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8769U - 一种土壤净化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净化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8769U
CN207108769U CN201721081190.XU CN201721081190U CN207108769U CN 207108769 U CN207108769 U CN 207108769U CN 201721081190 U CN201721081190 U CN 201721081190U CN 207108769 U CN207108769 U CN 207108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il
water
water distribution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11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路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hangjiang Lu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hangjiang Lu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hangjiang Lu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hangjiang Lu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11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8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8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87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净化槽,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格栅、调节池、土壤分层处理池、集水井、布水系统、集水系统,布水系统包括水泵、配水管、布水支管,集水系统包括集水支管、集水总管,污水通过格栅后进入调节池内,然后经水泵提升后进入布水系统的配水管中,再分配进入布水支管中;土壤分层处理池从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表面土壤层、布水层、土壤滤层、集水层、防渗层,集水层内设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通过集水总管与集水井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净化效果良好,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能耗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主要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净化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土壤净化槽。
背景技术
土壤渗透处理技术是一种模拟自然净化过程的人工强化的常年性污水生态徒弟处理技术,它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使污水中污染物得到转化和去除,最终实现污水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种低费用、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水就地处理净化方法。
目前常见的生活污水土壤处理技术存在诸多不足: (1) 污水砂滤处理系统。一般采用填砂作为介质,让污水经过砂体渗滤排出系统,达到净化目的。缺点主要是水力负荷比较低,易堵塞,处理效率低。(2) 腐化池 + 土地截滤。这类反应器的在欧美等国应用较多,国内应用较少。但其也同样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困难等缺点。(3) 不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容易引起地下水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净化槽,具有净化效果良好、性能稳定,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能耗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主要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土壤净化槽包括格栅1、调节池2、土壤分层处理池3、集水井4、布水系统5、集水系统6,所述布水系统5包括水泵7、配水管8、布水支管9,所述布水支管9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集水系统6包括集水支管10、集水总管11,污水通过格栅1后进入调节池2内,然后经水泵7提升后进入布水系统5的配水管8中,经均匀分配后进入布水支管9中;所述土壤分层处理池3从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12、表面土壤层13、布水层14、土壤滤层15、集水层16、防渗层17,所述表面土壤层13为腐殖土,表面土壤层13上设有植被层12;所述布水层14由石砾、粗砂组成,所述布水层14内设有布水支管9,所述土壤滤层15包括红壤层18、煤渣层19,所述的红壤层18、煤渣层19分别至少设有两层,红壤层18、煤渣层19交替设置,且红壤层18与煤渣层19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集水层16由石砾、粗砂组成,集水层16与土壤滤层15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集水层16内设有集水支管10,所述集水支管10通过集水总管11与集水井4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布水层14、集水层16分别由直径为20-40mm的砾石和粒径为0.25-1.00mm的粗砂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被层12栽种的植物为金叶女贞、芦苇或红豆草。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渗层17为厚度大于 1.5mm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表面土壤层可避免布水层结冰,还可防止蚊蝇滋生。表面土壤层上栽种植物,植被的根系能深入表面土壤层中,有效的吸收利用表面土壤层中固定的氮磷等污染负荷,降低土壤中氮磷等污染负荷的本底值,从而使表面土壤能够长期有效的对氮磷等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吸附,后期通过规律性的对植被进行收割,将植被体内所积累的氮磷等污染物带离。
2、本实用新型土壤层采用红壤层、煤渣层交替设置,煤渣层中吸附的有机质解析后由红壤层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煤渣层起到一个缓冲贮存有机质的作用。分层交替设置,能够增加土壤层的透气性,使内部的土壤获得足够的氧气,扩大了微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红壤层、煤渣层交替设置对COD、总磷、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煤炭能够显著改善氨氮的去除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歇进水,进水时是工作期,不进水时是土壤活性恢复期,有效地避免了有机物的连续积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格栅、2-调节池、3-土壤分层处理池、4-集水井、5-布水系统、6-集水系统、7-水泵、8-配水管、9-布水支管、10-集水支管、11-集水总管、12-植被层、13-表面土壤层、14-布水层、15-土壤滤层、16-集水层、17-防渗层、18-红壤层、19-煤渣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所述的土壤净化槽包括格栅1、调节池2、土壤分层处理池3、集水井4、布水系统5、集水系统6,所述布水系统5包括水泵7、配水管8、布水支管9,所述布水支管9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集水系统6包括集水支管10、集水总管11。
污水通过格栅1后进入调节池2内,然后经水泵7提升后进入布水系统5的配水管8中,经均匀分配后进入布水支管9中。所述土壤分层处理池3从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12、表面土壤层13、布水层14、土壤滤层15、集水层16、防渗层17,所述表面土壤层13上设有植被层12,表面土壤层13为腐殖土,适宜植被生长。所述的植被层12栽种的植物为金叶女贞、芦苇或红豆草,可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表面土壤层13可避免布水层14结冰,还可防止蚊蝇滋生。表面土壤层13上栽种植物,植被的根系能深入表面土壤层13中,有效的吸收利用表面土壤层13中固定的氮磷等污染负荷,降低土壤中氮磷等污染负荷的本底值,从而使表面土壤能够长期有效的对氮磷等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吸附,后期通过规律性的对植被进行收割,将植被体内所积累的氮磷等污染物带离。
所述布水层14由直径为20-40mm的砾石和粒径为0.25-1.00mm的粗砂组成。所述布水层14内设有布水支管9,所述土壤滤层15包括红壤层18、煤渣层19,所述的红壤层18、煤渣层19分别至少设有两层,红壤层18、煤渣层19交替设置,且红壤层18与煤渣层19之间设有无纺布。红壤层18、煤渣层19交替设置渗透性能良好,分层装填充分利用煤渣良好的透水通气性能和中间红壤层18均匀布水功能,提高了抗堵塞能力。同时,对COD、总磷、氨氮的去除效果也有显著提高。
所述集水层16由直径为20-40mm的砾石和粒径为0.25-1.00mm的粗砂组成,集水层16与土壤滤层15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集水层16内设有集水支管10,所述集水支管10通过集水总管11与集水井4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渗层17为厚度大于 1.5mm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有效避免污水直接渗透至外部,污染环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土壤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净化槽包括格栅(1)、调节池(2)、土壤分层处理池(3)、集水井(4)、布水系统(5)、集水系统(6),所述布水系统(5)包括水泵(7)、配水管(8)、布水支管(9),所述布水支管(9)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集水系统(6)包括集水支管(10)、集水总管(11),污水通过格栅(1)后进入调节池(2)内,然后经水泵(7)提升后进入布水系统(5)的配水管(8)中,经均匀分配后进入布水支管(9)中;所述土壤分层处理池(3)从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12)、表面土壤层(13)、布水层(14)、土壤滤层(15)、集水层(16)、防渗层(17),所述表面土壤层(13)为腐殖土,表面土壤层(13)上设有植被层(12);所述布水层(14)由石砾、粗砂组成,所述布水层(14)内设有布水支管(9),所述土壤滤层(15)包括红壤层(18)、煤渣层(19),所述的红壤层(18)、煤渣层(19)分别至少设有两层,红壤层(18)、煤渣层(19)交替设置,且红壤层(18)与煤渣层(19)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集水层(16)由石砾、粗砂组成,集水层(16)与土壤滤层(15)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集水层(16)内设有集水支管(10),所述集水支管(10)通过集水总管(11)与集水井(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层(14)、集水层(16)分别由直径为20-40mm的砾石和粒径为0.25-1.00mm的粗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层(12)栽种的植物为金叶女贞、芦苇或红豆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层(17)为厚度大于1.5mm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
CN201721081190.XU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土壤净化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8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1190.XU CN207108769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土壤净化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1190.XU CN207108769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土壤净化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8769U true CN207108769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11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8769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土壤净化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8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107A (zh) * 2022-04-15 2022-07-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地下渗滤系统及运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107A (zh) * 2022-04-15 2022-07-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地下渗滤系统及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8774B (zh) 一种升流式滤层-浮床净水装置
CN103803762B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2849165U (zh) 多功能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CN103819004A (zh) 一种可移动组合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方法
CN204690903U (zh) 小区雨水回收系统
CN20638500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地下蓄水净水系统
CN210194738U (zh)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有压回补地下水系统
CN112225408A (zh) 城市径流雨水资源生态控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98268B (zh) 一种雨水渗蓄系统
CN110820913A (zh)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09643420U (zh) 功能复合型雨水花坛及采用这种花坛的雨水消能净化系统
CN105461167B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CN207108769U (zh) 一种土壤净化槽
CN104310589A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及方法
CN211285935U (zh)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8793609A (zh) 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
CN112227459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深井联动渗透补给系统
CN208563254U (zh) 一种人工湖防渗结构
CN110357267A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67361B (zh) 控制河道淤泥沉积的系统及方法
CN203904141U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110655190A (zh) 一种正粒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200669U (zh) 生态树池
CN204125238U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