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6127U -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 Google Patents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6127U
CN207116127U CN201720808105.9U CN201720808105U CN207116127U CN 207116127 U CN207116127 U CN 207116127U CN 201720808105 U CN201720808105 U CN 201720808105U CN 207116127 U CN207116127 U CN 207116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wire
standoff
threaded pos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81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忠军
央青卓玛
刘生玺
任建民
孙保磊
冶海平
杨军
赵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D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D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D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D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81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6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6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6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导线应力分布较集中,引起断股甚至断线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线固定器,采用预绞式螺旋空管夹持导线,使得该导线固定器具备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可有效遏制导线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子包括上述的导线固定器,因此该绝缘子也具备有可防止导线磨损导线,有效遏制导线断股,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2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用于导线支撑和紧固的针式绝缘子,主要有两类复合或瓷质,复合绝缘子由于轻便、较柔软易运输(不怕碰撞)和良好的电气性能而大有替代瓷质绝缘子的趋势。
但随着大量的应用和长期的运行实际工况而言,也逐步显现出许多问题。此类针式复合绝缘子均采用螺栓线夹固定导线,导线应力分布较集中,使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严重下降。线夹若紧固过大,会影响线夹承受不平衡荷载的能力,同时也会造成导线线夹局部小区域内静态应力增加,增大导线动态弯曲应力下从线夹两侧断股甚至断线的几率;线夹若紧固过松,会造成导线在线夹内的滑移从而引发导线的磨损,最终引起断股甚至断线故障。即使线夹紧固合适,导线在固有线夹静态集中应力作用下,随着导线自然环境下的动态弯曲应力作用下,线夹两侧导线接触处会频繁承受应力作用而出现金属疲劳,最终会导致两侧导线断股甚至断线故障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导线应力分布较集中,引起断股甚至断线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线固定器的绝缘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线固定器,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容置槽相对的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以及用于供导线穿过的预绞式螺旋空管。其中,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容置空间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预绞式螺旋空管,且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容置空间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采用预绞式螺旋空管夹持导线,使得导线固定器具备自助调整导线握紧力的功能,且随导线承受的拉力增减而增减,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由于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故该导线固定器具备紧固区域外导线连接延续段,可有效遏制导线频繁舞动所引起的金属疲劳,以及由此引起的导线局部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固定器还具备与其导线间有更大地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静态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活动地连接,使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螺纹柱具备有第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位于第一夹持部内;第一夹持部内设置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内丝螺纹管,第一端贯穿内丝螺纹管并与内丝螺纹管螺纹配合;第二端贯穿第二夹持部;第二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旋转棒;旋转棒用于与第二夹持部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导线固定器包括至少两个螺纹柱;所螺纹柱设置在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内设置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导向孔管;第一端位于导向孔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螺纹柱靠近第一端处设有齿轮;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与齿轮外啮合的齿轮轴;齿轮轴的轴端部贯穿第一夹持部并延伸至第一夹持部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齿轮轴的轴端部连接有操作手柄。
一种绝缘子,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导线固定器,该绝缘子还包括绝缘子本体;绝缘子本体与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预绞式螺旋空管,且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容置空间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采用预绞式螺旋空管夹持导线,使得导线固定器具备自助调整导线握紧力的功能,且随导线承受的拉力增减而增减,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由于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故该导线固定器具备紧固区域外导线连接延续段,可有效遏制导线频繁舞动所引起的金属疲劳,以及由此引起的导线局部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固定器还具备与其导线间有更大地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静态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子,包括上述的导线固定器,因此也具有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可有效遏制导线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的第一夹持部及预绞式螺旋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绝缘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导线固定器;100-第一夹持部;110-第一容置槽;120-容置空间;130-螺纹柱;132-第一端;133-导向孔管;134-第二端;136-旋转棒;137-齿轮;138-齿轮轴;139-操作手柄;140-内丝螺纹管;200-第二夹持部;210-第二容置槽;300-预绞式螺旋空管;20-绝缘子;400-绝缘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10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10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器10,其包括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200以及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第一夹持部10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0;第二夹持部200与第一夹持部100连接,第二夹持部200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容置槽110相对的第二容置槽210,第一容置槽110与第二容置槽210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120。用于供导线穿过的预绞式螺旋空管300被夹持在容置空间120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120的两端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可活动地连接,使第一容置槽110与第二容置槽210相互靠近或远离。设置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可活动地连接,使第一容置槽110与第二容置槽210相互靠近或远离,便于夹持或松开导线,简化导线的夹持工作,降低其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可活动地连接,使第一容置槽110与第二容置槽210相互靠近或远离,便于夹持或松开导线,简化导线的夹持工作,降低其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采用其他位置关系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螺纹连接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能够实现可活动连接的连接件,螺纹连接件较为常用,增大连接过程中,连接件的匹配性,降低导线固定器10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能够实现可活动连接的连接件,螺纹连接件较为常用,增大连接过程中,连接件的匹配性,降低导线固定器10的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连接件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可活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通过螺纹柱130连接。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连接,具体采用螺纹柱130连接,由于螺纹柱130使用较为普遍,在连接件出现损坏或者遗落的情况下,较易找到匹配的螺纹柱130,降低工作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连接,具体采用螺纹柱130连接,由于螺纹柱130使用较为普遍,在连接件出现损坏或者遗落的情况下,较易找到匹配的螺纹柱130,降低工作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其他连接件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10的第一夹持部100及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柱130具备有第一端132以及与之相对的第二端134;第一端132位于第一夹持部100内;第一夹持部100内设置有与螺纹柱130相配合的内丝螺纹管140,第一端132贯穿内丝螺纹管140并与内丝螺纹管140螺纹配合;第二端134贯穿第二夹持部200;第二端134可转动地设置有旋转棒136;旋转棒136用于与第二夹持部200抵靠。在螺纹柱130的第二端134设置旋转棒136是为了当螺纹柱130贯穿第二夹持部200后,转动旋转棒136使得其抵靠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外侧面,随后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柱130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进而限定容置空间120的大小,实现调整导线的夹持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螺纹柱130的第二端134设置旋转棒136是为了当螺纹柱130贯穿第二夹持部200后,转动旋转棒136使得其抵靠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外侧面,随后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柱130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进而限定容置空间120的大小,实现调整导线的夹持力度。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旋转棒136或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螺纹柱130的一端抵靠的第二夹持部200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固定器10包括至少两个螺纹柱130;所螺纹柱130设置在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侧。设置至少两个螺纹柱130分布在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侧是为了能够均衡地调节容置空间120的大小,使得两端受力均匀,避免夹持力集中,损坏导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至少两个螺纹柱130分布在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侧是为了能够均衡地调节容置空间120的大小,使得两端受力均匀,避免夹持力集中,损坏导线。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螺纹柱13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固定器10包括两个螺纹柱130;所螺纹柱130设置在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这里并不对螺纹柱130的数量进行限制,螺纹柱13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远离第二夹持部200的一端内设置有与螺纹柱130相配合的导向孔管133;第一端132位于导向孔管133内。在第一夹持部100内设置导向孔管133是为了避免螺纹柱130发生偏移,从而引起的夹持力集中,导致导线较易破损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部100内设置导向孔管133是为了避免螺纹柱130发生偏移,从而引起的夹持力集中,导致导线较易破损的现象。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导向孔管133。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柱130靠近第一端132处设有齿轮137;第一夹持部100还包括与齿轮137外啮合的齿轮轴138;齿轮轴138的轴端部贯穿第一夹持部100并延伸至第一夹持部100外。在螺纹柱130靠近第一端132处设有齿轮137;第一夹持部100还包括与齿轮137外啮合的齿轮轴138,采用齿轮137啮合来带动螺纹柱130的转动,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采用齿轮137啮合的方式,使得在导线安装时无须借助工具仅靠手工操作,即可实现导线的夹持以及调整夹持力度,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螺纹柱130靠近第一端132处设有齿轮137;第一夹持部100还包括与齿轮137外啮合的齿轮轴138,采用齿轮137啮合来带动螺纹柱130的转动,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采用齿轮137啮合的方式,使得在导线安装时无须借助工具仅靠手工操作,即可实现导线的夹持以及调整夹持力度,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齿轮137以及齿轮轴138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代替齿轮137啮合来实现安装时无须借助工具仅靠手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轴138的轴端部连接有操作手柄139。设置操作手柄139是为了便于转动操作手柄139实现齿轮轴138的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37以及与齿轮137连接的螺纹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通过手工操作即可,无需借助工具,使得操作简单快捷,降低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操作手柄139是为了便于转动操作手柄139实现齿轮轴138的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37以及与齿轮137连接的螺纹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的远离或靠近。通过手工操作即可,无需借助工具,使得操作简单快捷,降低劳动强度。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操作手柄139。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10,其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120内设置有预绞式螺旋空管300,且预绞式螺旋空管300被夹持在容置空间120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120的两端外。采用预绞式螺旋空管300夹持导线,使得导线固定器10具备自助调整导线握紧力的功能,且随导线承受的拉力增减而增减,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由于预绞式螺旋空管300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120的两端外,故该导线固定器10具备紧固区域外导线连接延续段,可有效遏制导线频繁舞动所引起的金属疲劳,以及由此引起的导线局部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固定器10还具备与其导线间有更大地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静态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绝缘子2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绝缘子20,绝缘子20包括上述导线固定器10以及绝缘子本体400;绝缘子本体400与第二夹持部200远离第一夹持部100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将绝缘子本体400与导线固定器10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在带电情况下较易更换绝缘子本体400,方便了绝缘子本体400的更换工作。同时由于该绝缘子20包括上述的导线固定器10,因此该绝缘子20也具备有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可有效遏制导线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容置槽;
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对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
以及用于供导线穿过的预绞式螺旋空管;
其中,所述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的两端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活动地连接,使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柱具备有第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所述第一夹持部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内丝螺纹管,所述第一端贯穿所述内丝螺纹管并与所述内丝螺纹管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旋转棒;所述旋转棒用于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固定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设置在所述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导向孔管;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导向孔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柱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有齿轮;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与所述齿轮外啮合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轴端部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部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轴的轴端部连接有操作手柄。
10.一种绝缘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子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导线固定器以及绝缘子本体;所述绝缘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CN201720808105.9U 2017-07-05 2017-07-05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Active CN207116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8105.9U CN207116127U (zh) 2017-07-05 2017-07-05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8105.9U CN207116127U (zh) 2017-07-05 2017-07-05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6127U true CN207116127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8105.9U Active CN207116127U (zh) 2017-07-05 2017-07-05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6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536A (zh) * 2017-07-05 2017-09-15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536A (zh) * 2017-07-05 2017-09-15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9873U (zh) 一种电缆制造生产用的放线架
CN102496789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组合式接地棒
CN207116127U (zh)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CN204011762U (zh) 一种电表接线夹
CN103219103B (zh) 特高压直流双节复合绝缘子及其金具与芯棒的压接方法
CN107170536A (zh) 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CN108808575A (zh) 剥线器
CN204315801U (zh) 电力连接器
CN205335798U (zh) 加固型街码
CN103682684B (zh) 电导线绞接装置
CN20237370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组合式接地棒
CN202224917U (zh) 多功能螺帽紧固装置
CN103137269A (zh) 管绞机的牵引装置
CN208835285U (zh) 一种接地操作杆
CN209896281U (zh) 一种便携式接地线
CN203561677U (zh) 万向型验电器
CN106602327B (zh) 动车组车顶摄像头连接器紧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94811A (zh) 绕线器
CN211338805U (zh) 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源引接件
CN219321845U (zh) 一种方便更换线缆的柔性直流供电柜
CN204003893U (zh) 一种不完全螺纹导向螺栓
CN208046198U (zh) 一种电缆对接处的加强结构
CN216119803U (zh) 一种电气设备拉杆装置
CN21179046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用双向合股器
CN203192551U (zh) 特高压直流双节复合绝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