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4905U -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4905U
CN207114905U CN201720622009.5U CN201720622009U CN207114905U CN 207114905 U CN207114905 U CN 207114905U CN 201720622009 U CN201720622009 U CN 201720622009U CN 207114905 U CN207114905 U CN 207114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display
led light
led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20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loud Vision Network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220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4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4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4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LED显示屏(1)包括背光模块(3),背光模块(3)包含两组LED光源模块,第一组为第一LED光源模块(31),第二组为第二LED光源模块(32);第一LED光源模块使用的是白色光LED灯管,第二LED光源模块使用的是红、绿、蓝三基色光灯管;LED显示屏还包括处理器(4),处理器(4)包括亮度调节系统(41),亮度调节系统(41)与背光模块(3)电连接。本装置能够实现2D和3D显示的转换,同时两组LED光源模块能够提升显示屏的亮度,同时三原色LED光源模块能够提高3D显示的色彩表现力;提升3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显示产品的不断普及和竞争的加剧,3D显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显示产品越来越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3D显示技术的受到技术人员关注的同时,伴随着显示技术的革新,显示技术正在经历从平面到立体的过渡,现有技术中3D显示主要使用3D眼镜来完成3D效果的呈现,虽然呈现了3D效果,但是佩戴眼镜的方式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觉。而不需要佩戴3D眼镜的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正在受到技术人员和消费者的追捧。人眼在看到实际物体时,由于两眼视距有一个细微的差距,导致我们看物体呈现立体状态。裸眼3D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让显示设备自然投射出两幅画面分别进入左眼和右眼,然后经大脑整合成立体影像。
传统的光栅式裸眼3D显示装置,只能进行3D效果显示,不能2D和3D进行切换。而且狭缝式光栅3D显示,由于光栅挡住一部分光,所以导致光照强度下降,色彩呈现较差,而且观看的视觉角度较小,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节,串扰率较大。同时由于3D显示时,一部分光被遮挡,每只眼睛只能看到左图像或右图像,所以像素损失较多,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同时影像的色彩饱和度较低,色彩表现力较弱。
LED背光源可大致分为三类:白色、单色和多色。
使用白色LED背光时,电路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其发出白光的原理是:芯片发出的蓝光一部分通过媒介转变为黄光;蓝光和黄光混和就产生了白光,色坐标(白点)取决于蓝光和黄光的比例。因此存在色彩再现性较差,色彩再现范围变窄等问题,当显示3D显示时,由于亮度和分辨率的变低,导致图像呈现更差。
对于红色、蓝色、绿色三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其与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相比,可以获得更宽的色彩再现性的范围,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三基色LED灯管的驱动电流自由地改变背光源色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3D光栅显示3D模式时亮度降低,分辨率降低、色彩表现能力差、不能根据观看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造成串扰率较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LED显示屏和3D光栅,LED显示屏包括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为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两组LED光源模块,第一组为第一LED光源模块,第二组为第二LED光源模块,第一LED光源模块和第二LED光源模块在背板上呈网格状设置;第一LED光源模块使用的是白色光LED灯管,第二LED光源模块使用的是红、绿、蓝三基色光灯管;LED显示屏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包括亮度调节系统,亮度调节系统与背光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视觉定位系统,视觉定位系统包括有距离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识别模块,视觉定位系统与处理器电连接,视觉处理系统将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识别后转换为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信号对3D光栅和背光模块进行调节。图像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屏幕前人员的信息,如人员的数量和位置信息,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对屏幕亮度和屏幕的3D可视角进行调节,从而降低设备的串扰率,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作为优选,亮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亮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能够根据观看条件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视觉的亮度需求。
作为优选,LED显示屏的像素的个数为4196×2160个。4K像素能够保证3D显示时实现高清显示。
作为优选,图像采集识别模块对LED显示屏前人员的数量和位置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准确的对光栅进行调节,保证用户的可视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2D和3D显示的转换,同时两组LED光源模块能够提升显示屏的亮度,而且红色、蓝色、绿色三色光的发光二极管与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相比,可以获得更宽的色彩再现性的范围,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三基色LED的驱动电流自由地改变背光源色度,从而不仅能够提升3D显示的图像亮度,而且能够提高3D显示时图像的色彩表现力。同时本装置能够实现2D和3D之间的转换。同时亮度调节系统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和人员信息对背光模组的电压进行调节,使屏幕的光照强度满足用户需求。采用4K显示屏能够实现2D超高清显示和3D高清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板和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控制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一LED显示屏、2一3D光栅、3一背光模块、31一第一LED光源模块、32一第二LED光源模块、33一背板、4一处理器、41一亮度调节系统、5一视觉定位系统、51一距离传感器、52一图像采集识别模块、411一亮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LED显示屏1和3D光栅2,LED显示屏1包括背光模块3,背光模块3为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块3包含背板33和设置在背板33上的两组LED光源模块,第一组为第一LED光源模块31,第二组为第二LED光源模块32,第一LED光源模块31和第二LED光源模块32在背板上呈网格状设置;第一LED光源模块31使用的是白色光LED灯管,第二LED光源模块32使用的是红、绿、蓝三基色光灯管;LED显示屏1还包括处理器4,处理器4包括亮度调节系统41,亮度调节系统41与背光模块3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视觉定位系统5,视觉定位系统5包括有距离传感器51和图像采集识别模块52,图像采集识别模块52对LED显示屏1前人员的数量和位置信息进行采集;视觉定位系统5与处理器4电连接,视觉处理系统将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识别后转换为信号传输给处理器4,处理器4根据信号对3D光栅2和背光模块3进行调节。
3D光栅为液晶光栅,3D光栅2与LED显示屏1平行设置,3D光栅2包括两层设有透明导电层的玻璃基板和夹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玻璃基板包括外导电层、刻蚀有光栅电极的内导电层和两导电层内的绝缘层,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与处理器4电连接,处理器4通过接收的信号驱动内导电层的光栅电极实现液晶站立;从而实现光栅功能。为了检测装置周围的亮度,从而在满足观看的情况下节约电能,亮度调节系统41还包括亮度传感器411。LED显示屏1的像素的个数为4196×2160个,满足实现2D超高清显示和3D高清显示的需求。
本装置的控制过程为:
当用户选择2D显示时,处理器4控制点亮第一LED光源模块31,同时视觉定位系统5对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读取,亮度传感器411对周围的环境的亮度进行读取,读取后的信息传送给处理器4,处理器4根据所接收的信息调节第一LED光源模块31的供电电压,从而调节显示屏的光照强度,当显示2D影像时,3D光栅2不参与工作,也就是说3D光栅2的导电层不施加电压,所以光线无阻碍的穿过3D光栅2,实现超高清2D显示。
当用户选择3D显示模式时,处理器4对3D光栅2的两个玻璃基板施加电压使液晶层的液晶站立实现光栅功能,从而得到3D显示效果,由于3D显示会损失较多的光,所以光照强度会降低,处理器4同时打开第一LED光源模块31和第二LED光源模块32,从而只能增加光照强度;而且视觉定位系统5对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读取,亮度传感器411对周围的环境的亮度进行读取,读取后的信息传送给处理器4,处理器4根据所接收的信息调节背光模块3的供电电压,从而调节显示屏的光照强度,同时根据图像采集识别模块52所采集的信息,对光栅电极电压的施加个数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光栅的密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远距离和近距离都能实现3D效果显示,降低串扰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LED显示屏(1)和3D光栅(2),其特征在于:LED显示屏(1)包括背光模块(3),背光模块(3)为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块(3)包含背板(33)和设置在背板(33)上的两组LED光源模块,第一组为第一LED光源模块(31),第二组为第二LED光源模块(32),第一LED光源模块(31)和第二LED光源模块(32)在背板上呈网格状设置;第一LED光源模块(31)使用的是白色光LED灯管,第二LED光源模块(32)使用的是红、绿、蓝三基色光灯管;LED显示屏(1)还包括处理器(4),处理器(4)包括亮度调节系统(41),亮度调节系统(41)与背光模块(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定位系统(5),视觉定位系统(5)包括有距离传感器(51)和图像采集识别模块(52),视觉定位系统(5)与处理器(4)电连接,视觉处理系统将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识别后转换为信号传输给处理器(4),处理器(4)根据信号对3D光栅(2)和背光模块(3)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亮度调节系统(41)还包括亮度传感器(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LED显示屏(1)的像素的个数为4196×2160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采集识别模块(52)对LED显示屏(1)前人员的数量和位置信息进行采集。
CN201720622009.5U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114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2009.5U CN207114905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2009.5U CN207114905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4905U true CN207114905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2009.5U Active CN207114905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49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916A (zh) * 2018-12-05 2019-02-26 深圳奇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广告屏
CN109445003A (zh) * 2018-12-18 2019-03-08 苏州大学 一种彩色立体莫尔成像光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916A (zh) * 2018-12-05 2019-02-26 深圳奇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广告屏
CN109445003A (zh) * 2018-12-18 2019-03-08 苏州大学 一种彩色立体莫尔成像光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6387B (zh) Led阵列基板、显示面板、3d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201369152Y (zh) 一种rgb背光式彩色液晶显示组件
WO2013007196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1655175U (zh) 变色电子相框
CN105911709A (zh) 3d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06163104U (zh) 防窥显示装置及防窥显示器
CN104701339B (zh) 显示面板、显示系统及图像显示方法
CN207114905U (zh)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CN103353629A (zh) 彩色滤光片和显示屏
CN109283692A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205487282U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CN206757205U (zh) 一种三维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876971U (zh)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CN104464549A (zh) 相邻电极等电势屏蔽显示屏
CN202487127U (zh)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11043834U (zh) 3d显示屏、显示设备和ar显示设备
CN109389911B (zh) 一种光场显示屏的设计方法
CN111462647A (zh) 旋转le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2183845B (zh) 一种基于柱面透镜发光管的立体大屏幕
CN106959543A (zh) 一种显示器
WO2022127416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头戴显示设备、显示均匀性校准方法
CN202854478U (zh) 一种360度浮空立体幻影成像系统
US20220036838A1 (en) Display and th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188803A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0501808C (zh) 双面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201899 room 2008, building 10, No. 70 Bole Road, Jiad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loud Vision Network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Room 102, floor 1, building 11, No. 1582, Gumei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MCLOUD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