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3814U - 一种平移闸机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移闸机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3814U
CN207193814U CN201721095747.5U CN201721095747U CN207193814U CN 207193814 U CN207193814 U CN 207193814U CN 201721095747 U CN201721095747 U CN 201721095747U CN 207193814 U CN207193814 U CN 207193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ed post
drive link
fixed
crank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5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锟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tuo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ntu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ntuo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ntu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5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3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3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3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移闸机芯,包括电机、机芯座、从动轮、主动轮、从动旋转轴、内固定板、外固定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辅助曲柄、主曲柄、前连杆、后连杆、闸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内固定板、外固定板和机芯座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所述主动轮与电机旋转轴固定,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杆与从动旋转轴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第一曲臂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侧边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移闸机芯,运行平稳、降低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平移闸机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移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移闸机芯。
背景技术
平移闸,也称平移门或平移门机,结合了自动门平移的运动方式和翼闸的劝阻功能特点,现已成为主流的通道管理设备之一。
现目前平移闸一般通过限位柱对摇臂进行机械限位,但现目前限位柱和传动臂直接通过刚性接触,磨损严重,碰撞声音较大,同时会影响结构的牢固性,容易造成旋转轴松动,从而导致闸门摆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移闸机芯,运行平稳、降低磨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平移闸机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移闸机芯,包括电机、机芯座、从动轮、主动轮、从动旋转轴、内固定板、外固定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辅助曲柄、主曲柄、前连杆、后连杆、闸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机芯座形状为U型,所述外固定板与机芯座固定,所述外固定板与机芯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固定板与外固定板固定,所述内固定板形状为U型,所述内固定板、外固定板和机芯座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所述电机固定于外固定板,所述电机旋转轴穿过外固定板进入密闭内腔,所述主动轮与电机旋转轴固定,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旋转轴与从动轮固定,所述从动旋转轴通过外固定板和机芯座进行旋转限位,所述从动旋转轴伸出机芯座,所述第一传动杆与从动旋转轴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主曲柄设有第一曲臂、第二曲臂和第三曲臂,所述主曲柄为T型结构,所述主曲柄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所述第二传动杆与第一曲臂铰接,所述辅助曲柄为L型结构,所述辅助曲柄设有第四曲臂和第五曲臂,所述辅助曲柄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所述前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曲臂、第四曲臂铰接,所述后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三曲臂、第五曲臂铰接,所述前连杆与闸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侧边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侧边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伸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表面设有橡胶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高度与第一传动杆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曲柄和辅助曲柄与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曲臂和第四曲臂为长曲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从动轮为大齿轮,所述主动轮为小齿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材料为热扎弹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平移闸机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从动旋转轴转动,从动旋转轴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第二传动杆带动主曲柄转动,通过辅助曲柄、前连杆和后连杆的联动,实现闸门的开门,当闸门打开的状态下,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重叠,第一限位柱挡住第一传动杆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闸门打开过头,当闸门关闭的状态下,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形成直线状态,第二限位柱挡住第一传动杆起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在限位过程中,第一传动杆首先接触到弹簧,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避免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直接刚性接触产生磨损和噪音,同时避免刚性碰撞使连接结构松动,让机芯运行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移闸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移闸机芯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移闸机芯的第一限位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平移闸机芯,包括机芯座1、后连杆2、电机3、第一限位柱4、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6、第二限位柱7、主曲柄8、前连杆9、闸门10、辅助曲柄11、外固定板12、主动轮13、内固定板14、从动轮15和从动旋转轴16。
所述机芯座1形状为U型,所述外固定板12与机芯座1固定,所述外固定板12与机芯1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固定板14与外固定板12固定,所述内固定板14形状为U型,所述内固定板14、外固定板12和机芯座1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可防止运行过程中杂物进入,所述电机3固定于外固定板12,所述电机3旋转轴穿过外固定板12进入密闭内腔,所述主动轮13与电机3旋转轴固定,所述从动轮15与主动轮13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轮15为大齿轮,所述主动轮13为小齿轮,从动轮15和主动轮13的组合起到减速的作用,避免开关闸门10时速度过快,所述从动旋转轴16与从动轮15固定,所述从动旋转轴16通过外固定板14和机芯座1的通孔进行旋转限位,使从动旋转轴16固定轴线旋转,所述从动旋转轴16伸出机芯座1,所述第一传动杆5与从动旋转轴16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杆5与第二传动杆6铰接,所述主曲柄8设有第一曲臂81、第二曲臂82和第三曲臂83,所述主曲柄为T型结构,所述主曲柄8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1,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1,所述主曲柄8可以绕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杆6与第一曲臂81铰接,所述辅助曲柄11为L型结构,所述辅助曲柄11设有第四曲臂111和第五曲臂112,所述辅助曲柄11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1,所述辅助曲柄11可以绕旋转轴转动,所述前连杆9两端分别与第二曲臂82、第四曲臂铰接111,所述后连杆2两端分别与第三曲臂83、第五曲臂铰接112,所述前连杆9与闸门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5侧边设有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所述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侧边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有弹簧71,所述弹簧71伸出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侧面,所述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表面设有橡胶套72,第一传动杆5碰到第一限位柱4或第二限位柱7时,可以通过橡胶套72的缓冲,减小碰撞力,所述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结构相同,制造更为简便,所述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高度与第一传动杆5平齐,能够实现限位功能,又不会挡住其它结构的运行。
所述主曲柄8和辅助曲柄11与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可减小摩擦力。
所述第二曲臂82和第四曲臂为长曲臂111,因第二曲臂82和第四曲臂111直接通过前连杆9和后连杆2控制闸门10的开合,可使闸门10开合的距离更大。
所述弹簧71材料为热扎弹钢,更为耐磨。
上述方案中,采用电机3带动主动轮13转动,主动轮13带动从动轮15转动,从动轮15带动从动旋转轴16转动,从动旋转轴16带动第一传动杆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杆6转动,第二传动杆6带动主曲柄8转动,通过辅助曲柄11、前连杆9和后连杆2的联动,实现闸门10的开门,当闸门10打开的状态下,第一传动杆5和第二传动杆6重叠,第一限位柱4挡住第一传动杆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闸门10打开过头,当闸门10关闭的状态下,第一传动杆5和第二传动杆6形成直线状态,第二限位柱6挡住第一传动杆5起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柱5和第二限位柱6在限位过程中,第一传动杆5首先接触到弹簧71,弹簧71起到缓冲作用,然后弹簧71压缩,第一传动杆5与橡胶套72接触进行限位,避免第一传动杆5与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7直接刚性接触产生磨损和噪音,同时避免刚性碰撞使连接结构松动,让机芯运行更为平稳。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平移闸机芯,包括电机、机芯座、从动轮、主动轮、从动旋转轴、内固定板、外固定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辅助曲柄、主曲柄、前连杆、后连杆和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机芯座形状为U型,所述外固定板与机芯座固定,所述外固定板与机芯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固定板与外固定板固定,所述内固定板形状为U型,所述内固定板、外固定板和机芯座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所述电机固定于外固定板,所述电机旋转轴穿过外固定板进入密闭内腔,所述主动轮与电机旋转轴固定,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旋转轴与从动轮固定,所述从动旋转轴通过外固定板和机芯座进行旋转限位,所述从动旋转轴伸出机芯座,所述第一传动杆与从动旋转轴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铰接,所述主曲柄设有第一曲臂、第二曲臂和第三曲臂,所述主曲柄为T型结构,所述主曲柄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所述第二传动杆与第一曲臂铰接,所述辅助曲柄为L型结构,所述辅助曲柄设有第四曲臂和第五曲臂,所述辅助曲柄通过旋转轴固定于机芯座,所述前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曲臂、第四曲臂铰接,所述后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三曲臂、第五曲臂铰接,所述前连杆与闸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侧边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侧边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伸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表面设有橡胶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高度与第一传动杆平齐。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曲柄和辅助曲柄与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臂和第四曲臂为长曲臂。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为大齿轮,所述主动轮为小齿轮。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材料为热扎弹钢。
CN201721095747.5U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平移闸机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3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5747.5U CN2071938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平移闸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5747.5U CN2071938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平移闸机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3814U true CN207193814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574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38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平移闸机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3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4828B1 (ko) 3d 마사지기
CN1329514A (zh) 行走装置
CN205268527U (zh) 一种揉敲一体的紧凑型按摩器
CN205558620U (zh) 翼门的连杆传动机构
CN206275811U (zh) 揉敲按摩机芯
CN207193814U (zh) 一种平移闸机芯
CN201227280Y (zh) 全自动c型臂x光机c型臂双轴向旋转结构
CN202380213U (zh) 针织横机起底板传动机构
WO2020259197A1 (zh) 一种3d按摩机芯及3d按摩机
CN205677430U (zh) 一种电动内摆门驱动机构
CN201551519U (zh) 摇摆型按摩器
CN206090385U (zh) 曲柄摇块传动的道闸机芯装置
CN109907960A (zh) 一种新型按摩机芯
CN206091788U (zh) 一种平移式自动开启防盗门
CN2931420Y (zh) 电梯门传动机构
CN203007872U (zh) 翼闸翼板伸缩机构
CN208996603U (zh) 一种新型自动控制拉门
CN207846284U (zh) 一种用于检票闸机的剪式扇门模块结构
CN206748683U (zh) 一种新型双盘摩擦压砖机
CN207970046U (zh) 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的软轴搓背机
US4213608A (en) Game racquets
CN207750460U (zh) 一种双弧形连杆平衡式凸轮传动机构
KR20210002171U (ko) 회전식 안마 전동 기구
CN206777688U (zh) 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驱动装置
TWM496501U (zh) 跑步機動力改良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