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3168U -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3168U
CN207153168U CN201721117055.6U CN201721117055U CN207153168U CN 207153168 U CN207153168 U CN 207153168U CN 201721117055 U CN201721117055 U CN 201721117055U CN 207153168 U CN207153168 U CN 207153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oil
petroleum pipeline
cas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7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东
尚宇鸣
尚力阳
鞠向楠
裴喻义
胡畔
王树磊
梁建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MACHINERY FACTOR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MACHINERY FACTOR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filed Critical HUANGHE MACHINERY FACTOR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Priority to CN201721117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3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3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3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箱体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的顶部与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与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第三腔室的顶部与第四腔室的顶部连通,箱体左侧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管接头,箱体前侧上部设置有集油盒,箱体内在第一腔室内部和第二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伸入到集油盒内的旋转式输油管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使油水混合等污水得到有效分离,降低了水体的污染程度,保证了水体的质量安全,保障了沿岸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

Description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水分离器,大多用于餐饮业,应用到分离河流油类污染物的较少。当含油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油水分离器底部,根据密度差油滴漂浮到油水分离器内液面的顶部,被分离出来的水流入下部经阀门排出。油水分离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在含油污水大流量不间断同步流经的瞬间,油珠借助污水高速流动时的动能,连续碰撞,由小变大,由此加速运动,使不同比重的油与水分流、分层和分离,最终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总干渠全长1432公里,沿渠闸站有近千台配套机电设备,因多种原因,发现一些机电设备存在有漏油现象,渗露或泄露的油质进入渠道中,直接造成水质的污染,对南水北调的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南水北调渠道中的水源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将直接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清除输水河道中的油类污染物质至关重要。根据南水北调作为饮用水源的特性,不适宜采用化学方法来处理,生物科技方法要求周期长,且不适合在河道输水过程中使用,因此在南水北调的河道中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高效、快速的拦截并收集渠道水体油水混合物之后,需要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现有的油水分离器中没有污水减速、隔离大块漂浮物以及根据油面厚度调节出油量的功能,不能解决污水流量大,水位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将污水减速、隔离漂浮杂物、根据水位变化调节出油量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箱体内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有三块隔板,三块隔板将箱体内部自左向右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的顶部与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与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第三腔室的顶部与第四腔室的顶部连通,箱体左侧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管接头,箱体底部右侧设置有与第四腔室连通的排水管,第一腔室内中部内壁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水平设置有稳流拦污网,箱体前侧上部设置有集油盒,集油盒底部设置有下油管,箱体内在第一腔室内部和第二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式输油管组件,旋转式输油管组件的前端穿过箱体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内;
旋转式输油管组件包括具有同一条中心线的前法兰盘、后法兰盘、前定位套、后定位套和输油管,该中心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前法兰盘和后法兰盘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到箱体的前面板的后侧壁和后面板的前侧壁壁上,前定位套前端固定连接在前法兰盘的后侧面上,后定位套后端固定连接在后法兰盘的前侧面上,输油管后端封堵,输油管后端伸入到后定位套内,输油管前端依次穿过前定位套、前法兰盘和箱体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内上部,输油管前端设置有位于集油盒内的转动手柄,输油管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位于箱体内的进油长孔,输油管前部外壁与前定位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输油管后端部外壁与后定位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
输油管前端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导流套;进油长孔沿输油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三条,所有的进油长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转动手柄包括套在输油管上的固定套,固定套沿外圆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拨杆,每个拨杆均沿固定套的径向方向设置,固定套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内端与输油管外圆表面顶压配合。
输油管的中心线、左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和右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
集油盒顶部设置有盒盖,集油盒底部呈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下油管上端连接在集油盒的最低处。
进水管接头为弯头结构,进水管接头的出水口朝向第一腔室底部;箱体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污管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排污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排污阀。
箱体左侧上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或拉动箱体移动的把手,箱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
箱体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调节支腿;
每个调节支腿均包括支撑筒、支柱和支座,支撑筒和支柱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支撑筒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支柱上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支撑筒内,支柱上螺纹连接有与支撑筒下端顶压接触的背紧螺母,支柱下端通过球铰链与支座顶部转动连接,支柱下部相对两侧设置有位于背紧螺母下方的扳手夹持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接头的左端连接上污水管道,污水管道通过污水泵抽取在南水北调渠道内拦截下来含有油污的污水,污水由进水管接头进入到箱体内的第一腔室内,由于进水管接头的出水口朝向第一腔室底部,这样先降低污水的流速和波动,污水在第一腔室内上升先通过稳流拦污网,稳流拦污网首先起到进一步降低水速解决乳化现象、保持液面稳定的作用,其次其可将污水中的较大粒径的漂浮的杂质拦截下来;通过稳流拦污网的水和油基本达到稳定后再上升经过左侧的隔板进入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内,在中部的隔板的限定下,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不会进入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不含油污的水由排水管排出直接排到南水北调干渠内。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就会通过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两根输油管进入到集油盒内,油污通过下油管后流入到下油管下方预先放置一个油桶内收集起来。
根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液面高低位置以及漂浮的油污厚度,通过驱动转动手柄转动,以使输油管转动,来调整输油管上开设的进油长孔位置的高低,以调整油污分离的纯净度以及分离速度,解决了水位不稳定时油水分离的问题。前法兰盘、后法兰盘起到将旋转式输油管组件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的作用,前定位套、后定位套起到支撑并定位输油管的作用,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起到旋转输油管时也能避免水进入到输油管内的作用,由于输油管内壁分别与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当输油管转动到位后,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起到定位输油管不转动的作用;输油管前端设置的喇叭口形状的导流套,这样可避免油污在输油管的前端顺着输油管底部表面向前流动而流到转动手柄上的作用。进油长孔不是开设与输油管长度相当的一整条,而是分隔开设至少三条,这样在不影响分离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尽量降低输油管强度。转动手柄采用固定套套在输油管上并通过定位螺栓顶紧的方式,可靠性强,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输油管的中心线、左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和右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这样不仅避免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液面过高,而且使输油管下部也能浸入到液面下,通过调节进油长孔的高低来达到分离效率。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野外作业的,风沙较大,集油盒上顶部设置盒盖,避免灰尘在进入对油污二次污染;集油盒底部呈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便于分离出来的有无及时排出。
当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油水作业结束了,就打开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的排污阀,并使用清水管向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的冲清水,将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的污水及沉淀排出。
把手起到推动本实用新型短距离移动位置的作用,此时调节支腿的支座高于行走轮的底部。吊耳用于长距离搬运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到运输车上的作用。
在油水分离作业时,箱体内盛装大量的水,为了减轻对行走轮的压力,特地设置了四个调节支腿,通过使用扳手将背紧螺母先拧松再卡住支柱下部的扳手夹持面使支柱转动,支柱转动,支柱下端由于通过球铰链与支座连接,这不仅适合地面是否平整也不会对支柱的垂直度产生应力,而且转动支柱时,支座可以支撑在地面不动,支柱上部螺纹连接在支撑筒内的部分就向下伸长,调节到位后,再把背紧螺母拧紧即可。
另外,四个调节支腿的高度调节还可以调整左侧的隔板上边沿高于或低于右侧的隔板上边沿,这样就可以调整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液位的高度,以适合输油管上的进油长孔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地设置稳流拦污网和隔板,使乳化的油水混合物得到有效的分离;调节可旋转的输油管上的进油长孔的位置,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另外其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油水分离的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每一层过滤都很流畅,逐级过滤结构保证过滤效果更加好,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渠道供居民使用。通过使用该实用新型,油水混合等污水得到有效分离,降低了水体的污染程度,保证了水体的质量安全,保障了沿岸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旋转式输油管组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1,箱体1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箱体1内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有三块隔板3,三块隔板3将箱体1内部自左向右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和第四腔室7,第一腔室4的顶部与第二腔室5的顶部连通,第二腔室5的底部与第三腔室6的底部连通,第三腔室6的顶部与第四腔室7的顶部连通,箱体1左侧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4连通的进水管接头8,箱体1底部右侧设置有与第四腔室7连通的排水管9,第一腔室4内中部内壁设置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上水平设置有稳流拦污网11,箱体1前侧上部设置有集油盒12,集油盒12底部设置有下油管13,箱体1内在第一腔室4内部和第二腔室5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式输油管组件14,旋转式输油管组件14的前端穿过箱体1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12内。
旋转式输油管组件14包括具有同一条中心线的前法兰盘15、后法兰盘16、前定位套17、后定位套18和输油管19,该中心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前法兰盘15和后法兰盘16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到箱体1的前面板的后侧壁和后面板的前侧壁壁上,前定位套17前端固定连接在前法兰盘15的后侧面上,后定位套18后端固定连接在后法兰盘16的前侧面上,输油管19后端封堵,输油管19后端伸入到后定位套18内,输油管19前端依次穿过前定位套17、前法兰盘15和箱体1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12内上部,输油管19前端设置有位于集油盒12内的转动手柄,输油管19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位于箱体1内的进油长孔20,输油管19前部外壁与前定位套17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21,输油管19后端部外壁与后定位套18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22。
输油管19前端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导流套23;进油长孔20沿输油管19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三条,所有的进油长孔20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转动手柄包括套在输油管19上的固定套24,固定套24沿外圆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拨杆25,每个拨杆25均沿固定套24的径向方向设置,固定套24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6,定位螺栓26的内端与输油管19外圆表面顶压配合。
输油管19的中心线、左侧的隔板3上端边沿和右侧的隔板3上端边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
集油盒12顶部设置有盒盖,集油盒12底部呈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下油管13上端连接在集油盒12的最低处。
进水管接头8为弯头结构,进水管接头8的出水口朝向第一腔室4底部;箱体1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4连通的第一排污管35以及与第二腔室5连通的第二排污管36,第一排污管35和第二排污管36上均设置有排污阀。
箱体1左侧上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或拉动箱体1移动的把手27,箱体1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28。
箱体1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调节支腿37。
每个调节支腿37均包括支撑筒29、支柱30和支座31,支撑筒29和支柱30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支撑筒29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支柱30上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支撑筒29内,支柱30上螺纹连接有与支撑筒29下端顶压接触的背紧螺母32,支柱30下端通过球铰链33与支座31顶部转动连接,支柱30下部相对两侧设置有位于背紧螺母32下方的扳手夹持面34。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过程为:进水管接头8的左端连接上污水管道,污水管道通过污水泵抽取在南水北调渠道内拦截下来含有油污的污水,污水由进水管接头8进入到箱体1内的第一腔室4内,由于进水管接头8的出水口朝向第一腔室4底部,这样先降低污水的流速和波动,污水在第一腔室4内上升先通过稳流拦污网11,稳流拦污网11首先起到进一步降低水速解决乳化现象、保持液面稳定的作用,其次其可将污水中的较大粒径的漂浮的杂质拦截下来;通过稳流拦污网11的水和油基本达到稳定后再上升经过左侧的隔板3进入到第二腔室5和第三腔室6内,在中部的隔板3的限定下,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不会进入到第三腔室6和第四腔室7,不含油污的水由排水管9排出直接排到南水北调干渠内。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就会通过设置在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内的两根输油管19进入到集油盒12内,油污通过下油管13后流入到下油管13下方预先放置一个油桶内收集起来。
根据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内的液面高低位置以及漂浮的油污厚度,通过驱动转动手柄转动,以使输油管19转动,来调整输油管19上开设的进油长孔20位置的高低,以调整油污分离的纯净度以及分离速度,解决了水位不稳定时油水分离的问题。前法兰盘15、后法兰盘16起到将旋转式输油管组件14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的作用,前定位套17、后定位套18起到支撑并定位输油管19的作用,前密封圈21和后密封圈22起到旋转输油管19时也能避免水进入到输油管19内的作用,由于输油管19内壁分别与前密封圈21和后密封圈22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当输油管19转动到位后,前密封圈21和后密封圈22起到定位输油管19不转动的作用;输油管19前端设置的喇叭口形状的导流套23,这样可避免油污在输油管19的前端顺着输油管19底部表面向前流动而流到转动手柄上的作用。进油长孔20不是开设与输油管19长度相当的一整条,而是分隔开设至少三条,这样在不影响分离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尽量降低输油管19强度。转动手柄采用固定套24套在输油管19上并通过定位螺栓26顶紧的方式,可靠性强,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输油管19的中心线、左侧的隔板3上端边沿和右侧的隔板3上端边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这样不仅避免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内的液面过高,而且使输油管19下部也能浸入到液面下,通过调节进油长孔20的高低来达到分离效率。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野外作业的,风沙较大,集油盒12上顶部设置盒盖,避免灰尘在进入对油污二次污染;集油盒12底部呈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便于分离出来的有无及时排出。
当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油水作业结束了,就打开第一排污管35和第二排污管36上的排污阀,并使用清水管向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和第四腔室7内的冲清水,将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和第四腔室7内的污水及沉淀排出。
把手27起到推动本实用新型短距离移动位置的作用,移动时调节支腿37的支座31高于行走轮2的底部。吊耳28用于长距离搬运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到运输车上的作用。
在油水分离作业时,箱体1内盛装大量的水,为了减轻对行走轮2的压力,特地设置了四个调节支腿37,通过使用扳手将背紧螺母32先拧松再卡住支柱30下部的扳手夹持面34使支柱30转动,支柱30转动,支柱30下端由于通过球铰链33与支座31连接,这不仅适合地面是否平整也不会对支柱30的垂直度产生应力,而且转动支柱30时,支座31可以支撑在地面不动,支柱30上部螺纹连接在支撑筒29内的部分就向下伸长,调节到位后,再把背紧螺母32拧紧即可。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箱体内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有三块隔板,三块隔板将箱体内部自左向右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的顶部与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与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第三腔室的顶部与第四腔室的顶部连通,箱体左侧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水管接头,箱体底部右侧设置有与第四腔室连通的排水管,第一腔室内中部内壁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水平设置有稳流拦污网,箱体前侧上部设置有集油盒,集油盒底部设置有下油管,箱体内在第一腔室内部和第二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式输油管组件,旋转式输油管组件的前端穿过箱体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内;
旋转式输油管组件包括具有同一条中心线的前法兰盘、后法兰盘、前定位套、后定位套和输油管,该中心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前法兰盘和后法兰盘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到箱体的前面板的后侧壁和后面板的前侧壁壁上,前定位套前端固定连接在前法兰盘的后侧面上,后定位套后端固定连接在后法兰盘的前侧面上,输油管后端封堵,输油管后端伸入到后定位套内,输油管前端依次穿过前定位套、前法兰盘和箱体的前面板伸入到集油盒内上部,输油管前端设置有位于集油盒内的转动手柄,输油管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位于箱体内的进油长孔,输油管前部外壁与前定位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输油管后端部外壁与后定位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输油管前端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导流套;进油长孔沿输油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三条,所有的进油长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包括套在输油管上的固定套,固定套沿外圆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拨杆,每个拨杆均沿固定套的径向方向设置,固定套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内端与输油管外圆表面顶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输油管的中心线、左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和右侧的隔板上端边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集油盒顶部设置有盒盖,集油盒底部呈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下油管上端连接在集油盒的最低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水管接头为弯头结构,进水管接头的出水口朝向第一腔室底部;箱体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污管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排污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排污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箱体左侧上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或拉动箱体移动的把手,箱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调节支腿;
每个调节支腿均包括支撑筒、支柱和支座,支撑筒和支柱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支撑筒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支柱上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支撑筒内,支柱上螺纹连接有与支撑筒下端顶压接触的背紧螺母,支柱下端通过球铰链与支座顶部转动连接,支柱下部相对两侧设置有位于背紧螺母下方的扳手夹持面。
CN201721117055.6U 2017-09-01 2017-09-01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Active CN207153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7055.6U CN207153168U (zh) 2017-09-01 2017-09-01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7055.6U CN207153168U (zh) 2017-09-01 2017-09-01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3168U true CN207153168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7055.6U Active CN207153168U (zh) 2017-09-01 2017-09-01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31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588A (zh) * 2017-09-01 2017-11-2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机械厂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CN110467284A (zh) * 2019-08-30 2019-11-19 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RU222167U1 (ru) * 2023-08-01 2023-12-13 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Унисихин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жироотделения сточных во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588A (zh) * 2017-09-01 2017-11-2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机械厂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CN110467284A (zh) * 2019-08-30 2019-11-19 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RU222167U1 (ru) * 2023-08-01 2023-12-13 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Унисихин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жироотделения сточных во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2588A (zh)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CN103874532B (zh) 流体处理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04138390U (zh) 一种浮油收集装置
CN102730859B (zh) 一体化油水分离装置
CN105293734B (zh) 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
CN207153167U (zh) 油水分离器的升降易调节式箱体结构
CN207153168U (zh) 移动式油水分离器
CN205516690U (zh) 一种多管束旋流沉淀分离装置
CN107473306A (zh) 一种稳流筒可调节的单罐双级旋流气浮装置
CN103657158A (zh) 仰角式三相分离器
CN104264644B (zh) 双螺旋浆水面收污泵
CN107445247A (zh) 高效油水分离系统
CN202410265U (zh) 多级集成化流体动力旋流分离器
CN104818980B (zh) 一种新型高效四相分离器
CN106995226A (zh) 一种浮油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CN206425100U (zh) 一种离心自净固液分离装置
CN204552725U (zh) 一种油气田用高效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
CN207158843U (zh) 用于油水分离器的旋转式排油装置
CN203530046U (zh) 餐厨垃圾的资源化生产装置
CN207031117U (zh) 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
CN105084568B (zh)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2559790Y (zh) 水平-上向流节能型油气水砂分离器
CN204798904U (zh) 三相分离器
CN202892982U (zh) 仰角式三相分离器
CN211635332U (zh) 一种油液两相储液罐吸油口高度可调浮油吸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6 No. 29, Huaihe Road, Zhongyuan District,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after: Huangh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6 No. 29, Huaihe Road, Zhongyuan District,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YELLOW RIVER MACHINERY FACTOR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