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8005U -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18005U CN207118005U CN201720946737.1U CN201720946737U CN207118005U CN 207118005 U CN207118005 U CN 207118005U CN 201720946737 U CN201720946737 U CN 201720946737U CN 207118005 U CN207118005 U CN 2071180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coil
- ferrite
- coil
- symmetric
- seam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铁氧体、绕线架和多层金属线圈,所述绕线架包括外框架、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和多根绕线条,多根所述绕线条设置在所述外框架的径向方向上且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和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之间,所述绕线条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绕线条长边方向间隔分布的卡合筋,相邻两个所述卡合筋形成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线圈的卡槽;所述铁氧体包括下平面铁氧体和上锥形铁氧体,所述上锥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内,所述平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绕线架的底部;所述金属线圈包括盘状金属线圈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盘状金属线圈和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所述卡槽内的不同平面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中大多采用微波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中的电磁加热线圈盘对食物进行加热和烹饪。电磁线圈盘加热是基于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利用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封闭的磁场,当磁力线通过导磁锅具的底部,会产生无数小涡流对锅具进行加热。线圈盘是各种微波加热家用电器最重要的部件,不但影响着电器的制造成本,也是决定家用电器品质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电磁加热线圈均绕制在同一平面内,具体为外层线圈包围着内层线圈逐层进行缠绕,所以该中电磁加热线圈的中心部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空白部分,从而导致锅具中心部位发热量小,中心出现加热盲区,而烹饪时,食物主要是集中在锅具中部,导致使用者在烹饪时效果不好,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改变线圈的位置、缠绕方法,设置配合磁条等途径来改善锅具加热和烹饪时中心温度不够的问题,但均不理想。采用电磁线圈盘加热其均匀性对加热和烹饪水、汤等低稠度、高流动性物质(食物)的影响较小,但在加热和烹饪米饭等高稠度、流动性差的食物及烙饼等时,加热时的不均匀性对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而言却是致命的,电饭煲、电压力锅极易将米饭烧糊或夹生,而电磁炉受热不均匀,有局部高温,空锅时局部小点能烧红,因而所烙的饼则焦黄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无缝加热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铁氧体、绕线架和多层金属线圈,所述绕线架包括外框架、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和多根绕线条,多根所述绕线条设置在所述外框架的径向方向上且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和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之间,所述绕线条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绕线条长边方向间隔分布的卡合筋,相邻两个所述卡合筋形成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线圈的卡槽;
所述铁氧体包括下平面铁氧体和上锥形铁氧体,所述上锥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内,所述下平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绕线架上且与所述金属线圈平行设置;
所述金属线圈包括盘状金属线圈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盘状金属线圈和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所述卡槽内的不同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对称金属线圈的轮廓为十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的上、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依次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的上方或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线圈包括多条不同线径的单根金属线,多条不同线径的所述单根金属线捆扎而成所述金属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绕线架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加热均匀、无盲区:多层金属线圈均匀的绕制在上锥形铁氧体外围,金属线圈的交变磁场分布均匀、磁场辐射强,可以对锅具无盲区加热。2、加热效率高,多层金属线圈包括盘状金属线圈和对称金属线圈,盘状金属线圈、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在绕线架的不同平面上,形成更强的涡流,加热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1-金属线圈;11-对称金属线圈;111-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2-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2-盘状金属线圈;2-绕线架;21-绕线条;211-卡合筋;22-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3-铁氧体;31-上锥形铁氧体;32-下平面铁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铁氧体3、绕线架2和多层金属线圈1,所述绕线架2包括外框架(图中未示出)、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22和多根绕线条21,多根所述绕线条21设置在所述外框架的径向方向上且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和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22之间,所述绕线条21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绕线条21长边方向间隔分布的卡合筋211,相邻两个所述卡合筋211形成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线圈1的卡槽;所述铁氧体3包括下平面铁氧体32和上锥形铁氧体31,所述上锥形铁氧体31安装在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22内,所述下平面铁氧体32安装在所述绕线架2上且与所述金属线圈1平行设置;所述金属线圈1包括盘状金属线圈12和对称金属线圈11,所述盘状金属线圈12和所述对称金属线圈11分别绕制所述卡槽内的不同平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加热均匀、无盲区:多层金属线圈1均匀的绕制在上锥形铁氧体31外围,金属线圈1的交变磁场分布均匀、磁场辐射强,可以对锅具无盲区加热。2、加热效率高,多层金属线圈1包括盘状金属线圈12和对称金属线圈11,盘状金属线圈12、对称金属线圈11分别绕制在绕线架2的不同平面上,形成更强的涡流,加热效率大大提升。
更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称金属线圈1的轮廓为十字形。具体的,采用金属线绕制呈密闭的十字形轮廓的对称金属线圈11,十字形轮廓的对称金属线圈11对底部的铁氧体3能产生较强的交变磁场,满足无缝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需求。
更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称金属线圈11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1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12,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1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12分别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12的上、下方。盘状金属线圈12、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1、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12分别绕制在绕线架2的不同平面上,形成更强的涡流,加热效率大大提升。进一步的,所述对称金属线圈11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1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12,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111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112依次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12的上方或下方。
更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圈1包括多条不同线径的单根金属线,多条不同线径的所述单根金属线捆扎而成所述金属线圈1。
更佳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绕线架2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加热均匀、无盲区:多层金属线圈1均匀的绕制在上锥形铁氧体31外围,金属线圈1的交变磁场分布均匀、磁场辐射强,可以对锅具无盲区加热。2、加热效率高,多层金属线圈1包括盘状金属线圈12和对称金属线圈11,盘状金属线圈12、对称金属线圈11分别绕制在绕线架2的不同平面上,形成更强的涡流,加热效率大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氧体、绕线架和多层金属线圈,所述绕线架包括外框架、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和多根绕线条,多根所述绕线条设置在所述外框架的径向方向上且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和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之间,所述绕线条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绕线条长边方向间隔分布的卡合筋,相邻两个所述卡合筋形成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线圈的卡槽;
所述铁氧体包括下平面铁氧体和上锥形铁氧体,所述上锥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中部锥形铁氧体穿插孔内,所述下平面铁氧体安装在所述绕线架上且与所述金属线圈平行设置;
所述金属线圈包括盘状金属线圈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盘状金属线圈和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所述卡槽内的不同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金属线圈的轮廓为十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分别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的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金属线圈包括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第二对称金属线圈,所述第一对称金属线圈和所述第二对称金属线圈依次绕制在所述盘状金属线圈的上方或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圈包括多条不同线径的单根金属线,多条不同线径的所述单根金属线捆扎而成所述金属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一体成型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6737.1U CN207118005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6737.1U CN207118005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18005U true CN207118005U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7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46737.1U Active CN207118005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18005U (zh)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20946737.1U patent/CN2071180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48914B1 (en) | A cooking device having an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 |
TWI287949B (en) | Heating cooker | |
JP5943683B2 (ja) | 誘導加熱装置 | |
WO2017027995A1 (zh) |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 |
JP2012054179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207118005U (zh) | 一种无缝感应加热装置 | |
WO2013018304A1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07118011U (zh) | 一种无缝全区加热装置 | |
CN205359167U (zh) | 适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7354649U (zh) |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7118006U (zh) | 一种全区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7118009U (zh) | 一种用于感应加热装置中部的加热组件 | |
CN205831627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7361620B (zh) | 烹饪器具 | |
CN205433389U (zh) | 适于电磁加热的锅盖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 |
WO2017113922A1 (zh) | 适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US20200267807A1 (en) | Wireless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with improved heat conduction efficiency | |
CN102595668A (zh) | 电磁炉线圈盘及锅具 | |
CN207354662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EP3456224A1 (en) | Cooking utensil | |
CN207369342U (zh) | 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107277957A (zh) | 一种用于感应加热装置零脱火机构 | |
CN206251373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5812428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6341445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