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0036U - 围堰 - Google Patents

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0036U
CN207160036U CN201720861701.3U CN201720861701U CN207160036U CN 207160036 U CN207160036 U CN 207160036U CN 201720861701 U CN201720861701 U CN 201720861701U CN 207160036 U CN207160036 U CN 20716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ground
built structure
oblique supporting
card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17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桂玲
贾君
周炜林
王硕
魏云朋
张茜
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he Wate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he Wate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he Wate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he Wate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17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钢模板和搭架结构以及用于组装搭架结构的卡扣组件,搭架结构放置在地面上,钢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并固定搭架结构上,有钢模板的一侧用于挡水,所述围堰包括固定在搭架结构的最下部的踢脚装置,踢脚装置包括竖钢管和斜支腿,竖钢管插入到地面,斜支腿与竖钢管之间的夹度为锐角,竖钢管位于斜支腿与钢模板之间,斜支腿一端插入到地面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固定在斜支腿上,斜支腿插入到地面的一端固定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斜支腿插入地面的一端螺旋绕在斜支腿上,螺旋叶片的中心轴线与斜支腿的中心线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搭架结构下部增加踢脚装置,提高搭架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特别是一种围堰。
背景技术
围堰通常在水利施工方面运用较广,用于临时性挡水结构,如果在河流内施工,通常需要直线性垂直于河道把水流挡住,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围堰包括搭架结构,搭架结构平放在地面上,在搭架结构上放置钢模板,钢模板之间先通过螺栓固定后,用铁丝固定在搭架结构上,并且在搭架结构的下部用一根竖向插入地面的钢管,防止搭架结构在地面上滑动,在钢模板上铺设防水布,防水布用铁丝穿孔后用铁丝拧到搭架结构上。
这样的安装结构中,受到时水的冲击力搭架结构沿地面滑动,钢管在插入地面时,漏出地面的一端受到搭架结构推力,由于端部为悬臂结构,所以较容易发生倾斜,从而使搭架结构平移,失去对搭架结构的阻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堰,它通过在搭架结构下部增加踢脚装置,提高搭架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围堰,包括钢模板和搭架结构以及用于组装搭架结构的卡扣组件,搭架结构放置在地面上,钢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并固定搭架结构上,有钢模板的一侧用于挡水,所述围堰还包括固定在搭架结构的最下部的踢脚装置,踢脚装置包括竖钢管和斜支腿,竖钢管一端竖向插入到地面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固定在搭架结构的下部,斜支腿与竖钢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竖钢管与斜支腿组成的平面与钢模板表面垂直且竖钢管位于斜支腿与钢模板之间,斜支腿一端插入到地面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固定在斜支腿上,斜支腿插入到地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斜支腿插入地面的一端螺旋绕在斜支腿上,螺旋叶片的中心轴线与斜支腿的中心线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踢脚装置中的竖钢管与斜支腿均插入到地面,且之间的夹角背离钢模板,从而在钢模板受到水的冲击力或者水压力时,钢模板推着搭架结构,然而竖钢管在反推着搭架结构,并且斜支腿顶着竖钢管漏出地面的一端,竖钢管在受到搭架结构的推力时会导致竖钢管倾斜,从而斜支腿反推着竖钢管,所以增加了踢脚装置对搭架结构在水平方向的反推力,螺旋叶片在插入到地面后,螺旋叶片增大了斜支腿与地面的抵压面积,从而使斜支腿在地面内反推竖钢管的能力增大。
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增加的踢脚装置上的螺旋叶片止推地面,从而使斜支撑抑制竖钢管受搭架结构的推力的倾斜,从而提高搭架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在斜支撑下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在斜支撑上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从而螺旋叶片形成下小上大的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在插入地面时,工作人员先斜支撑把带有螺旋叶片的一端插入到地面内,当插入的深度到达螺旋叶片的位置后,顺向旋转斜支撑,锥形的螺旋叶片下部较小,比较容易插入到地面内部,旋转的斜支撑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向地面内进给,一方面减少插斜支撑时,垂直向下运动,作用力太大,不易插入,另一方面旋转运动的斜支撑,其中螺旋叶片不会破坏地面的土质密度,所以使螺旋叶片旋入到地面后不至于破坏土壤的质密度,使斜支撑的支撑效果变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支撑远离螺旋叶片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垂直于斜支撑的中心线且贯穿斜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利用一个直杆,插入到转动孔内,通过扭动直杆,从而带动斜支撑与螺旋叶片转动,使旋转斜支撑的力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支腿与竖钢管之间的角度为3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钢管向斜支腿处倾斜时,竖钢管的转动方向与竖钢管之间的角度更小,从而提高对支腿端部的支撑,防止竖钢管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活动扣和连接柱,卡扣组件包括两个活动扣,两个活动扣对称设置,两个活动扣的中间有连接柱并且分别与连接柱的两端转动连接,活动扣包括连接卡部、活动卡部、耳板和螺栓,连接卡部为圆弧形,在圆弧形连接卡部一端的外壁上与连接柱转动连接且不会沿转动轴轴线脱离,耳板固定在圆弧形连接卡部另一端的外壁上,耳板为U形,开口背离连接卡部,活动卡部为与连接卡部对称的圆弧形且活动卡部在连接卡部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一端处与连接卡部铰接,同时在活动卡部的自由端的外壁上固定有耳板,螺栓卡在连接卡部与活动卡部的两个耳板U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把卡扣组件其中一个活动扣中的活动卡部绕着与连接卡部的铰接轴转动,使活动卡部与连接卡部张开,再把活动扣卡在与内部连接卡部圆弧形配合的杆上,最后用螺栓紧固定使活动扣的活动卡部与连接卡部均卡在杆上,从而使其中一个活动扣卡住与其相连的杆,同样把卡扣组件中的另一个活动扣卡在另一个与其配合的杆上,从而使其连接的两个杆件之间相对距离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模板包括安装管,安装管焊接在钢模板上且与钢模板的板面相离,在安装管与搭架结构之间安装有卡扣组件,安装管的直径与卡扣组件配合,卡扣组件一端卡在安装管上,另一端卡在搭架结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的直径相同,卡扣组件安装管上沿安装管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先把钢模板放置到搭架结构上,然后根据安装管与搭架结构的交夹点的位置沿安装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卡扣组件,从而使卡扣组件方便卡在安装管与搭架之间,提高安装的速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架结构上部安装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平行于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围堰建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围堰向对岸走动,另一方面在围堰搭建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其他的铺设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架结构包括立杆、斜撑、扫地杆和纵杆,扫地杆平行与地面,扫地杆为多根且相互平行,立杆有多根且长度不等,依次从短到长沿扫地杆的长度方向排列且所有立杆的顶部构成一个倾斜于地面的平面,立杆垂直于地面,纵杆垂直于扫地杆并且与地面平行,纵杆有多根,其中一部分设置在立杆的顶端,另一部分沿扫地杆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斜撑与纵杆垂直且一端靠近立杆顶部的纵杆,另一端靠近扫地杆处的纵杆,斜撑与立杆顶部形成的平面呈“人”字形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架结构连接后,多根与地面平行的扫地杆平放在地面上,且立杆的顶部构成与地面倾斜的平面,从而使搭架结构整体成三角形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且倾斜的平面受到推力时,搭架结构能更好的传递力到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加的踢脚装置上的螺旋叶片止推地面,使斜支撑抑制竖钢管受搭架结构的推力的倾斜,从而提高搭架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扭动插入到转动孔内直杆,提高安装时的轻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围堰安装在地面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围堰的侧视图;
图3是踢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卡扣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钢模板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8是围堰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C部放大图;
图10是围堰的局部视图;
图11是图10的D部放大图。
图中,1、地面;2、搭架结构;21、立杆;22、斜撑;23、扫地杆;24、纵杆;3、工作平台;4、卡扣组件;41、活动扣;411、连接卡部;412、活动卡部;413、耳板;414、螺栓;42、连接柱;5、踢脚装置;51、竖钢管;52、斜支腿;53、螺旋叶片;54、转动孔;6、钢模板;61、竖筋;62、横筋;63、安装管;64、连接孔;7、防水布;71、折边;72、穿孔;73、挂杆;8、挂钩组件;81、夹舌;82、扭簧;83、支架;84、手柄;85、铰接轴;9、连接件;91、插杆部;92、弹性部;93、挤压部;94、连杆部;10、嵌固沟;11、砂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围堰,参考图1,包括搭架结构2、工作平台3、卡扣组件4、踢脚装置5、钢模板6、防水布7和用于放置围堰的地面1,搭架结构2是用卡扣组件4把各杆件卡在一起形成,形成的搭架结构2具有一个斜面和一个水平面,且斜面与水平面相交,搭架结构2以其水平面与地面1平行方式放置在地面1上,搭架结构2的斜面相对于搭架结构2的一侧为挡水面,工作平台3在搭架结构2的最上部,与水平面平行,踢脚装置5固定在搭架结构2的最下部,并伸入到地面1以内,钢模板6与搭架结构2的斜面平行且与搭架结构2的斜面抵触固定在搭架结构2上,防水布7铺设在钢模板6的上表面,在地面1开设有嵌固沟10,嵌固沟10与围堰长度相等,防水布7向嵌固沟10延伸,并铺设在嵌固沟10内,配合图2,在防水布7与地面1接触部位处的上部压有砂袋11,砂袋11堆积到钢模板6,与钢模板6一起夹住防水布7。
使用时,防水布7铺设在钢模板6形成的平面上,钢模板6在搭架结构2的支撑下,搭架结构2从而防水布7挡住水时,由搭架结构2和钢模板6支撑,从而形成用于挡水的围堰,踢脚装置5插入到地面1内时,防止围堰受到水的推力向水流方向移动,防水布7铺设在嵌固沟10内,水压着防水布7,从而防止水从防水布7的下部流出,砂袋11压着防水布7,使防水布7与下部的密封性更好,防止水流过防水布7,其中工作平台3。
搭架结构2包括立杆21、斜撑22、扫地杆23和纵杆24,扫地杆23平行与地面1,扫地杆23为多根且相互平行,立杆21有多根且长度不等,依次从短到长沿扫地杆23的长度方向排列,并且所有立杆21的顶部构成一个倾斜于地面1的平面,立杆21垂直于地面1,纵杆24垂直于扫地杆23并且与地面1平行,纵杆24有多根,其中一部分设置在立杆21的顶端,另一部分沿扫地杆23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斜撑22与纵杆24垂直且一端靠近立杆21顶部的纵杆24,另一端靠近扫地杆23处的纵杆24,斜撑22与立杆21顶部形成的平面呈“人”字形支撑,其中立杆21、斜撑22、扫地杆23和纵杆24两两个相交的处均用卡扣组件4固定。
搭架结构2连接后,多根与地面1平行的扫地杆23平放在地面1上,且立杆21的顶部构成与地面1倾斜的平面,从而使搭架结构2整体成三角形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且倾斜的平面受到推力时,搭架结构2能更好的传递力到地面1。
参考图2和图3,踢脚装置5包括竖钢管51和斜支腿52,竖钢管51一端插入到地面1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4固定在搭架结构2的下部,斜支腿52与竖钢管51之间为锐角,角度为30°-60°,竖钢管51与斜支腿52组成的平面与钢模板6上表面垂直,并且竖钢管51位于斜支腿52与钢模板6之间,斜支腿52一端插入到地面1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4固定在斜支腿52上,斜支腿52插入到地面1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片53,螺旋叶片53在斜支腿52插入地面1的一端螺旋绕在斜支腿52上,螺旋叶片53的中心轴线与斜支腿52的中心线相同,螺旋叶片53与斜支腿52焊接在一起。
在踢脚装置5中的竖钢管51与斜支腿52均插入到地面1,且之间的夹角背离钢模板6,从而在钢模板6受到水的冲击力或者水压力时,钢模板6推着搭架结构2,然而竖钢管51在反推着搭架结构2,并且斜支腿52顶着竖钢管51漏出地面1的一端,竖钢管51在受到搭架结构2的推力时会导致竖钢管51倾斜,从而斜支腿52反推着竖钢管51,所以增加了踢脚装置5对搭架结构2在水平方向的反推力,螺旋叶片53在插入到地面1后,螺旋叶片53增大了斜支腿52与地面1的抵压面积,从而使斜支腿52在地面1内反推竖钢管51的能力增大。
螺旋叶片53在斜支撑下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在斜支撑上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从而螺旋叶片53形成下小上大的锥形。
螺旋叶片53在插入地面1时,工作人员先斜支撑把带有螺旋叶片53的一端插入到地面1内,当插入的深度到达螺旋叶片53的位置后,顺向旋转斜支撑,锥形的螺旋叶片53下部较小,比较容易插入到地面1内部,旋转的斜支撑在螺旋叶片53的作用下向地面1内进给,一方面减少插斜支撑时,垂直向下运动,作用力太大,不易插入,另一方面旋转运动的斜支撑,其中螺旋叶片53不会破坏地面1的土质密度,所以使螺旋叶片53旋入到地面1后不至于破坏土壤的质密度,使斜支撑的支撑效果变差。
在斜支撑背离螺旋叶片53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54,转动孔54垂直于斜支撑的中心线,并且贯穿斜支撑。
使用时,工作人员利用一个直杆,插入到转动孔54内,通过扭动直杆,从而带动斜支撑与螺旋叶片53转动,使旋转斜支撑的力减小。
参考图4和图5,卡扣组件4包括活动扣41和连接柱42,卡扣组件4包括两个活动扣41,两个活动扣41对称设置,两个活动扣41的中间夹着连接柱42,并且分别与连接柱42的两端转动连接。活动扣41包括连接卡部411、活动卡部412、耳板413和螺栓414,连接卡部411为圆弧形,在圆弧形连接卡部411一端的外壁上与连接柱42转动连接且不会沿转动轴线脱离,耳板413固定在圆弧形连接卡部411另一端的外壁上,耳板413为U形,开口背离连接卡部411,活动卡部412为与连接卡部411对称的圆弧形,并且活动卡部412在连接卡部411与连接柱42转动连接的一端处与连接卡部411铰接,同时在活动卡部412的自由端的外壁上也固定的有耳板413,螺栓414卡在连接卡部411与活动卡部412的两个耳板413U形内,然后拧紧螺栓414使活动卡部412向连接卡部411运动。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把卡扣组件4其中一个活动扣41中的活动卡部412绕着与连接卡部411的铰接轴85转动,使活动卡部412与连接卡部411张开,再把活动扣41卡在与内部连接卡部411圆弧形配合的杆上,最后用螺栓414紧固定使活动扣41的活动卡部412与连接卡部411均卡在杆上,从而使其中一个活动扣41卡住与其相连的杆,同样把卡扣组件4中的另一个活动扣41卡在另一个与其配合的杆上,从而使其连接的两个杆件之间相对距离固定。
参考图6和图7,钢模板6包括竖筋61、横筋62、安装管63和连接孔64,钢模板6为长方形板状,竖筋61沿板状的侧边固定,横筋62与竖筋61相互垂直,固定在与竖筋61相邻的侧边,其中竖筋61沿横筋62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横筋62沿竖筋61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连接孔64开设在竖筋61的板面上,至少在相同位置穿过两个相距最远的两个竖筋61,安装管63焊接在两个横筋62的侧面,并且与钢模板6的板面相离。
两个相邻的钢模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连接件9包括插杆部91、弹性部92、挤压部93和连杆部94,相邻的两个钢模板6相对放置,相邻的侧边对齐,连接孔64的轴线重合,插杆部91为直杆并插入到两个钢模板6相对的两个连接孔64内,弹性部92在两个相靠竖筋61的远离钢模板6棱边处,并跨过两个竖筋61,从一个钢模板6延伸到与其相邻的钢模板6,连杆部94设置在插杆部91与弹性部92之间并且在竖筋61的同一侧与插杆部91和弹性部92一体设置,挤压部93设置在弹性部92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挤压部93为U形,一端与弹性部92一体设置且U形开口朝向弹性部92,另一端为自由端,靠近自由端的侧部抵在插杆部91后穿过的竖筋61侧面,其中U形部底部距离插杆部91的距离大于连接孔64距竖筋61的棱边的垂直距离。
安装时,先把两个钢模板6对齐,两个钢模板6的连接孔64同轴线,然后把连接件9的插杆部91垂直插入到连接孔64内,使挤压部93靠向插杆部91后插入的竖筋61的一边,然后通过锤子敲打弹性部92,使挤压部93挤压在竖筋61的侧面,从而通过弹性部92的弹性以及U形的弹性使连接件9穿过的两个钢模板6挤压在一起。拆卸时,只要用杆一端在施力点中部抵着弹性部92,另一端用手抬起即可把连接件9拆卸下来,从而使连接的拆卸安装都比较方便。
弹性部92为圆弧形,弧形开口朝向竖筋61,连接件9为金属材料。
圆弧形的弹性部92的,利用自身的圆弧部的弹性变形,且与连接杆和挤压部93的圆弧过渡,应力较小,从而提高的圆弧形的寿命,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在钢模板6竖筋6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连接件9。
多个连接件9卡在竖筋61的长度方向,防止钢模板6绕着连接件9的插杆部91转动,由于钢模板6上的连接孔64的位置相同,所以插入多个连接件9后的两个钢模板6的上表面上是平齐的,从而使连接在一起的所有钢模板6的上表面不会发生高低不平的现象。
相邻的两个竖筋61安装的多个连接件9之中相邻的两个连接件9的插入方向相反。
相邻的两个连接件9的插入方向不同,使挤压部93均匀布置在两个相邻竖筋61的侧面,所以挤压的方向相反,多个挤压部93均布的挤压力处于两个竖筋61侧面,从而挤压的力度比较均匀,钢模板6不会发生错位使连接件9松动。
参考图8和图9,钢模板6上的安装管63与搭架结构2之间安装有卡扣组件4,安装管63的直径与卡扣组件4配合,卡扣组件4一端卡在安装管63上,另一端卡在搭架结构2上,并且每个安装管63至少用两个卡扣组件4与搭架结构2连接。
安装管63的直径相同,卡扣组件4安装管63上沿安装管63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先把钢模板6放置到搭架结构2上,然后根据安装管63与搭架结构2的交夹点的位置沿安装管63的长度方向移动卡扣组件4,从而使卡扣组件4方便卡在安装管63与搭架之间,提高安装的速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方便拆卸。
参考图10和图11,防水布7铺设在钢模板6上,在钢模板6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挂钩组件8,挂钩组件8钩在防水布7上。防水布7包括折边71、穿孔72和挂杆73,折边71在防水布7靠近挂钩组件8的位置,穿孔72通过折边71的反向折弯并且在折边71最远端与防水布7缝合后形成,挂杆73插入到穿孔72内部,长度至少大于两个相邻挂钩组件8之间的距离,挂钩组件8包括夹舌81、铰接轴85和支架83,铰接轴85设置在挂杆73的上部,同时穿过夹舌81与支架83,使夹舌81绕着铰接轴85相对于支架83转动,支架83远离铰接轴85的一端焊接在钢模板6上,夹舌81的自由端为弧形向钢模板6的方向钩起,挂杆73搭在夹舌81的下部弧形内侧。
安装时先把挂杆73插入到防水布7的穿孔72内,然后把夹舌81绕着铰接轴85转动,再把挂杆73放在钢模板6上,向下旋转夹舌81,使夹舌81的弧形部勾住挂杆73,挂杆73在弧形部的最低点,从而使挂杆73不会脱离夹舌81向下脱落,挂钩组件8勾在防水布7的挂杆73上,由于挂杆73是钢性的,所以防水布7向下的力会均匀的分布在挂杆73上,从而避免防水布7固定时产生的应力集中造成防水布7向下拉时防水布7开裂,从而防水布7不能二次使用。
在夹舌81与支架83之间安装有扭簧82,扭簧82套在铰接轴85上,扭簧82的两个施力端分别抵在夹舌81和支架83上,使夹舌81保持向钢模板6的夹紧力。
夹舌81在扭簧82的作用力下向钢模板6的方向运动,工作人员安装时,只要先提起夹舌81,然后松开夹舌81,夹舌81自动向钢模板6的方向夹紧,从而使夹舌81自动勾住挂杆73,另一方面,防止夹舌81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使夹舌81未夹紧到位使挂杆73不自然掉落,还能够提高安装速度。
挂钩组件8还包括有手柄84,手柄84为长杆,与同一个钢模板6上的每一个夹舌81固定。
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直接操作挂钩组件8中的手柄84,使所有的夹舌81张开,然后把挂杆73放到钢模板6的上部,松开手柄84,在扭簧82的作用力下所有的夹舌81同时夹卡在挂杆73的下部,从而提高的整个防水布7的施工效率。
挂杆73为圆柱形,并且曲率半径小于夹舌81下部的弧形最低点的半径。
挂杆73圆柱形且曲率半径小于与夹舌81接触点的曲率半径,从而在防水布7受到向下的拉力时,挂杆73会保持在弧形的最低点处,不会向夹舌81的其他部位运动,还圆柱形的挂杆73在夹舌81挂着的时候会自动向夹舌81圆弧形的最低点滚动,提前安装到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围堰,包括钢模板(6)和搭架结构(2)以及用于组装搭架结构(2)的卡扣组件(4),搭架结构(2)放置在地面(1)上,钢模板(6)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并固定搭架结构(2)上,有钢模板(6)的一侧用于挡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还包括固定在搭架结构(2)的最下部的踢脚装置(5),踢脚装置(5)包括竖钢管(51)和斜支腿(52),竖钢管(51)一端竖向插入到地面(1)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4)固定在搭架结构(2)的下部,斜支腿(52)与竖钢管(5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竖钢管(51)与斜支腿(52)组成的平面与钢模板(6)表面垂直且竖钢管(51)位于斜支腿(52)与钢模板(6)之间,斜支腿(52)一端插入到地面(1)内,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4)固定在斜支腿(52)上,斜支腿(52)插入到地面(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53),螺旋叶片(53)在斜支腿(52)插入地面(1)的一端螺旋绕在斜支腿(52)上,螺旋叶片(53)的中心轴线与斜支腿(52)的中心线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53)在斜支撑下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在斜支撑上端的叶片到斜支撑中心线的距离,从而螺旋叶片(53)形成下小上大的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远离螺旋叶片(53)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54),转动孔(54)垂直于斜支撑的中心线且贯穿斜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腿(52)与竖钢管(51)之间的角度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4)包括活动扣(41)和连接柱(42),卡扣组件(4)包括两个活动扣(41),两个活动扣(41)对称设置,两个活动扣(41)的中间有连接柱(42)并且分别与连接柱(42)的两端转动连接,活动扣(41)包括连接卡部(411)、活动卡部(412)、耳板(413)和螺栓(414),连接卡部(411)为圆弧形,在圆弧形连接卡部(411)一端的外壁上与连接柱(42)转动连接且不会沿转动轴轴线脱离,耳板(413)固定在圆弧形连接卡部(411)另一端的外壁上,耳板(413)为U形,开口背离连接卡部(411),活动卡部(412)为与连接卡部(411)对称的圆弧形且活动卡部(412)在连接卡部(411)与连接柱(42)转动连接的一端处与连接卡部(411)铰接,同时在活动卡部(412)的自由端的外壁上固定有耳板(413),螺栓(414)卡在连接卡部(411)与活动卡部(412)的两个耳板(413)U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6)包括安装管(63),安装管(63)焊接在钢模板(6)上且与钢模板(6)的板面相离,在安装管(63)与搭架结构(2)之间安装有卡扣组件(4),安装管(63)的直径与卡扣组件(4)配合,卡扣组件(4)一端卡在安装管(63)上,另一端卡在搭架结构(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架结构(2)上部安装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平行于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架结构(2)包括立杆(21)、斜撑(22)、扫地杆(23)和纵杆(24),扫地杆(23)平行与地面(1),扫地杆(23)为多根且相互平行,立杆(21)有多根且长度不等,依次从短到长沿扫地杆(23)的长度方向排列且所有立杆(21)的顶部构成一个倾斜于地面(1)的平面,立杆(21)垂直于地面(1),纵杆(24)垂直于扫地杆(23)并且与地面(1)平行,纵杆(24)有多根,其中一部分设置在立杆(21)的顶端,另一部分沿扫地杆(23)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斜撑(22)与纵杆(24)垂直且一端靠近立杆(21)顶部的纵杆(24),另一端靠近扫地杆(23)处的纵杆(24),斜撑(22)与立杆(21)顶部形成的平面呈“人”字形支撑。
CN201720861701.3U 2017-07-14 2017-07-14 围堰 Active CN20716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1701.3U CN207160036U (zh) 2017-07-14 2017-07-14 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1701.3U CN207160036U (zh) 2017-07-14 2017-07-14 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0036U true CN207160036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2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1701.3U Active CN207160036U (zh) 2017-07-14 2017-07-14 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0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134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济南昌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山体生态修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134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济南昌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山体生态修复装置
CN116491346B (zh) * 2023-05-19 2024-01-30 济南昌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山体生态修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33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stabilizing subsided slabs, flatwork and foundations of buildings
CN207160036U (zh) 围堰
US2349110A (en) Ground stake
CN206941625U (zh) 围堰
CN112575798A (zh) 一种建筑地基支撑结构
CN211143690U (zh)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
CN207160035U (zh) 围堰
CN218880868U (zh)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CN214614172U (zh) 一种塔基预埋螺栓精准定位装置
CN209429139U (zh) 变形边坡的锚固结构
CN208950128U (zh) 一种空心楼板结构
CN113089682A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高强度管桩基坑支护结构
CN112323835A (zh) 基础筏板马凳筋的施工方法
CN2627145Y (zh) 围栏网网片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CN209620417U (zh) 一种临时便携式支撑马凳
CN214961953U (zh) 一种远海养殖用的网箱定位框架
CN216108443U (zh) 一种拉森钢板桩
AU2005200544A1 (en) Marine Anchor
CN218732779U (zh) 一种便携式跨越架
CN215801605U (zh) 一种电线杆地锚固定装置
CN209585077U (zh) 一种降水管
CN215252867U (zh) 一种流速水中钢管桩插打辅助垂直设备
CN219753257U (zh) 一种稳固支撑防变形的基坑支护桩
CN220450864U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CN208455652U (zh) 一种用于护坡网的金属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