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6720U - 一种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6720U
CN207116720U CN201720831228.4U CN201720831228U CN207116720U CN 207116720 U CN207116720 U CN 207116720U CN 201720831228 U CN201720831228 U CN 201720831228U CN 207116720 U CN207116720 U CN 207116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older
arm
force
opening f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12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312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6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6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6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夹,包括第一开口夹,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开口夹内的第二开口夹,所述第二开口夹的开口处与第一开口夹的开口处相互靠近且对齐。在第一开口夹内设置第二开口夹,在没有增大第一开口夹力臂厚度、提高线夹加工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线夹的弹力,使得线夹能够稳稳地夹持线缆;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的焊接位置位于底板上,有利于提高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连接的稳定性;设置延伸部,有利于避免线夹夹持线缆时划伤线缆;结构简单,加工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固定件,尤其涉及一种线夹。
背景技术
在很多实际生产中,厂商经常会用金属线夹来固定和导通线缆,如笔记本电脑中许多的线夹,该线夹起固定线缆和让线缆接地的作用。
如图1所示,线夹100包括开口夹101,一般而言开口夹101的力臂102都会制作的比较薄以降低线夹制造成本,但开口夹101的力臂102较薄又会使线夹100的弹力(夹持力)不够不足以固定线缆;将开口夹101的力臂102加厚的话,又会增加线夹100的加工难度(力臂102越厚越难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力足够便于加工的线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夹,包括第一开口夹,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开口夹内的第二开口夹,所述第二开口夹的开口处与第一开口夹的开口处相互靠近且对齐。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焊接。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的材质与第一开口夹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包括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力臂靠近开口处的一端以及第二力臂靠近开口处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夹贴合。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还包括底板,第一力臂位于底板的一侧,第二力臂位于底板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与第一开口夹贴合。
进一步的,第一力臂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之间以及第二力臂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的大小为0.1mm-0.3mm。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的大小为0.2mm。
进一步的,第一力臂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以及第二力臂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分别具有朝外倾斜延伸的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开口夹内设置第二开口夹,在没有增大第一开口夹力臂厚度、提高线夹加工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线夹的弹力,使得线夹能够稳稳地夹持线缆;结构简单,加工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夹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夹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夹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夹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开口夹;
2、第二开口夹;
21、第一力臂;
22、第二力臂;
23、底板;
3、间隙;
4、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第一开口夹内设置第二开口夹以增大线夹的弹力(即夹持力)。
请参照图2至图4,一种线夹,包括第一开口夹1,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开口夹1内的第二开口夹2,所述第二开口夹2的开口处与第一开口夹1的开口处相互靠近且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当第二开口夹2内固定有线缆时,第一开口夹1的两个力臂以及第二开口夹2的两个力臂同时对线缆施加夹持力,从而使得线缆能够被线夹稳稳地夹持。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开口夹内设置第二开口夹,在没有增大第一开口夹力臂厚度、提高线夹加工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线夹的弹力,使得线夹能够稳稳地夹持线缆;结构简单,加工简便。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2与第一开口夹1焊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焊接能够使线夹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2的材质与第一开口夹1的材质相同。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开口夹的材质与第一开口夹的材质相同也就是说第二开口夹的焊接属性与第一开口夹的焊接属性相同,有利于保证第一开口夹与第二开口夹焊接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夹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2包括第一力臂21和第二力臂22,第一力臂21靠近开口处的一端以及第二力臂22靠近开口处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夹1贴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此时,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的焊接位置在第一、二力臂靠近开口处的端头,这样的设置方便线夹卡入线缆。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夹2还包括底板23,第一力臂21位于底板23的一侧,第二力臂22位于底板23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力臂21、第二力臂22和底板23一体成型,所述底板23与第一开口夹1贴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此时,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的焊接位置可以设置底板上,有利于让第二开口夹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从而提高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力臂21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1之间以及第二力臂22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1之间分别具有间隙3。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3的大小为0.1mm-0.3mm。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3的大小为0.2mm。
由上述描述可知,该间隙的作用是给第二开口夹的第一、二力臂预留出足够的变形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力臂21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以及第二力臂22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分别具有朝外倾斜延伸的延伸部4。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延伸部,有利于避免线夹夹持线缆时划伤线缆。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线夹,包括第一开口夹1,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开口夹1内的第二开口夹2,所述第二开口夹2的开口处与第一开口夹1的开口处相互靠近且对齐。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夹2与第一开口夹1焊接,优选的,第二开口夹2的材质与第一开口夹1的材质相同以确保第二开口夹2与第一开口夹1焊接的稳定性。
第二开口夹2包括第一力臂21和第二力臂22,第一力臂21靠近开口处的一端以及第二力臂22靠近开口处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夹1贴合,此时第一、二开口夹的焊接位置在第一、二力臂与第一开口夹1的贴合处。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第一、二开口夹焊接的稳定性,第二开口夹2还包括底板23,第一力臂21位于底板23的一侧,第二力臂22位于底板23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力臂21、第二力臂22和底板23一体成型,所述底板23与第一开口夹1贴合,此时第一、二开口夹的焊接位置在所述底板23对应的区域。
为给第二开口夹2预留出足够的变形空间,第一力臂21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1之间以及第二力臂22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1之间分别具有间隙3。所述间隙3的大小为0.1mm-0.3mm,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隙3的大小为0.2mm。
为防止第二开口夹2划伤待固定线缆,第一力臂21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以及第二力臂22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分别具有朝外倾斜延伸的延伸部4。所述延伸部4优选弧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在第一开口夹内设置第二开口夹,在没有增大第一开口夹力臂厚度、提高线夹加工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线夹的弹力,使得线夹能够稳稳地夹持线缆;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的焊接位置位于底板上,有利于提高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连接的稳定性;设置延伸部,有利于避免线夹夹持线缆时划伤线缆;结构简单,加工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线夹,包括第一开口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开口夹内的第二开口夹,所述第二开口夹的开口处与第一开口夹的开口处相互靠近且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夹与第一开口夹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夹的材质与第一开口夹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夹包括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力臂靠近开口处的一端以及第二力臂靠近开口处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夹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夹还包括底板,第一力臂位于底板的一侧,第二力臂位于底板相对的另一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与第一开口夹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一力臂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之间以及第二力臂的中部区域与第一开口夹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为0.1mm-0.3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为0.2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第一力臂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以及第二力臂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分别具有朝外倾斜延伸的延伸部。
CN201720831228.4U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线夹 Active CN207116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1228.4U CN207116720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1228.4U CN207116720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6720U true CN207116720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1228.4U Active CN207116720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67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861A (zh) * 2018-09-21 2019-01-01 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夹机构
CN110518506A (zh) * 2019-08-30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夹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861A (zh) * 2018-09-21 2019-01-01 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夹机构
CN110518506A (zh) * 2019-08-30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夹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6720U (zh) 一种线夹
CN209023418U (zh) 一种包装袋开口密封装置
CN206414558U (zh) 挂持夹具
CN206893214U (zh) 边框及显示装置
CN206412508U (zh) 一种接触弹片
CN206757466U (zh)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40539A (zh) 电子装置
CN206284844U (zh) 烹饪器具
CN204021406U (zh) 折叠箱
CN207711635U (zh) 财务管理用票夹
CN207021400U (zh) 一种导电夹
CN206161983U (zh) 一种镜架的铰链结构
CN210983251U (zh) 一种计算机用理线器
CN2789954Y (zh)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07814109U (zh) 锁紧夹片
CN205674722U (zh) 一种新型纸夹
CN209208306U (zh) 一种夹子
CN206920497U (zh) 一种双开钳形表
CN206340913U (zh) 一种多线径线夹
CN206136107U (zh) 电视机铝边框
CN206398666U (zh) Led电连接器以及led灯
CN206780239U (zh) 工装夹具
CN206349111U (zh) 一种显示屏减薄结构
CN207643992U (zh) 票据夹持装置
CN208825242U (zh) 电容器盖板夹具和导箔条折弯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