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6846U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6846U
CN207146846U CN201721170577.2U CN201721170577U CN207146846U CN 207146846 U CN207146846 U CN 207146846U CN 201721170577 U CN201721170577 U CN 201721170577U CN 207146846 U CN207146846 U CN 207146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ep bead
air
indoor unit
wall indoor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05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杰林
马列
王琨瑶
姬安生
赵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05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6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6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6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壁挂式室内机的,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挡风板及第二挡风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以转动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挡风板可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上,且所述第二挡风板贯设有多个散风孔。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室内机,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以提高所述壁挂式室内机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壁挂式室内机其出风口设置在面板的前面板上,当壁挂式室内机送风时,是通过风轮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吹出的。当用户处于该空调器送风范围内时,从空调器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流速较快,会直接吹向用户。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冷风长时间地直接吹在用户体表,容易导致人体不适,不利于用户身体健康,尤其对于老人、小孩等更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壁挂式室内机,旨在实现无风感出风,以提高所述壁挂式室内机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及包括有所述壁挂式室内机的空调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挡风板及第二挡风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以转动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挡风板可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上,且所述第二挡风板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优选地,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挡风板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板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上缘枢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自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枢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自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其内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渐缩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其外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扩口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邻近其出风端的迎风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挡风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呈空心设置,以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迎风面设有收容槽,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面向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设有对应安装至每一所述滑轨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壳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迎风面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设置一与该所述第一挡风板呈层叠设置的第二挡风板,且所述第二挡风板贯设有散风孔,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挡风板可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上。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工作时,将所述第二挡风板自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出,所述第二挡风板朝向所述出风口,自所述出风口出来的气流经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通过,在此过程中,出风气流的风速减小,且出风气流被打散而变得柔和,使得吹向室内的出风气流风速较小且较为柔和,用户感受不到出风气流的流动,从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停止工作时,将所述第二挡风板收容至所述第一挡风板板面上,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组成一整体,其结构更为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常规的挡风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室内机,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提高了用户使用该壁挂式室内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壁挂式室内机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壁挂式室内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壁挂式室内机的正常出风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壁挂式室内机的出风模式之一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壁挂式室内机的出风模式之二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壳体 410 出风风道
110 面板 10 第一挡风板
111 进风口 20 第二挡风板
200 换热器 30 导流板
300 风轮 1a 挡风部
400 蜗壳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室外侧”、“室内侧”等的描述,则该“室外侧”、“室内侧”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室外侧”、“室内侧”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及包括有所述壁挂式室内机的空调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以提高用户使用该壁挂式室内机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壁挂式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壳体100、第一挡风板10及第二挡风板20;其中,壳体100具有一出风口;第一挡风板1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以转动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口;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呈层叠设置,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挡风板20可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第一挡风板10的板面上,且第二挡风板20贯设有散风孔。
具体地,壳体100的顶部具有一进风口111,壳体100内部于所述进风口111的下侧依次设有换热器200及风轮300;壳体100包括面板110,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面板110的下端。所述空调室内机工作时,室内的气流自进风口111进入,经换热器200换热后,由风轮300驱动而流向出风口送出。
第一挡风板1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以转动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口。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呈层叠设置,第二挡风板20可设于第一挡风板10的迎风侧或背风侧均可。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挡风板20可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第一挡风板10的板面上。
请参阅图4,第二挡风板20贯设有多个散风孔,当第二挡风板20自第一挡风板10滑出时,第二挡风板20朝向所述出风口,自所述出风口出来的气流经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在此过程中,出风气流的风速减小,且出风气流被打散而变得柔和,使得吹向室内的出风气流风速较小且较为柔和,用户感受不到出风气流的流动,从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
为使得第二挡风板20散风较为均匀,多个所述散风孔的孔径大小相当,且多个所述散风孔应均匀排布在第二挡风板20上。
至于第二挡风板20的运动控制方式,可以是手动控制(在第一挡风板10打开后,用户手动拉下或推回),亦可以是电机驱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挡风板10上设置一与该第一挡风板10呈层叠设置的第二挡风板20,且第二挡风板20贯设有散风孔,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滑动连接,使得第二挡风板20可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第一挡风板10的板面上。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工作时,将第二挡风板20自第一挡风板10滑出,第二挡风板20朝向所述出风口,自所述出风口出来的气流经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在此过程中,出风气流的风速减小,且出风气流被打散而变得柔和,使得吹向室内的出风气流风速较小且较为柔和,用户感受不到出风气流的流动,从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停止工作时,将第二挡风板20收容至第一挡风板10板面上,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组成一整体,其结构更为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常规的挡风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室内机,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提高了用户使用该壁挂式室内机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风板20在第一挡风板1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设置方式。为简化第一挡风板10的结构,故在第一挡风板10的迎风面设有收容槽(未图示),第二挡风板20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槽内。这种设置方式,可将第一挡风板10的厚度较小,仅需在第一挡风板10的迎风面设置一收容槽即可,如此使得第一挡风板10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二挡风板20滑动,第一挡风板10设有两个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挡风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第二挡风板20的面向第一挡风板10的板面设有对应安装至每一所述滑轨的滑块。
具体地,两个所述滑轨分设于所述收容槽的两端,第二挡风板20上的两滑块对应安装于两所述滑轨内,以使第二挡风板20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滑出或收容于第一挡风板10。
为减小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内滑动的摩擦阻力,优选地,在所述滑块上设置滚珠,利用所述滚珠在所述滑轨内滚动,以减小所述滑轨对所述滑块的摩擦阻力。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二挡风板20的安装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风板10呈空心设置,以形成一收容腔,第二挡风板20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可以将第二挡风板20隐藏于所述收容腔中,仅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工作时,将第二挡风板20自所述收容腔滑出,如此可使得第二挡风板20与第一挡风板10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更小。至于其滑动安装方式,可参照上述的滑轨与滑块的配合方式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为减少用户的操作,第二挡风板20的运动控制方式最好采用电机驱动控制。
故优选地,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第一挡风板10上的驱动装置(未图示),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挡风板20,用以驱动第二挡风板20沿第一挡风板10的宽度方向滑出或收容于第一挡风板10板面上。
所述驱动装置有多种结构设置方式,并没与具体限定。所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齿轮,第二挡风板20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从而可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挡风板10滑动。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挡风板连接,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曲柄摆动,而带动所述挡风板转动。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风板10与所述出风口的上缘枢接连接。具体可在第一挡风板10的两端设置枢接轴,并在所述出风口的上缘设置供所述枢接轴对应安装的枢接孔。
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工作时,第一挡风板10向上翻转而打开出风口,第二挡风板20自第一挡风板10向下滑出,出风气流自所述出风口吹出后被划分为两股气流,第一股气流直接偏向下吹出,实现向下泄流,不会吹向用户,使得用户感受不受气流流动而达到无风感效果;第二股气流通过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而扩散至室内,在此过程中,气流的风速减小,且气流被打散而变得柔和,使得用户亦感受不到气流流动,从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在此考虑到若所述散风孔垂直第二挡风板20的板面贯穿第二挡风板20,则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向下,不易自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故优选地,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自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可使得所述散风孔的贯设方向大致与上述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偏向下),从而上述第二股气流向下流动过程中,较为容易自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而扩散至室内。
还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自第二挡风板20通过的气流量,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挡风部1a。
具体而言,挡风部1a可以由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的出风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翻边,也可以是凸设于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上的挡板。挡风部1a用以将部分出风气流止挡于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上,使得该部分出风气流自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而扩散至室内,从而增大了自第二挡风板20通过的无风感气流量。
在此,所述挡风部自身还可充当限位部,以在第二挡风板20收容回第一挡风板10的收容腔的过程中,挡风部1a与所述收容腔开口周缘抵接,以防止第二挡风板20过渡收容至所述收容腔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便于将部分出风气流导入所述散风孔,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其内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渐缩状设置,以使得所述散风孔的内端形成弧形导向口,用以将部分出风气流导入所述散风孔。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便于将出风气流自所述散风孔向外导出,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其外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扩口状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散风孔的外端形成弧形扩口,该弧形扩口一方面减小了气流流动的阻力,有利于将自所述散风孔通过的气流快速扩散出去;另一方面部分气流顺沿该弧形扩口扩散至第二挡风板20的背风面,以均衡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温差,避免在第二挡风板20的背风面产生冷凝水。
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挡风板10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枢接连接。
在所述壁挂式室内机工作时,第一挡风板10向下翻转而打开出风口,第二挡风板20自第一挡风板10向上滑出,出风气流自所述出风口吹出后被划分为两股气流,第一股气流直接偏向上吹出,再呈喷洒状自然沉降下来,在此过程中,气流风速减小,亦不会直接吹到用户,使得用户感受不受气流流动而达到无风感效果;第二股气流通过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而扩散至室内,在此过程中,气流的风速减小,且气流被打散而变得柔和,使得用户亦感受不到气流流动,从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
在此考虑到若所述散风孔垂直第二挡风板20的板面贯穿第二挡风板20,则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向下,不易自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故优选地,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自第二挡风板20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上倾斜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可使得所述散风孔的贯设方向大致与上述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偏向上),从而上述第二股气流向上流动过程中,较为容易自第二挡风板20上的散风孔通过,而扩散至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所述风轮300驱动的出风气流有效引导到所述出风口,壳体100内设有蜗壳400,蜗壳400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410,蜗壳400于出风风道410内设有导流板30,导流板30与蜗壳400转动连接。
导流板30的转动安装方式可以是枢接或者铰接均可,通过调节导流板30转过的角度,可调节通过所述出风风道410内的气流量,进而可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量。
考虑到出风气流温度较低,当出风气流自所述出风口吹出时,第一挡风板10的背风面产生冷凝水,故优选地,第一挡风板10的迎风面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可以是保温棉或者隔热泡沫,如此避免出风气流自所述出风口通过时,在挡风板的背风面产生冷凝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一出风口;
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以转动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口;
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挡风板可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上,且所述第二挡风板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挡风板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滑出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挡风板板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上缘枢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自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下缘枢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自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迎风面到其出风面的贯设方向,呈向上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其内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渐缩状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上的散风孔其外端自内向外呈弧形扩口状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邻近其出风端的迎风面设有向内延伸的挡风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呈空心设置,以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迎风面设有收容槽,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收容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面向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板面设有对应安装至每一所述滑轨的滑块。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壳转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迎风面设有保温层。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
CN201721170577.2U 2017-09-12 2017-09-12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7146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577.2U CN207146846U (zh) 2017-09-12 2017-09-12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577.2U CN207146846U (zh) 2017-09-12 2017-09-12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6846U true CN207146846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0577.2U Active CN207146846U (zh) 2017-09-12 2017-09-12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68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071A (zh) * 2017-09-12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068462A1 (zh) * 2021-02-02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071A (zh) * 2017-09-12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068462A1 (zh) * 2021-02-02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0071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741052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113128U (zh) 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CN107314453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560136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46847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07643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4949205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39599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107477690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314452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46846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4236041B (zh) 空调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07702308A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403231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6225194A (zh) 空调器
CN108386908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0220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940572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477691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26256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TWI263022B (en) Air circulation device
CN207146646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46642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966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