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3639U -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3639U
CN207153639U CN201721869433.6U CN201721869433U CN207153639U CN 207153639 U CN207153639 U CN 207153639U CN 201721869433 U CN201721869433 U CN 201721869433U CN 207153639 U CN207153639 U CN 207153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ccommodation chamber
connects
circulating pump
mixe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94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芹龙
王蒙蒙
马跃峰
付传瑞
张艳
王锐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Xuechi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 Xuechi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Xuechi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 Xuechi Technology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94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3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3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3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润滑油调和装置,包括调和罐、循环泵、抽取管以及设置在调和罐下方的容置室;容置室用于盛放添加剂;循环泵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循环泵的进油口与调和罐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油口与调和罐的顶部连通;容置室包括进油口,容置室的进油口与调和罐的底部连通;抽取管的第一端与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第二端与容置室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大大方便添加剂投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添加剂的添加情况,方便对容置室进行维护清洁。

Description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润滑油调和工艺有多种,但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和和管道调和。其中,由于罐式调和方式的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易操作,装置的投资较少,适用于生产小批量和多组分的调和油,同时对于非流动体状态添加剂的润滑油产品的调和也同样适用,因此,罐式方法是我国绝大多数润滑油生产厂生产润滑油的方法。
罐式调和是将需要调和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按一定的调和比例,分别加入调和罐内,在助泵循环的作用下,经过电动搅拌等方式,将调和罐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均匀混合成调和油。
通常在调和罐的顶部设置添加剂投料口,当需要向调和罐内投入少量、零散添加剂时,需要人工在调和罐的顶部进行投料,不方便操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润滑油调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向调和罐投放添加剂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包括调和罐、循环泵、抽取管以及设置在调和罐下方的容置室;容置室用于盛放添加剂;循环泵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循环泵的进油口与调和罐的底部连通, 循环泵的出油口与调和罐的顶部连通;容置室包括进油口,容置室的进油口与调和罐的底部连通;抽取管的第一端与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第二端与容置室连通。
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电子秤以及数显指示表;电子秤设置在容置室内,数显指示表设置在容置室外,且数显指示表与电子秤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容置室的底部的高度由容置室的边缘向容置室的中心逐渐降低,抽取管的第二端伸至容置室的底部的中心。
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包括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二出油口;调和罐包括设置在调和罐顶部的添加剂投料口以及设置在调和罐底部的出油口;
添加剂投料口与循环泵的出油口连通,调和罐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的第二油口与容置室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出油口;
第二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抽取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调节阀,调节阀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调节阀的进油口与调和罐的出油口连通,调节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循环泵的进油口处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的一端与循环泵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与调和罐的顶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础油油罐,基础油油罐与调和罐的顶部连通。
当需要生产润滑油时,可按调和比例计算出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量,将一定量的基础油直接从调和罐的顶部加入,可以将添加剂先投入至容置室内;然后,将调和罐内已经加热过的基础油通过连通管路进入容置室内,加热后的油对容置室内的添加剂进行冲洗、混合;循环泵工作,通过抽取管将容置室内混合有添加剂的油抽取并送至调和罐的顶部;此时,完成一个循环,重复上述循环步骤,直至容置室内的添加剂冲洗完全。
在调和过程中,如果需要向调和罐内添加零散少量添加剂时,可将所需量的添加剂投放至容置室内,重复上述循环过程直至添加剂冲洗完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中将能够盛放添加剂的容置室设置在调和罐的下方,则在添加剂投料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登高在调和罐的顶部进行投料,工作人员将定量添加剂投入容置室即可,大大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添加剂的添加情况,方便对容置室进行维护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不仅适用于调和前的大量投料,还更方便在调和过程中零散投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调和罐;02-循环泵;03-抽取管;04-容置室;05-数显指示表;06-第一换向阀;07-第二换向阀;08-调节阀;09-滤网;10-静态混合器;011-添加剂投料口;012-调和罐的出油口;021-循环泵的进油口;022-循环泵的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包括调和罐01、循环泵02、抽取管03以及设置在调和罐下方的容置室04;容置室用于盛放添加剂;循环泵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循环泵的进油口021与调和罐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油口022与调和罐01的顶部连通;容置室04包括进油口,容置室04的进油口与调和罐01的底部连通;抽取管03的第一端与循环泵的进油口021连通,第二端与容置室04连通。
其中,容置室04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例如:矩形、圆形、或者异形等桶,或者直接采用罐等等,只要是能够容纳油液即可。
容置室04包括本体和密封盖,容置室04的本体上设置有开口,密封盖设置在开口处,以覆盖开口。密封盖与本体可以转动连接, 还可以卡接,插接等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向容置室04内投放添加剂,方便对容置室04进行清洁。
抽取管03可以伸入容置室04内的上部或者中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容置室04内的液面脱离抽取管03时,抽取管03不能再抽取油液,因此需要对添加剂的量进行复杂计算,还会导致材料浪费。
较佳地是,抽取管03的第二端伸至容置室04的底部,从而,能够将容置室04的油液完全抽取,只需添加所需添加剂的量即可,还能够避免浪费,方便使用。
抽取管03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抽取管03为直管,抽取管03的第二端直接伸至容置室04的底部,与容置室04的底板设置较小间隙,能够流油即可;或者抽取管03采用软质材料,抽取管03的第二端弯折在容置室04的底板上;又或者抽取管03包括直管以及连接在直管的第二端的吸头,吸头与容置室04的底板抵接,吸头上设置有多个吸孔,油液由吸孔进入抽取管03。
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泵的进油口021与调和罐01的底部连通,容置室04的进油口也与调和罐01的底部连通,则循环泵02与容置室04两者与调和罐01连通的地方可以不同,即在调和罐01的底部设置两个出油口,一个与循环泵02连通,另一个与容置室04连通;较佳地是,循环泵02与容置室04两者与调和罐01连通的地方为同一位置,即调和罐01上设置一个出油口,利用管道对油液进行分支,这样可以减少对调和罐01的加工,方便加工生产。
循环泵02为油液流动循环提供动力。当需要生产润滑油时,可按调和比例计算出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量,将一定量的基础油直接从调和罐01的顶部加入,可以将添加剂先投入至容置室04内;然后,将调和罐01内已经加热过的基础油通过连通管路进入容置室04内,加热后的油对容置室04内的添加剂进行冲洗、混合;循环泵02工作,通过抽取管03将容置室04内混合有添加剂的油抽取并送至调和罐01的顶部;此时,完成一个循环,重复上述循环步骤,直至容置室04内的添加剂冲洗完全。
在调和过程中,如果需要向调和罐01内添加零散少量添加剂时,可将所需量的添加剂投放至容置室04内,重复上述循环过程直至添加剂冲洗完全。
而且,在油液不停冲刷容置室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调和罐内的混合油进行循环搅拌的过程,即通过一个油泵同时完成了添加剂投料和循环搅拌的工作,这就可以使得装置的结构紧凑简洁,能够节省能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中将能够盛放添加剂的容置室04设置在调和罐01的下方,则在添加剂投料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登高在调和罐01的顶部进行投料,工作人员将定量添加剂投入容置室04即可,大大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添加剂的添加情况,方便对容置室04进行维护清洁。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不仅适用于调和前的大量投料,还更方便在调和过程中零散投料。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电子秤以及数显指示表05;电子秤设置在容置室04内,数显指示表05设置在容置室04外,且数显指示表05与电子秤通讯连接。
其中,通讯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数据线等连接的有线连接方式,或者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容置室04内设置电子秤,且在容置室04外设置与电子秤通讯连接的数显指示表05,则当知道添加剂的添加量时,可以直接向容置室04内投料,人们可以观察数显指示表05上的数字变化,当数显指示表05显示与所需添加剂的量相同的指示时,停止投料,无需投料前先进行计量,投料、计量可同时完成,进一步方便操作,方便使用;另外还可避免提前称好的添加剂在投料过程中粘在容器的壁上即投料不完全而导致实际投料量少,从而提高计量的精确性。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容置室04的底部的高度由容置室04的边缘向容置室04的中心逐渐降低,抽取管03的第二端伸至容置室04的底部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实现容置室04的底部的高度由容置室04的边缘向容置室04的中心逐渐降低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容置室04的底板由多个斜板拼接而成,每个斜板远离底板中心的一端高于斜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从而形成漏斗形;或者容置室04的底板为圆滑的弧面,即底板呈锥面等等。这样容置室04内的液体可以聚集在容置室04的底板的中心处,可以使液体抽取地更加完全,进一步避免浪费材料。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第一换向阀06,第一换向阀06包括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二出油口;调和罐01包括设置在调和罐01顶部的添加剂投料口以及设置在调和罐01底部的出油口;添加剂投料口与循环泵的出油口022连通,调和罐01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06的进油 口连通,第一换向阀06的第一出油口与循环泵的进油口021连通,第一换向阀06的的第二油口与容置室04的进油口连通。
其中,第一换向阀06可以是手动阀;较佳地,采用电动阀或者电磁阀等可自动控制的阀门,则在中控室就可以控制,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换向阀06来同时控制调和罐01与循环泵02之间的管路的连通、切断,以及调和罐01与容置室04之间的管路的连通、切断;则可在调和罐01上设置一个出油口即可,且无需在两个管路中均设置阀门控制通断,从而使管路的结构简洁,方便控制。当需要向调和罐01内加入添加剂时,可控制第一换向阀06连通调和罐01与容置室04的管路,切断调和罐01与循环泵02的管路;循环泵02工作,为油液流动提供动力,油液从调和罐01流入容置室04,与容置室04内的添加剂混合后,通过抽取管03流过循环泵02,再被泵入调和罐01,完成一个循环。加入添加剂的同时还可以对混合油进行搅拌。
当不需要添加添加剂,只需要对调和罐01内的混合油进行循环搅拌时,控制第一换向阀06切断调和罐01与容置室04的管路,连通调和罐01与循环泵02的管路;循环泵02工作,为油液流动提供动力,混合油从调和罐01流入循环泵02,再被泵入调和罐01,完成一个循环。
采用一个循环泵02可完成添加剂的投料,还可完成对混合油的搅拌,减少循环泵02的使用数量,使装置结构简单。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第二换向阀07,第二换向阀07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出油口;第二换向阀07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06 的第一出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07的第二进与抽取管03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循环泵的进油口021连通。
通过第二换向阀07来同时控制第一换向阀06与循环泵02之间的管路的连通、切断,以及抽取管03与循环泵02之间的管路的连通、切断;则无需在两个管路中均设置阀门控制通断,从而使管路的结构进一步简洁,进一步方便控制。
第二换向阀可以采用气动阀、电动阀或者电磁阀等,较佳地采用手动阀,手动阀是控制可靠,成本低。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调节阀08,调节阀08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调节阀08的进油口与调和罐01的出油口连通,调节阀08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06的进油口连通。
其中,调节阀08可以为蝶阀或者偏心旋转阀等,较佳地采用球阀,球阀的耐磨,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从而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在管路上设置调节阀08,则可以对管路中油液的流量进行控制调节,进一步方便使用。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循环泵的进油口021处设置有滤网09。
本实施例中,滤网09可滤掉进入循环泵02的油液内的杂质,避免影响润滑油的品质。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静态混合器10;静态混合器10的一端与循环泵的出油口022连通,另一端与调和罐01的顶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不论是冲洗过容置室04的混合油,还是进行循环搅拌的混合油,最后都要经过静态混合器10,静态混合器10可对混合油进行强化混合,是基础油和添加剂混合的更加均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调和装置。还包括基础油油罐,基础油油罐与调和罐01的顶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将定量的基础油由基础油油罐添加至调和罐01内,将定量的添加剂投放至容置室04内,对基础油进行加热,使加热后的基础油进入容置室04冲洗添加剂,循环泵02将混合油重新泵入调和罐01内,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生产设备添加剂投料方便,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循环泵、抽取管以及设置在调和罐下方的容置室;所述容置室用于盛放添加剂;
所述循环泵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循环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调和罐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调和罐的顶部连通;
所述容置室包括进油口,容置室的进油口与所述调和罐的底部连通;
所述抽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容置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秤以及数显指示表;所述电子秤设置在所述容置室内,所述数显指示表设置在所述容置室外,且所述数显指示表与所述电子秤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室的底部的高度由所述容置室的边缘向所述容置室的中心逐渐降低,所述抽取管的第二端伸至所述容置室的底部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二出油口;
所述调和罐包括设置在所述调和罐顶部的添加剂投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调和罐底部的出油口;
所述添加剂投料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连通,调和罐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容置室的进油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出油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抽取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出油口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调节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调和罐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调节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处设置有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和罐的顶部连通。
9.一种润滑油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调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润滑油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油油罐,所述基础油油罐与所述调和罐的顶部连通。
CN201721869433.6U 2017-12-26 2017-12-26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Active CN207153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433.6U CN207153639U (zh) 2017-12-26 2017-12-26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433.6U CN207153639U (zh) 2017-12-26 2017-12-26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3639U true CN207153639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9433.6U Active CN207153639U (zh) 2017-12-26 2017-12-26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3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8932U (zh) 一种自动灌胶机
CN201921650U (zh) 灌胶机设备
CN203598287U (zh) 一种配置血液透析液的装置
CN213055700U (zh) 一种碾米砂辊树脂液称量装置
CN207153639U (zh) 润滑油调和装置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CN111214995A (zh) 一种口服液体制剂配液装置
CN206881545U (zh) 搅拌填缝一体机
CN212467939U (zh) 一种可调节比例的聚醚混合装置
CN210580857U (zh) 沙拉酱生产用多物料调配装置
CN208161514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混合装置
CN209506145U (zh)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药品制备的搅拌灌装装置
CN207237909U (zh) 复合配液设备以及配液系统
CN113731294A (zh) 一种免擦拭洗车液生产系统
CN208975640U (zh) 一种药液配液罐
CN209287147U (zh) 一种液体制剂配药循环混合装置
CN207578729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泥配比装置
CN206810087U (zh) 一种浓盐酸稀释器
CN207594073U (zh) 一种螺带搅拌机
CN220025692U (zh) 高压喷雾除臭装置
CN211864838U (zh) 一种口服液体制剂配液装置
CN109550454A (zh) 一种后整理自动化料系统
CN211384756U (zh) 一种2t三槽式自动加药装置
CN213193293U (zh) 一种油制品生产设备
CN220548466U (zh) 一种施工用泡沫混凝土一体机
CN107901240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泥配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