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9275U -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9275U
CN207159275U CN201720874474.8U CN201720874474U CN207159275U CN 207159275 U CN207159275 U CN 207159275U CN 201720874474 U CN201720874474 U CN 201720874474U CN 207159275 U CN207159275 U CN 207159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beltfurnace
carbon
pipeline
air
b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44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锐
张志冲
姜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44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9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9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927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涉及工业热处理设备领域,该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包括网带炉、置换气体装置、烧碳装置和控制装置,置换气体装置包括惰性气体源、喷压泵、吹扫管道以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通过吹扫管道连接,喷压泵设置在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烧碳装置连接于网带炉,控制装置分别与喷压泵、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和烧碳装置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烧碳前通入惰性气体,使得通过烧碳装置通入空气时不会发生爆鸣,同时通过烧碳装置通入的烧碳空气可对网带炉内的积碳进行有效、快速地清除。

Description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背景技术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网带炉已经改革发展了几代产品,从第一代的氧化气氛下加热逐步发展到第二代保护气氛、少无氧化加热,又进步到第三代可控气氛加热,第四代通过计算机管理等。
众所周知,网带炉连续使用后,由于炉内的保护气氛,炉内可能产生炭黑,散落或附着在炉内金属构件、辐射管外壁、工件和网带表面。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进行炉膛烧碳,但是经发明人调研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炉膛烧碳往往并不彻底,炉膛烧碳不彻底会有以下危害:
1、氧探头无法准确测得炉内碳势,影响热处理品质,造成积碳加快,使得氧探头及炉内金属构件损坏。
2、积碳太多,炭黑覆盖辐射管外壁,使热量散不出来,造成保护管及发热体破损。
3、热电偶因积碳造成测温不准确,使炉内实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影响热处理品质。
4、搅拌风扇因积碳过多,影响动平衡,导致晃动异响,严重时会导致风扇轴承变形卡住不动,甚至烧坏搅拌电机。
5、积碳还会导致炉内金属托辊卡住或变形,严重时造成托辊断裂。
6、过量的积碳会随着网带运转掉落到油槽内,导致淬火油加速老化。
同时,在现有的炉膛烧碳技术中,烧碳速度缓慢,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炉膛烧碳彻底且烧碳速度快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使得炉膛烧碳彻底且烧碳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包括网带炉、置换气体装置、烧碳装置和控制装置,置换气体装置包括惰性气体源、喷压泵、吹扫管道以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通过吹扫管道连接,以向网带炉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喷压泵设置在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用于调节进入网带炉的惰性气体的流量,烧碳装置连接于网带炉,用于向网带炉内通入烧碳空气,控制装置分别与喷压泵、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和烧碳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主调节阀、第一旁路调节阀以及惰性气体流量计,第一主调节阀与惰性气体流量计固定安装在吹扫管道上,且第一主调节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吹扫管道靠近第一主调节阀处设置有第一手动旁路,第一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主调节阀两侧的吹扫管道,第一旁路调节阀连接于第一手动旁路。
进一步地,惰性气体源内填充有氮气,用于向网带炉内通入氮气。
进一步地,烧碳装置包括烧碳风机、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多条烧碳管道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多条烧碳管道的一端依次连接于网带炉并与网带炉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烧碳风机连接,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烧碳管道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内的空气流量,多个空气分散组件设置在网带炉上并伸入网带炉,每个空气分散组件伸入到网带炉的部分与烧碳管道相对应,以将通过烧碳管道通入网带炉的烧碳空气分散。
进一步地,每个空气分散组件包括搅拌风扇、驱动电机和混合腔壳,混合腔壳固定连接于网带炉的外周面,搅拌风扇容置在混合腔壳内并伸入网带炉,混合腔壳与烧碳管道连通,驱动电机安装于混合腔壳并与搅拌风扇连接。
进一步地,空气分散组件还包括滴注管,混合腔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气口,滴注管的一端穿过进气口并与混合腔壳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烧碳管道,以将烧碳管道中的烧碳空气通入混合腔壳。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主调节阀、第二旁路调节阀以及烧碳空气流量计,第二主调节阀与烧碳空气流量计依次安装在对应的烧碳管道上,且第二主调节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每条烧碳管道靠近第二主调节阀处设置有第二手动旁路,第二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第二述主调节阀两侧的烧碳管道,第二旁路调节阀连接于手动旁路管路。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温控组件,主控制器设置在网带炉外并分别与多个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和烧碳风机电性连接,温控组件贴设在网带炉的内壁上并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器,定时器设置在主控制器上并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包括网带炉、置换气体装置和烧碳装置,置换气体装置包括惰性气体源、喷压泵、吹扫管道、第一流量调节组件,惰性气体源与喷压泵通过吹扫管道连接,喷压泵与网带炉的内腔通过吹扫管道连通,以向网带炉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用于调节进入网带炉的惰性气体的流量。烧碳装置包括空压机、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多条烧碳管道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多条烧碳管道的一端依次连接于网带炉并与网带炉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空压机连接,用于将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入网带炉,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烧碳管道,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内的空气流量,多个空气分散组件设置在网带炉上并伸入网带炉,每个空气分散组件伸入到网带炉的部分与烧碳管道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将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通过吹扫管道连接,以向网带炉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喷压泵设置在惰性气体源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烧碳装置连接于网带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网带炉内的积碳进行清除时,停止向炉内通入可燃气氛,通过惰性气体源向网带炉内通入惰性气体以消除可燃气氛,之后通过烧碳装置向网带炉内通入烧碳空气,使得网带炉内的积碳得到充分燃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在进行烧碳前进行通入惰性气体的操作,使得通过烧碳装置通入空气时不会发生爆鸣,同时通过烧碳装置通入的烧碳空气可对网带炉内的积碳进行有效、快速地清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流量调节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流量调节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气分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标:100-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10-网带炉;130-置换气体装置;131-惰性气体源;133-吹扫管道;135-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1-第一主调节阀;1353-第一旁路调节阀;1355-惰性气体流量计;150-烧碳装置;151-烧碳风机;153-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1-第二主调节阀;1533-第二旁路调节阀;1535-烧碳空气流量计;155-烧碳管道;157-空气分散组件;1571-搅拌风扇;1573-驱动电机;1575-混合腔壳;1577-滴注管;170-控制装置;171-主控制器;173-温控组件;175-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包括网带炉110、置换气体装置130、烧碳装置150和控制装置170(参见图5),置换气体装置130与烧碳装置150均与网带炉110连接,控制装置170分别与置换气体装置130和烧碳装置15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置换气体装置130向网带炉110内通入惰性气体,同时还用于控制烧碳装置150向网带炉110内通入常压烧碳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本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并不仅仅适用于连续式网带炉110,也可以使用于辊棒炉或者托辊式步进炉等其他形式的热处理装置。
在网带炉110连续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通入保护气氛,此时会产生炭黑,散落或附着在炉内金属构件、工件和网带表面。这时便需要进行烧碳处理。
置换气体装置130包括惰性气体源131、喷压泵(图未示)、吹扫管道133以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惰性气体源131与网带炉110通过吹扫管道133连接,以向网带炉110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喷压泵设置在惰性气体源131与网带炉110之间的吹扫管道133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110之间的吹扫管道133上,用于调节进入网带炉110的惰性气体的流量,控制装置170分别与喷压泵、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炉内的可燃气氛的存在,若直接通入烧碳空气,则极易发生爆鸣现象,危害炉内工件的安全,故需要在进行烧碳作业之前通入惰性气体,以消除网带炉110内的可燃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并不是仅仅是指通常认为的稀有气体,在此处是指难以与炉膛内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的总成。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源131内填充有氮气,用于向网带炉110内通入氮气。当然,并不仅仅限于此,此处惰性气体源131内也可以填充氩气或氦气等其他惰性气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吹扫管道133与网带炉110的尾部落料斗处连接,使得氮气从网带炉110尾部的落料都通入,并将可燃气氛从加热炉的入口处排出。
烧碳装置150包括烧碳风机151、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多条烧碳管道155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157,多条烧碳管道155的一端依次连接于网带炉110并与网带炉110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烧碳风机151连接,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烧碳管道155并与控制装置170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155内的空气流量,多个空气分散组件157设置在网带炉110上并伸入网带炉110,每个空气分散组件157伸入到网带炉110的部分与烧碳管道155相对应,以将通过烧碳管道155通入网带炉110的烧碳空气分散。
在本实施例中,每条烧碳管道155均通过网带炉110的顶部开口将烧碳空气通入到网带炉110。在每个对应的空气分散组件157的分散作用下,通入到网带炉110中的烧碳空气充分与炭黑接触进行反应。
请参阅图2,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包括第一主调节阀1351、第一旁路调节阀1353以及惰性气体流量计1355,第一主调节阀1351与惰性气体流量计1355固定安装在吹扫管道133上,且第一主调节阀1351与控制装置170电性连接,吹扫管道133靠近第一主调节阀1351处设置有第一手动旁路,第一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主调节阀1351两侧的吹扫管道133,第一旁路调节阀1353连接于第一手动旁路。吹扫管道133上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控制阀(图中未标号),用于辅助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调节阀1351为电磁阀,第一旁路调节阀1353为手动球阀。在正常情况下,手动球阀关闭,控制装置170控制第一主调节阀1351开启,并调节惰性气体流量计1355,使得氮气通过吹扫管道133通入到网带炉110内,确保半小时内通入不少于炉膛有效体积3倍的氮气。当电磁阀出故障无法开启时,则需要人工开启手动球阀,使得吹扫管道133通过第一手动旁路保持连通状态,进而向网带炉110内通入氮气。
请参阅图3,每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包括第二主调节阀1531、第二旁路调节阀1533以及烧碳空气流量计1535,第二主调节阀1531与烧碳空气流量计1535依次安装在对应的烧碳管道155上,且第二主调节阀1531与控制装置170电性连接,每条烧碳管道155靠近第二主调节阀1531处设置有第二手动旁路,第二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第二述主调节阀两侧的烧碳管道155,第二旁路调节阀1533连接于手动旁路管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调节阀1531为电磁阀,第二旁路调节阀1533为手动球阀。在正常情况下,手动球阀关闭,控制装置170控制第二主调节阀1531开启,并调节烧碳空气流量计1535,使得烧碳空气通过烧碳管道155通入到网带炉110内。当电磁阀出故障无法开启时,则需要人工开启手动球阀,使得烧碳管道155通过第二手动旁路保持连通状态,进而向网带炉110内通入烧碳空气。
请参阅图4,每个空气分散组件157包括搅拌风扇1571、驱动电机1573、混合腔壳1575和滴注管1577,混合腔壳1575固定连接于网带炉110的外周面,搅拌风扇1571容置在混合腔壳1575内并伸入网带炉110,混合腔壳1575与烧碳管道155连通,驱动电机1573安装于混合腔壳1575并与搅拌风扇1571连接。混合腔壳1575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气口,滴注管1577的一端穿过进气口并与混合腔壳1575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烧碳管道155,以将烧碳管道155中的烧碳空气通入混合腔壳1575。
在本实施例中,滴注管1577为不锈钢滴注管1577,且该滴注管1577的横截面较小,使得混合腔壳1575也可以安装在落料斗等部位,可以将烧碳空气通入到网带炉110内的任意部位,使得网带炉110内每个部位的积碳都得到充分的燃烧清除。
请参阅图5,控制装置170包括主控制器171、温控组件173和定时器175,主控制器171设置在网带炉110外并分别与多个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和烧碳风机151电性连接,温控组件173贴设在网带炉110的内壁上并与主控制器171电性连接。定时器175与主控制器171电性连接。主控制器171分别与烧碳风机151、第一主调节阀1351以及第二主调节阀153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组件173采集网带炉110内的温度值并反馈给主控制器171,当温度值超过预设的安全温度时,主控制器171控制烧碳风机151停止工作,待网带炉110内温度回复后再次启动烧碳风机151。同时通过定时器175对烧碳风机151的启动时间进行计时,当烧碳风机151达到预设时间后自动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主控制器171控制第一主调节阀1351接通,并启动喷压泵将氮气通过吹扫管道133吹入到网带炉110内。吹扫结束后,主控制器171控制第二主调节阀1531接通,并启动烧碳风机151将烧碳空气通过烧碳管道155通入到网带炉110内。烧碳空气通过搅拌风扇1571打散后在网带炉110内形成对流并与网带炉110内各处的炭黑充分接触,完成烧碳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缩短了烧碳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控制装置170进行控制,实现了无人值守并保证烧碳质量,更重要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烧碳效果更好、更干净并改善了网带炉110的局部保温和密封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将烧碳风机151替换成了空压机(图未示)。
该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100包括网带炉110、置换气体装置130和烧碳装置150,置换气体装置130和烧碳装置150均与网带炉110连接。
置换气体装置130包括惰性气体源131、喷压泵、吹扫管道133、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惰性气体源131与喷压泵通过吹扫管道133连接,喷压泵与网带炉110的内腔通过吹扫管道133连通,以向网带炉110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第一流量调节组件135设置在喷压泵与网带炉110之间的吹扫管道133上,用于调节进入网带炉110的惰性气体的流量。
烧碳装置150包括空压机、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多条烧碳管道155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157,多条烧碳管道155的一端依次连接于网带炉110并与网带炉110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空压机连接,用于将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入网带炉110,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153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烧碳管道155,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155内的空气流量,多个空气分散组件157设置在网带炉110上并伸入网带炉110,每个空气分散组件157伸入到网带炉110的部分与烧碳管道155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将压缩空气通过少烧碳管道155通入到网带炉110中去,使得进入网带炉110的空气更容易充满整个网带炉110并充分与网带炉110内的炭黑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带炉、置换气体装置、烧碳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置换气体装置包括惰性气体源、喷压泵、吹扫管道以及第一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网带炉通过所述吹扫管道连接,以向所述网带炉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所述喷压泵设置在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网带炉之间的所述吹扫管道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喷压泵与所述网带炉之间的所述吹扫管道上,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网带炉的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所述烧碳装置连接于所述网带炉,用于向所述网带炉内通入烧碳空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喷压泵、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和所述烧碳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主调节阀、第一旁路调节阀以及惰性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主调节阀与所述惰性气体流量计固定安装在所述吹扫管道上,且所述第一主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每条所述吹扫管道靠近所述第一主调节阀处设置有第一手动旁路,所述第一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调节阀两侧的所述吹扫管道,所述第一旁路调节阀连接于所述第一手动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源内填充有氮气,用于向所述网带炉内通入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碳装置包括烧碳风机、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多条烧碳管道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多条所述烧碳管道的一端依次连接于所述网带炉并与所述网带炉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烧碳风机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流量调节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所述烧碳管道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内的空气流量,多个所述空气分散组件设置在所述网带炉上并伸入所述网带炉,每个所述空气分散组件伸入到所述网带炉的部分与所述烧碳管道相对应,以将通过所述烧碳管道通入所述网带炉的所述烧碳空气分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气分散组件包括搅拌风扇、驱动电机和混合腔壳,所述混合腔壳固定连接于所述网带炉的外周面,所述搅拌风扇容置在所述混合腔壳内并伸入所述网带炉,所述混合腔壳与所述烧碳管道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混合腔壳并与所述搅拌风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散组件还包括滴注管,所述混合腔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气口,所述滴注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气口并与所述混合腔壳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烧碳管道,以将所述烧碳管道中的所述烧碳空气通入所述混合腔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主调节阀、第二旁路调节阀以及烧碳空气流量计,所述第二主调节阀与所述烧碳空气流量计依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烧碳管道上,且所述第二主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每条所述烧碳管道靠近所述第二主调节阀处设置有第二手动旁路,所述第二手动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第二述主调节阀两侧的所述烧碳管道,所述第二旁路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手动旁路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温控组件,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网带炉外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多个所述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和所述烧碳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温控组件贴设在所述网带炉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带炉、置换气体装置和烧碳装置,所述置换气体装置包括惰性气体源、喷压泵、吹扫管道、第一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喷压泵通过所述吹扫管道连接,所述喷压泵与所述网带炉的内腔通过所述吹扫管道连通,以向所述网带炉的内腔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第一流量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喷压泵与所述网带炉之间的吹扫管道上,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网带炉的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
所述烧碳装置包括空压机、多个第二流量调节组件、多条烧碳管道以及多个空气分散组件,多条所述烧碳管道的一端依次连接于所述网带炉并与所述网带炉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空压机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流量调节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条烧碳管道,用于调节每条烧碳管道内的空气流量,多个所述空气分散组件设置在所述网带炉上并伸入所述网带炉,每个所述空气分散组件伸入到所述网带炉的部分与所述烧碳管道相对应。
CN201720874474.8U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59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4474.8U CN207159275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4474.8U CN207159275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9275U true CN207159275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447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59275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92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731A (zh) * 2017-07-18 2017-09-12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CN109028941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炉自动烧炭系统以及网带炉的自动烧炭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731A (zh) * 2017-07-18 2017-09-12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CN109028941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炉自动烧炭系统以及网带炉的自动烧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9789U (zh) 真空炉主机、真空渗碳炉
CN207159275U (zh)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CN100457349C (zh) 气体保护加热钎焊炉
CN205115520U (zh) 合金在线烘烤装置及合金在线烘烤加料系统
CN104456538B (zh) 一种减缓旋流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22064A (zh) 一种煤粉燃烧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7151731A (zh) 一种网带炉快速烧碳系统
CN106705442A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燃气热水器
CN109913614A (zh) 一种转炉一次干法除尘放散烟气的超低排放净化处理系统
CN104561495B (zh) 高压容器热处理设备
CN204874630U (zh) 一种处理粉体材料的高温真空装置
CN105331780B (zh) 低温保护气氛脱脂退火炉
CN104501598B (zh) 多功能可倾斜高温炉
CN207280211U (zh) 一种烘炉装置
CN203625447U (zh) 一种炼钢转炉炉后合金烘烤系统
CN205590615U (zh) 集成式碳化系统
CN210796343U (zh) 一种在线监测及调整环形风道温度的装置
CN206710919U (zh) 热对流实验装置
CN207318436U (zh) 一种煤粉燃烧性能检测装置
CN106152785A (zh) 一种矿石微波处理的加热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68735U (zh) 一种可控温气体污染物检测一体化固定床
CN107289783A (zh) 加热炉模块耐火衬里浇注料的液化气烘炉方法
CN207081345U (zh) 一种工业硅炉
CN204346191U (zh) 一种加热炉排烟设备
CN207738768U (zh) 一种高炉煤气热风炉烘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