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3315U -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3315U
CN207193315U CN201721002000.0U CN201721002000U CN207193315U CN 207193315 U CN207193315 U CN 207193315U CN 201721002000 U CN201721002000 U CN 201721002000U CN 207193315 U CN207193315 U CN 207193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water
intake channel
pulp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20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Shu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Sh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Shu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Sh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20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3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3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33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炼铁技术领域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水渣过滤装置内部从进口通道至出口通道之间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渣水缓冲器,渣水缓冲器包括若干组左支架和若干组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以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渣水缓冲组件,渣水缓冲组件呈一定角度设置,远离出口通道的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设置,远离进口通道的另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进口通道设置;水渣过滤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铁领域中,通过在水渣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不同角度的渣水缓冲器,能够有效的延长水渣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设置的主通气道和副通气道能够实现废气和废水的回收,形成二次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技术背景
在高炉炼铁生产中,炉渣的处理工艺主要分为干渣和水渣处理两种,干渣法是将高炉渣放进干渣坑用空气冷却,并在渣层面上洒水,采用多层薄层放渣法,冷后破碎成适当粒度的致密渣块;水渣法是在炉前用高压水或机械将炉渣冲制成水渣,再经过渣水分离,冲渣水循环使用,成品水渣可作为水泥原料、混凝土骨料等;水渣与干渣相比,优点非常明显,其渣粒度小,易粉碎,生产方法集中,并可在离高炉较远处进行,生产能力较高;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其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97645.8,申请日为:2005. 8.12,公布号为:CN 2846424Y,公告日为:2006 年12 月13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环保型轮法渣处理装置包括红渣沟、粒化轮、挡渣板、粒化喷水管、脱水转鼓、受料斗、封闭罩、集水池、第二水泵、粒化循环水管、运渣皮带机,红渣沟的输出端位于粒化轮的上方,粒化喷水管位于粒化轮的上下方的封闭罩上,粒化轮、挡渣板、粒化喷水管、脱水转鼓位于封闭罩内,封闭罩的上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封闭罩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蒸汽冷凝装置,封闭罩的上端部与蒸汽冷凝装置的冷凝塔的底部相连接;该实用新型内部采用挡渣板对进入到脱水转鼓内的废渣进行阻挡,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进入脱水转鼓内的废渣与挡渣板接触时会四处飞溅,长时间使用时,废渣会对挡渣板有较大的磨损,而且需要经常更换;四处飞溅的废渣会长时间的对脱水转鼓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不均匀的腐蚀和磨损,不利于整个装置的平稳运行,给后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水渣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不同角度的渣水缓冲器,能够有效的延长水渣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设置的主通气道和副通气道能够实现废气和废水的回收,形成二次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包括左横梁支撑和右横梁支撑,左横梁支撑平行于右横梁支撑且间隔一端距离设置,左横梁支撑和右横梁支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装置,支撑辊装置上配合设置有水渣过滤装置,水渣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渣过滤装置呈中空圆筒形设置,水渣过滤装置的外围配合设置有圆筒形罩壳,圆筒形罩壳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的上方配合设置有主通气道,主通气道的正上方设置有冷凝装置;水渣过滤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进口通道,水渣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上侧至冷凝装置还设置有副通气道,进口通道至出口通道贯穿设置有支撑梁,支撑梁固定在圆筒形罩壳上,进口通道配合支撑梁固定设置,水渣过滤装置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槽,导料槽与出口通道连接,水渣过滤装置内部从进口通道至出口通道之间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渣水缓冲器,渣水缓冲器包括若干组左支架和若干组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以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渣水缓冲组件,渣水缓冲组件呈一定角度设置,远离出口通道的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设置,远离进口通道的另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进口通道设置;水渣过滤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水渣过滤装置进行旋转运动,设置在左横梁支撑和右横梁支撑之间的支撑辊装置能够对水渣过滤装置进行有效的支撑,支撑的同时,支撑辊装置能够能够随着水渣过滤装置的旋转一起旋转运动;此时需要处理的废渣大批量的从设置在水渣过滤装置一端的进口通道进入到水渣过滤装置内部,进入时由于进口通道配合支撑梁设置,所以支撑梁能够有力的支撑进口通道,不至于垮塌;在废渣进入到水渣过滤装置内部时会直接冲到渣水缓冲器上,渣水缓冲器上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牢牢固定在支撑梁上,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渣水缓冲组件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承受废渣的冲刷;由于远离出口通道的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设置,远离进口通道的另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进口通道设置,进入水渣过滤装置内部的废渣与设置在内部的渣水缓冲组件接触,少量飞溅出的废渣不会朝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飞溅,而是向水渣过滤装置内部中心少量的飞溅,由于渣水缓冲组件结构区别于以往的挡渣板,所以该渣水缓冲组件可以有效的避免95%以上的废渣飞溅;当废渣进入到渣水缓冲组件上时然后会被水渣过滤装置带到上端,同时废渣受到喷水装置的高压冲刷形成水渣,其冲刷时形成的废气直从主通气道和副通气道流出,并经过冷凝装置进行冷凝,冷凝出的冷凝水能够对水渣过滤装置内部的部分废渣形成二次结合,继续形成水渣;废气直接从冷凝装置流出,经过热量回收能够形成热量的二次回收利用;经过渣水分离的水渣从导料槽流出,经过皮带输送机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通过在水渣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不同角度的渣水缓冲器,能够有效的延长水渣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设置的主通气道和副通气道能够实现废气和废水的回收,形成二次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渣水缓冲器固定牢靠,能够在大量废渣的冲刷下保证不变形,能够正常工作;支撑梁包括左梁和右梁,左梁和右梁以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梁和右梁上分别设置有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固定在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上,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呈Z字形设置;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包括与左加强筋、右加强筋固定的上横板,平行于上横板设置的下横板以及设置在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且分别垂直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纵向板;上横板设置在纵向板的正面,下横板设置在纵向板的反面;上横板和纵向板之间设置两组上加强结构,上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横板的两侧,两侧设置的上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下横板和纵向板之间设置有下加强结构,下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横板的两侧,下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纵向板中部设置有螺栓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渣水缓冲组件能够尽可能对冲刷来的废渣进行降速,而且尽量避免废渣不四处飞溅;渣水缓冲组件包括呈山字形设置耐磨板,耐磨板上设有两个料槽,料槽内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耐磨板表面堆焊有碳化钨耐磨层,耐磨板背面设置有T形支撑板,T形支撑板与耐磨板配合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耐磨板和T形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渣水缓冲组件的两侧斜向固定在左支架、右支架的下横板上,渣水缓冲组件通过螺栓与设置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下横板连接;渣水缓冲器设置有若干组,最靠近进口通道一侧渣水缓冲器上的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并与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呈45°-60°设置,其他的渣水缓冲器上的渣水缓冲组件朝向进口通道并与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呈120°-135°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整个渣粒化成套系统传动平稳,即使在有一定的偏差之下能够正常平稳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驱动装置设置在出口通道端,驱动装置包括后底座、前底座、设置 在后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前底座上的传动装置;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与万向联轴器连接,万向联轴器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小齿轮,水渣过滤装置上配合小齿轮设置有大齿圈;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底座上设置有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水渣过滤装置传动稳定,而且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分别包括设置在前底座上的座壳,座壳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两侧设置有内压盖,每个内压盖的外侧设置有外压盖,内压盖上靠近输出轴处设置有凹槽,外压盖配合凹槽设置有凸台,凹槽和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分别与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螺栓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导料槽能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够较长时间的使用;导料槽包括底板、设置在后底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方的上板,底板中端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支撑座,底板中端还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挡渣板;导料槽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板,底板自上到下间隔设置有若干扁铁,若干扁铁横向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上板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圆钢;上板还设置有检修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进口通道能够进入大量的废渣,而且避免废渣外溢;进口通道包括矩形法兰,矩形法兰一侧连接有进口,进口自矩形法兰处到水渣过滤装置内逐渐变小,进口通道的两侧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支撑架,进口通道内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渣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水渣过滤装置不会左右移动产生掉落登危险;右横梁支撑的中端设置有挡轮组件,挡轮组件包括挡轮座,挡轮座上垂直设置有挡轮轴,挡轮轴上设置有挡轮轴承,挡轮轴承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挡轮轴承外围设置配合设置有挡轮,挡轮上方设置有锁紧压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渣水缓冲器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渣水缓冲器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槽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槽的结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口通道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口通道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挡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凝装置、2主通气道、3支撑梁、4进口通道、5左横梁支撑、6渣水缓冲器、7右横梁支撑、8出口通道、9水渣过滤装置、10导料槽、11副通气道、12支撑辊装置、13圆筒形罩壳、14喷水装置、1a左侧板、2a扁铁、3a右侧板、4a圆钢、5a检修门、6a底板、7a支撑座、8a挡渣板、9a上板、10a弧形板、1b左梁、2b左加强筋、3b上横板、4b上加强结构、5b纵向板、6b左支架、7b下横板、8b下加强结构、9b碳化钨耐磨层、10b右支架、11b料槽、12bT形支撑板、13b右加强筋、14b右梁、15b渣水缓冲组件、16b耐磨板、1c小齿轮、2c支撑板、3c输出轴、4c万向联轴器、5c减速箱、6c联轴器、7c前密封支撑装置、8c前底座、9c电机、10c后底座、11c内压盖、12c外压盖、13c凹槽、14c凸台、15c密封装置、16c轴承、17c后密封支撑装置、18c座壳、1d支撑架、2d弧形挡渣板、3d矩形法兰、1e挡轮轴、2e锁紧装置、3e挡轮座、4e挡轮轴承、5e挡轮、6e锁紧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包括左横梁支撑5和右横梁支撑7,左横梁支撑5平行于右横梁支撑7且间隔一端距离设置,左横梁支撑5和右横梁支撑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装置12,支撑辊装置12上配合设置有水渣过滤装置9,水渣过滤装置9内设置有喷水装置14;水渣过滤装置9呈中空圆筒形设置,水渣过滤装置9的外围配合设置有圆筒形罩壳13,圆筒形罩壳13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的上方配合设置有主通气道2,主通气道2的正上方设置有冷凝装置1;水渣过滤装置9的一端设置有进口通道4,水渣过滤装置9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通道8,出口通道8的上侧至冷凝装置1还设置有副通气道11,进口通道4至出口通道8贯穿设置有支撑梁3,支撑梁3固定在圆筒形罩壳13上,进口通道4配合支撑梁3固定设置,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槽10,导料槽10与出口通道8连接,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从进口通道4至出口通道8之间配合支撑梁3设置有渣水缓冲器6,渣水缓冲器6包括若干组左支架6b和若干组右支架10b,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以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之间设有渣水缓冲组件15b,渣水缓冲组件15b呈一定角度设置,远离出口通道8的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15b朝向出口通道8设置,远离进口通道4的另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15b朝进口通道4设置;水渣过滤装置9由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梁3包括左梁1b和右梁14b,左梁1b和右梁14b以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梁1b和右梁14b上分别设置有左加强筋2b和右加强筋13b,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分别固定在左加强筋2b和右加强筋13b上,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分别呈Z字形设置;左支架6b、右支架10b分别包括与左加强筋2b、右加强筋13b固定的上横板3b,平行于上横板3b设置的下横板7b以及设置在上横板3b和下横板7b之间且分别垂直与上横板3b和下横板7b的纵向板5b;上横板3b设置在纵向板5b的正面,下横板7b设置在纵向板5b的反面;上横板3b和纵向板5b之间设置两组上加强结构4b,上加强结构4b设置在上横板3b的两侧,两侧设置的上加强结构4b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下横板7b和纵向板5b之间设置有下加强结构8b,下加强结构8b设置在上横板3b的两侧,下加强结构8b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纵向板5b中部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渣水缓冲组件15b包括呈山字形设置耐磨板16b,耐磨板16b上设有两个料槽11b,料槽11b内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耐磨板16b表面堆焊有碳化钨耐磨层9b,耐磨板16b背面设置有T形支撑板12b,T形支撑板12b与耐磨板16b配合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耐磨板16b和T形支撑板12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渣水缓冲组件15b的两侧斜向固定在左支架6b、右支架10b的下横板7b上,渣水缓冲组件15b通过螺栓与设置在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上的下横板7b连接;渣水缓冲器6设置有若干组,最靠近进口通道4一侧渣水缓冲器6上的渣水缓冲组件15b朝向出口通道8并与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呈45°-60°设置,其他的渣水缓冲器6上的渣水缓冲组件15b朝向进口通道4并与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呈120°-135°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出口通道8端,驱动装置包括后底座10c、前底座8c、设置 在后底座10c上的电机9c、设置在前底座8c上的传动装置;电机9c通过联轴器6c与减速箱5c连接,减速箱5c的输出轴3c与万向联轴器4c连接,万向联轴器4c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小齿轮1c,水渣过滤装置9上配合小齿轮1c设置有大齿圈;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3c,输出轴3c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底座8c上设置有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分别包括设置在前底座8c上的座壳18c,座壳18c内设置有轴承16c,轴承16c两侧设置有内压盖11c,每个内压盖11c的外侧设置有外压盖12c,内压盖11c上靠近输出轴3c处设置有凹槽13c,外压盖12c配合凹槽13c设置有凸台14c,凹槽13c和凸台14c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15c;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2c,支撑板2c分别与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之间设置有螺栓调节装置;导料槽10包括底板6a、设置在后底板6a两侧的左侧板1a和右侧板3a、设置在左侧板1a和右侧板3a上方的上板9a,底板6a中端配合支撑梁3设置有支撑座7a,底板6a中端还配合支撑梁3设置有挡渣板8a;导料槽10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板10a,底板6a自上到下间隔设置有若干扁铁2a,若干扁铁2a横向设置在左侧板1a和右侧板3a之间;上板9a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圆钢4a;上板9a还设置有检修门5a;进口通道4包括矩形法兰3d,矩形法兰3d一侧连接有进口,进口自矩形法兰3d处到水渣过滤装置9内逐渐变小,进口通道4的两侧配合支撑梁3设置有支撑架1d,进口通道4内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渣板2d;右横梁支撑7的中端设置有挡轮组件,挡轮组件包括挡轮座3e,挡轮座3e上垂直设置有挡轮轴1e,挡轮轴1e上设置有挡轮轴承4e,挡轮轴承4e通过锁紧装置2e锁紧固定,挡轮轴承4e外围设置配合设置有挡轮5e,挡轮5e上方设置有锁紧压盖6e。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水渣过滤装置9进行旋转运动,设置在左横梁支撑5和右横梁支撑7之间的支撑辊装置12能够对水渣过滤装置9进行有效的支撑,支撑的同时,支撑辊装置12能够能够随着水渣过滤装置9的旋转一起旋转运动;此时需要处理的废渣大批量的从设置在水渣过滤装置9一端的进口通道4进入到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进入时由于进口通道4配合支撑梁3设置,所以支撑梁3能够有力的支撑进口通道4,不至于垮塌;在废渣进入到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时会直接冲到渣水缓冲器6上,渣水缓冲器6上的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牢牢固定在支撑梁3上,在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之间的渣水缓冲组件15b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左支架6b和右支架10b上承受废渣的冲刷;由于最靠近进口通道4一侧渣水缓冲器6上的渣水缓冲组件15b朝向出口通道8并与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呈45°-60°设置,其他的渣水缓冲器6上的渣水缓冲组件15b朝向进口通道4并与水渣过滤装置9的中心线120°-135°设置,而且渣水缓冲组件15b上的耐磨板16b呈山字形设置,进入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的废渣与设置在内部的耐磨板16b内的料槽11b接触,废渣落到两边的料槽11b内,即使飞溅出来也会被设置在料槽11b的两边挡住,避免废渣朝进口通道4和出口通道8飞溅,而且渣水缓冲组件15b呈一定角度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水过滤掉,并在料槽11b中留下废渣,进而降低电机9c的负载,能够节约能耗;所以该渣水缓冲组件15b可以有效的避免95%以上的废渣飞溅;当废渣进入到渣水缓冲组件15b上的耐磨板16b时然后会被水渣过滤装置9带到上端,同时废渣受到喷水装置14的高压冲刷形成水渣,其冲刷时形成的废气直从主通气道2和副通气道11流出,并经过冷凝装置1进行冷凝,冷凝出的冷凝水能够对水渣过滤装置9内部的部分废渣形成二次结合,继续形成水渣;废气直接从冷凝装置1流出,经过热量回收能够形成热量的二次回收利用;经过渣水分离的水渣从导料槽10流出,水渣从地板一直向下流,由于导料槽10上侧设置有弧形板10a,所以可以有效的对水渣进行收集,避免经过渣水分离的水渣二次分离,浪费能耗,在水渣由上往下流动时,会经过若干扁铁2a,若干扁铁2a可以有效的对水渣流出的速度进行缓冲降速,同时减少底板6a的磨损,延长底板6a的使用寿命,最后水渣经过皮带输送机运走;设置在前底座8c两侧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在电机9c和减速箱5c的带动下能够平稳进行运转,在运转过程中,减速箱5c的输出轴3c与万向联轴器4c连接,所以即使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有一定的偏移也不会影响整个成套系统的稳定运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前密封支撑装置7c和后密封支撑装置17c两侧分别配合设置有密封装置15c,能够有效的对轴承16c进行密封,避免其受损坏;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挡轮5e能够随着水渣过滤装置9一起旋转,挡轮座3e固定在右横梁支撑7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渣过滤装置9产生位移进而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包括左横梁支撑和右横梁支撑,所述左横梁支撑平行于右横梁支撑且间隔一端距离设置,所述左横梁支撑和右横梁支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装置,所述支撑辊装置上配合设置有水渣过滤装置,水渣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渣过滤装置呈中空圆筒形设置,所述水渣过滤装置的外围配合设置有圆筒形罩壳,所述圆筒形罩壳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上方配合设置有主通气道,所述主通气道的正上方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水渣过滤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水渣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的上侧至冷凝装置还设置有副通气道,所述进口通道至出口通道贯穿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在圆筒形罩壳上,所述进口通道配合支撑梁固定设置,所述水渣过滤装置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与出口通道连接,所述水渣过滤装置内部从进口通道至出口通道之间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渣水缓冲器,所述渣水缓冲器包括若干组左支架和若干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以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渣水缓冲组件,所述渣水缓冲组件呈一定角度设置,远离出口通道的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设置,远离进口通道的另一部分渣水缓冲组件朝进口通道设置;所述水渣过滤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左梁和右梁,所述左梁和右梁以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梁和右梁上分别设置有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固定在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上,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呈Z字形设置;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包括与左加强筋、右加强筋固定的上横板,平行于上横板设置的下横板以及设置在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且分别垂直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纵向板;所述上横板设置在纵向板的正面,所述下横板设置在纵向板的反面;所述上横板和纵向板之间设置两组上加强结构,所述上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横板的两侧,所述两侧设置的上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下横板和纵向板之间设置有下加强结构,所述下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横板的两侧,所述下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纵向板中部设置有螺栓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水缓冲组件包括呈山字形设置耐磨板,所述耐磨板上设有两个料槽,所述料槽内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耐磨板表面堆焊有碳化钨耐磨层,所述耐磨板背面设置有T形支撑板,所述T形支撑板与耐磨板配合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耐磨板和T形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渣水缓冲组件的两侧斜向固定在左支架、右支架的下横板上,所述渣水缓冲组件通过螺栓与设置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下横板连接;所述渣水缓冲器设置有若干组,最靠近进口通道一侧渣水缓冲器上的渣水缓冲组件朝向出口通道并与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呈45°-60°设置,其他的渣水缓冲器上的渣水缓冲组件朝向进口通道并与水渣过滤装置的中心线呈120°-13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出口通道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后底座、前底座、设置在后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前底座上的传动装置;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万向联轴器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小齿轮,所述水渣过滤装置上配合小齿轮设置有大齿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底座上设置有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分别包括设置在前底座上的座壳,所述座壳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两侧设置有内压盖,所述每个内压盖的外侧设置有外压盖,所述内压盖上靠近输出轴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压盖配合凹槽设置有凸台,所述凹槽和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前密封支撑装置和后密封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螺栓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包括底板、设置在后底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方的上板,所述底板中端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中端还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挡渣板;所述导料槽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底板自上到下间隔设置有若干扁铁,所述若干扁铁横向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上板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圆钢;所述上板还设置有检修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通道包括矩形法兰,所述矩形法兰一侧连接有进口,所述进口自矩形法兰处到水渣过滤装置内逐渐变小,所述进口通道的两侧配合支撑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进口通道内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渣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横梁支撑的中端设置有挡轮组件,所述挡轮组件包括挡轮座,所述挡轮座上垂直设置有挡轮轴,所述挡轮轴上设置有挡轮轴承,所述挡轮轴承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所述挡轮轴承外围设置配合设置有挡轮,所述挡轮上方设置有锁紧压盖。
CN201721002000.0U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93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2000.0U CN20719331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2000.0U CN20719331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3315U true CN207193315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200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9331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3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5262A (zh) * 2017-08-11 2017-11-14 扬州市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5262A (zh) * 2017-08-11 2017-11-14 扬州市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CN107345262B (zh) * 2017-08-11 2022-11-11 扬州市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9364B (zh) 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
CN107537668A (zh) 一种中药粉碎烘干筛选一体化装置
CN111850194A (zh) 一种高温钢渣底吹风冷破碎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7287368A (zh) 一种转炉钢渣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597247A (zh) 一种矿石高效粉碎筛选装置
CN100445398C (zh) 一种钢渣超细粉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4561560B (zh) 铜渣缓冷处理工艺
CN208599895U (zh) 钢渣热破碎装置
CN110732383A (zh) 一种用机制砂立磨生产精品砂的工艺系统
CN207193315U (zh)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CN113061673A (zh) 一种高温钢渣旋转床破碎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6482530A (zh) 一种烧结矿用多罐式显热回收装置及显热回收方法
CN215612141U (zh) 一种高温钢渣圆盘破碎余热回收装置
CN107345262A (zh) 一种改进型渣粒化成套系统
CN108148933B (zh) 一种高炉炉渣的处理机构及其处理方法
CN104109759A (zh) 高钛渣湿法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321696A (zh) 高炉炉渣处理设备及其炉渣处理方法
CN201684884U (zh) 铸造旧砂、炉渣回收处理设备
CN205308449U (zh) 一种用于立磨机的刮料板
CN101862810B (zh) 一种铸造旧砂、炉渣回收处理设备
CN1177063C (zh) 一种高炉炉渣处理系统
CN202255116U (zh) 一种安全智能鞭炮装药机
CN206974111U (zh) 一种耐火材料回收干燥装置
CN207430664U (zh) 一种滚筒式筛分装置
CN216998467U (zh) 一种炼钢尾渣的高效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