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3121U -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3121U
CN207143121U CN201721129567.4U CN201721129567U CN207143121U CN 207143121 U CN207143121 U CN 207143121U CN 201721129567 U CN201721129567 U CN 201721129567U CN 207143121 U CN207143121 U CN 207143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thickness
coating film
layers
coate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95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ning CSG Energy Saving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ning CSG Energy Savi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ning CSG Energy Saving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ning CSG Energy Savi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295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3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3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3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属于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镀膜玻璃反射率大,清度较低等技术问题。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本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层和镀膜层,镀膜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层向外依次复合有十一个膜层,其中第一层为SiNx层,第二层为ZnO,第三层为Ag层,第四层为Cu层,第五层为NiCr层,第六层为AZO层,第七层为SiNx层,第八层为ZnSnO/ZnO或两者的混合层,第九层为Ag层,第十层为NiCr层,第十一层为SiNx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反射率小,清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镀膜玻璃(Reflective glass)也称反射玻璃。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其中Low-e节能镀膜玻璃可有效阻挡紫外线、红外线,对可见光具有较高透过率,辐射率低、可有效降低热量传递,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节能建筑建材。现有技术中Low-E玻璃生产工艺是在优质浮法基片上镀制以Ag为功能层,包含介质层和其它金属层的多层膜系。若按照功能层银的层数来进行划分,Low-E玻璃可以分为单银Low-E玻璃、双银Low-E玻璃、三银Low-E玻璃。目前,单银、双银都是建筑玻璃领域比较成熟的节能方案。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客户对幕墙的外观颜色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同时的客户对幕墙的颜色、性能的整体化要求更高,但是对于市场上大多数的Low-e双银而言,其色彩体系偏重于三个方面:蓝色系、绿色系、灰色系,其他方面颜色涉及较少,生产过程颜色可控性较差。
现有技术的缺点:
1)目前虽有双银中性色产品,但总体仍不够清透,存在透过色发黄/发绿的问题。
2)目前的双银产品多数存在小角度变色的现象,批次颜色可控性差,近观存在肉眼可见色差。
3)中低透膜系反射率高,视觉效果差,整体感官浑浊不够纯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镀膜层的设计,降低反射率,提高清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本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层和镀膜层,所述镀膜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层向外依次复合有十一个膜层,其中第一层为SiNx层,第二层为ZnO,第三层为Ag层,第四层为Cu层,第五层为NiCr层,第六层为AZO层,第七层为SiNx层,第八层为ZnSnO/ZnO或两者的混合层,第九层为Ag层,第十层为NiCr层,第十一层为SiNx层;
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为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三层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四层为透过色改善层,第五层为第一阻挡保护层,第六层为晶床介质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九层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十层为第二阻挡保护层,第十一层为第三电介质层。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磁控溅射镀膜层;
A、磁控溅射第一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30~35nm;
B、磁控溅射第二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2个;靶材配置为锌铝(Zn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8~10nm;
C、磁控溅射第三层:
靶材数量:直流平面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2nm;
D、磁控溅射第四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铜(Cu);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0~13nm;
E、磁控溅射第五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镍铬(NiCr);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0.5~1nm;
F、磁控溅射第六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氧化锌铝(AZO);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2~5nm;
G、磁控溅射第七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20~25nm;
H、磁控溅射第八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锌锡(ZnSn);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12~16nm;
磁控溅射第八层还可以是如下工艺: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锌铝(Zn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6~8nm;
I、磁控溅射第九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0.5~2nm;
磁控溅射第九层还可以是如下工艺:
靶材数量:直流平面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4~6nm;
J、磁控溅射第十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镍铬(NiCr);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2.5nm;
K、磁控溅射第十一层: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4~5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40~45nm;
2)、镀膜层总厚度控制在150~170nm之间。
本实用新型优点:
1、外观颜色为橘红色,室外观察色彩靓丽。
2、Lab色彩空间测色结果情况如下:6mm单片透过色T∈[35,38],a*∈[1.0,2.0],b*∈[2.0,3.5];膜面颜色a*∈[0,1],b*∈[7,9],玻面颜色a*∈[13,15],b*∈[18,20],
3、小角度变色小,玻面多角度(10°~75°)色差△a*<3.0。
4、玻璃表面辐射率E<0.05,低辐射性能优良,传热系数K<1.8,遮阳系数SC∈[0.23,0.24],选择系数r>1.3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a、玻璃基片层;1、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三层;4、第四层;5、第五层;6、第六层;7、第七层;8、第八层;9、第九层;10、第十层;11、第十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层a和镀膜层,镀膜层自玻璃基片层a向外依次复合有十一个膜层,其中第一层1为SiNx层,第二层2为ZnO,第三层3为Ag层,第四层4为Cu层,第五层5为NiCr层,第六层6为AZO层,第七层7为SiNx层,第八层8为ZnSnO/ZnO或两者的混合层,第九层9为Ag层,第十层10为NiCr层,第十一层11为SiNx层;
其中,第一层1和第二层2为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三层3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四层4为透过色改善层,第五层5为第一阻挡保护层,第六层6为晶床介质层,第七层7和第八层8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九层9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十层10为第二阻挡保护层,第十一层11为第三电介质层。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磁控溅射镀膜层;
A、磁控溅射第一层1: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30~35nm;
B、磁控溅射第二层2: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2个;靶材配置为锌铝Zn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8~10nm;
C、磁控溅射第三层3:
靶材数量:直流平面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2nm;
D、磁控溅射第四层4: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铜Cu);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0~13nm;
E、磁控溅射第五层5: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镍铬NiCr);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0.5~1nm;
F、磁控溅射第六层6: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氧化锌铝AZO;工艺气体: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2~5nm;
G、磁控溅射第七层7: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20~25nm;
H、磁控溅射第八层8: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2~3个;靶材配置为锌锡ZnSn);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12~16nm;
磁控溅射第八层8还可以是如下工艺: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锌铝Zn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2,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6~8nm;
I、磁控溅射第九层9: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0.5~2nm;
磁控溅射第九层9还可以是如下工艺:
靶材数量:直流平面靶1个;靶材配置为银Ag);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4~6nm;
J、磁控溅射第十层10: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1个;靶材配置为镍铬NiCr);工艺气体为纯氩气,溅射气压为2~3×10-3mbar;镀膜厚度为1~2.5nm;
K、磁控溅射第十一层11:
靶材数量:交流旋转靶4~5个;靶材配置为硅铝SiAl);工艺气体比例:氩气和氧气,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14,溅射气压为3~5×10-3mbar;镀膜厚度为40~45nm;
2)、镀膜层总厚度控制在150~170nm之间。
本实用新型优点:
1、外观颜色为橘红色,室外观察色彩靓丽。
2、Lab色彩空间测色结果情况如下:6mm单片透过色T∈[35,38],a*∈[1.0,2.0],b*∈[2.0,3.5];膜面颜色a*∈[0,1],b*∈[7,9],玻面颜色a*∈[13,15],b*∈[18,20],
3、小角度变色小,玻面多角度(10°~75°)色差△a*<3.0。
4、玻璃表面辐射率E<0.05,低辐射性能优良,传热系数K<1.8,遮阳系数SC∈[0.23,0.24],选择系数r>1.3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本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层(a)和镀膜层,所述镀膜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层(a)向外依次复合有十一个膜层,其中第一层(1)为SiNx层,第二层(2)为ZnO,第三层(3)为Ag层,第四层(4)为Cu层,第五层(5)为NiCr层,第六层(6)为AZO层,第七层(7)为SiNx层,第八层(8)为ZnSnO/ZnO或两者的混合层,第九层(9)为Ag层,第十层(10)为NiCr层,第十一层(11)为SiNx层;
其中,第一层(1)和第二层(2)为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三层(3)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四层(4)为透过色改善层,第五层(5)为第一阻挡保护层,第六层(6)为晶床介质层,第七层(7)和第八层(8)第二电介质组合层,第九层(9)为低辐射功能层,第十层(10)为第二阻挡保护层,第十一层(11)为第三电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1)的镀膜厚度为30~35nm;所述第二层(2)的镀膜厚度为8~10nm;所述第三层(3)的镀膜厚度为1~2nm;所述第四层(4)的镀膜厚度为10~13nm;所述第五层(5)的镀膜厚度为0.5~1nm;所述第六层(6)的镀膜厚度为2~5nm;所述第七层(7)的镀膜厚度为20~25nm;所述第八层(8)的镀膜厚度为12~16nm;所述第九层(9)的镀膜厚度为0.5~2nm;所述第十层(10)的镀膜厚度为1~2.5nm;所述第十一层(11)的镀膜厚度为40~4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1)的镀膜厚度为30~35nm;所述第二层(2)的镀膜厚度为8~10nm;所述第三层(3)的镀膜厚度为1~2nm;所述第四层(4)的镀膜厚度为10~13nm;所述第五层(5)的镀膜厚度为0.5~1nm;所述第六层(6)的镀膜厚度为2~5nm;所述第七层(7)的镀膜厚度为20~25nm;所述第八层(8)的镀膜厚度为6~8nm;所述第九层(9)的镀膜厚度为0.5~2nm;所述第十层(10)的镀膜厚度为1~2.5nm;所述第十一层(11)的镀膜厚度为40~4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1)的镀膜厚度为30~35nm;所述第二层(2)的镀膜厚度为8~10nm;所述第三层(3)的镀膜厚度为1~2nm;所述第四层(4)的镀膜厚度为10~13nm;所述第五层(5)的镀膜厚度为0.5~1nm;所述第六层(6)的镀膜厚度为2~5nm;所述第七层(7)的镀膜厚度为20~25nm;所述第八层(8)的镀膜厚度为6~8nm;所述第九层(9)的镀膜厚度为4~6nm;所述第十层(10)的镀膜厚度为1~2.5nm;所述第十一层(11)的镀膜厚度为40~4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1)的镀膜厚度为30~35nm;所述第二层(2)的镀膜厚度为8~10nm;所述第三层(3)的镀膜厚度为1~2nm;所述第四层(4)的镀膜厚度为10~13nm;所述第五层(5)的镀膜厚度为0.5~1nm;所述第六层(6)的镀膜厚度为2~5nm;所述第七层(7)的镀膜厚度为20~25nm;所述第八层(8)的镀膜厚度为12~16nm;所述第九层(9)的镀膜厚度为4~6nm;所述第十层(10)的镀膜厚度为1~2.5nm;所述第十一层(11)的镀膜厚度为40~4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总厚度控制在150~170nm之间。
CN201721129567.4U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Active CN207143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9567.4U CN20714312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9567.4U CN20714312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3121U true CN207143121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9567.4U Active CN20714312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3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2093A (zh) * 2017-09-04 2017-11-24 咸宁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2093A (zh) * 2017-09-04 2017-11-24 咸宁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07382093B (zh) * 2017-09-04 2020-07-14 咸宁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2093A (zh)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01830643B (zh) 一种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208274C (zh) 吸收式低辐射膜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CN106904842B (zh) 一种香槟金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11606578B (zh) 一种可钢化低反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3029B (zh) 一种欧洲灰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05269893A (zh) 一种低反射耐高温可钢化耐磨的镀膜玻璃及生产方法
CN110510891A (zh) 一种高透浅蓝色可弯钢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212559995U (zh) 一种中透低反可钢化双银low-e玻璃
CN207143121U (zh) 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524721A (zh) 遮阳型机车用玻璃
CN111704369A (zh) 一种全景灰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109081610B (zh) 一种中透灰色可钢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216427137U (zh) 一种中透灰色玻璃
CN107586047B (zh) 一种天空蓝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备方法
CN212833492U (zh) 一种全景灰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05838842U (zh) 离线欧洲灰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12559996U (zh) 一种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07143122U (zh) 一种天空蓝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10030460U (zh) 一种可后续加工含铜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10656698U (zh) 一种高透浅蓝色可弯钢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13860758A (zh) 一种中透灰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9010387U (zh) 一种中透灰色可钢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03600723U (zh) 一种可钢化蓝色低辐射节能玻璃
CN112694264A (zh) 一种蓝灰色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