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1430U -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1430U
CN207191430U CN201721208773.4U CN201721208773U CN207191430U CN 207191430 U CN207191430 U CN 207191430U CN 201721208773 U CN201721208773 U CN 201721208773U CN 207191430 U CN207191430 U CN 207191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handset
wing
machine tool
composite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87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文
刘超
刘卓
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Institute Yangzho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to CN2017212087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1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涉及一种海上搜索飞机方案。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包括:无人母机(1)、第一无人子机(2)以及第二无人子机(3)。第一无人子机(2)与第二无人子机(3)分别与无人母机(1)的机翼两端对接,子母机一体化运行,子机起到增大机翼展弦比作用,气动效率高。母机搭载子机起飞,空中投放后,子机无动力滑降到低空高度后开始有动力巡航。母机实现高空快速普察、子机低空抵近精察,优势互补,经济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搜索飞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背景技术
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属于新型海上搜索工具,目前海上执行搜索任务的飞机或者直升机,仅能在相对固定的高度执行任务,不能同时兼具高空快速普察、低空抵近精察,经济性不好,续航时间短,搜索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以解决普通海上搜索飞机不能同时兼具高空快速普察、低空抵近精察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包括:
无人母机,所述无人母机包括第一机身、第一螺旋桨、第一机翼、第一尾翼和起落架;
第一无人子机,所述第一无人子机包括第二机身、第二螺旋桨、第二机翼、第二尾翼,所述第一无人子机右翼的端部与所述无人母机左翼的端部对接;
第二无人子机,所述第二无人子机包括第三机身、第三螺旋桨、第三机翼、第三尾翼,所述第二无人子机左翼的端部与所述无人母机右翼的端部对接。
可选地,所述无人母机、所述第一无人子机以及所述第二无人子 机动力为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活塞发动机。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以及所述第三螺旋桨为拉进式螺旋桨。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翼、所述第二机翼以及所述第三机翼是平直上单翼。
可选地,所述第一尾翼、所述第二尾翼以及所述第三尾翼的形式是单垂尾、下平尾。
可选地,所述无人母机采用三点式起落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机翼的左翼、右翼及第一尾翼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采用子母机形式,子母机一体化运行,子机起到增大机翼展弦比作用,气动效率高。母机实现高空快速普察、子机低空抵近精察,优势互补,高经济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总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分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包括:无人母机1、第一无人子机2以及第二无人子机3。
具体地,无人母机1采用常规布局形式,包括第一机身11、第一螺旋桨12、第一机翼13、第一尾翼14、起落架15。本实施例中,动力优选采用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活塞发动机,清洁、环保,还可以增加无人机的飞行时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螺旋桨12采用没有发动机短舱阻挡的、螺旋桨效率较高的拉进式螺旋桨,当发动机安装在第一机翼13上时,第一螺旋桨12后面的高速气流还可用来增加第一机翼12的升力,改善飞机起飞性能;进一步,第一机翼13优选采用大展弦比平直上单翼,可以降低诱导阻力,从而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增加亚音速航程;第一尾翼14采用单垂尾、下平尾形式;另外,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三点式起落架15,分别设置在第一机翼13的左翼和右翼及第一尾翼14下端,保证飞机着陆时的安全。
进一步,第一无人子机2包括第二机身21、第二螺旋桨22、第二机翼23和第二尾翼24;第二无人子机3包括第三机身31、第三螺旋桨32、第三机翼33和第三尾翼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无人子机2与第二无人子机3分别采用与无人母机1相同的常规布局形式。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无人子机2的右翼与无人母机1的左翼对接,第二无人子机3的左翼与无人母机1的右翼对接,这种连接形式可增大展弦比,起到提高气动效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第一无人子机2与第二无人子机3由无人母机1搭载起飞,空中投放后,第一无人子机2与第二无人子机3无动力滑降到低空高度后开始有动力巡航,完成任务后可与无人母机1空中对接,或者飞回机场撞网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采用子母机形式。子母机在高空一体化运行,由母机进行快速大范围搜索后,经数据处理及目标预判,若发现疑似搜索目标或海上浓雾等恶劣条件下导致高空搜索效 果不佳时投放子机,子机分离后无动力滑降到低空高度后开始有动力巡航,对重点兴趣目标进行抵近搜索,任务完成后,子机可与母机空中对接,或者飞回机场撞网回收。双子机分别与母机机翼两端对接的形式,还可增大展弦比,起到提高气动效率的作用;大展弦比机翼与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活塞发动机、拉进式螺旋桨组合形式,适于长时间执行搜索、监视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在军、民用市场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母机(1),所述无人母机(1)包括第一机身(11)、第一螺旋桨(12)、第一机翼(13)、第一尾翼(14)和起落架(15);
第一无人子机(2),所述第一无人子机(2)包括第二机身(21)、第二螺旋桨(22)、第二机翼(23)、第二尾翼(24),所述第一无人子机(2)右翼的端部与所述无人母机(1)左翼的端部对接;
第二无人子机(3),所述第二无人子机(3)包括第三机身(31)、第三螺旋桨(32)、第三机翼(33)、第三尾翼(34),所述第二无人子机(3)左翼的端部与所述无人母机(1)右翼的端部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母机(1)、所述第一无人子机(2)以及所述第二无人子机(3)动力为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活塞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12)、所述第二螺旋桨(22)以及所述第三螺旋桨(32)为拉进式螺旋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13)、所述第二机翼(23)以及所述第三机翼(33)是平直上单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翼(14)、所述第二尾翼(24)以及所述第三尾翼(34)的形式是单垂尾、下平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母机(1)采用三点式起落架(15),分别设置在第一机翼(13)的左翼、右翼及第一尾翼(14)下端。
CN201721208773.4U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Active CN207191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773.4U CN207191430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773.4U CN207191430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1430U true CN207191430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8773.4U Active CN207191430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14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679A (zh) * 2018-12-07 2019-04-12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翼梢小翼式组合飞机
CN111661342A (zh) * 2020-06-06 2020-09-15 河北柒壹壹玖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混合动力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679A (zh) * 2018-12-07 2019-04-12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翼梢小翼式组合飞机
CN111661342A (zh) * 2020-06-06 2020-09-15 河北柒壹壹玖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混合动力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0907B (zh) 新型混合动力垂直短距起降无人飞行器
Gohardani A synergistic glance at the prospects of distributed propulsion technology and the electric aircraft concept for future unmanned air vehicles and commercial/military aviation
CN103192990B (zh) 可短距/垂直起降的飞翼布局飞机
CN102826215B (zh) 一种可短距起降的轻小型飞翼载人机
CN200939356Y (zh) 小型遥感监测无人机
CN106184741B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2514712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3158856B (zh) 可短距起降的轻型螺旋桨飞翼飞机
CN106697274B (zh)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
CN108945434B (zh) 一种地效飞行器
CN108216621A (zh) 一种机翼翼尖连接并联式子母飞行器
CN208102309U (zh) 三翼面布局垂直起降通用飞机
CN207191430U (zh) 一种海上搜索无人子母机
CN109573025A (zh) 一种用于海上快速支援保障的地效飞机
CN208053611U (zh) 高效电动滑翔无人机
CN204279947U (zh) 一种新型长程无人预警飞机
CN105564638A (zh) 一种特种飞机气动布局
CN202295289U (zh) 特种高速无人机
CN106915453A (zh) 一种飞机起降方式及系统
CN103863561A (zh) 一种机翼可折叠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6087302U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11253017U (zh) 一种串列翼可垂直起降的无人飞机
CN212313298U (zh) 小型太阳能无人机
CN111017190A (zh) 一种融合体布局大型民用客机
CN206885351U (zh) 一种飞机起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B, building 28, Jiangsu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base, Guangling New Town,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2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Institute Yangzho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avorn street in Huanggu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No. 40 110035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