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2191U -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2191U
CN207162191U CN201720637023.2U CN201720637023U CN207162191U CN 207162191 U CN207162191 U CN 207162191U CN 201720637023 U CN201720637023 U CN 201720637023U CN 207162191 U CN207162191 U CN 207162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ing device
smooth
guide portion
exi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70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麟
罗伟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70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21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0572 priority patent/WO201821879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2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2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4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输出激发光的光源装置、引导激发光的光引导部、至少一分光装置及至少一光出射部。分光装置设置在光引导部和光出射部之间,用于将光引导部的至少部分激发光引导至至少一光出射部。光出射部与光引导部连通。光出射部包括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接收并吸收至少部分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出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上述照明装置照、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中的光源装置通过光引导部连接若干光出射部,如此可将光源装置和产生照明光的光出射部分体设置,并将光源装置设置于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进而使得当光源装置出问题时无需对整个照明设备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照明采用LED照明,光源、散热、电路模板均位于出光部上,比如室内照明、路灯等。然而,一旦照明设备出问题,维修较为麻烦,需要拆开出光部,维修完成后,需要再封装上出光部。另一方面,由于出光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因为有电路板,防水的要求特别高。如果出现漏电,漏电将通过金属支架传导到地上,将造成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维修方便的照明装置。
而且,进一步提供一种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和室外照明系统。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引导部、至少一分光装置及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源装置,用于输出激发光;
所述光引导部,用于引导激发光;
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之间,用于将所述光引导部的至少部分激发光引导至所述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出射部与所述光引导部连通,所述光出射部包括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并吸收至少部分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出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光引导部内设置主光纤,所述分光装置为子光纤,所述子光纤将所主光纤引导的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分光装置为分光镜,所述光引导部内还设有准直装置,所述准直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输出的激发光进行准直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装置,所述分光装置将所述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光传输部,所述光传输部与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连接,以将所述光引导部引导的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光引导部内设置主光纤,所述分光装置为子光纤,所述子光纤设置在所述光传输部内并与所述主光纤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分光装置为分光镜,所述光传输部包括弯折部,所述光传输部内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位置设置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将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光引导部内还设有准直装置,所述准直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输出的激发光进行准直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装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光出射部内,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由黄色荧光粉制成、或由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混合制成;或为黄色荧光粉片,或为绿色荧光粉片和红色荧光粉片层叠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照明装置中: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
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光源提供装置产生所述激发光;
光纤耦合器,用于对所述光源提供装置产生的激发光进行耦合操作后输出所述激发光;及
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光源提供装置及光纤耦合器进行冷却。
一种室内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引导部、至少一分光装置及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源装置,用于输出激发光;
所述光引导部,用于引导激发光;
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之间,用于将所述光引导部的至少部分激发光引导至所述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出射部与所述光引导部连通,所述光出射部包括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并吸收至少部分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出射。
一种室外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引导部、至少一分光装置及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源装置,用于输出激发光;
所述光引导部,用于引导激发光;
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之间,用于将所述光引导部的至少部分激发光引导至所述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出射部与所述光引导部连通,所述光出射部包括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并吸收至少部分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出射。
上述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和室外照明系统中每一波长转换装置通过对应的光引导部连接光源装置,不同波长转换装置间的光路不会互相影响,如此可将光源装置和光出射部分体设置,进而使得当光源装置出问题时无需对整个照明设备进行维修。另外,将所述光源装置设置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实现光电分离,可避免将控制电路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而导致漏电的问题。再者,所述光源装置通过网络星形拓扑结构来设置若干光出射部,有利于减少激发光通过不同的分光操作后带来的能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光源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源装置 10
光引导部 20
光传输部 30
主光纤 40
波长转换装置 50
光出射部 60
连接部 302
安装部 304
弯折部 306
分光装置 22
反射装置 24
准直装置 21
控制电路 100
光源提供装置 102
光纤耦合器 104
冷却装置 106
子光引导部 202
子光纤 402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光源装置10、光引导部20、至少一光传输部30及至少一光出射部60。所述光引导部20与所述光源装置10连通,所述光传输部30、所述光引导部20和所述光出射部60连接,以通过所述光引导部20和所述光传输部30将所述光源装置10产生的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
所述照明装置进一步包括导光介质和分光装置22,所述导光介质设置于所述光引导部20内部,所述分光装置22设置于所述光传输部30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介质为主光纤40,所述分光装置22为子光纤402,所述主光纤40传输所述光源装置20的激发光,所述子光纤402接收所述主光纤40传输的激发光并将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光源装置10的较佳实施方式可包括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光纤耦合器104及冷却装置106。
所述控制电路100可产生电源信号,以驱动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工作。
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可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00输出的电源信号下产生所述激发光。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可采用固态光源,如激光或发光二极管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激光光源,其中,激发光优选为蓝色激光。
所述光纤耦合器104用于对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产生的激发光进行耦合操作后输出所述激发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耦合器104可将所述激发光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或是通过其他介质传输或者是真空传输。
所述冷却装置106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及光纤耦 合器10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及光纤耦合器104可工作于较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输出的激发光持续高效,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106可为风扇散热装置或水冷散热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出射部60包括波长转换装置50,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可通过所述子光纤402接收所述主光纤40传输的激发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用于承载波长转换材料以吸收部分所接收激发光并转换成另一波长范围的受激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为荧光片,所述荧光片优选为黄色荧光粉制成。当然,荧光片也可以是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混合制成的;或者黄色荧光粉片,或绿色荧光粉片和红色荧光粉片层叠设置。所述荧光片的厚度设置成能够使得部分激发光转换成受激光,部分激发光出射,与受激光一起出射形成白光。
所述荧光粉片优选为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光的照射范围更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上也可采用染料或量子点等材料以实现波长转换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出射部60内荧光片的厚度可根据色温来设置,所述荧光片中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的比例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制。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传输部30与所述光出射部60一一对应,以便于通过所述每一光传输部30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当所述光传输部30和所述光出射部60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多个光传输部30可依序列连接于所述光引导部20上,所述光源装置20产生的激发光在传输至每一光传输部30时均可由所述子光纤402针对所述主光纤40传输的激发光进行分光操作,以将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的波长转换装置50上。
上述照明装置中的光源装置通过多个光引导部连接多个光传输部和多个光出射部,如此可将光源装置和产生照明光的光出射部分体设置,并将光源装置设置于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进而使得当光源装置出问题时无需对整个照明设备进行维修。另外,将所述光源装置设置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可避免将控制电路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而导致漏电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相对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而言,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导部20可包括至少一 个子光引导部202,每一子光引导部202和所述光传输部30内部设置主光纤40。所述子光引导部202与所述光传输部30和光出射部60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子光引导部202均连接于所述光源装置10,如此,所述多个光传输部30可分别通过所述子光引导部202接收所述光源装置10传输的激发光,并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如此,可使得所述多个光传输部30按照网络星型拓扑结构并联并与所述光源装置10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光出射部60的波长转换装置50可通过对应的所述光传输部30和子光引导部202接收所述激发光。也就是,每一光出射部60接收到的激发光可直接通过设置于对应子光引导部202内的主光纤40从所述光源装置10处获取,而无需通过设置多个子光纤对主光纤40内的激发光进行分光操作。
上述照明装置中每一波长转换装置通过对应的子光引导部连接光源装置,不同波长转换装置间的光路不会互相影响,如此可将光源装置和光出射部分体设置,进而使得当光源装置出问题时无需对整个照明设备进行维修。另外,将所述光源装置设置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实现光电分离,可避免将控制电路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而导致漏电的问题。再者,所述光源装置通过网络星形拓扑结构来设置多个光出射部,有利于减少激发光通过不同的分光操作后带来的能量的损失。
可以理解,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源装置可应用于室内照明系统中如室内氛围灯、顶灯、吊灯、壁灯、射灯等;还可应用于室外照明系统中,如路灯等。具体地,所述照明装置应用于室内照明系统中时,所述光传输部30可省略,而直接将所述光出射部60和所述光引导部20连接,并将所述分光装置22设置于所述光引导部20和所述光出射部60之间,从而将分光后的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并产生受激发光。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光源装置10、光引导部20、准直装置21、分光装置22、反射装置24、光传输部30及光出射部60。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光源装置10的较佳实施方式可包括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光纤耦合器104及冷却装置106。
所述控制电路100可产生稳定的电源信号,以驱动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 工作。
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可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00输出的电源信号下产生所述激发光。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可采用固态光源,如激光或发光二极管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激光光源,其中,激发光优选为蓝色激光。
所述光纤耦合器104用于对所述光源提供装置102产生的激发光进行耦合操作后输出所述激发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耦合器104可将所述激发光通过光纤40进行传输或是通过其他介质传输或者是真空传输。
所述冷却装置106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及光纤耦合器10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100、光源提供装置102及光纤耦合器104可工作于较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输出的激发光持续高效,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106可为风扇散热装置或水冷散热装置。
所述光源装置10用于产生并输出激发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装置10连接于光引导部20,所述准直装置21设置于所述光引导部20内并靠近所述光源装置10设置。具体地,所述准直装置21用于将光源装置10发出的激发光进行准直,从而使得到达分光装置22的光的发散角≤5°,以便于光能够远距离传输。
每一光传输部30可包括连接部302、连接于连接部302的弯折部306、连接于所述弯折部306的安装部304。所述照明装置可包括多个光出射部6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光出射部60与所述光传输部30一一对应。每一光传输部30的安装部304可连接于一光出射部60。所述光出射部60内设置有波长转换装置50。
每一光传输部30的连接部302连接于所述光引导部20。
所述分光装置2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02与所述光引导部20的连接处,所述分光装置22用于对所述激发光进行分光操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装置22的数量与所述光传输部30的数量相同,即每一光传输部30的连接部302与所述光引导部20的连接处可均设有一分光装置22。
每一光传输部30的弯折部306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02及安装部304之间,所述反射装置24设置于所述弯折部306内。
可以理解,当所述光传输部30和所述光出射部60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多个光传输部30可依序列连接于所述光引导部20上,所述光源装置20产生的 激发光在传输至每一光传输部30时均可由所述分光装置22进行分光操作以产生第一激发光及第二激发光。所述第一激发光由第一光传输部30内的反射装置306的反射后传输至对应的波长转换装置50。所述第二激发光可再传输至第二光出射部的分光装置22(位于第二光出射部的连接部302与光引导部20的连接处)进行分光操作。可以理解,当所述光出射部60和光传输部30为多个时,所述激发光与在每一光传输部30与所述光引导部20的连接处均可进行分光,以将所述激发光传导至所述光出射部30的波长转换装置50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用于承载波长转换材料以将所接收的激发光吸收并转换成另一波长范围的受激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0为荧光片,所述荧光片优选为黄色荧光粉制成。当然,荧光片也可以是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混合制成的;或者绿色荧光粉片和红色荧光粉片层叠设置。所述荧光片的厚度设置成能够使得部分激发光转换成受激光,部分激发光出射,与受激光一起出射形成白光。
所述荧光粉片优选为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光的照射范围更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可包括与所述多个光出射部数量相同的光引导部20,所述多个光引导部20均连接于所述光源装置10,如此,所述多个光传输部30可分别通过所述光引导部20接收所述光源装置10传输的激发光,而无需通过所述分光装置22进行分光,而直接将所述分光装置22处设置为反射装置,将激发光反射至所述波长转换50产生受激发光即可。即,所述若干光传输部30可并联连接于所述光源装置10。
上述照明装置照中的光源装置通过光引导部连接若干光出射部,如此可将光源装置和产生照明光的光出射部分体设置,并将设置于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进而使得当光源装置出问题时无需对整个照明设备进行维修。另外,将所述光源装置设置远离光出射部的位置时,实现光电分离,可避免将控制电路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有利于降低漏电的危险。再者,所述光源装置通过网络星形拓扑结构来设置若干光出射部,有利于减少激发光通过不同的分光操作后带来的能量的损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装置22为分光镜,所述反射装置306为反射镜。
可以理解,所述照明装置可以为室内照明装置,如室内氛围灯、顶灯、吊灯、壁灯、射灯等;还可为室外照明装置,如路灯等。
具体地,所述照明装置应用于室内照明系统中时,所述光传输部30可省略, 而直接将所述光出射部60和所述光引导部20连接,并将所述分光装置22设置于所述光引导部20和所述光出射部60之间,从而将分光后的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60并产生受激发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系统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系统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引导部、至少一分光装置及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源装置,用于输出激发光;
所述光引导部,用于引导激发光;
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之间,用于将所述光引导部的至少部分激发光引导至所述至少一光出射部;
所述光出射部与所述光引导部连通,所述光出射部包括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并吸收至少部分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引导部内设置主光纤,所述分光装置为子光纤,所述子光纤将所主光纤引导的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装置为分光镜,所述光引导部内还设有准直装置,所述准直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输出的激发光进行准直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装置,所述分光装置将所述至少部分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光传输部,所述光传输部与所述光引导部和所述光出射部连接,以将所述光引导部引导的激发光传输至所述光出射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引导部内设置主光纤,所述分光装置为子光纤,所述子光纤设置在所述光传输部内并与所述主光纤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装置为分光镜,所述光传输部包括弯折部,所述光传输部内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位置设置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将所述分光装置引导的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引导部内还设有准直装置,所述准直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输出的激发光进行准直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光出射部内,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由黄色荧光粉制成、或由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混合制成;或为黄色荧光粉片,或为绿色荧光粉片和红色荧光粉片层叠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
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光源提供装置产生所述激发光;
光纤耦合器,用于对所述光源提供装置产生的激发光进行耦合操作后输出所述激发光;及
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光源提供装置及光纤耦合器进行冷却。
10.一种室内照明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11.一种室外照明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CN201720637023.2U 2017-06-02 2017-06-02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Active CN207162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7023.2U CN207162191U (zh) 2017-06-02 2017-06-02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PCT/CN2017/100572 WO2018218799A1 (zh) 2017-06-02 2017-09-05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7023.2U CN207162191U (zh) 2017-06-02 2017-06-02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2191U true CN207162191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7023.2U Active CN207162191U (zh) 2017-06-02 2017-06-02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2191U (zh)
WO (1) WO20182187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2264A (zh) * 2019-10-31 2020-01-17 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光纤照明用的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4605A (ja) * 2007-03-01 2007-09-13 Suijiyu Kikuhara 望遠光照明設備
CN201526843U (zh) * 2009-11-03 2010-07-14 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照明系统
DE102012206644A1 (de) * 2012-04-23 2013-10-24 Osram Gmbh Beleuchtungssystem mit mindestens einer Beleuchtungseinheit
CN104315458A (zh) * 2014-11-03 2015-01-28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激光光纤固态照明系统
CN105351831A (zh) * 2015-11-10 2016-02-24 隆昌照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源多路灯系统
CN205746585U (zh) * 2016-06-30 2016-11-30 李略武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室内照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2264A (zh) * 2019-10-31 2020-01-17 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光纤照明用的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8799A1 (zh)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4103B1 (en) White lighting device having short wavelength semiconductor die and trichromatic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s
CN105020648B (zh) 一种光纤传输照明装置
CN107515511A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EP3392549B1 (en)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CN203980014U (zh) 一种集成式激光光源照明设备
WO2012116733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phosphor element
CN105911766A (zh) 量子点发光装置、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652572A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4421802A (zh) 光源装置、具备该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和车辆
CN104315458A (zh) 一种激光光纤固态照明系统
CN105895783A (zh) 一种基于多层远程荧光粉膜的led灯具
CN207162191U (zh) 照明装置、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室内照明系统及室外照明系统
CN109000208A (zh) 一种导光照明系统
CN108828885A (zh) 光源模组及投影系统
EP3279556A1 (en) Fiber optic light source
TW201817028A (zh) 白光光源裝置
CN211289937U (zh) 光源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08398800A (zh) 基于蓝色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的转光照明光学系统装置
CN201526843U (zh) 一种光纤照明系统
CA2792186C (en)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ighting device
CN104681695A (zh) 一种基于远程荧光粉技术的led灯具
CN104747913A (zh) 一种近自然光的led灯具
CN104154498A (zh) 一种使用单色光传输还原白光提高照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188058B (zh) 由激光/led芯片共激发发光的照明装置及方法与应用
CA2792189C (en)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ighting device driven by pulse curr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ighting device , applied this lighting device's indoor lighting system and outdoor light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APPOTRONICS CHINA Corp.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376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11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YLX Inc.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376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