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4310U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4310U
CN207164310U CN201721089923.4U CN201721089923U CN207164310U CN 207164310 U CN207164310 U CN 207164310U CN 201721089923 U CN201721089923 U CN 201721089923U CN 207164310 U CN207164310 U CN 207164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lug
load bearing
joints
groo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99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淑惠
李彦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loriole Electropti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99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4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4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4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含一个承载单元、两个设置于该承载单元中并沿一插设方向延伸的插接单元,及一个可脱离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的套覆单元。该承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两个彼此间隔且沿该插设方向延伸的延伸槽的本体,每一个延伸槽具有一开口。该等插接单元分别穿设有一光纤,且可分别自该等开口进出地以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设置于该等延伸槽中,以对调该等光纤的极性。该等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时,是相对于该等插接单元在该第二位置时旋转180度。该套覆单元遮蔽该等延伸槽的该等开口,使该等插接单元以所需的位置定位于该承载单元中。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接光纤用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为一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包含一壳体单元11、两个彼此间隔插设于该壳体单元11中并分别用于穿设一光纤19的接头模块12、一套接于该壳体单元11并用于可脱离地定位该等接头模块12的套接组件13、一连接于该壳体单元11的切换机构14,及一连接于该切换机构14相对后方的尾套15。其中,该壳体单元11包括两个彼此对合组接的半壳件111,该等半壳件111共同夹制该等接头模块12,而该切换机构14能沿一延伸轴线L旋转,改变限位该等半壳件111的夹制力道。要先行说明的是。该等接头模块12中所穿设的该等光纤19具有不同的极性,故在图2中将该等接头模块12区分为接头模块(A)12A以及接头模块(B)12B,而该等光纤19则区分为光纤(A)19A以及光纤(B)19B,以利于后续说明。
参阅图2与图3,该光纤(A)19A以及该光纤(B)19B具有不同的极性,且是分别穿设于该接头模块(A)12A以及该接头模块(B)12B中。然而,进行光纤配接的施工作业时,时常会有对调该光纤连接器1极性的需求,较理想的设计是能在不拆卸该光纤连接器1而重新配置该光纤(A)19A以及该光纤(B)19B的情况下,快速对调极性。
接着参阅图3至图5,在拆卸该套接组件13后,只要沿该延伸轴线L旋转该切换机构14,即能使该等半壳件111彼此产生微小间隙,此时由于该等接头模块12已不受到该等半壳件111的夹制力道,故能如图3所示地,以平行该延伸轴线L的转轴,180度向右旋转该接头模块(B)12B,接着再如图4所示地,以平行该延伸轴线L的转轴,180度向左旋转该接头模块(A)12A。最后在组装回该套接组件13后复位该切换机构14,使该等半壳件111重新限位该等接头模块12后,即能如图5所示地使该接头模块(A)12A与该接头模块(B)12B相较于如图2所示而相互对调,此时该光纤(A)19A以及该光纤(B)19B亦已随着对调,完成对调极性的切换动作。
不过,在进行对调极性的切换动作时,该等接头模块12是在该等半壳件111间旋转,若是该等接头模块12在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单方向旋转后,难免会使该等光纤19相对于该等接头模块12产生扭转,进而使该等接头模块12与该等光纤19间的定位关系松脱,造成在旋转该等接头模块12时,可能无法对应旋转该等光纤19,影响正常的对调极性功能。
另外,目前LC(Lucent Connector/Local Connector)型态的该光纤连接器1,流通有该等光纤19间隔5.25公厘,以及间隔6.25公厘的两种规格,若能在不更换另一种规格产品的情况下,直接依据需求改变该光纤连接器1的规格,则对于光纤网络配接的效率提升,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改变极性的功能维持正常的光纤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沿一个插设方向延伸,并包含一个承载单元、两个沿该插设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该承载单元中的插接单元,及一个可脱离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的套覆单元。
该承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两个彼此间隔且沿该插设方向延伸的延伸槽的本体,每一个延伸槽具有一与另一延伸槽位于相反侧的开口。
该等插接单元分别穿设有一光纤,且可分别自该等开口进出地以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设置于该等延伸槽中,该等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时,是相对于该等插接单元在该第二位置时,各自以平行该插设方向的轴线旋转180度。
该套覆单元套覆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上时,是遮蔽该等延伸槽的该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该承载单元的其中一个延伸槽具有一个邻近于对应开口的第一槽区,及一个以靠近另一个延伸槽的方向与该第一槽区并排的第二槽区,对应的插接单元能选择设置于该第一槽区或该第二槽区中,改变与另一个插接单元的间隔距离。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该承载单元的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沿该插设方向凸伸且围绕所述插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并用于定位该等插接单元的限位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该承载单元的本体具有一个与该第一槽区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一凸柱,及一个与该第二槽区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二凸柱,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槽区时,是径向顶抵该第一凸柱,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槽区时,是径向顶抵于该第二凸柱。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每一个插接单元包括一个壳体,及一个连接于该壳体其中一侧并倾斜向后延伸的定位件,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所述插接单元的所述定位件皆是位于同一侧。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该套覆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个面板及一个底板的主体,及一个连接于该主体的面板且倾斜向前延伸的搭接件,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套覆单元是配合所述插接单元,以该搭接件搭接于所述定位件上的方向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该承载单元还包括一个嵌设于该本体的指示块,该套覆单元的主体的面板具有一个呈贯穿状的窗口,当该套覆单元配合位于该第一位置的所述插接单元而套覆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上时,该指示块经由该窗口而向外显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该套覆单元脱离该承载单元的本体时,该等插接单元能分别经该等开口而自该等延伸槽脱出,并且在改变相对位置后重新设置于该等延伸槽中,借此对调该等插接单元插设时的相对位置,也改变穿设于该等插接单元中的光纤的极性,由于该等插接单元是脱离该承载单元的本体后才改变位置,故能直接目视而确认该等插接单元与穿设的光纤的对应位置,也防止所述光纤在反复扭曲旋转而自该等插接单元松脱,确保该等光纤的极性确实因该等插接单元更动位置而对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光纤连接器;
图2是一立体图,辅助图1说明该光纤连接器组装完成的型态;
图3与图4皆是示意图,说明该光纤连接器进行对调极性的切换动作的情况;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光纤连接器相较于如图2所示的型态完成对调极性后的状态;
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一实施例;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情况,且呈现该实施例的两个插接单元位于一第一位置;
图8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套覆单元自一承载单元上脱离,且该等插接单元分别自该承载单元的两个延伸槽中脱离;
图9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等插接单元翻转而重新分别插设于该承载单元的该等延伸槽中;
图10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套覆单元配合该等插接单元的方向而翻转;
图11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套覆单元重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
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等插接单元位于一第二位置;
图13是一立体图,说明其中一延伸槽的一第一槽区及一第二槽区,以及该承载单元的一本体的多个限位部;
图14是一剖视图,辅助图13说明该等限位部定位该等插接单元的功能;
图15是一图14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与图17皆是剖视图,分别说明其中一插接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槽区及该第二槽区中的情况;及
图18与图19皆是前视图,分别配合图16与图17说明该等插接单元的间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一实施例,沿一个插设方向D延伸,并包含一个承载单元2、两个沿该插设方向D延伸并设置于该承载单元2中的插接单元3,及一个可脱离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2上的套覆单元4。其中,该实施例的该等插接单元3中分别穿设有一条光纤91,而该等光纤91彼此具有不同的极性。
该承载单元2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两个彼此间隔且沿该插设方向D延伸的延伸槽20的本体21,及一嵌设于该本体21的指示块22。每一个延伸槽20具有一与另一延伸槽20位于相反侧的开口209。其中,该等插接单元3是分别设置于该等延伸槽20中,该承载单元2的本体21具有两个沿该插设方向D凸伸且分别自相反两侧共同围绕该等插接单元3的至少一部分,并用于定位该等插接单元3的限位部211。
参阅图7与图8,每一个插接单元3包括一壳体31,及一连接于该壳体31其中一侧并倾斜向后延伸的定位件32。该等插接单元3可分别自该等开口209进出地以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设置于该等延伸槽20中。而该套覆单元4包括一个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面板411及一底板412的主体41,及一连接于该主体41的面板411且倾斜向前延伸的搭接件42。为了便于说明,在部分图式中是将该等插接单元3区分为插接单元(A)3A以及插接单元(B)3B,以利于在图式中辨识该等插接单元3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即为该等插接单元3以该第一位置设置于该等延伸槽20中的情况,此时该套覆单元4的主体41是套覆于该承载单元2的本体21上,且该搭接件42是同时搭接于该等插接单元3的定位件32上,该插接单元(A)3A是位于图7中的左侧,而该插接单元(B)3B则是位于图7中的右侧。由于该套覆单元4是遮蔽该等延伸槽20的该等开口209,故能确保该等插接单元3不会经由该等开口209脱出该等延伸槽20,以确实固定该等插接单元3的相对位置。
参阅图8至图12,当使用者欲调整该等插接单元3至该第二位置,以改变该等光纤91的极性排列时,只要如图8所示地使该套覆单元4自该承载单元2上脱离,接着使该等插接单元3如图8中箭头所示分别经该等开口209自该等延伸槽20中脱出,即能如图9中箭头所示地各自以平行该插设方向D的轴线180度翻转该等插接单元3后,并如图10所示地重新分别经该等开口209设置于该等延伸槽20中,再使该套覆单元4配合该等插接单元3而如图10中箭头所示以平行该插设方向D的轴线旋转180度。接着,只要如图11所示地使该套覆单元4的主体41重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2上,且使该搭接件42同时搭接于该等插接单元3的该等定位件32上,然后再翻转180度即能如图12所示地使该等插接单元3调整至该第二位置。此时,该插接单元(A)3A是位于图12的右侧,而该插接单元(B)3B则是位于图12的左侧,就该实施例沿该插设方向D插设的情况而言,该等插接单元3已相较于如图7所示的该第一位置左右对调,该等插接单元3中所穿设的该等光纤91的极性也已随着对调。
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让使用者能方便地自该实施例的外观辨识该等插接单元3的相对位置,以确认该等光纤91的极性,如图7所示,当该套覆单元4配合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等插接单元3而套覆于该承载单元2的本体21上时,该指示块22经由该窗口410而向外显露。该指示块22能相对于该本体21以不同颜色制造,或者在所述向外显露的部位设计字样的方式,使得用户能以自该窗口410中观察该指示块22颜色,或者是自该窗口410中观看该指示块22上字样的方式,快速地辨识该等插接单元3是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以在施工时确认该等光纤91的极性。
参阅图13,该承载单元2的其中一个延伸槽20具有一邻近于对应开口209的第一槽区201,及一以靠近另一延伸槽20的方向与该第一槽区201并排的第二槽区202。且该承载单元2的本体21还具有一与该第一槽区201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一凸柱218,及一与该第二槽区202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二凸柱219。该等限位部211能如图14与图15所示地,共同对插设于该等延伸槽20中的插接单元3产生环绕限位的作用力,防止使用者直接要将该等插接单元3在设置于该等延伸槽20中时就想要进行转动对调极性的动作。另外,也由于该等插接单元3要更动方向时,是分别经由该等开口209脱出该等延伸槽20才转动,故操作者易于直接目视而确认该等插接单元3与该等光纤91间的相对位置,且能避免因多次同方向旋转而使该等光纤91产生扭转而受损,确保该等插接单元3定位于该等延伸槽20以及调整极性的功能可以长期维持正常,更在每次操作都得以确实达成对调极性的目的。
参阅图16与图17,该实施例的其中一插接单元3能如图16所示地选择设置于对应延伸槽20的该第一槽区201中,或者选择如图17所示地设置于对应延伸槽20的该第二槽区202中。由于所述延伸槽20的第一槽区201与另一延伸槽20的距离,是较所述延伸槽20的第二槽区202与另一延伸槽20的距离要长,故当对应的插接单元3选择设置于该第一槽区201或该第二槽区202时,能如图18与图19所示地,改变该等插接单元3的间隔距离,以配合特定的间距规格。在目前常用的规格中,通常是使得该等插接单元3中的该等光纤91如图18所示间隔距离L1为6.25公厘,或如图19所示间隔距离L2为5.25公厘,该第一槽区201及该第二槽区202与另一延伸槽20的距离,即可配合上述的既定规格,但并不以此数值为限。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3设置于该第一槽区201时,是径向顶抵该第一凸柱218,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3设置于该第二槽区202时,是径向顶抵于该第二凸柱219,借此产生固定所述插接单元3的功效。

Claims (7)

1.一种光纤连接器,沿一个插设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承载单元,包括一个围绕界定出两个彼此间隔且沿该插设方向延伸的延伸槽的本体,每一个延伸槽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延伸槽位于相反侧的开口;
两个插接单元,沿该插设方向延伸且分别穿设有一条光纤,并可分别自所述开口进出地以一个第一位置或一个第二位置设置于所述延伸槽中,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时,是相对于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二位置时,各自以平行该插设方向的轴线旋转180度;及
一个套覆单元,可脱离地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且该套覆单元套覆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上时,是遮蔽所述延伸槽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单元的其中一个延伸槽具有一个邻近于对应开口的第一槽区,及一个以靠近另一个延伸槽的方向与该第一槽区并排的第二槽区,对应的插接单元能选择设置于该第一槽区或该第二槽区中,改变与另一个插接单元的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沿该插设方向凸伸且围绕所述插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并用于定位该等插接单元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具有一个与该第一槽区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一凸柱,及一个与该第二槽区相间隔并向前凸伸的第二凸柱,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槽区时,是径向顶抵该第一凸柱,所述对应的插接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槽区时,是径向顶抵于该第二凸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插接单元包括一个壳体,及一个连接于该壳体其中一侧并倾斜向后延伸的定位件,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所述插接单元的所述定位件皆是位于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套覆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个面板及一个底板的主体,及一个连接于该主体的面板且倾斜向前延伸的搭接件,所述插接单元在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套覆单元是配合所述插接单元,以该搭接件搭接于所述定位件上的方向套覆于该承载单元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单元还包括一个嵌设于该本体的指示块,该套覆单元的主体的面板具有一个呈贯穿状的窗口,当该套覆单元配合位于该第一位置的所述插接单元而套覆于该承载单元的本体上时,该指示块经由该窗口而向外显露。
CN201721089923.4U 2017-08-29 2017-08-29 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207164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9923.4U CN207164310U (zh) 2017-08-29 2017-08-29 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9923.4U CN207164310U (zh) 2017-08-29 2017-08-29 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4310U true CN207164310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9923.4U Active CN207164310U (zh) 2017-08-29 2017-08-29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43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5966B2 (en) 2017-11-17 2023-01-1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locking fea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5966B2 (en) 2017-11-17 2023-01-1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locking feature
US11960126B2 (en) 2017-11-17 2024-04-1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locking fea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4310U (zh) 光纤连接器
US20110051074A1 (en) Interchangeable and customizable eyewear
KR20130112722A (ko) 모듈형 안경
CN109963630A (zh) 磁玩具块
WO2017093955A1 (en) Modular eyewear system
CN102073149B (zh) 框架眼镜及其加工方法
CN205487991U (zh) 操作手柄及抽屉式断路器
CN210803889U (zh) 3d打印生成的镜腿铰链结构
CN213466754U (zh) 对接积木
CN202975506U (zh) 一种眼镜用弹性铰链
JP2002268017A (ja) 眼鏡の新テンプル連結構造
CN201812088U (zh) 3d立体视觉板
USD992506S1 (en) Charging connector
CN214331576U (zh) 一种阀芯以及电热水龙头
KR200482183Y1 (ko) 전원 커넥터
JP5017558B2 (ja) 絶縁キャップ体
CN102380214B (zh) 遥控模型车的阻抗调整机构
CN104821441A (zh) 刺破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部件
CN211273841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及其铜头外包结构
CN216624060U (zh)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遥控器
CN217821096U (zh) 一种ar眼镜
CN109981844A (zh) 全面屏手机
CN203299478U (zh) 可拆卸摄像眼镜
USD1020624S1 (en) Wireless charger
CN207867105U (zh) 镜头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