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5425U -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5425U
CN207135425U CN201721045084.6U CN201721045084U CN207135425U CN 207135425 U CN207135425 U CN 207135425U CN 201721045084 U CN201721045084 U CN 201721045084U CN 207135425 U CN207135425 U CN 207135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sleeve
semiconductor chilling
fa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5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5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5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5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通风装置和降温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柱、支撑螺母和支撑座,支撑座放置在支撑螺母上,内部开有圆柱形槽,并套在螺纹柱上;通风装置包括风扇、风扇电源,充电桩外壳底部开有圆孔,顶部不封口设有顶棚,风扇套接在圆孔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电源、隔板和套筒,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紧贴在套筒表面,散热面紧贴在散热片表面,散热片与套筒固定连接,套筒上下贯通,固定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与外壳固定连接,隔板上放置充电桩装置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常规石化燃料的使用在对大气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的同时,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储量也越来越少。目前,很多国家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起步早、发展快,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节能减排与改善地球环境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目前主要靠充电桩来实现充电,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不仅能够解决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的问题,还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维护,具有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完善的通讯能力,确保了用户操作简便,实现了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给汽车充电的过程中,随着充电速度加快,电流和电压也会直线增高,这就导致了充电桩电感模块功率增大,电感模块、电源模块等元件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热量,因此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散热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专利号为CN206061399U,申请日为2016年09月12日,公告日为2017年03月2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主体和充电桩外壳,所述充电桩外壳设有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侧面出风结构和顶部出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侧面出风结构和顶部出风结构在充电桩内部构成散热通道,使充电桩内部的热量散发。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该方案中的散热通道较小,且纯粹靠风扇吹动风力散热,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主要用于解决现有充电桩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装置,所述充电桩装置包括外壳和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通风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柱、支撑螺母和支撑座,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所述支撑座内部开有圆柱形槽,所述支撑座放置在所述支撑螺母上,内部的圆柱形槽套在所述螺纹柱上;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风扇、风扇电源,所述外壳底部开有圆孔,顶部不封口,所述外壳顶部四周固定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顶棚,所述风扇套接在所述圆孔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扇表面设有过滤网,所述风扇电源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与所述风扇电连接;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电源、隔板和套筒,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紧贴在所述套筒表面,散热面紧贴在所述散热片表面,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放置所述充电桩装置的电子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套筒上下贯通,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顶棚横截面形状为V形。
优选的,所述套筒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内壁设有制冷鳍片。
优选的,所述套筒前后左右侧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采用并联方式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和散热面都需要涂覆一层导热硅脂。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圆柱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柱的直径,小于支撑螺母的宽度,所述螺纹柱下端焊接有圆台底座。
优选的,所述风扇数量至少为2个。
(三)有益效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快速吸收充电桩内电子装置在给汽车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在这些电子装置外设置一个套筒,套筒表面设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时间很快,半导体制冷片并联组合可以提高制冷功率,即可以短时间内快速降低套筒表面的温度,从而使热量从电子装置通过套筒内壁的制冷鳍片向外传递,降低电子装置的温度;(2)充电桩内的通风道为自下而上,符合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自然原理,且通风道较大能带走更多的热量:充电桩外壳顶部开口不封闭,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棚,底部设有多个风扇,并且隔板与外壳之间采用筋板连接,使整体自下而上形成一个大型的通风道,将散热片和套筒的热量带走;(3)充电桩的支撑装置采用可调高度设计:支撑座放置在支撑螺母上,内部的圆柱形槽套在螺纹柱上,通过旋转支撑螺母,可以调节支撑座的高度,从而方便更换风扇的过滤网,以及调整风扇的进风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突出,降低充电桩电子装置的的老化率,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套筒的主视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套筒的俯视图;
图4是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隔板的俯视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如下:
1、螺纹柱;2、支撑螺母;3、支撑座;4、外壳;5、散热片;6、半导体散热片;7、顶棚;8、套筒;9、半导体散热片电源;10、隔板; 11、风扇电源;12、风扇;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装置,充电桩装置包括外壳4和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通风装置和降温装置;支撑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柱1、支撑螺母2和支撑座3,螺纹柱1的下端焊接有圆台底座,支撑螺母2与螺纹柱1螺纹连接,支撑座3固定设置在外壳4底部,支撑座3内部开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的直径大于螺纹柱1的直径,并小于支撑螺母2的宽度,圆形槽的深度大于等于螺纹柱1的长度,支撑座3放置在支撑螺母2上,内部的圆柱形槽套在螺纹柱1上;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风扇12、风扇电源11,充电桩的外壳4底部开有圆孔,顶部不封口,外壳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外壳4的顶部四周固定设置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顶棚7,顶棚7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风扇12套接在圆孔内,并与外壳4固定连接,风扇12的数量为两个,风扇12的表面固定设有过滤网13,风扇电源11设置在外壳4的底部,与风扇12电连接;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片5、半导体制冷片6、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隔板10和套筒8,散热片5表面设有散热鳍片,内部开有放置半导体制冷片6的凹槽,散热片5与套筒8固定连接,具体为螺钉连接,半导体制冷片6嵌接在散热片5的凹槽里,其制冷面紧贴在套筒8表面,散热面紧贴在散热片5表面,并且半导体制冷片6的制冷面和散热面都需要涂覆一层导热硅脂,隔板10与外壳4通过筋板固定连接,其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隔板10上放置充电桩装置的电子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设置在隔板10底部,套筒8上下贯通,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内壁设有制冷鳍片,套筒8的主视方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俯视图如图3所示,套筒8固定设置在隔板10上,套筒8前后左右侧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半导体制冷片6,半导体制冷片 6之间采用并联方式与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给汽车充电的过程中,随着充电速度加快,电流和电压也会直线增高,这就导致了充电桩电感模块功率增大,电子装置中的电感模块、电源模块等元件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热量,在这些电子装置外设置一个套筒,套筒表面设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在原理上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通常半导体制冷片冷热端的温差可以达到40~65度之间,采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并联组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制冷功率,短时间内就能快速降低套筒表面的温度,从而使热量从电子装置通过套筒内壁的制冷鳍片向外传递,降低电子装置中元器件的温度;此外,充电桩外壳顶部开口不封闭,顶部固定设置顶棚,底部设有多个风扇,并且隔板与外壳之间采用筋板连接,当风扇转动时,气流从充电桩底部往顶部流动,从而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大型风道,符合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自然原理;支撑装置采用可调高度设计,通过旋转支撑螺母,可以调节支撑座的高度,从而方便更换风扇的过滤网,以及调整风扇的进风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装置,所述充电桩装置包括外壳(4)和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通风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柱(1)、支撑螺母(2)和支撑座(3),所述支撑螺母(2)与所述螺纹柱(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3)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4)底部,所述支撑座(3)内部开有圆柱形槽,所述支撑座(3)放置在所述支撑螺母(2)上,内部的圆柱形槽套在所述螺纹柱(1)上;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风扇(12)、风扇电源(11),所述外壳(4)底部开有圆孔,顶部不封口,所述外壳(4)顶部四周固定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顶棚(7),所述风扇(12)套接在所述圆孔内,并与所述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风扇(12)表面设有过滤网(13),所述风扇电源(11)设置在所述外壳(4)底部,与所述风扇(12)电连接;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片(5)、半导体制冷片(6)、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隔板(10)和套筒(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制冷面紧贴在所述套筒(8)表面,散热面紧贴在所述散热片(5)表面,所述散热片(5)与所述套筒(8)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0)与所述外壳(4)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0)上放置所述充电桩装置的电子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设置在所述隔板(10)底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电连接,所述套筒(8)上下贯通,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板(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7)横截面形状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内壁设有制冷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前后左右侧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之间采用并联方式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9)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制冷面和散热面都需要涂覆一层导热硅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圆柱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柱(1)的直径,小于支撑螺母(2)的宽度,所述螺纹柱(1)下端焊接有圆台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2)数量至少为2个。
CN201721045084.6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5084.6U CN207135425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5084.6U CN207135425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5425U true CN207135425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508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5425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5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8113A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5609706U (zh) 电池模块的热管理系统
CN208028191U (zh) 一种液冷和风冷结合散热的动力电池
CN208208927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锂电池温控装置
CN107346814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839778U (zh) 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电池温控箱
CN204086779U (zh) 一种摄像机遮阳散热装置及遮阳散热摄像机
CN102709374B (zh) 光伏电池板高效自然循环背散热装置
CN102723446A (zh) 一种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电池温控箱
CN105783564A (zh) 一种固体蓄热装置
CN2041306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散热装置
CN10591431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CN204482055U (zh) Ptc电加热器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4345850U (zh) 太阳能热电堆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CN206210941U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
CN20713542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4702148B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CN202712288U (zh) 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温控箱
CN20989612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
CN207543475U (zh)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106839074A (zh) 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蓄热式散热器
CN203871119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CN105101752A (zh) 充电机散热装置
CN104702149B (zh) 一种供电装置
CN20575227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