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6810U -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6810U
CN207146810U CN201720885857.5U CN201720885857U CN207146810U CN 207146810 U CN207146810 U CN 207146810U CN 201720885857 U CN201720885857 U CN 201720885857U CN 207146810 U CN207146810 U CN 20714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circuit board
pcb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5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5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的电控板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有电路布线层,以及通过电路布线层电连接的被冷却器件和电解电容,电解电容设于印刷电路板的背面;冷却组件,设于印刷电路板的正面,用于对被冷却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中,被冷却器件处于冷却组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被冷却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器件引脚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呈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控板,通过将电解电容设于印刷电路板的背面,便于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涂覆处理,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一种压缩机电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10的可靠性,在印刷电路板102上设置冷却组件104对被冷却器件106进行冷却,其中,被冷却器件106一般为半导体功率器件,如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绝缘栅门极晶体管)、FRD(FastRecovery Diode,快速恢复二极管)、整流桥堆和IPM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等,被冷却器件106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1062两部分,其中,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104上,器件引脚1062被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在工作过程中器件引脚1062会流过电流或电压信号,并与印刷电路板102上其他电路形成电气连接,因此这些器件引脚1062一般为带电体。
其中,冷却组件104包括制冷剂管道1042,制冷剂管道1042内会流过制冷剂,以带走被冷却器件106产生的热量,当制冷剂管道1042内流过的制冷剂温度及环境温度在特定状态下,制冷剂管道1042、冷却组件104或被冷却器件106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在制冷剂管道1042、冷却组件104或被冷却器件106的表面易形成凝露水,这些凝露水使器件引脚1062之间、器件引脚1062与冷却组件104之间电气绝缘性能降低、甚至产生短路的情况,从而导致故障、损坏的可能,为了抑制上述事故,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需要涂覆三防漆等防护涂料,使得即便在凝露水附着于冷却组件104表面、器件本体或器件引脚1062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器件引脚1062之间、器件引脚1062与冷却组件104之间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
然而,被冷却器件106及其器件引脚1062往往位于冷却组件104与印刷电路板102之间,需要涂覆三防漆等防护材料的器件引脚1062被冷却组件104、印刷电路板102以及印刷电路板102上其他电子元器件(如电解电容108)遮挡住,导致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的涂覆处理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有电路布线层,以及通过电路布线层电连接的被冷却器件和电解电容,电解电容设于印刷电路板的背面;冷却组件,设于印刷电路板的正面,用于对被冷却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中,被冷却器件处于冷却组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被冷却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器件引脚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呈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器的电控板包括印刷电路板、被冷却器件以及设于印刷电路板正面的冷却组件,其中,被冷却器件设于冷却组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冷却组件用于对被冷却器件进行散热处理,以降低被冷却器件热损坏的风险,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的使用寿命。被冷却器件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两部分,器件本体与器件引脚呈垂直方向分布,且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设置,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钎焊于印刷电路板并与印刷电路板中的其他电子元件形成电气连接,其他电子元件即包括电解电容以及电感、控制电路单元、接线端子,这些电子元件均通过器件引脚被钎焊于印刷电路板。
为了便于冷却,将被冷却器件设置在冷却组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被冷却器件的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并与印刷电路板平行,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垂直于被冷却器件本体并被钎焊于印刷电路板上,这使得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涂覆处理不能从被冷却器件的正面进行,而只能从被冷却器件的周侧进行。同时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周边的印刷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其他电子元件,比如电解电容和电感,这些电子元件一般体积较大,遮挡阻碍了从被冷却组件的周侧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的涂覆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阻碍从侧面对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涂覆的电解电容从印刷电路板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对器件引脚侧面的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正面的冷却组件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的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其中,通过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垂直设置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有利于从冷却组件的周侧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涂覆处理,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电控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片,散热片的背面贴合于器件本体;制冷剂管道,组装于散热片的正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片和制冷剂管道,其中,制冷剂管道组装于散热片的正面,并与空调制冷系统连接,在与安装制冷剂管道的位置对应的散热片的背面上形成热交换区域,被冷却器件的器件本体贴合于散热片的热交换区域,提高了对被冷却器件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被冷却器件热损坏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其中,优选地,制冷剂管道与散热片的正面贴合设置,冷却效果好,或制冷剂管道与散热片的正面留有空隙,有利于减少散热片上的凝露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片正面形成有安装槽,制冷剂管道安装于安装槽内,以组装于散热片的正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散热片正面形成安装槽,然后将制冷剂管道安装于安装槽内,增大了制冷剂管道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进而对被冷却器件达到了更好的冷却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的工作性能。
其中,安装槽呈半圆形,制冷剂管道贴合组装于半圆形安装槽内,并且能够通过散热器盖板与散热片连接来实现固定上述制冷剂管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组件还包括:支撑组件,位于散热片的两端,且处于散热片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散热片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印刷电路板的正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散热片的两端设置支撑组件,使散热片稳定可靠的固定在印刷电路板的正面,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靠近散热片的边缘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靠近散热片的边缘设置,方便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涂覆防护,再结合将位于被冷却器件周边的印刷电路板上的体积较大的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从印刷电路板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背面,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正面的冷却组件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一步便于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涂覆处理,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被冷却器件包括整流桥堆、IGBT、FRD和IPM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还包括:电源接线端子,与整流桥堆的输入端电连接;压缩机接线端子,与IPM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冷却器件包括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绝缘栅门极晶体管)、FRD(Fast Recovery Diode,快速恢复二极管)、整流桥堆和IPM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在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设置电源接线端子,方便使整流桥堆的输入端连接至交流电源,在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设置压缩机接线端子,方便IPM模块的输出端接入压缩机电机,即通过在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设置电源接线端子和压缩机接线端子有利于提高线路连接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还包括:控制电路单元,连接至所述IGBT和所述IPM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的电控板上还设有控制电路单元,控制电路单元分别与被冷却器件中的IGBT、IPM模块的控制器件引脚相连接,通过分别对被冷却器件IGBT、IPM模块的控制来实现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和压缩机电机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电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连接至空调器的电控板的压缩机接线端子。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电机连接至空调器的电控板的压缩机接线端子,通过空调器的电控板来实现压缩机电机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过将被冷却器件与被冷却组件组装在一起,使被冷却器件的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区域,提高了对被冷却器件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被冷却器件热损坏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另外,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钎焊于印刷电路板,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周边的印刷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体积较大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将电解电容从印刷电路板正面移开,更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对器件引脚侧面的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正面的冷却组件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电机,和/或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控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空调器的电控板来实现压缩机电机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过使被冷却器件的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区域,提高了对被冷却器件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被冷却器件热损坏的风险,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空调器使用寿命。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钎焊于印刷电路板,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周边的印刷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体积较大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将电解电容从印刷电路板正面移开,更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对器件引脚的侧面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正侧面的冷却组件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三防漆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同时,降低了压缩机电机损坏的风险,更进一步来说,提高了空调器的质量,增强了空调器产品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一个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组件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组件与被冷却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所示的空调器的电控板的右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的控制电路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调器的电控板,102印刷电路板,104冷却组件,106被冷却器件,108电解电容,110电源接线端子,112压缩机接线端子,114控制电路单元,116支撑组件,118电感(a1~a3),1042制冷剂管道,1044散热片,1062器件引脚,120交流电源,122整流桥堆,124交错式PFC电路,126滤波电解电容组,128IPM模块,130压缩机电机,VD1~VD4二极管,b1~b3快速恢复二极管,Q1~Q9绝缘栅门极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
如图2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板100,包括:印刷电路板102,印刷电路板102上设有电路布线层,以及通过电路布线层电连接的被冷却器件106和电解电容108,电解电容108设于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冷却组件104,设于印刷电路板102的正面,用于对被冷却器件106进行散热处理,其中,被冷却器件106处于冷却组件104与印刷电路板102之间,被冷却器件106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1062,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104,器件引脚1062相对于印刷电路板102的正面呈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器的电控板100包括印刷电路板102、被冷却器件106以及设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的冷却组件104,其中,被冷却器件106设于冷却组件104与印刷电路板102之间,冷却组件104用于对被冷却器件106进行散热处理,以降低被冷却器件106热损坏的风险,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使用寿命。被冷却器件106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1062两部分,器件本体与器件引脚1062呈垂直方向分布,且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104设置,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并与印刷电路板102中的其他电子元件形成电气连接,其他电子元件即包括电解电容108以及电感118、控制电路单元114、接线端子,这些电子元件均通过器件引脚1062被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
为了便于冷却,将被冷却器件106设置在冷却组件104与印刷电路板102之间,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104并与印刷电路板平行,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垂直于被冷却器件106本体并被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上,这使得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涂覆处理不能从被冷却器件106的正面进行,而只能从被冷却器件106的周侧进行。同时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106周边的印刷电路板102上还设置有其他电子元件,比如电解电容108和电感118,这些电子元件一般体积较大,遮挡阻碍了从被冷却组件104的周侧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的涂覆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阻碍从侧面对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涂覆的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如图7所示),能够减少电解电容108对器件引脚1062侧面的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正面的冷却组件104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的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冷却组件104包括:散热片1044,散热片1044的背面贴合于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本体;制冷剂管道1042,组装于散热片1044的正面。本方案中冷却组件104包括散热片1044和制冷剂管道1042,其中,制冷剂管道1042组装于散热片1044的正面并与空调制冷系统连接,在与安装制冷剂管道1042的位置对应的散热片1044的背面上形成热交换区域,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本体贴合于散热片1044的热交换区域,提高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冷却效果,降低被冷却器件106热损坏的风险,进而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使用寿命。
其中,优选地,制冷剂管道1042与散热片1044的正面贴合设置,冷却效果好,或制冷剂管道1042与散热片1044的正面留有空隙,有利于减少散热片1044上的凝露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1044形成有半圆形安装槽,制冷剂管道1042安装于安装槽内并用散热器盖板固定,以组装于散热片1044的正面。通过在散热片1044形成安装槽,然后将制冷剂管道1042安装于安装槽内,以组装于散热片1044的正面,提高了制冷剂管道1042与散热片1044的接触面积,进而对被冷却器件106达到了更好的冷却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冷却组件104还包括:支撑组件116,位于散热片1044的两端、散热片1044与印刷电路板102之间,散热片1044通过支撑组件116固定在印刷电路板102的正面。通过在散热片1044的两端设置支撑组件116,使散热片1044稳定可靠的固定在印刷电路板102的正面,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器件引脚1062靠近散热片1044的边缘设置。本方案中通过将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靠近散热片1044的边缘设置,方便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涂覆防护,再结合将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正侧面的冷却组件104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一步便于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涂覆处理,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多个电解电容108排列在冷却组件104的一侧时,通过将多个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使得可以从相对冷却组件104设置电解电容108的一侧进行涂覆处理,此时,优选地,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由上至下竖直排列,避免在由冷却组件104的一侧对器件引脚1062进行涂覆处理时,多个器件引脚1062之间相互遮挡,同时将其靠近相对冷却组件104设置电解电容108的一侧,使防护涂覆处理更加容易,其中,所涂覆的防护为三防漆,被冷却器件106即便在凝露水附着于冷却组件104表面或被器件本体及器件引脚1062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器件引脚1062之间、器件引脚1062与冷却组件104之间电气性能的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被冷却器件106包括整流桥堆122、IGBT、FRD和IPM模块12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电控板100还包括:电源接线端子110,与整流桥堆122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压缩机接线端子112,与IPM模块128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方案中被冷却器件106包括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绝缘栅门极晶体管)、FRD(Fast Recovery Diode,快速恢复二极管)、整流桥堆122和IPM模块128(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在空调器的电控板100上设置电源接线端子110,方便使整流桥堆122的输入端连接至交流电源120,在空调器的电控板100上设置压缩机接线端子112,方便IPM模块128的输出端接入压缩机电机130,即通过在空调器的电控板100上设置电源接线端子110和压缩机接线端子112有利于提高线路连接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电控板100还包括:控制电路单元114,连接于被冷却器件106。本方案中空调器的电控板100上还设有控制电路单元114,控制电路单元114分别与被冷却器件106中的IGBT、IPM模块128的控制器件引脚1062相连接,通过分别对被冷却器件106IGBT、IPM模块128的控制来实现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和压缩机电机130的控制。
如图7和图8所示,空调器的电控板包括:印刷电路板102以及设于印刷电路板102上的整流桥堆122、交错式PFC电路124、滤波电解电容组126、IPM模块128和控制电路单元114,以形成空调器的控制电路。
其中,整流桥堆122由二极管VD1~VD4组成,整流桥堆122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120相连,整流桥堆122的输出端与交错式PFC电路124相连。交错式PFC电路124包括多路交错工作的功率电路,其中每一路功率电路均可包括电感、快速恢复二极管FRD和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GBT。其中,以三路交错式PFC电路124为例,第一路功率电路包括电感a1、快速恢复二极管b1和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7,第二路功率电路包括电感a2、快速恢复二极管b2和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8,第三路功率电路包括电感a3、快速恢复二极管b3和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9。滤波电解电容组126包括多个并联的电解电容108。IPM模块128由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1~Q6组成,IPM模块128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电机130相连。控制电路单元114分别与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1~Q9相连、以通过对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1~Q9的控制来实现对交错式PFC电路124的控制和对压缩机电机130的控制。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被冷却器件106包括整流桥堆122(即二极管VD1~VD4)、快速恢复二极管b1~b3、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7~Q9和IPM模块128,其器件本体均固定在散热片的背面并与印刷电路板平行,且每个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均与各自的器件本体呈垂直设置,并钎焊在印刷电路板102上。其中,快速恢复二极管b1~b3和绝缘栅门极晶体管Q7~Q9的器件引脚引出方向保持一致并与散热片的背面垂直,整流桥堆122(即二极管VD1~VD4)和IPM模块128的双列器件引脚分别与散热片的相对两侧平齐。
由于将被冷却器件106设置在散热片的背面,且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导致对器件引脚的防护涂覆处理不能从冷却组件的正面进行,而只能从被冷却器件106的周侧进行,同时由于电解电容108体积较大且比较高,通过将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108对器件引脚1062侧面的遮挡面积,给装配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的冷却组件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出于电路布线、电磁兼容及电信号噪声等因素的考虑及电路的拓扑结构,将电感a1~a3与滤波电解电容组126分别排列在散热片两侧,为最佳的电路布局。然而,由于电感a1~a3的高度较高,在将滤波电解电容组126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后,已然可以解决便于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涂覆防护的问题,此时,电感a1~a3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正面,同样也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对器件引脚涂覆的操作影响不大,根据印刷电路板102的大小进行合理布局即可。
优选地,将电感a1~a3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能够给装配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的被冷却器件的侧面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而使得从侧面对被器件引脚进行防护涂覆作业变得更加顺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电机130,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控板100,压缩机电机130连接至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压缩机接线端子1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电机130,压缩机电机130连接至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压缩机接线端子112,通过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来实现压缩机电机130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过将被冷却器件106与被冷却组件104组装在一起,使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本体贴合于冷却组件104的热交换区域,提高了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被冷却器件106热损坏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使用寿命。
另外,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106周边的印刷电路板102上还设置有体积较大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108,将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108对器件引脚1062侧面的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正面的冷却组件104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器件引脚1062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电机13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图中未示出),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电机130,和/或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控板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来实现压缩机电机130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过使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本体贴合与冷却组件104的热交换区域,提高了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被冷却器件106热损坏的风险,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空调器使用寿命。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钎焊于印刷电路板102,由于位于被冷却器件106周边的印刷电路板102上还设置有体积较大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108,将电解电容108从印刷电路板102正面移开,更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2的背面,能够减少电解电容108对器件引脚1062的侧面遮挡面积,给装配于空调器的电控板100正侧面的冷却组件104的周侧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对被冷却器件106的器件引脚1062进行三防漆涂覆防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电控板100的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同时,降低了压缩机电机130损坏的风险,更进一步来说,提高了空调器的质量,增强了空调器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一种电机和一种空调器,通过合理布局位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解电容以及电感的位置,便于对电控板上的被冷却器件的器件引脚进行涂覆处理,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器的电控板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发生短路的可能。进一步地,提升电机以及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电路布线层,以及通过所述电路布线层电连接的被冷却器件和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面;
冷却组件,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正面,用于对所述被冷却器件进行散热处理,
其中,所述被冷却器件处于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所述被冷却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器件引脚,所述器件本体贴合于所述冷却组件,所述器件引脚相对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呈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背面贴合于所述器件本体;
制冷剂管道,组装于所述散热片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正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制冷剂管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以组装于所述散热片的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
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散热片的两端,且处于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引脚靠近所述散热片的边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冷却器件包括整流桥堆、IGBT、FRD和IPM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接线端子,与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入端电连接;
压缩机接线端子,与所述IPM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电路单元,连接至所述IGBT和所述IPM模块。
9.一种压缩机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
所述压缩机电机连接至所述空调器的电控板的压缩机接线端子。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电机,和/或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电控板。
CN201720885857.5U 2017-07-20 2017-07-20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714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5857.5U CN207146810U (zh) 2017-07-20 2017-07-20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5857.5U CN207146810U (zh) 2017-07-20 2017-07-20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6810U true CN207146810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5857.5U Active CN207146810U (zh) 2017-07-20 2017-07-20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6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821A (zh) * 2021-05-11 2021-10-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散热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821A (zh) * 2021-05-11 2021-10-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散热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2031B (zh) 制冷装置
EP3327919B1 (en) Inverter apparatus
CN104704934B (zh) 冷却装置以及具备该冷却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07504726B (zh) 制冷装置的电控板组件及制冷装置
CN102573412A (zh) 带冷却功能的控制装置
CN205961010U (zh) 交流电机控制器的主控系统
CN109863625A (zh) 互连件
CN207146810U (zh) 空调器的电控板、压缩机电机和空调器
CN104936320B (zh) 电辅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695845Y (zh) 电子空调水冷散热装置
CN206442116U (zh) 风冷型大功率无功补偿功率单元散热结构
CN205261839U (zh) 空调的控制器主板组件及电器盒
CN207098929U (zh) 以水冷散热基板为基准的列车供电功率模块
CN207146805U (zh) 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
CN104620485B (zh) 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
CN210898900U (zh) 一种变频器及空调
CN202364095U (zh) 一种水冷变频器的风水冷模组
CN210608899U (zh) 变流器功率单元
CN105216580B (zh) 越野车载高集成双路变频空调设备
CN21190952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7200606U (zh) 一种利于mos管散热的无刷电机控制器系统
CN211457828U (zh) 一种相变散热控制盒
JP7047403B2 (ja) 電装品モジュール
CN206732332U (zh) 逆变焊接电源及电焊机
CN112837936A (zh) 一种直流组薄膜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