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8131U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8131U
CN207098131U CN201720409456.2U CN201720409456U CN207098131U CN 207098131 U CN207098131 U CN 207098131U CN 201720409456 U CN201720409456 U CN 201720409456U CN 207098131 U CN207098131 U CN 20709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king
heat emission
emission hole
partition 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094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094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8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槽及位于每相邻两个对接槽之间的一第一分隔壁,第一分隔壁上设有连通对接槽的第一开槽;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腔,第二绝缘本体于相邻两个对接腔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二第二分隔壁。通过在第一分隔壁上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与对接槽连通的散热孔,在两个第二分隔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开槽,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对接腔收容于对接槽,相邻两个对接腔之间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形成热量流道路径,可加快热量的散发,保证所述连接器组合的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用以传输大电流且有效散热的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如今,传输大电流的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第一绝缘本体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基座及自第一基座凸伸形成的一配接部,配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及由两个第一侧壁与两个第二侧壁围设形成的一对接框口,在对接框口内凸设形成至少一个分隔壁,每一分隔壁连接于两个第一侧壁,至少一个分隔壁并将对接框口隔开形成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对接槽,每一第一侧壁对应每一对接槽设有至少一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贯穿第一侧壁且与对接槽连通,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凸伸入对接槽。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设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多个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二基座及自第二基座凸伸形成的多个舌部,多个舌部并排设置,每一舌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侧壁及由两个第三侧壁与两个第四侧壁围设形成的一对接腔,每相邻两个舌部之间形成一收容槽,即每相邻两个舌部的第四侧壁之间形成收容槽,每一第三侧壁对应每一对接腔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贯穿第三侧壁且与对接腔连通,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凸伸入对接腔。
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多个舌部对应插设于多个对接槽,分隔壁插设于收容槽,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对齐设置,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由于连接器组合用以传输大电流,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并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散发到空气中。
由于每一分隔壁未设置开槽与对接槽连通,且第四侧壁上也未设置与收容槽、对接腔连通的开槽,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相邻两个对接腔之间不能通过第一分隔壁与第二分隔壁相互连通,因此当舌部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时,只能通过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散热,且随着连接器组合的小型化,在保证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的强度前提下,对应每一对接槽设有的第一散热孔与对应每一对接腔设有的第二散热孔不能设置较多数量,因此在对接腔内形成的空气流动空间较少,使得对接腔内大量的热不能快速散发,从而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随着对接时间的增加其温度增高,降低连接器组合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以传输大电流的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传输大电流且有效散热的连接器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槽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对接槽之间的一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开槽,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具有与所述对接槽连通设置的至少一散热孔,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对接槽的至少一第一端子;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于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二第二分隔壁,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上设有连通对应侧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二开槽,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二端子;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沿一插接方向对接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腔对应收容于所述对接槽,所述第一分隔壁位于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对应设置使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二对接槽在一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在一横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基座及自所述第一基座一侧凸伸形成二第一侧壁、二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二第一侧壁与所述二第二侧壁围设形成一对接框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隔壁位于所述对接框口且将所述对接框口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对接槽,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基座及自所述第二基座凸伸二第三侧壁、二第四侧壁及所述第二分隔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分隔壁分别在所述二第三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二第三侧壁与所述二第四侧壁围设形成收容于所述对接框口的一插接部,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贯穿每一所述第三侧壁,使所述插接部形成至少二舌部,所述舌部对应收容于所述对接槽,每一所述舌部设有所述对接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贯穿所述第四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第 二散热孔、所述第一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对应连通所述对接槽的至少一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四散热孔,所述第四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三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第四散热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隔壁的凸伸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隔壁的凸伸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贯穿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开槽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二侧壁设有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第一分隔壁设有所述第一开槽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四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开槽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四侧壁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设有所述第二开槽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对应每一所述对接槽设有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的至少一第一端子槽与至少一贯穿孔,所述第一端子槽分别与所述贯穿孔、所述对接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一横向方向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且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对接部,且每一所述对接槽对应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三散热孔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之间形成的一第一空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对接腔的一第四散热孔,所述第四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三侧壁。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腔的一第二对接部,且每一所 述对接腔对应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所述第四散热孔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的一第二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对应凸伸入每一所述对接槽的一抵持块,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的中间区域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所述抵持块对应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对接部。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设置的至少一凹槽,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对接腔中的一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对接部受到所述第一端子的压迫及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两侧受到所述凹槽的限制,使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中间区域受力而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且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多点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设有二第二端子槽及与所述第二端子槽连通设置的一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二第二端子槽之间,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槽对应固持所述第二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个所述第三侧壁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一横向方向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开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为多个,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开槽使所述第一分隔壁至少部分地与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壁断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舌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槽为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第一分隔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开槽,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对接槽连通的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在两个所述第二分隔壁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开槽,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腔收容于所述对接槽,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之间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形成热量流道路径,可加快热量的散发,从而使所述连接器组合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保证所述连接器组合的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第一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为图2中第二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第一连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视图;
图8为图2中第二对接部为拱形的第二连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视图;
图9为图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2中第二对接部为平板状的第二连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第一连接器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14为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连接器组合100 第一连接器1 第一绝缘本体10 第一基座11
第一安装面110 第一端子槽111 贯穿孔112 第一卡持槽113
配接部12 第一侧壁121 第二侧壁122 对接框口123
对接槽124 第一散热孔125 第三散热孔126 第一分隔壁13
第一开槽131 抵持块14 拱形面141
第一端子20 第一固定部21 第一基体部211 第一弹性部212
第一弯折部213 第一连接部22 第一焊接部23 第一接脚231
第一对接部24 第一接触架桥241 第一间隙242 第一开口25
凹陷部26 导引部27 第一缝隙G1 第二缝隙G2
第三缝隙G3 第一空间S1 第一曲率半径R1 第一弧度θ1
第二连接器3 第二绝缘本体30 第二基座31 第二安装面310
第二端子槽311 连通槽312 第二卡持槽313 插接部32
第三侧壁321 第四侧壁322 凹槽323 第二散热孔324
第四散热孔325 第二分隔壁33 第二开槽331 收容槽34
舌部35 对接腔351
第二端子40 第二固定部41 第二基体部411 第二弹性部412
第二弯折部413 第二连接部42 第二焊接部43 第二接脚431
第二对接部44 第二接触架桥441 第二间隙442 第二开口45
第四缝隙G4 第五缝隙G5 第六缝隙G6 第二空间S2
第二曲率半径R2 第二弧度θ2
插接方向P 纵长方向L 横向方向T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合100包括沿一插接方向P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1与一第二连接器3,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对接用以传输大电流,定义一横向方向T与一纵长方向L,所述插接方向P、所述横向方向T及所述纵长方向L两两垂直。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10及设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多个第一端子20。
参见图1、图3和图7,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具有一第一基座11及一配接部12。所述第一基座11具有一第一安装面110用以安装于一第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一基座11具有多个第一端子槽111及多个贯穿孔112,所述第一端子槽111与所述贯穿孔112分别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11,且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111与至少一个所述贯穿孔112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端子槽1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持槽113。所述配接部12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110的一侧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二第一侧壁121与二第二侧壁122,所述二第一侧壁121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二第二侧壁122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二第一侧壁121与所述二第二侧壁122围设形成一对接框口123。
参见图1、图7和图9,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向所述对接框口123内凸伸的至少一第一分隔壁13,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二第一侧壁121之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二第一侧壁121,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隔壁13将所述对接框口123分隔成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对接槽124,每一所述对接槽124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为一个,因此所述对接槽124对应为两个,每一所述对接槽124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连通。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2对应每一所述对接槽124设有至少一第一散热孔125,所述第一散热孔125贯穿所述第二侧壁122且与所述对接槽124连通,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21对应每一所述对接槽124设有至少一第三散热孔126,所述第三散热孔126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21且与所述对接槽124连通。所述第一分隔壁13设有至少一第一开槽131,所述第一开槽131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对接槽124连通,所述第一开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开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隔壁13的凸伸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槽131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2上的所述第一散热孔125的数量相同,且分别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三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2上的所述第一散热孔125分别一一对齐设置,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对应与两个所述贯穿孔112连通,且两个所述贯穿孔112同样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与多个所述贯穿孔112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参见图3和图7,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向每一所述对接槽124凸伸形成的一抵持块14,所述抵持块14位于对应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1之间,使得对应所述对接槽124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111相互之间不连通,且所述抵持块14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面向对应侧的所述第二侧壁122拱起的一拱形面141。
参见图3,所述第一端子20为金属板材冲压形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端子20具有一第一固定部21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相对两端的一第一连接部22与一第一焊接部23,所述第一端子20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另一端的一第一对接部24,所述第一固定部21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11,所述第一对接部24凸伸入所述对接槽124。所述第一固定部21具有一第一基体部211及自所述第一基体部211两侧分别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弹性部212,所述第一基体部211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113内,所述第一弹性部212与所述第一基体部211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第一缝隙G1,所述第一弹性部212还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端子20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缝隙G1的一第二缝隙G2,所述第二缝隙G2朝向所述第一对接部24延伸。所述第一端子20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相对两侧的二第一开口25,所述第一开口25自所述第一端子20的侧缘向内凹设形成,且所述第一开口25形成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之间,即所述第一开口25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如此可减小所述第一对接部24变形时所需的力。所述第一焊接部23露出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0,且所述第一焊接部23具有成一排设置的多个第一接脚231。
参见图3、图5和图7,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为片状,每一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中间区域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拱形为圆弧形,因此所述第一对接部24对应圆弧形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径R1或一第一弧度θ1。对应每一所述对接槽124的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拱形凸伸方向相反设置,且两者的拱形为彼此相互远离设置,所述拱形面141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对接部24契合紧贴设置,即所述抵持块14至少部分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且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两侧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分别对应凸伸出所述抵持块14,且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之间形成一第一空间S1,即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孔126与所述第一空间R1对齐设置,且两者对应连通,所述抵持块14位于所述第一空间S1。所述第一对接部24具有一第三缝隙G3,所述第三缝隙G3与所述第二缝隙G2连通,所述第一缝隙G2、所述第二缝隙G2及所述第三缝隙G3形成一“工”字型,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一端子20的弹性。所述第一对接部24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接触架桥24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242,所述第一 接触架桥241与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或锐角的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20还具有自所述第一对接部24凹设形成弧形的一凹陷部26及位于所述凹陷部26相对两侧的二导引部27,所述导引部27在所述插接方向上凸伸出所述抵持块14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弹性部212具有一第一弯折部213,所述第一弯折部213靠近所述第一基体部211与所述第一弹性部212的连接处设置,使两个所述第一弹性部212的中间区域同所述第一对接部24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
参见图2和图4,所述第二连接器3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30及设于第二绝缘本体30的多个第二端子40。
参见图1、图4和图8,所述第二绝缘本体30具有一第二基座31及一插接部32,所述插接部32用以插设于所述对接框口123。所述第二基座31具有一第二安装面310用以安装于一第二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基座31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311及多个连通槽312,所述第二端子槽311与所述连通槽312分别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基座31,所述第二端子槽3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卡持槽313。所述插接部32具有自所述第二基座31背离所述第二安装面310的一侧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二第三侧壁321与二第四侧壁322,所述二第三侧壁321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二第四侧壁322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二第三侧壁321与所述二第四侧壁322围设形成所述插接部32。
参见图4、图5、图8和图9,所述第二绝缘本体30具有自所述第二基座31一侧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至少一对第二分隔壁33,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二第三侧壁321之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连接于所述二第三侧壁321,每一对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收容槽34,所述收容槽34用以收容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且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贯穿每一所述第三侧壁321,所述收容槽34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个所述第三侧壁321上延伸,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厚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厚度,至少一个所述收容槽34将所述插接部32分隔成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至少二舌部35,所述舌部35对应插设于所述对接槽124,且所述舌部35的数量等于所述对接槽124的数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部35为两个。每一所述舌部35具有一对接腔351,每一所述对接腔351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槽3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对接腔351与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槽3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连通,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351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槽311之间设有所述连通槽312,且所述连通槽312与所述第二端子槽311连通。每 一所述第三侧壁321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351设有二凹槽323,且所述凹槽323自所述插接部32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面310。每一所述第四侧壁322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351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324,所述第二散热孔324贯穿所述第四侧壁322且与所述对接腔351连通。每一所述第三侧壁321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351设有至少一第四散热孔325,所述第四散热孔325贯穿所述第三侧壁321且与所述对接腔351连通,且每一所述第四散热孔32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凹槽323。所述第二分隔壁33设有至少一第二开槽331,所述第二开槽331与相邻设置的所述对接腔351与所述收容槽34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开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开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隔壁33的凸伸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槽331与每一所述第四侧壁322上的所述第二散热孔324的数量相同,且分别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三个,所述第二开槽331与每一所述第四侧壁322上的所述第二散热孔324分别一一对齐设置。
参见图4,所述第二端子40为金属板材冲压形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端子40具有一第二固定部41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1相对两端的一第二连接部42与一第二焊接部43,所述第二端子40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另一端的一第二对接部44,所述第二固定部41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槽311,所述第二对接部44凸伸入所述对接腔351。所述第二固定部41具有一第二基体部411及自所述第二基体部411两侧分别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弹性部412,所述第二基体部411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313内,所述第二弹性部412与所述第二基体部411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第四缝隙G4,所述第二弹性部412还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二端子40于所述第二弹性部4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四缝隙G4的一第五缝隙G5,所述第五缝隙G5朝向所述第二对接部44延伸,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二端子40的弹性。所述第二端子40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相对两侧的二第二开口45,所述第二开口45自所述第二端子40的侧缘向内凹设形成,且所述第二开口45形成于所述第二对接部44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1之间,即所述第二开口45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二对接部44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1,如此可减小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变形时所需的力。所述第二焊接部43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装面310,且所述第二焊接部43具有成一排设置的多个第二接脚431。
参见图4、图5和图8,所述第二对接部44为片状,每一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中间区域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拱形为圆弧形,因此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应圆弧形具有一第二曲率半径R2或一第二弧度θ2。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351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拱形凸伸方向相反设置,两者的拱形为彼此相互远离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之间形成一第二空间S2,即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散热孔325与所述第二空间S2对齐设置,且两者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对接部44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接触架桥44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442,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与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或锐角的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与所述插接方向呈锐角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弹性部412具有一第二弯折部413,所述第二弯折部413靠近所述第二基体部41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412的连接处设置,使两个所述第二弹性部412的中间区域同所述第二对接部44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凹槽323且对应受到所述凹槽323的限制。
参见图5至图9,当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对接时,所述舌部35逐渐插入到所述对接槽124,且所述舌部35与所述对接槽124为间隙配合,所述导引部27首先接触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导引所述第一对接部24插入到所述所述第二空间S2,使每一所述对接腔351内的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接触形成电性连接,相互接触的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两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彼此相互交叉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间隙242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隙442于对应相互交叉位置可形成供散热的多个小通孔(未图示)。同时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相互作用,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受到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相对向外的力,而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相对两侧分别受到所述凹槽323的限制,即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相对两侧在对接过程中始终位于所述凹槽323且不脱离所述凹槽323,使得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中间区域受力而相对于两侧进一步向其拱形凸起方向凸伸,换一句话说,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受力使其相对两侧相对于其中间区域进一步相向弯曲,而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中间区域由于受到对应所述拱形面141的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对接部24悬空设置的相对两侧相对于其中间区域进一步相向弯曲,此时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相对两侧彼此靠近,所述第二曲率半径R2相对于对接前变小,所述第二弧度θ2相对于对接前变大,如此,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紧密贴合形成多点接触,从而降低两者之间的接触阻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形成至少一点接触。
参见图9至图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部44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24对接前可为平板状,同样所述第二对接部44的相对两侧限制于所述凹槽323。当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受到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压迫,使呈平板状的所述第二对接部44在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两者形成多点接触。
参见图5至图9,当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完全对接时,所述第一分隔壁13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4,此时,多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与多个所述第二开槽331一一对应设置,使两个相邻所述对接腔351通过所述第一开槽131与所述第二开槽331彼此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孔125与所述第二散热孔324一一对应设置且彼此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孔126与所述第四散热孔325一一对应设置且彼此相互连通,如此每一所述对接腔351内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对应各自设置的所述第三散热孔126与所述第四散热孔325散发到外界,且所述第一散热孔125、所述第二散热孔324、所述第一开槽131、所述第二开槽331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对齐设置,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25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如此所述第一端子20与所述第二端子40对接进行大电流传输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很快散发到外界,使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温度不会很高,进而使所述连接器组合100的电性性能较佳。
参见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44设有一第六缝隙G6,所述第六缝隙G6与所述第五缝隙G5连通,使得所述第四缝隙G4、所述第五缝隙G5与所述第六缝隙G6形成一“工”字型,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二端子40的弹性,且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与所述插接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当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对应重叠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多点接触。
参见图4、图12和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虽然沿所述横向方向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之间延伸,但所述第一分隔壁13只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且每一所述第一开槽131使所述第一分隔壁13至少部分地与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壁121断开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开槽131在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开槽131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对接部24未设置所述第三缝隙G3,且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插接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收容槽34只有一部分贯穿每一所述第三侧壁321,即所述收容槽34沿所述插接方向在部分所述第三侧壁321上延伸,所述第二绝缘本体31具有凸伸入所述收容槽34的至少一凸块(未图示),所述凸块将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分隔成至少二隔槽。两个所述第三侧壁321未设置所述第四散热孔325。当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对接时,所述第一分隔壁13部分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隔槽。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21未 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孔126,所述第一分隔壁13未设置所述第一开槽131,所述第一对接部24未设置所述第三缝隙G3、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第一间隙242,所述第一端子20未设置所述第二缝隙G2与所述凹陷部26。所述第三侧壁321未设置所述第四散热孔325,所述第二分隔壁33未设置所述第二开槽331,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导引部27,且所述导引部27背向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弯折,如此对接时可方便所述导引部27插入所述第二空间S2导引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在对接前均呈拱形,对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电性接触且两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相互作用,两者中至少一者沿其拱形凸起方向进一步凸伸变形,使两者紧密贴合形成多点接触;或者所述第一对接部24在对接前呈拱形,所述第二对接部44在对接前呈平板状,对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部24压迫所述第二对接部44,使所述第二对接部44在所述第一对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两者形成多点接触。如此不仅所述第一端子20与所述第二端子40的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低,且可使所述第一端子20与所述第二端子40形成多点接触,从而降低接触阻抗。
2.所述第一对接部24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所述第二对接部44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使得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时,可降低使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变形所需的力,方便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受力变形,进而使两者更紧密贴合形成大面积接触,降低接触阻抗。
3.当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形成电性连接时,所述第一接触架桥241与所述第二接触架桥441彼此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间隙242与所述第二间隙442也彼此相互交叉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间隙242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隙442于对应相互交叉位置可形成供散热的多个小通孔(未图示),如此在对接时增加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之间的散热面积。
4.在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上设有所述第一开槽131,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设有与所述对接槽124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125、所述第三通孔126及所述贯穿孔112,在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33上设有所述第二开槽331,当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对接时,所述对接腔351收容于所述对接槽124,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351之间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开槽131与所述第二开槽331形成热量流动路径,可加快热量的散发,从而使所述连接器组合100的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保证所述连接器组合100的性能稳定。
5.所述第一开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开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长度,如此不仅保证了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与所述第二分隔壁33的强度,且使两个相邻所述对接腔351之间具有较大的空气流通空间,加快散热。
6.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2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25,所述第一分隔壁13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开槽131,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25与多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一一对齐设置,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25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将所述第一端子20与所述第二端子40对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快地带出所述对接腔351而到空气中。
7.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且所述收容槽33贯穿每一所述第三侧壁321,所述收容槽33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个所述第三侧壁321上延伸,均可增加热量在所述连接器组合100内的空气流动空间,加快散热。
8.所述舌部35与其对应的所述对接槽124为间隙配合,如此可使所述第一端子20与所述第二端子40对接时在所述对接腔351内产生的热量更好地通过所述第二开槽331散发到所述对接槽124内,使热量更快地传递到外层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且通过第一散热孔125与所述第二散热孔126快速散发到空气中。
9.每一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槽131使所述第一分隔壁13至少部分地与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壁121断开设置,如此可使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多地靠近外层的所述第一侧壁121流动,加快散热。
10.所述第三散热孔126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24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间R1,所述第四散热孔325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44之间的所述第二空间S2,如此可使所述第一对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对接部44对接时产生的热量部分快速依次通过所述第四散热孔325、所述第三散热孔126散发出去。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槽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对接槽之间的一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开槽,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具有与所述对接槽连通设置的至少一散热孔,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对接槽的至少一第一端子;
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二对接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于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二第二分隔壁,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上设有连通对应侧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二开槽,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二端子;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沿一插接方向对接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腔对应收容于所述对接槽,所述第一分隔壁位于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对应设置使相邻两个所述对接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二对接槽在一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在一横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基座及自所述第一基座一侧凸伸形成二第一侧壁、二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二第一侧壁与所述二第二侧壁围设形成一对接框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隔壁位于所述对接框口且将所述对接框口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对接槽,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基座及自所述第二基座凸伸二第三侧壁、二第四侧壁及所述第二分隔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分隔壁分别在所述二第三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二第三侧壁与所述二第四侧壁围设形成收容于所述对接框口的一插接部,所述二第二分隔壁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贯穿每一所述第三侧壁,使所述插接部形成至少二舌部,所述舌部对应收容于所述对接槽,每一所述舌部设有所述对接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贯穿所述第四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对齐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对应连通所述对接槽的至少一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所述对接腔的至少一第四散热孔,所述第四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三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第四散热孔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在插接方向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隔壁的凸伸末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槽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隔壁的凸伸末端。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贯穿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开槽对齐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设有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第一分隔壁设有所述第一开槽的数量相同。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四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开槽对齐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四侧壁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设有所述第二开槽的数量相同。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对应每一所述对接槽设有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的至少一第一端子槽与至少一贯穿孔,所述第一端子槽分别与所述贯穿孔、所述对接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一横向方向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散热孔包括设于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且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对接部,且每一所述对接槽对应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三散热孔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之间形成的一第一空间。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对接腔的一第四散热孔,所述第四散热孔贯穿所述第三侧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腔的一第二对接部,且每一所述对接腔对应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所述第四散热孔连通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的一第二空间。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对应凸伸入每一所述对接槽的一抵持块,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凸伸入对应所述对接槽的一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的中间区域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所述抵持块对应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对接部。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设置的至少一凹槽,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对接腔中的一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对接部受到所述第一端子的压迫及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两侧受到所述凹槽的限制,使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中间区域受力而相对其两侧形成拱形且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多点接触。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对应每一所述对接腔设有二第二端子槽及与所述第二端子槽连通设置的一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二第二端子槽之间,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槽对应固持所述第二端子。
2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个所述第三侧壁上延伸。
2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壁沿一横向方向在所述二第一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所述第一开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开槽在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
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为多个,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开槽使所述第一分隔壁至少部分地与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壁断开设置。
2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槽为间隙配合。
CN201720409456.2U 2017-04-19 2017-04-19 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0709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9456.2U CN207098131U (zh) 2017-04-19 2017-04-19 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9456.2U CN207098131U (zh) 2017-04-19 2017-04-19 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8131U true CN207098131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6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09456.2U Active CN207098131U (zh) 2017-04-19 2017-04-19 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8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4380B2 (en) Compact connector system
JP6195887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7422483B2 (en)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with wafer-style construction
TWI488386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JP2016197603A (ja) 高密度コネクタ
CN205693002U (zh) 电源连接器
TWI473354B (zh) 電源連接器
JP7319424B2 (ja) キー付き入出力コネクタ
CN101185203A (zh) 具有雉堞墙的高密度稳固连接器
BRPI0708730A2 (pt) receptáculo com conjunto de contatos otimizando diafonia
CN105449427A (zh) 电连接器
TWM542264U (zh) 電源連接器及其電源端子
US20110250800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plug and receptacle contacts
CN104300311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157824B (zh) 电源接触件及其接触片以及电连接器
TWI543466B (zh) 具降低接合力之電氣連接器系統
US2008031845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terminals constructed to simplify the assembly thereof
TWI473355B (zh) 電連接器
CN207098131U (zh) 连接器组合
CN102403602B (zh) 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7039814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5790497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481191U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TWM564275U (zh) 混合型連接器
CN201490396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