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6836U -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6836U
CN207196836U CN201721231499.2U CN201721231499U CN207196836U CN 207196836 U CN207196836 U CN 207196836U CN 201721231499 U CN201721231499 U CN 201721231499U CN 207196836 U CN207196836 U CN 207196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omponent
substrate
control board
drive control
connec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1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1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6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6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6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盒组件及空调器,其中,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盒体;第一基板,设置在盒体内;第二基板,设置在盒体内,位于第一基板下方,与第一基板相堆叠;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通讯转接板组件,设置在第一基板背向第二基板一侧;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设置在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连接线,连接在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通讯转接板组件、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之间,用于实现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盒组件,方便连接线的走线,便于实现EMC(电磁兼容性)抑制。

Description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盒组件与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空调的电控盒控制部分的布局主要有主电源部分、功率器件步部分、主控部分、滤波器部分组成,在现有的方案中为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部分,其中,上层主要为主控部分,电源部分;而下层则为功率驱动器件、电源滤波等部分组成,但是,这种方法在走线、EMC(电磁兼容性)抑制、小型化设计、低成本设计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小型化、紧凑型的电控盒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及小巧的控制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控制盒组件的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盒体;第一基板,设置在盒体内;第二基板,设置在盒体内,位于第一基板下方,与第一基板相堆叠;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通讯转接板组件,设置在第一基板背向第二基板一侧;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设置在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连接线,连接在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通讯转接板组件、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之间,用于实现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盒组件,在第一基板的一面安装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通讯转接板组件,在第二基板的一面安装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再将第二基板安装有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的一面朝向第一基板未安装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通讯转接板组件的一面,安装在第一基板下方,并采用连接线将各个电器元件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实现控制盒组件对空调器的控制功能,之后再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整体放入盒体内,完成控制盒组件的总装,其中,通过将电源滤波板组件安装在第一基板上,与电源接线座组件同层设置,连接线由电源接线座组件引出后,连接在电源滤波板组件上,在由电源滤波板组件引到第二基板,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相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缩小了电控盒体积,并且,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设置在下层的第二基板,方便连接线的走线,便于实现EMC(电磁兼容性)抑制。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盒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在第一基板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并列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在第一基板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并列分布,使得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的排列整齐,进而实现第一基板上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整齐,并且,由于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均呈矩形,因此,将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主控板组件并列设置,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保证了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进而缩小了电控盒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讯转接板组件与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通讯转换板组件与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主控板组件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进而实现对第一基板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保证了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并且,由通讯转换板组件实现对空调器的无线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走线孔,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位于第一基板上安装电源滤波板组件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连接线,实现电源滤波板组件与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穿过第一走线孔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连接线由第一走线孔穿过,连接电源滤波板组件与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元件,例如: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电抗器组件分别连接,进而为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元件提供电能,进而使得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更整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走线孔,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位于第一基板上安装主控板组件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连接线,实现主控板组件与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穿过第二走线孔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连接线由第二走线孔穿过,连接主控板组件与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元件,例如:主控板组件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分别连接,进而实现对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元件的检测与控制,进而使得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更整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一端,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使得第二基板上的电器元件的排列更整齐,使得控制盒组件的结构更紧凑,并且,与第一基板上的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与电源滤波板组件等呼应,进而方便连接线的设置,使得连接线的排列更整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抗器组件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排设置;其中,电抗器组件引出端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引入端位于同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电抗器组件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相对较小,进而通过将电抗器组件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排设置在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的一侧,实现了对第二基板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保证了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并通过电抗器组件整合电流,保证了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电抗器组件均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两个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两个电抗器组件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两个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两个电抗器组件并排设置,进而使得第二基板上电器元件的排列紧凑,且满足了电路正常运行的需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走线通道,设置在第二基板上,连接线穿过走线通道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连接在一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走线通道布置由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之间的连接线,保证了连接线的走线形式的整齐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的边缘设置有引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边缘的引出端引出连接线,对压缩机进行控制,而由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边缘的引出端引出,进而方便了连接线的布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线的转弯为直角转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线的转弯为直角转弯,使得连接线的走形形式整齐,提升连接线的走线工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线包括:功率电路连接线以及控制电路连接线;其中,功率电路连接线与控制电路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技术方案中,强电与弱电分开走线,保证了连接线具有良好的走线工艺,提升了控制盒组件整体的EMC(电磁兼容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螺钉或卡扣相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而方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安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中至少一个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安装在第一基板上;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安装在第二基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将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安装在第一基板上;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安装在第二基板上,进而方便第一基板的组装与第二基板的组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控板组件上包括:阀体,用于控制各个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空调器中各项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器中的各项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阀体控制各个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空调器中各项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空调器的智能化控制,并通过传感器检测空调器中的各项参数,实现对空调器运行情况的监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便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中第一基板与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以及通讯转接板组件的总装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中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第一基板,1222第一走线孔一,1224第一走线孔二,1242第二走线孔一,1244第二走线孔二,1246第二走线孔三,1248第二走线孔四,14第二基板,142走线通道,16主控板组件,162阀体连接端口,164元件连接端口,18电源接线座组件,20电源滤波板组件,202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出端,204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入端,22通讯转接板组件,24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2压缩机变频驱动输入接口,244压缩机变频驱动输出接口,246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连接的连接端,248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主控板组件连接的连接端,26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2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主控板组件连接的连接端,28电抗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盒体;第一基板12,设置在盒体内;第二基板14,设置在盒体内,位于第一基板12下方,与第一基板12相堆叠;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设置在第一基板12背向第二基板14一侧;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28,设置在第二基板14朝向第一基板12一侧;连接线,连接在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通讯转接板组件22、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之间,用于实现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在第一基板12的一面安装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在第二基板14的一面安装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28,再将第二基板14安装有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28的一面朝向第一基板12未安装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的一面,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下方,并采用连接线将各个电器元件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实现控制盒组件对空调器的控制功能,之后再将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整体放入盒体内,完成控制盒组件的总装,其中,通过将电源滤波板组件20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与电源接线座组件18同层设置,连接线由电源接线座组件18引出后,连接在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上,在由电源滤波板组件20引到第二基板14,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相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缩小了电控盒体积,并且,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设置在下层的第二基板14,方便连接线的走线,便于实现EMC(电磁兼容性)抑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在第一基板12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并列分布;通讯转接板组件22,设置在第一基板12,通讯转接板组件22与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其中,连接线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在第一基板12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并列分布,并将通讯转换板组件与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使得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的排列整齐,进而实现第一基板12上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整齐,并且,由于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通讯转换板组件均呈矩形,因此,将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主控板组件16并列设置,将通讯转换板组件与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主控板组件16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保证了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进而缩小了电控盒体积,并且,由通讯转换板组件实现对空调器的无线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线包括:功率电路连接线以及控制电路连接线;其中,功率电路连接线与控制电路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实施例中,功率电路连接线通强电,例如:220伏或380伏等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线通弱电,例如:5伏、12伏或24伏等,而通过强电与弱电分开走线,保证了连接线具有良好的走线工艺,提升了控制盒组件整体的EMC(电磁兼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走线孔,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位于第一基板12上安装电源滤波板组件20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连接线,实现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穿过第一走线孔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第一走线孔124,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位于第一基板12上安装主控板组件16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连接线,实现主控板组件16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穿过第一走线孔124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实施例中,功率电路连接线由第一走线孔穿过,连接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例如: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电抗器组件分别连接,进而为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提供电能,进而使得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更整齐;控制电路连接线由第一走线孔124穿过,连接主控板组件16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例如: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进而实现对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的检测与控制,进而使得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更整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走线孔,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位于第一基板12上安装主控板组件16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连接线,实现主控板组件16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穿过第二走线孔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在该实施例中,将连接线由第二走线孔穿过,连接主控板组件16与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例如:主控板组件16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分别连接,进而实现对第二基板14上的各个电器元件的检测与控制,进而使得连接线的走线形式更整齐。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走线孔与第二走线孔的形状可以根据连接线的实际情况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设置在第二基板14的一端,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设置在第二基板14的另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并列设置,使得第二基板14上的电器元件的排列更整齐,使得控制盒组件的结构更紧凑,并且,与第一基板12上的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与电源滤波板组件20等呼应,进而方便连接线的设置,使得连接线的排列更整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电抗器组件28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并排设置;其中,电抗器组件28引出端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引入端位于同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电抗器组件28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相对较小,进而通过将电抗器组件28与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并排设置在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的一侧,实现了对第二基板14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保证了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并通过电抗器组件28整合电流,保证了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电抗器组件28均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并列设置;两个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并列设置;两个电抗器组件28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并列设置;两个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并列设置;两个电抗器组件28并排设置,进而使得第二基板14上电器元件的排列紧凑,且满足了电路正常运行的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还包括:走线通道142,设置在第二基板14上,连接线穿过走线通道142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与电抗器组件28连接在一起。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走线通道142布置由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与电抗器组件28之间的连接线,保证了连接线的走线形式的整齐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的边缘设置有引出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边缘的引出端引出连接线,对压缩机进行控制,而由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边缘的引出端引出,进而方便了连接线的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线的转弯为直角转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线的转弯为直角转弯,使得连接线的走形形式整齐,提升连接线的走线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通过螺钉相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螺钉固定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进而方便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的安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其中,优选地,在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的边侧设置有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通过卡扣相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卡扣固定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进而方便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的安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中至少一个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螺钉将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通过螺钉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进而方便第一基板12的组装与第二基板14的组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中至少一个通过焊接工艺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通过焊接工艺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焊接工艺将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通过焊接工艺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进而方便第一基板12的组装与第二基板14的组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中至少一个通过卡扣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通过卡扣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卡扣将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通过卡扣将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或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安装在第二基板14上,进而方便第一基板12的组装与第二基板14的组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主控板组件16上包括:阀体162,用于控制各个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空调器中各项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传感器164,用于检测空调器中的各项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阀体162控制各个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空调器中各项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空调器的智能化控制,并通过传感器164检测空调器中的各项参数,实现对空调器运行情况的监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线还包括:接地线,通过电源接线座组件18连接至外部接地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主电源由电源接线座组件18接入;再由连接线连接至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入端204;一组连接线由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出端202穿过第一走线孔一1222接入一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的压缩机变频驱动输入接口242;另一组连接线由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出端202穿过第一走线孔四1228接入另一个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的压缩机变频驱动输入接口242;另一组连接线由电源滤波板组件的输出端202穿过第一走线孔二1224接入一个或两个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另外多组连接线分别穿过第二走线孔一1242、第二走线孔二1244、第二走线孔三1246由主控板组件16的元件连接端口164连接至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的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主控板组件连接的连接端248;另多组连接线分别穿过第二走线孔一1242、第二走线孔四1248由主控板组件16的元件连接端口164连接至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的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主控板组件连接的连接端262,实现主控板组件16对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的检测与控制;另一组连接线由电抗器28经过142连接至压缩变变频驱动板24的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连接的连接端246,压缩机变频驱动端口244与空调器的压缩机连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元件连接端口164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连接端口、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连接的连接端口,以及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相连接的连接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便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在第一基板12的一面安装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在第二基板14的一面安装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28,再将第二基板14安装有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与电抗器组件28的一面朝向第一基板12未安装主控板组件16、电源接线座组件18、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与通讯转接板组件22的一面,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下方,并采用连接线将各个电器元件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实现控制盒组件对空调器的控制功能,之后再将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整体放入盒体内,完成控制盒组件的总装,其中,通过将电源滤波板组件20安装在第一基板12上,与电源接线座组件18同层设置,连接线由电源接线座组件18引出后,连接在电源滤波板组件20上,在由电源滤波板组件20引到第二基板14,与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相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盒组件的结构紧凑,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缩小了电控盒体积,并且,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4和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26设置在下层的第二基板14,方便连接线的走线,便于实现EMC(电磁兼容性)抑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
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位于第一基板下方,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堆叠;
主控板组件、电源接线座组件、电源滤波板组件与通讯转接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
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电抗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
连接线,连接在所述主控板组件、所述电源接线座组件、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所述通讯转接板组件、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所述电抗器组件之间,用于实现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接线座组件、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所述主控板组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并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讯转接板组件与所述电源接线座组件、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所述主控板组件三者中至少一个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走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安装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所述连接线,实现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
其中,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孔的所述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走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安装所述主控板组件位置的周侧,用于穿设所述连接线,实现所述主控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各个电器组件之间的连接;
其中,穿过所述第二走线孔的所述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无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组件与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排设置;其中,所述电抗器组件引出端与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引入端位于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所述电抗器组件均设置有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
两个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并列设置;
两个所述电抗器组件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走线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走线通道将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与所述电抗器组件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的边缘设置有引出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的转弯为直角转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
功率电路连接线以及控制电路连接线;
其中,所述功率电路连接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线无交叉。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螺钉或卡扣相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板组件、所述电源接线座组件、所述电源滤波板组件中至少一个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所述压缩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和/或所述风机变频驱动控制板组件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焊接工艺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板组件上包括:
阀体,用于控制各个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空调器中各项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
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器中的各项参数。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
CN201721231499.2U 2017-09-25 2017-09-25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Active CN207196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1499.2U CN207196836U (zh) 2017-09-25 2017-09-25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1499.2U CN207196836U (zh) 2017-09-25 2017-09-25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6836U true CN207196836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1499.2U Active CN207196836U (zh) 2017-09-25 2017-09-25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68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161A (zh) * 2017-09-25 2017-12-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161A (zh) * 2017-09-25 2017-12-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6836U (zh)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CN107490161A (zh) 控制盒组件与空调器
CN107436024A (zh) 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
CN105180278A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3825504B (zh) 一种风机电机
CN106194686A (zh) 一种空压机双变频驱动控制一体机
CN205173019U (zh) 一种集中式双风机控制系统
CN207146805U (zh) 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
CN102032610A (zh) 一种直流变频无级调速吸油烟机
CN104841231B (zh) 除尘系统
CN108458457A (zh) 变频空调器电路板、变频空调器
CN108317697A (zh) 变频空调器电路板、变频空调器
CN202931242U (zh) 一种车载吸尘器的直流电机调速电路
CN207305130U (zh) 一种集成式贴片机贴头电机驱动装置
CN208567004U (zh) 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CN208190041U (zh) 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用配电柜
CN204901992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7464680U (zh) 空调外机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205039607U (zh) 四驱智能车供电电源
CN205902265U (zh) 一体式风机、水泵控制器安装座
CN205986702U (zh) 一种电动设备的滤波器组件及该电动设备
CN210840352U (zh) 模块化一体式电气柜
CN220711685U (zh) 一种用于圣诞灯的控制电路
CN204901991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6747156U (zh) 输配系统一体化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