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1928U -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1928U
CN207111928U CN201721065691.9U CN201721065691U CN207111928U CN 207111928 U CN207111928 U CN 207111928U CN 201721065691 U CN201721065691 U CN 201721065691U CN 207111928 U CN207111928 U CN 207111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sealing strip
pressed piece
elastic pressed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56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Eckerman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Eckerman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Eckerman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Eckerman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56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1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1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19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密封条,包括条状保温层和支撑芯棒,支撑芯棒上设置有卡夹,支撑芯棒与条状保温层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密封条中的支撑芯棒对密封条提供了刚性,使密封条具有了刚性,减少卡夹使用数量,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卡夹通过支撑芯棒与密封条连接,不会破坏密封条的条状保温层的结构,保证了密封保温效果。卡夹卡入到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缝槽内,能够保证密封条的中心线与缝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密封条相对缝槽上下对称,密封条将缝槽完全封住,保证密封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用于将密封条等类似构件安装到安装位置的卡夹及卡扣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密封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安装到箱体上的密封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将密封件等类似构件安装到安装位置的卡夹及卡扣组件。
背景技术
在烤箱、冰箱、微波炉等加热制冷或保温设备的箱体的开口端安装有管状的密封条,但是由于这些设备的箱体都是由壳体和内胆组成,为了确保保温效果通常会尽量避免内胆与壳体的直接接触,以及箱门与箱体直接接触,防止导热。因此,内胆与壳体在连接时,内胆需要几个固定点,将其固定在壳体内。如图1所示,会选用最低温度区域将内胆3’和壳体2’进行焊接。一部份的焊接点4’的位置处于内胆3’的最外部分,沿着箱体正面的四周排布。由于沿着内胆3’和壳体2’之间的缝槽1’内带有多个焊接点4’,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条的固定部分将在此处受到阻拦,无法将整根密封条推进缝槽1’内。
中国专利CN201620824102.X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条以及具有该密封条的电器,其中,该密封条包括内支撑管和保护套,该密封条上安装有卡扣。该专利的说明书中记载,该卡扣为现有技术,并根据说明书附图所示,该卡扣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31176.4,申请名称为“钢丝挂钩”所公开的内容,该卡扣是由单根具有弹性的金属丝构成,包括头部和底部,头部和底部连接在一起,头部和底部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头部具有一个带圆弧的顶部和金属线材向下延伸形成的对称的左肩、右肩,该卡扣的头部下端具有一个与底部成一个夹角的短脚,且短脚向顶部方向翘起,底部近似于椭圆形,并由金属线材在水平方向绕成,底部具有一个向内弯曲的长脚,且长脚与底部主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便于卡扣旋入到密封条内部。上述的箱体为了配合这种卡扣的固定,需要在箱体的壳体内缘或内胆的外缘处冲压多个固定孔作为卡扣的固定位置。具有这种卡扣的密封条的安装方式为:先找到头尾,将其拉伸;然后将每个卡扣与其对应在箱体上的固定孔的位置对准;先将密封条对应的箱体的四角处通过卡扣固定好后,再依次将每个卡扣塞入到对应的固定孔内完成安装。
上述卡扣以及密封条的安装方式存在的缺点如下:
(1)卡扣底部旋入到密封条内部时,卡扣的底部容易将密封条的保护套划伤,造成内胆内的保温效果失效。
(2)密封条安装操作步骤多,操作繁琐。并且,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需要一手抓住密封条,另外一手抓住卡扣,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被卡扣翘起的短脚刺伤。
(3)由于固定孔设置位置在壳体内缘或内胆的外缘处,因此当密封条通过卡扣固定好后,密封条的中心线始终会与缝槽的中心线位置存在偏移。由此会降低保温效果,导致设备的能耗上升。
(4)具有上述结构的卡扣的密封条的安装只能通过人力来进行安装,不具备机械自动安装的条件,因此安装效率低,人力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条,该密封条具有刚性,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并且该密封条安装到箱体上时能够保证密封条的中心线和箱体的内胆与壳体的缝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密封条能够完全封住缝槽,保证密封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卡夹,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卡扣的结构在操作过程中被刺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卡扣组件,该卡扣组件安装到密封条上时,不会损伤密封条的保温层,保证密封条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条状保温层,该条状保温层配合连接有支撑芯棒,该支撑芯棒上装配有卡夹。
进一步优选地,该条状保温层设置成中空结构,支撑芯棒包括位于该条状保温层的中空内部的内置部,以及间隔穿出该条状保温层的外周面的外置部,卡夹连接在支撑芯棒的该外置部。
进一步优选地,支撑芯棒进一步将其前端和末端相互连接,进而使支撑芯棒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条状保温层进一步将其前端和末端相互连接,进而使条状保温层形成与该支撑芯棒的环状结构相对应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密封条还包括弹性支撑网,该弹性支撑网贴合设置于条状保温层的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或弹性支撑网镶嵌设置于条状保温层的实体结构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卡夹包括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该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该连接部与上述的支撑芯棒配合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为收口槽,上述弹性压紧件与该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上述的支撑芯棒置于该容纳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压紧件设置成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的外周面进一步设置成圆弧面。
进一步优选地,容纳槽进一步设置成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组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装配在密封构件上的支撑芯棒和装配在该支撑芯棒上的卡夹,该卡夹包括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支撑芯棒配合连接,该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为收口槽,上述弹性压紧件与该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上述支撑芯棒置于该容纳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弹性压紧件为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上述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该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该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该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该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该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的外周面进一步设置成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卡夹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部及自该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该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该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为收口槽,弹性压紧件与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弹性压紧件设置成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的外周面进一步设置成圆弧面。
进一步优选地,容纳槽进一步设置成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该密封条中的支撑芯棒对密封条提供了刚性,使密封条具有了刚性,减少了在密封条上安装卡夹的数量,进而能够简化操作工艺。并且密封条具有了刚性,密封条具有了可塑性,自身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不需要在手动拉直操作,具有刚性的密封条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安装效率高。卡夹通过支撑芯棒与密封条连接,卡夹卡入到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缝槽内,且能够直接避开内胆与壳体的焊接位置。首先不需要在箱体上开设卡接孔,保证了箱体自身的稳固性,且能够减少工艺成本;其次,密封条的中心线能够保证与缝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密封条相对缝槽上下对称,保证密封条将缝槽完全封住,保证密封效果。并且,当卡夹塞入到缝槽之内时,同时能够将支撑芯棒压到缝槽上,完全封堵缝槽,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效果。
进一步将条状保温层设置成中空结构,支撑芯棒通过由条状保温层的中空内部间隔穿出条状保温层的方式与条状保温层进行连接。首先,能够保证支撑芯棒与条状保温层稳固的连接,不需要再采取其它的固定工艺进行固定。并且使卡夹与支撑芯棒的外置部进行连接,进而与条状保温层间接连接,卡夹能够固定在条状保温层的外部,因此,不会破坏条状保温层,保证了密封保温效果。
进一步将支撑芯棒和条状保温层都连接成环状结构,可以根据箱体的尺寸,直接将密封条制作好,只需直接卡接即可完成安装,操作方便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的弹性支撑网,弹性支撑网使密封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了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的卡夹,连接部和卡接部一体延伸设置,连接部和卡接部连接处不存在凸出的自由端,因此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在安装过程中手被刺伤的问题。
进一步,连接部设置的容纳槽,卡夹可以通过容纳槽与支撑芯棒抱紧固定连接,不需要再采取其它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在保证稳固连接的同时,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结构紧凑。
进一步,弹性压紧件优选设置成板状结构,人工按压时,按压方便,且长时间操作也不会产生压痛的情况。
进一步,连接部的外周面优选设置成圆弧面,使卡夹装入到支撑芯棒上时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组件,通过支撑芯棒固定卡夹,使卡夹有一个固定的安装位置,卡夹不再需要旋入到密封条的内部连接,也不会直接与密封条进行直接接触连接,因此,不会损伤密封条的保温层,保证密封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夹,连接部和卡接部一体延伸设置,连接部和卡接部连接处不存在凸出的自由端,因此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卡扣的结构在操作过程中被刺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夹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夹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实施例一中的条状保温层的前端和末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实施例一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实施例一采用自动化安装时安装夹具的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卡夹的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包括连接部1及自连接部1延伸的卡接部2,该卡接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21。
由于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与卡接部2之间一体延伸设置,卡接部2与连接部1的连接处没有凸出的自由端,因此,在手工操作时,不会出现被刺伤的风险。
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在连接部1上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为收口槽,弹性压紧件21与容纳槽3的开口端连接。可以实现连接部1通过容纳槽3与外部构件进行穿插配合连接,弹性压紧件21相对压紧时,弹性压紧件21带动容纳槽3的开口端进行收口,进而能够使容纳槽3的槽壁与外部构件抱紧配合,防止本实施例在外部构件上移动,进而使本实施例稳固的安装在外部构件上。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的结构,比如实心的柱体,这种结构的连接部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连接在外部构件上,或是通过螺纹连接在外部构件上等。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21设置成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21的长度沿容纳槽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由于板状结构的弹性压紧件21操作面积大,因此手工操作时更方便拿捏按压,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手指长时间按捏金属丝结构的卡扣,造成手指压迫疼痛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压紧件21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22,弹性压紧件21的上半部由卡肩22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使两个弹性压紧件21之间的压缩范围较大,更适合卡接部位精度不高的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连接部1的外周面设置成圆弧面,使本实施例更顺畅的装入到外部构件上。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为方便连接部1与外部构件的连接,连接部1的外周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各种形状,比如三角结构,方形结构、棱形结构等。在此处对连接部1的外周面的形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容纳槽3进一步设置成弧形槽。这样设置使连接部1抱紧面积更大,抱紧效果更好。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容纳槽3为更好的抱紧外部构件,容纳槽3的形状应配合外部构件的外周面的形状设置,因此,容纳槽3的形状在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以采用将外部构件卡接到箱体的内胆与壳体之间存在的缝槽为例,其中外部构件的形状以圆柱形为例,本实施例先通过连接部1安装到外部构件上,安装的方法可以采用使外部构件在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21之间的空隙内相对移动到连接部1处,并容纳到连接部1的容纳槽3内,即完成了将本实施例安装到外部构件上。本实施例安装好后,手动按压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21,使两个弹性压紧件21相对压缩,然后将本实施例卡接到箱体的内胆与壳体之间的避让开焊接处的缝槽内,弹性压紧件21的卡肩22卡接在内胆的工艺翻折沿与壳体的工艺翻折沿的端面处,即完成卡接安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艺翻折沿是指内胆与壳体在进行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形成的翻折沿。此时,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21产生相对向外的扩张力,因此能使弹性压紧件21的卡肩22压紧在内胆的工艺翻折沿与壳体的工艺翻折沿的端面处,保证了外部构件不会脱落。同时两个弹性压紧件21相对压缩带动容纳槽3的开口端逐渐收口,连接部1将外部构件紧密的抱紧,避免了本实施例在外部构件上滑动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将外部构件稳固的卡入到箱体的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缝槽上。
缝槽1’来源于内胆3’和箱体2’相互组合而成的。而且是通过焊接固定。通常该缝槽1’左右上下的宽幅范围在3.5±1.5mm内,因此缝槽1’的宽度尺寸会有变化,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压紧件21可以从放松状态时之间的距离压缩到0mm。此弹性压紧21之间的压缩空间可以弥补缝槽的宽度尺寸的变化,本实施例适用范围更广。
卡夹的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卡夹的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弹性压紧件21上半部的延伸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21的上半部由卡肩22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当需要将本实施例卡入到箱体的缝槽内时,可以直接将本实施例的弹性压紧件的端头对准缝槽,并将端头插入到缝槽内,然后将本实施例直接推入到缝槽内即可,此时由内胆和壳体分别对弹性压紧件施力,不需要再对弹性压紧件施加压缩外力,操作方便。并且两个弹性压紧件21的上端之间自由压缩空间较小,两个弹性压紧件被压缩时需要较大的压力。因此,当本实施例卡入到缝槽内时,不易脱落,因此本实施例与缝槽卡接更稳固。并且,本实施例更适用于尺寸精确的缝槽。
卡扣组件的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撑芯棒4,支撑芯棒4优选地为不锈钢丝,支撑芯棒4的直径范围优选为0.8mm-2.5mm。支撑芯棒4的材质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不锈钢丝,其它具有刚性的金属丝也可以被采用。支撑芯棒4的直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范围,可以根据箱体的缝槽的宽度设置支撑芯棒的直径。
该支撑芯棒4上装配有卡夹,该卡夹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连接部1及自连接部1延伸的卡接部2,该卡接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21。
进一步优选地,在连接部1上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为收口槽,弹性压紧件21与容纳槽3的开口端连接。可以实现连接部1通过容纳槽3与支撑芯棒4进行穿插配合装配,使支撑芯棒4置于容纳槽3内,弹性压紧件21相对压紧时,弹性压紧件21带动容纳槽3的开口端进行收口,进而能够使容纳槽3的槽壁与支撑芯棒4抱紧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压紧件21设置成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21的长度沿容纳槽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由于板状结构的弹性压紧件21操作面积大,因此手工操作时更方便拿捏按压,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手指长时间按捏金属丝结构的卡扣,造成手指压迫疼痛的风险。
弹性压紧件21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22,弹性压紧件21的上半部由卡肩22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1的外周面设置成圆弧面,容纳槽3进一步设置成弧形槽。这样连接部1形成了C型管状的结构。C型管状的结构的内腔即为容纳槽3,C型管状的结构的开口两端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度为20°~50°。当支撑芯棒4位于容纳槽3内时,卡夹的连接部1可以卡接在支撑芯棒4上,并且抱紧。当弹性压紧件21卡入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缝槽内时,通过弹性压紧件21的压缩将使连接部1更紧密的抱紧支撑芯棒4,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卡夹稳固的装配在支撑芯棒4上。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容纳槽3为更好的抱紧支撑芯棒4,容纳槽3的形状应配合支撑芯棒4的外周面的形状设置,因此,容纳槽3的形状在此处不做限制。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的结构,比如实心的柱体,这种结构的连接部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连接方式与支撑芯棒4进行连接,或是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芯棒4上也能实现连接部与支撑芯棒进行连接。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的外周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各种形状,比如三角结构,方形结构、棱形结构等。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支撑芯棒4上还可以装配其它结构的卡夹,如上述卡夹的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卡夹。只要卡夹能够实现与支撑芯棒4配合连接,并通过弹性压紧件实现卡接的功能即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支撑芯棒4能为卡夹的安装提供稳固的安装位置。卡夹不再需要旋入到密封条的内部进行连接,也不会与密封条进行直接接触连接,因此,不会损伤密封条的保温层,保证密封条的密封保温效果。同时,避免因为卡夹的安装位置误差造成密封条安装错位等问题造成密封条报废。
密封条的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条状保温层5,条状保温层5采用了由多根耐温纱线钩织或机织等方式编织而成的中空结构。耐温纱线首选材料为玻璃纤维,但其它任何耐温材料均可采用,如高硅氧,玄武岩等等。
本实施例的条状保温层5上装配连接有支撑芯棒4,支撑芯棒4上装配有卡夹。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支撑芯棒4由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的内部穿入并每隔一定距离穿出条状保温层5的外周面,支撑芯棒4位于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内部中的部分为内置部42,内置部42与条状保温层5的内壁压紧配合,支撑芯棒4穿出条状保温层5的外周面的部分为外置部41,卡夹连接在支撑芯棒4的外置部41位置处。
首先支撑芯棒4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定的刚性,一旦本实施例有了刚性,则需要的卡夹的数量会比现有技术中没有刚性的密封条所需的卡夹的数量减少至少一半,在同等的手动安装的条件下大大的减少了塞入卡夹的次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支撑芯棒4从条状保温层5内部穿出到外部,然后再穿入到内部,可以将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牢固的连接,不再需要采取其它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节约了工艺成本。并且支撑芯棒4为卡夹的安装提供了一个牢固的安装位置。
为了避免支撑芯棒4在穿入和穿出条状保温层5的过程中对条状保温层5的损坏,支撑芯棒4的头部可以制成尖头。支撑芯棒4一旦穿出条状保温层5时可以让交错的耐温纱线在支撑芯棒4经过的地方平移错开。这样不会损坏耐温纱线本身或导致条状保温层5的表面不平整。保证了本实施例的密封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芯棒4的外置部41的最佳长度大于弹性压紧件21的长度H的5%-10%。这样避免了由于卡夹装入到支撑芯棒4的外置部41而导致的条状保温层5刮伤。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支撑芯棒4的前端和末端可以采用压扣连接或者电焊连接,进而使支撑芯棒4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支撑芯棒4的前端和末端均位于条状保温层5的内部。如图7所示,条状保温层5的前端和末端,其中的一端的端面向内翻折形成翻折端51,另一端52插入到翻折端51的内孔内,进而使条状保温层5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可根据需要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分别连接成对应尺寸的环状结构,方便人工进行安装操作。
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在条状保温层5的内部贴合设置弹性支撑网6,弹性支撑网6可以采用与条状保温层5同样的工艺制成,其优选材料为不锈钢丝。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卡夹的结构如图2和图5所示,该卡夹包括连接部1及自连接部1延伸的卡接部2,该卡接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21。
由于卡夹的连接部1与卡接部2之间一体延伸设置,卡接部2与连接部1的连接处没有凸出的自由端,因此,在手工操作时,不会出现被刺伤的风险。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在连接部1上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为收口槽,弹性压紧件21与容纳槽3的开口端连接。可以实现连接部1通过容纳槽3与支撑芯棒进行穿插配合连接,弹性压紧件21相对压紧时,弹性压紧件21带动容纳槽3的开口端进行收口,进而能够使容纳槽3的槽壁与支撑芯棒抱紧配合,防止卡夹在支撑芯棒上移动,进而使本实施例的结构更稳固。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的结构,比如实心的柱体,这种结构的连接部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连接在支撑芯棒上,或是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芯棒上等。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本实施例的卡夹的弹性压紧件21设置成板状结构,弹性压紧件21的长度沿容纳槽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由于板状结构的弹性压紧件21操作面积大,因此手工操作时更方便拿捏按压,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手指长时间按捏金属丝结构的卡扣,造成手指压迫疼痛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卡夹的弹性压紧件21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22,弹性压紧件21的上半部由卡肩22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使两个弹性压紧件21之间的压缩范围较大,更适合卡接部位精度不高的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的,卡夹的连接部1的外周面设置成圆弧面,使卡夹更顺畅的装入到支撑芯棒上。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为方便连接部1与支撑芯棒的连接,连接部1的外周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各种形状。在此处对连接部1的外周面的形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的,容纳槽3进一步设置成弧形槽。抱紧面积更大,抱紧效果更好。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容纳槽3为更好的抱紧支撑芯棒,容纳槽3的形状应配合支撑芯棒的外周面的形状设置,因此,容纳槽3的形状在此处不做限定。
如图9所示,以将本实施例安装到箱体的内胆3’和壳体2’之间的缝槽1’为例。可以先采用组装的方式先对本实施例进行组装,组装步骤为:先选取与缝槽1’的长度相同的内部贴合有弹性支撑网6的条状保温层5,然后再选取与缝槽1’长度相同的支撑芯棒4,将支撑芯棒4由贴合有弹性支撑网6的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腔穿入,到达条状保温层5预定的卡接位置时,支撑芯棒4由弹性支撑网6的网孔及条状保温层5编织的缝隙穿出弹性支撑网6及条状保温层5,外露于条状保温层5的外周面,外露一定长度后,再次穿入到贴合有弹性支撑网6的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腔内,此时位于条状保温层5中空腔内的内置部42与弹性支撑网6的内壁压紧配合,进而间接的压紧在条状保温层5的内壁上。支撑芯棒4继续在贴合有弹性支撑网6的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腔内延伸,到达下一个条状保温层5预定的卡接位置时,再次穿出弹性支撑网6及条状保温层5,外露于条状保温层5的外周面,外露一定长度后,再次穿入到贴合有弹性支撑网6的条状保温层5的中空腔内,依照上述连接步骤继续将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依次穿接连接。支撑芯棒4的外露部分按照预定的卡接位置避开缝槽的焊接位置,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连接完成后,取卡夹,将卡夹安装到支撑芯棒4外露于条状保温层5外周面的外置部41,安装方法为,将卡夹的一个弹性压紧件21穿入到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外周面之间的缝隙内,另一个弹性压紧件21位于支撑芯棒4的上方,然后移动卡夹,使连接部1的容纳槽将支撑芯棒的外置部41卡入并抱紧,将卡夹旋转90°角,即完成卡夹的安装。最后将支撑芯棒4的前端和末端进行连接,条状保温层5的前端和末端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具有了刚性,能将本实施例连接成与缝槽1’的尺寸形状相同的封闭的环状结构。安装时,只需将本实施例与缝槽1’对齐,按压弹性压紧件21,使弹性压紧件21卡入到缝槽内,向缝槽1’内部推压卡夹,当弹性压紧件21的卡肩22卡接到内胆3’与壳体2’的翻折沿的端面,完成安装。本实施例通过弹性压紧件21卡入到箱体的内胆3’和壳体2’之间的缝槽1’时,在箱体的门关闭时,弹性支撑网6可以将条状保温层5压到箱体的门和箱体之间,从而将箱体的内胆和外界隔离。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具备自动化组装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安装本实施例可以采取自动化安装,自动化安装的安装夹具的示例以及安装过程如下:
如图10所示,安装夹具的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安装座7,安装座7的前侧上设置有与本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相匹配的安装槽8,安装槽8的底壁上设置有贯穿安装座7的推入孔81。安装夹具还包括推框9,推框9上设置有凸起91。
采用自动化安装时,先将本实施例安装到安装座7上的安装槽8内,本实施例中卡夹对齐在推入孔81的位置处,将安装座7与缝槽对准,卡夹的端头露出安装座7的上表面,将卡夹的端头略塞入到缝槽内,利用机械手将推框9由安装座7的后侧向安装座7移动,推框9上的凸起91插入到安装座7上的推入孔81内,继续移动推框9,使凸起91顶推本实施例中的卡夹,将卡夹推入到缝槽内,移开安装座7及推框9,即完成安装。
在上述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中,将卡夹的端头略塞入到缝槽内,这一过程,采取的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按压卡夹的弹性压紧件,这样本实施例的安装为半自动化安装。当然,还可以采用机械手对卡夹的弹性压紧件进行按压或是采用对压装置对卡夹的弹性压紧件进行按压,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安装为全自动化安装,全自动化安装能够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安装效率,并且提高了安装的精度以及批量安装的一致性。
上述的对压装置可以采用的结构为:包括驱动组件、外压件和内压件,外压件由上、下、左、右四个外压板组成,四个外压板位于上述安装座7的外周面的外部,四个外压板上均向内凸设有按压指,内压件由上、下、左、右四个内压板组成,四个内压板位于上述安装座7中部开设的中空区域内,四个内压板上均向外凸设有按压指。驱动组件包括圆盘以及与圆盘连接的电机,四个外压板和四个内压板均偏心设置在圆盘上,实现当圆盘转动时,四个内压件向外扩张移动,四个外压件向内收缩移动。
在使用时,当本实施例安装在安装座上后,启动对压装置,使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圆盘驱动四个内压板向外扩张,四个内压板上的按压指按压卡夹内侧的弹性压紧件,同时,圆盘驱动四个外压板向内收缩,四个外压板上的按压指按压卡夹外侧的弹性压紧件,使卡夹的两个弹性压紧件相对收缩。安装座和对压装置一起向缝槽移动,当卡夹的端头略插入到缝槽内时,电机驱动圆盘反向转动,此时内压板向内收缩回位,外压板向外扩张回位,不影响本实施例的后续安装。
当然对压装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对压装置,只要能够实现按压卡夹的弹性压紧件,使两个弹性压紧件相对收缩即可。本实施例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安装效率高,安装位置精确,大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
上述的安装夹具仅是一个实施例,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安装夹具还可以采用机械手直接将本实施例按照本实施例中卡夹的位置移动按压推进缝槽内。
本实施例的支撑芯棒4和卡夹在条状保温层5的外部进行装配,保证了本实施例的条状保温层5不会被破坏,不会影响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安装在箱体的内胆3’和壳体2’之间的缝槽1’内。使本实施例的中心线与缝槽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全解决了密封条中心线和缝槽1’的位置偏移问题。并且一旦卡夹塞入到缝槽内可以将支撑芯棒4也同时压上,完全的封住了缝槽1’。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条状保温层5还可以采用其它工艺进行生产,并且条状保温层5也可以为实心结构。如果条状保温层5为实心结构时,支撑芯棒4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条状保温层5的外周面上。当支撑芯棒4同样以穿接的方式与条状保温层5进行连接时,由于条状保温层5自身具有弹性,即使支撑芯棒4穿出或穿入条状保温层5时,支撑芯棒4与条状保温层5相交的外周面也会与条状保温层5之间密封配合,不会影响密封保温效果。这里,条状保温层5的生产工艺以及结构形状不做限制。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卡夹还可以采用上述的卡夹的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卡夹的实施例的结构,因此该实施例安装到缝槽内时,无需再按压弹性压紧件21,该实施例中的卡夹的端头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塞入到缝槽内。并且在该实施例采用自动化安装时,在将卡夹的端头塞入到缝槽内时,可以采用直接推动安装座7向缝槽靠近,卡夹的端头即可塞入到缝槽内。该实施例中的卡夹无需再手动按压或是采用其它对压装置或是采用单独机械按压弹性压紧件21,使卡夹的端头塞入到缝槽内,节省了工艺步骤,进而降低工艺成本,并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卡夹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夹,只要能够实现该卡夹能够安装到支撑芯棒上,并将本实施例卡接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也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
密封条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密封条的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弹性支撑网6镶嵌设置于条状保温层5的实体结构内部,此结构采用在编织条状保温层5的同时增加用于制成弹性支撑网6的不锈钢丝61,使不锈钢丝61与条状保温层5的编制材料一同编织,不锈钢丝61的数量和直径取决于所需要的弹性,在此不做限定。
弹性支撑网6与条状保温层5形成一体式结构,增加了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同时,使本实施例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且便于支撑芯棒的安装,提高了组装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密封条,包括条状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保温层配合连接有支撑芯棒,所述支撑芯棒上装配有卡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保温层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芯棒包括位于所述条状保温层的中空内部的内置部,以及间隔穿出所述条状保温层的外周面的外置部,所述卡夹连接在所述支撑芯棒的所述外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芯棒的前端和末端相互连接,进而使支撑芯棒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条状保温层的前端和末端相互连接,进而使条状保温层形成与所述支撑芯棒的环状结构相对应的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还包括弹性支撑网,所述弹性支撑网贴合设置于所述条状保温层的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或所述弹性支撑网镶嵌设置于所述条状保温层的实体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包括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芯棒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收口槽,所述弹性压紧件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撑芯棒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为弧形槽。
10.一种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配在密封构件上的支撑芯棒和装配在所述支撑芯棒上的卡夹,所述卡夹包括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芯棒配合连接,所述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收口槽,所述弹性压紧件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撑芯棒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14.一种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压紧件,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收口槽,所述弹性压紧件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弹性压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压紧件的长度沿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下半部由下端向上逐渐相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形成相对外扩的卡肩,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相互平行竖向延伸设置,或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上半部由所述卡肩向上逐渐相对向内倾斜收口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为弧形槽。
CN201721065691.9U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11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5691.9U CN207111928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5691.9U CN207111928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1928U true CN20711192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569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11928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1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744A (zh) * 2017-08-24 2017-11-21 廊坊艾科曼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744A (zh) * 2017-08-24 2017-11-21 廊坊艾科曼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CN107366744B (zh) * 2017-08-24 2023-06-16 廊坊艾科曼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6744A (zh)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CN207111928U (zh) 一种密封条、卡扣组件及卡夹
CN109473846A (zh) 电缆压接与热缩机构
CN209617653U (zh) 一种能均匀加热的热封装置
CN209627924U (zh) 一种盖板
CN107528284A (zh)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电线分支箱
CN219045568U (zh) 一种高密封性密封环
CN208491686U (zh) 烹饪器具
CN207475466U (zh) 光伏组件
CN207579128U (zh) 一种皮带熔接装置
CN204471293U (zh) 一种硅胶盖装盖钳
CN220830141U (zh) 一种封闭效果佳的圆形连接器
CN208551231U (zh) 一种便于关闭使用的高压锅手柄固定装置
CN215082112U (zh) 一种温针灸用的可调自加热针灸针
CN211147130U (zh) 一种保护膜胶带生产加工用高效烘箱
CN208510713U (zh) 烹饪器具
CN109303472A (zh) 烹饪器具
CN208423072U (zh) 二次电池的防爆膜焊接设备
CN208496202U (zh) 一种汽车配件点焊安装夹具
CN208491685U (zh) 烹饪器具
CN208491722U (zh) 烹饪器具
CN21632304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热熔胶管
CN208276413U (zh) 一种密封型接触器定位夹具密封型接触器
CN213271252U (zh) 一种高灵敏度的电液联动执行器
CN220818559U (zh) 一种冶炼炉内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