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5157U -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5157U
CN207135157U CN201721232257.5U CN201721232257U CN207135157U CN 207135157 U CN207135157 U CN 207135157U CN 201721232257 U CN201721232257 U CN 201721232257U CN 207135157 U CN207135157 U CN 207135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fore shell
shell
protuberanc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2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芳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Oupai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Oupai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Oupai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Oupai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22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5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5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5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包括有透明材质的前壳和透明材质的后壳,所述前壳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折而形成有纵向侧壁,所述纵向侧壁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纵向侧边的纵向内凹面,所述后壳的上下两侧分别向上弯折而形成有横向侧壁,所述横向侧壁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横向侧边的横向内凹面,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横向侧壁的边缘相抵接,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纵向侧壁的边缘相抵接,以令所述前壳和后壳包覆于手机的外表面。该保护壳能够将前壳和后壳拼合于手机外侧,不仅能对手机起到360度全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手机的边缘处堆积灰尘、污物,此外前壳和后壳可以配套结合,因而易于组装、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尤其涉及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手机类型,为了保证手机防损、耐用,很多用户喜欢为手机安装手机壳、钢化玻璃等配件,其中,手机壳都是从手机后侧以半包围的方式套在手机上,其前侧是中空的,使得手机触摸屏得以裸露,而透明面板通常是粘贴于手机触摸屏上的,其尺寸通常小于手机尺寸,这两种配件安装于手机上时,配件的边缘部分会与手机的表面形成台阶部,长期使用条件下,这些台阶部容易堆积灰尘、污物,容易滋生细菌,此外,为手机配备护壳时,需要单独购买前壳和后壳,其中不仅导致组装麻烦,还会因配件之间不匹配而不能同时使用,而且这些配件不能严密贴合,所以同样存在易堆积灰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该保护壳能够将前壳和后壳拼合于手机外侧,不仅能对手机起到360度全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手机的边缘处堆积灰尘、污物,此外前壳和后壳可以配套结合,因而易于组装、便于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包括有透明材质的前壳和透明材质的后壳,所述前壳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折而形成有纵向侧壁,所述纵向侧壁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纵向侧边的纵向内凹面,所述后壳的上下两侧分别向上弯折而形成有横向侧壁,所述横向侧壁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横向侧边的横向内凹面,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横向侧壁的边缘相抵接,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纵向侧壁的边缘相抵接,以令所述前壳和后壳包覆于手机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横向侧壁边缘处的两端分别向内凸出而形成有第一突出部,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一一对齐,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卡设于所述第一凹口内。
优选地,所述前壳上开设有音孔,所述音孔靠近所述前壳的上侧边,所述音孔外侧的前壳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二突出部,位于后壳上端的横向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凹口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对齐,且所述第二突出部卡设于所述第二凹口内。
优选地,所述前壳上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孔靠近所述前壳的下侧边,所述按键孔外侧的前壳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三突出部,位于后壳下端的横向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口,所述第三凹口与所述第三突出部对齐,且所述第三突出部卡设于所述第三凹口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部和第二凹口均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部和第二凹口均为长条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中,利用后壳上的两个横向侧壁可以卡扣于手机的上下两侧,利用前壳上的两个纵向侧壁可以卡扣于手机的左右两侧,使得前壳和后壳能够同时卡扣于手机上,并且前壳的边缘与后壳的边缘能够紧密抵接,有效防止了手机与手机壳的交界处堆积灰尘、污物,同时,该保护壳整体为透明状,以避免影响手机的外形美观程度,此外,该保护壳能够将前壳和后壳拼合于手机外侧,不仅能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节省另外贴保护膜,还可以配套结合、易于组装,方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结合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有透明材质的前壳1和透明材质的后壳2,所述前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折而形成有纵向侧壁10,所述纵向侧壁10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纵向侧边的纵向内凹面11,所述后壳2的上下两侧分别向上弯折而形成有横向侧壁20,所述横向侧壁20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横向侧边的横向内凹面21,所述前壳1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横向侧壁20的边缘相抵接,所述后壳2的左右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纵向侧壁10的边缘相抵接,以令所述前壳1和后壳2包覆于手机的外表面。
上述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中,利用后壳2上的两个横向侧壁20可以卡扣于手机的上下两侧,利用前壳1上的两个纵向侧壁10可以卡扣于手机的左右两侧,使得前壳1和后壳2能够同时卡扣于手机上,并且前壳1的边缘与后壳2的边缘能够紧密抵接,有效防止了手机与手机壳的交界处堆积灰尘、污物,同时,该保护壳整体为透明状,以避免影响手机的外形美观程度,此外,该保护壳能够将前壳和后壳拼合于手机外侧,不仅能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配套结合、易于组装,方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侧壁20边缘处的两端分别向内凸出而形成有第一突出部22,所述前壳1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口12,所述第一凹口12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一一对齐,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2卡设于所述第一凹口12内。在上述第一突出部22与第一凹口12的卡合作用下,可使得前壳与后壳的四角处呈卡合连接,进而提高了手机保护壳的紧密性。
在此基础上,所述前壳1上开设有音孔13,所述音孔13靠近所述前壳1的上侧边,所述音孔13外侧的前壳1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二突出部14,位于后壳2上端的横向侧壁20上开设有第二凹口24,所述第二凹口24与所述第二突出部14对齐,且所述第二突出部14卡设于所述第二凹口24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1上开设有按键孔15,所述按键孔15靠近所述前壳1的下侧边,所述按键孔15外侧的前壳1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三突出部16,位于后壳2下端的横向侧壁20上开设有第三凹口26,所述第三凹口26与所述第三突出部16对齐,且所述第三突出部16卡设于所述第三凹口26内。
其中,第二凹口24和第三凹口26的一个作用在于为上下两个通孔提供避空位,二者的另一个作用在于,通过与第二突出部14和第三突出部16的卡合,增加前壳与后壳之间的横向卡合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壳的紧实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突出部14和第二凹口24均为半圆形。
实施例二
结合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14和第二凹口24均为长条形。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利用长条形的卡接作用,可以提高前壳与后壳之间的卡合力,本实施例中,前壳1的下端边缘而平直状,与该前壳1的下端相对应的横向侧壁20也为平直状,且二者紧密贴合。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透明材质的前壳(1)和透明材质的后壳(2),所述前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折而形成有纵向侧壁(10),所述纵向侧壁(10)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纵向侧边的纵向内凹面(11),所述后壳(2)的上下两侧分别向上弯折而形成有横向侧壁(20),所述横向侧壁(20)的内侧形成有卡扣于手机横向侧边的横向内凹面(21),所述前壳(1)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横向侧壁(20)的边缘相抵接,所述后壳(2)的左右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纵向侧壁(10)的边缘相抵接,以令所述前壳(1)和后壳(2)包覆于手机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侧壁(20)边缘处的两端分别向内凸出而形成有第一突出部(22),所述前壳(1)的上下两个侧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口(12),所述第一凹口(12)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一一对齐,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2)卡设于所述第一凹口(12)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上开设有音孔(13),所述音孔(13)靠近所述前壳(1)的上侧边,所述音孔(13)外侧的前壳(1)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二突出部(14),位于后壳(2)上端的横向侧壁(20)上开设有第二凹口(24),所述第二凹口(24)与所述第二突出部(14)对齐,且所述第二突出部(14)卡设于所述第二凹口(24)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上开设有按键孔(15),所述按键孔(15)靠近所述前壳(1)的下侧边,所述按键孔(15)外侧的前壳(1)上向外凸出而形成有第三突出部(16),位于后壳(2)下端的横向侧壁(20)上开设有第三凹口(26),所述第三凹口(26)与所述第三突出部(16)对齐,且所述第三突出部(16)卡设于所述第三凹口(26)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14)和第二凹口(24)均为半圆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14)和第二凹口(24)均为长条形。
CN201721232257.5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Active CN207135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257.5U CN20713515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257.5U CN20713515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5157U true CN207135157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2257.5U Active CN20713515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51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436A (zh) * 2019-05-24 2019-08-20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全包手机保护套的制作工艺
CN114981060A (zh) * 2020-04-03 2022-08-30 开放思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436A (zh) * 2019-05-24 2019-08-20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全包手机保护套的制作工艺
CN114981060A (zh) * 2020-04-03 2022-08-30 开放思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6383B1 (en) Adhesive case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7135157U (zh) 一种全透明式全包手机保护壳
WO2020253181A1 (zh) 一种三防耳机盒保护套
CN201571638U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夹持装置
CN102065155B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夹持装置
CN205179122U (zh) 一种防水手机壳
CN214677919U (zh) 一种带有玻璃盖板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4334683U (zh) 一种全包围式防水手机外壳
KR200461030Y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보호 케이스
CN206728103U (zh) 多方位保护的组合手机壳
KR101109319B1 (ko)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착탈식 단자 마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보호케이스
US20090301660A1 (en) Adhesive tape cutter
CN212696049U (zh) 一种多功能全包式手机保护套
CN205945891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211018878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折叠屏手机
CN204392338U (zh) 一种可存放身份证的手机保护壳
CN216700075U (zh) 一种适用于折叠屏手机的手机保护壳
CN215990905U (zh) 一种带有摄像头保护盖的无边框手机保护套
CN210041926U (zh) 一种防摔防滑的全包式手机壳
CN215734407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
KR200467895Y1 (ko) 표시창 보호 부재를 구비한 수첩형 휴대폰 보호 케이스
CN219247893U (zh) 一种具有限位定位结构的壳膜一体结构
CN21587150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全包式手机壳
CN209930334U (zh) 一种可折叠式手机的保护套
CN216217018U (zh) 一种边缘听筒防尘网钢化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