括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一按压部,和与第二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托装入第一卡盖后,所述第一按压部抵紧第一卡槽内的电子卡,所述第二按压部抵紧第二卡槽内的电子卡,按压部将电子卡抵紧后能够防止电子卡的松动。
本实施例所述智能手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的Micro-SIM卡、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SD卡、位于第三卡槽内的Nano-SIM卡,所述Micro-SIM卡的尺寸为15mm×12mm×0.7mm,所述SD卡的尺寸为15mm×11mm×1mm,所述Nano-SIM卡的尺寸为12mm×9mm×0.7mm,上述三张卡在使用过程中,Micro-SIM卡的下端的芯片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抵接,Micro-SIM卡的上端与第一卡盖上的第一按压部抵接,SD卡的下端的芯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抵接,SD卡的上端与第一卡盖上的第二按压部抵接,Nano-SIM卡的上端的芯片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抵接,Micro-SIM卡的下端与SD卡的上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座连接器,通过将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二卡槽的正上方,使整个卡座连接器的长度减小,应用在终端设备上时,有效节省印制电路板的面积,第三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叠加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头部高度空间,终端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卡座连接器在长度方向节省的空间可利用到更有价值的功能上,通过在第一卡盖底部的外壁上设置金属弹片,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当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使用电子卡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接触,导电端子上变成低电平,电路发生一个中断信号,终端判断有电子卡插入,当卡托拔出所述第一卡盖时,第一卡盖的金属弹片与侦测脚断开,使导电端子上无电平,从而使电子卡在拔出时不被烧坏,降低了由于热插拔电子卡对终端设备损坏的概率,节省了售后维修的物料和人工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座连接器,包括卡托、金属卡盖以及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卡盖卡设于所述卡托上,所述卡托可沿所述金属卡盖长度方向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用于放置电子卡,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沿所述卡托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
所述金属卡盖包括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所述第一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盖盖设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上方;
所述第一卡盖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周边设置有侦测脚,所述侦测脚与电子卡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卡托未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处于悬空状态,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第一卡盖时,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侦测脚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卡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第三导电端子分别依次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包括顶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电子卡在所述第三卡槽内的位移,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便于电子卡滑入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一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
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支撑电子卡的第二支撑平台,当电子卡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时,电子卡的芯片抵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和所述侦测脚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金属弹片位于所述第一卡盖底部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盖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部分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卡盖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设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卡托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卡盖的第二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卡盖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连接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卡托可沿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滑入所述金属卡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盖上设置有在电子卡使用过程中抵压电子卡的按压部,以及电子卡未装入卡托时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容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平滑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卡盖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部,所述卡托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凹部卡设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外侧,以将所述卡托锁紧。
10.一种终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卡座连接器。
CN201721242132.0U 2017-09-26 2017-09-26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Active CN207199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2132.0U CN207199950U (zh) 2017-09-26 2017-09-26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2132.0U CN207199950U (zh) 2017-09-26 2017-09-26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9950U true CN207199950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2132.0U Active CN207199950U (zh) 2017-09-26 2017-09-26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995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19A (zh) * 2019-08-20 2019-10-29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0518381A (zh) * 2018-05-22 2019-11-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托架
CN110600914A (zh) * 2019-09-25 2019-12-2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11650537A (zh) * 2020-06-17 2020-09-11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检测电路、装置、主板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381A (zh) * 2018-05-22 2019-11-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托架
CN110391519A (zh) * 2019-08-20 2019-10-29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0600914A (zh) * 2019-09-25 2019-12-2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WO2021056817A1 (zh) * 2019-09-25 2021-04-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11650537A (zh) * 2020-06-17 2020-09-11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检测电路、装置、主板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9950U (zh) 卡座连接器及终端
CN201303424Y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移动终端
US10719669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a virtual SIM card
CN104241904A (zh)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CN203071270U (zh) 卡连接器和移动通信装置
CN201340925Y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总成
CN203166239U (zh) 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
CN103093169B (zh)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CN204231438U (zh) 终端设备
CN203481567U (zh) 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4597099U (zh) 一种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9895334U (zh)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存储卡
CN204304033U (zh) 芯片卡连接器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4013229U (zh) 一种sd卡加固装置
CN202384519U (zh) 卡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1230060Y (zh) 电子装置及其插座连接器
CN208352550U (zh) 卡连接器及移动通信装置
CN206742524U (zh) 一种t卡和sim卡二合一的连接器
CN207664309U (zh) 一种双层的sim卡座
CN214380983U (zh) 电子设备
CN205790819U (zh) 抽屉式三合一手机卡座
CN212990148U (zh) 一种电子信息存储器
CN214797912U (zh) 一种通讯设备用的防水usb连接器
CN1338854A (zh) 抽取式用户识别卡固持器
CN203340150U (zh) 插槽盖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