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4183U -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4183U
CN207194183U CN201721196067.2U CN201721196067U CN207194183U CN 207194183 U CN207194183 U CN 207194183U CN 201721196067 U CN201721196067 U CN 201721196067U CN 207194183 U CN207194183 U CN 207194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ain support
plate
electric pushrod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60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启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ANGKAI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ANGKAI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ANGKAI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ANGKAI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960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4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4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4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包括主支架、基座、浆料槽、水泵以及清除机构,所述主支架一端固定有的挡板上,所述主支架远离挡板一端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液流板中开设有液流孔;所述基座靠近挡板一侧固定有浆料槽,所述挡板和液流板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所述清除机构对称设置于主支架两侧,清除机构包括安装杆、竖杆、电动推杆一、侧板以及收集板,所述侧板远离电动推杆一的一侧固定有收集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和浆料槽的配合,可以直接对裂缝完成灌浆,随后通过清除机构的设置,可以很好将裂缝处的多余浆料进行清除并且回收,相比人工清除而言,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约了大量时间,十分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防水材料进行灌浆,是因混凝土存在振捣不密实或裂缝等而引起渗漏水的一种解决方法,它是通过将浆料采用灌浆设备注入混凝土的裂缝中,然后通过防水材料的性能解决其裂缝漏水的工艺。
但是在灌浆过程中,由于裂缝的大小深度很难呈现一个规则、均匀的状态,所以无法很好的将防水材料刚好灌进裂缝中,一般都会在裂缝口留下多余的灌浆材料,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多数灌浆设备而言,在灌浆工作完成后,通常需要经过人工处理的方法,对裂缝灌浆处进行多余浆料的去除和清扫,以使得裂缝处表面更加平整,防水效果更好,但是人工处理的方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工作效率还十分低下,还无法对多余的浆料进行回收,非常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包括主支架、基座、浆料槽、水泵以及清除机构,所述主支架一端固定有挡板,所述主支架远离挡板一端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挡板和基座之间设置有液流板,所述液流板中开设有液流孔,所述液流板通过连接杆固定于主支架上;
所述基座靠近挡板一侧固定有浆料槽,所述浆料槽内分别插设有回收管和出液管,所述回收管远离浆料槽一端连接于液流孔,所述出液管远离浆料槽一端连接于水泵进水口,所述水泵固定于主支架上,且水泵出水口连接有灌浆管;
所述挡板和液流板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所述清除机构对称设置于主支架两侧,清除机构包括安装杆、竖杆、电动推杆一、侧板以及收集板,所述安装杆固定于主支架上,所述安装杆远离主支架一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安装杆一端固定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上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电动推杆一的一侧固定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挡板和液流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上固定有转轴,所述主支架远离挡板一端活动套接于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浆料槽远离基座一侧固定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电动推杆二一端与主支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分别电性连接于电动推杆一和电动推杆二上。
优选的,所述浆料槽内设置有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收集板表面呈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支架上固定的水泵,从浆料槽内抽取待灌浆的防水材料,然后通过灌浆管对裂缝进行灌浆,灌浆完成后,对多余灌出的浆料,通过对称设置的清除机构,使两块收集板相向运动,对裂缝出多余的浆料进行挤压,然后把浆料都挤压到收集板上,最后多余浆料通过液流孔沿着回收管流回浆料槽,完成多余浆料的清除以及回收。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和浆料槽的配合,可以直接对裂缝完成灌浆,随后通过清除机构的设置,可以很好将裂缝处的多余浆料进行清除并且回收,节省了资源,相比人工清除而言,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约了大量时间,十分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推杆一和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清除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主支架、2挡板、3基座、31安装槽、32转轴、4液流板、41连接杆、42液流孔、5安装杆、6竖杆、7电动推杆一、8侧板、9收集板、10 开关、11浆料槽、111搅拌器、12回收管、13出液管、14水泵、15灌浆管、 16电动推杆二、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主支架1、基座3、浆料槽11、水泵14以及清除机构,主支架1一端固定有挡板2,挡板2与主支架1相互垂直,主支架1远离挡板2一端固定于基座3上,主支架1固定插设于基座3中,挡板2和基座3之间设置有液流板4,液流板4与挡板2相互平行,液流板4中开设有液流孔42,液流孔42用来回收收集多余的浆料,液流板4通过连接杆41固定于主支架1上,使得液流板4不会轻易移动,与挡板2保持相对固定。
基座3靠近挡板2一侧固定有浆料槽11,浆料槽11与基座3固定连接,防止浆料槽11发生移动或者晃动,浆料槽11内分别插设有回收管12和出液管13,回收管12和出液管13活动插设于浆料槽11内,使得管道可以更好的对浆料进行回收和出液,回收管12远离浆料槽11一端连接于液流孔42,多余的浆料从液流孔42流出,然后通过回收管12,回流至浆料槽11内,实现对多余浆料的回收,出液管13远离浆料槽11一端连接于水泵14进水口,水泵14固定于主支架1上,且水泵14出水口连接有灌浆管15,水泵14通过出液管13从浆料槽11内吸取浆料,然后通过灌浆管15对需要灌浆的裂缝处进行灌浆操作。
灌浆完成后,即需要对裂缝处的多余浆料进行清除,所以在挡板2和液流板4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对称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两侧的清除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对多余的浆料进行清除,清除机构包括安装杆5、竖杆 6、电动推杆一7、侧板8以及收集板9,安装杆5固定于主支架1上,两根安装杆5对称的连接在主支架1上,且安装杆5与主支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杆5远离主支架1一端固定有竖杆6,竖杆6远离安装杆5一端固定有电动推杆一7,竖杆6将电动推杆一7的筒体固定于安装杆5上,电动推杆一7呈相向设置,可以使得电动推杆一7的移动杆体均朝着主支架1进行运动,实现对多余浆料的挤压,电动推杆一7上固定有侧板8,侧板8固定于电动推杆一7的杆体上,随着电动推杆一7的杆体一起运动,如说明书附图4 所示,侧板8远离电动推杆一7一侧固定有收集板9,通过收集板9对浆料的挤压,使浆料移动到收集板9上,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收集板9表面呈倾斜设置,使得通过挤压移动到收集板9上的多余浆料可以像中间汇聚,然后更好的进行回收,并且收集板9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挡板2和液流板4活动连接,然后在两块收集板9合并后,浆料通过液流孔42从收集板9上流出。
作为一个优选,为了使得收集板9上挤压得到的浆料更好的从液流孔42 流出,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在基座3上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侧壁上固定有转轴32,主支架1远离挡板2一端活动套接于转轴32上,使得主支架1可以绕着转轴3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收集板9整体向浆料槽11一端倾斜,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此时由于倾斜的原因,多余浆料由于重力的因素,可以更好的从液流孔42流出,通过回收管12进行浆料的回收。
而且为了方便主支架1绕着转轴32进行转动,也为了节约劳动力,在主支架1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远离主支架1一端固定于电动推杆二 16上,支撑杆17固定于电动推杆16的杆体上,电动推杆二16固定于浆料槽 11远离基座3一侧,电动推杆二16的筒体固定在浆料槽11侧壁上,且电动推杆二16的杆体带动支撑杆17沿着竖直方向进行运动,电动推杆二16在运动时,使得支撑杆17向上推动主支架1,然后主支架1绕着转轴32转动,不再需要人工去对主支架1进行操作。
当设备需要进行灌浆时,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两块收集板9分离,灌浆管15进行灌浆,灌浆完成后,需要使用清除机构对多余浆料进行清除,如说明书附图8所示,此时通过电动推杆一7带动两块收集板9相向运动,然后对多余浆料进行挤压、回收。
作为一个优选,主支架1上设置有开关10,开关10分别电性连接于电动推杆一7和电动推杆二16上,开关10上设置有两个按钮,分别对电动推杆一7和电动推杆二16进行控制,电动推杆均选用DT25型电动推杆,其推力以及接线情况均满足设备要求。
作为另一个优选,在浆料槽11内设置有搅拌器111,防止有的浆料会因为温度、湿度等因素在浆料槽11内自主凝固,避免无法流动情况的发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包括主支架(1)、基座(3)、浆料槽(11)、水泵(14)以及清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一端固定有挡板(2),所述主支架(1)远离挡板(2)一端固定于基座(3)上,所述挡板(2)和基座(3)之间设置有液流板(4),所述液流板(4)中开设有液流孔(42),所述液流板(4)通过连接杆(41)固定于主支架(1)上;
所述基座(3)靠近挡板(2)一侧固定有浆料槽(11),所述浆料槽(11)内分别插设有回收管(12)和出液管(13),所述回收管(12)远离浆料槽(11)一端连接于液流孔(42),所述出液管(13)远离浆料槽(11)一端连接于水泵(14)进水口,所述水泵(14)固定于主支架(1)上,且水泵(14)出水口连接有灌浆管(15);
所述挡板(2)和液流板(4)之间设置有清除机构,所述清除机构对称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清除机构包括安装杆(5)、竖杆(6)、电动推杆一(7)、侧板(8)以及收集板(9),所述安装杆(5)固定于主支架(1)上,所述安装杆(5)远离主支架(1)一端固定有竖杆(6),所述竖杆(6)远离安装杆(5)一端固定有电动推杆一(7),所述电动推杆一(7)上固定有侧板(8),所述侧板(8)远离电动推杆一(7)的一侧固定有收集板(9),所述收集板(9)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挡板(2)和液流板(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内侧壁上固定有转轴(32),所述主支架(1)远离挡板(2)一端活动套接于转轴(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远离主支架(1)一端固定于电动推杆二(16)上,所述电动推杆二(16)固定于浆料槽(11)远离基座(3)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上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分别电性连接于电动推杆一(7)和电动推杆二(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槽(11)内设置有搅拌器(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9)表面呈倾斜设置。
CN201721196067.2U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Active CN207194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6067.2U CN207194183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6067.2U CN207194183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4183U true CN207194183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9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6067.2U Active CN207194183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4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1115B (zh) 卧式混流喷冲清洗机
CN2095560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CN108621034A (zh) 一种用于无心磨磨床中的铁屑收集装置
CN210420785U (zh) 一种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预混合装置
CN207194183U (zh)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CN109423986A (zh) 一种河流水面及水下垃圾处理装置
CN202778940U (zh) 振动筛洗石分离机
CN209397137U (zh) 一种建筑物废弃混凝土高品质再生骨料回收装置
CN209423355U (zh) 一种mbr平板膜清洗装置
CN207228207U (zh) 一种防堵塞的水利工程淤泥清理装置
CN206981247U (zh) 一种砾石土洗筛装置
CN206232583U (zh) 港口淤泥处理固化制砖装置
CN206459201U (zh) 一种捞渣机双推杆装置
CN106642171A (zh) 一种捞渣机双推杆装置
CN208928832U (zh) 一种电解锰渣安全生态处置系统
CN2077144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7829137U (zh) 一种高钢性洗车机废水及泥沙自动收集装置
CN221183920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水源的模板清洗机
CN218339161U (zh) 一种建筑淤泥回收循环处理装置
CN206985942U (zh) 一种海水制冰预处理装置
CN108325902B (zh) 一种人工湿地填料清洗装置
CN2121202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泥沙分离装置
CN205767634U (zh) 网带式除渣车
CN210939854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生产用废料循环利用装置
CN208684445U (zh) 一种涂料冲洗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