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7697U -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7697U
CN207097697U CN201720905166.7U CN201720905166U CN207097697U CN 207097697 U CN207097697 U CN 207097697U CN 201720905166 U CN201720905166 U CN 201720905166U CN 207097697 U CN207097697 U CN 20709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oelectricity
piece
load
movable contact
moving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051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蔚菁
宋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051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包括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负载通断检测机构以及外壳,所述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均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电控制机构连接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且能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所述负载通断检测机构放置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一侧,当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往复运动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的同时也会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分离或撞合,从外界可以知晓开关开与断。本实用新型接触电阻小,温升低。抗冲击电流能力增强,结构紧凑,体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开关,特别是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以及大电流负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内置开关常采用采用单触点结构或双触点单弹片结构。单触点结构接触电阻大、温升快,开关过程中触点间发生闪弧引起触点间材质转移,使两触点间距离越来越小,最终接触到一起,内置开关不能工作;釆用双触点单弹片结构,虽然接触电阻小了,但双触点一起开关动作时同步性差,如果一组触点发生前述问题,即便另一组触点没有上述问题,也不能工作。上述结构也降低了内置开关的安全性,给使用客户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采用双触点双动杆结构,较好的解决了前述内置开关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包括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负载通断检测机构以及外壳,所述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均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电控制机构连接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且能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所述负载通断检测机构放置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一侧,当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往复运动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的同时也会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分离或撞合;
所述负载机构包括静导电片、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第一动导电片、第二动导电片与动片组件,所述静导电片内侧从上向下分别设置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所述静导电片向前单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一动导电片向后单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前后双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向前引出部分与静导电片平行,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向后引出部分与第一动导电片平行且端部连接;所述动片组件包括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垫片;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后依次是叠放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动簧片后是上下并列布置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大分流片和小分流片为向同侧凸出的拱形或半圆形结构,所述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是V字型,前部分成上下双杆开叉结构,所述第一动触点固定在依次粘连的位于上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上,所述第一弹片位于上部的动簧片后且第一弹片是前部倾斜压在动簧片的预弯结构,所述第一弹片后部固定在依次粘连的动簧片、小分流片和大分流片的后部并最终固定在第一动导电片前端;所述第二动触点固定在依次粘连的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上,所述第二弹片固定在位于下部的动簧片上并且第二弹片向前长于动簧片、小分流片和大分流片,所述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前端以及第二弹片固定在第一动导电片上,第二弹片上叠装有垫片使得第二弹片长于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的部分与第二动导电片间有空隙,所述动片组件位于与第二动导电片前部平行且相互靠近的位置,所述负载机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所述磁电控制机构包括线圈组件、左轭铁、右轭铁、衔铁组件和塑包体,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漆包线、骨架和针脚,所述漆包线缠绕在骨架上,所述漆包线的两端连接两根针脚,所述衔铁组件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形成“工”字型,所述塑包体包在“工”字型衔铁组件外部,所述左轭铁和右轭铁为“U”型,其“U”型一端放置在骨架中心孔内,其“U”型另一端放置在衔铁组件左右侧的空挡处,塑包体的上方有一夹板,夹板固定在左轭铁和右轭铁上,塑包体的上下表面各有凸出的同心轴,分别插在外壳和夹板的小孔中,使得衔铁组件能绕同心轴转动,塑包体的前部有一向外延伸的引出柄。
所述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为杆状,其一端连接在塑包体的引出柄上,另一段上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二弹片与第二动导电片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二凸起位于静导电片和大分流片间且第二凸起的厚度小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与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接触时静导电片和大分流片间的距离。
所述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包括微动开关和信号线,所述微动开关与信号线相连,所述微动开关在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一侧,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做直线往复运动时与微动开关撞击和分离,所述信号线延伸出外壳外。
所述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的头部是“凹”型,所述第二弹片前部较长段能在“凹”槽内自由弯曲。
本实用新型可以变形成如下结构:
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向外引出呈平行断开端子,形成了端子可插入的结构;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形成完整的“U”型结构,在“U”型上面安贴电流采集芯片或者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间直接串联接入电流互感器或电阻器。
或者,所述负载机构呈“Z”型,所述负载机构只有一动导电片,所述动导电片向前引出部分与静导电片平行,所述动片组件后端固定在动导电片的后端,动片组件与动导电片分开的部分靠近且平行。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接触电阻小,温升低。抗冲击电流能力增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载机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磁电控制机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拓展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拓展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拓展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拓展结构示意图。
图10为“Z”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负载机构1、磁电控制机构2、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负载通断检测机构4以及外壳5。本实施例的负载机构1为三组。
如图3所示负载机构1包括静导电片101、第一静触点102、第二静触点103、第一动导电片104、第二动导电片105与动片组件。动片组件包括第一动触点106、第二动触点107、大分流片108、小分流片109、动簧片110、第一弹片111、第二弹片112和垫片113。从图1看出静导电片101向前引出部分和第二动导电片105向前引出部分平行且伸出外壳5;第一动导电片104向后引出部分与第二动导电片105向后引出部分伸出外壳5,且端部连接。大分流片108与小分流片109为向同侧凸出的拱或半圆形结构。当动片组件弯曲或复位时,都能与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几乎保持同一接触点。大分流片108、小分流片109、动簧片110为剪刀形双杆结构,保证两组触点独立作用,无论哪组触点发生故障,另一组触点仍能良好工作,延长开关工作寿命;并且双杆并联结构总的电阻变小,通电后温升低。第二动导电片105与动片组件小间距平行结构,两者之间平行,排斥力均匀,不会出现间距不均等时,间距小处排斥力会升高多倍,较大的力作用使动片组件脱离连接的第一动导电片104,从而负载机构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负载机构1抗冲击电流能力.
如图4所示磁电控制机构2包括线圈组件、左轭铁201、右轭铁202、衔铁组件和塑包体203。线圈组件包括漆包线204、骨架205和针脚206,如图1所示,针脚206通过针脚孔伸出外壳7。衔铁组件包括第一衔铁207、第二衔铁208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209,第一衔铁207、第二衔铁208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209形成“工”字型,塑包体203包在衔铁组件外部,塑包体203塑包体的上下表面各有凸出的同心轴(图中下表面的凸出同心轴未示出),塑包体203的前部有一向外延伸的引出柄。塑包体203上方有一夹板210,塑包体203上的同心轴分别插在夹板210与外壳5的孔内(图中未示出),使得衔铁组件能够绕该同心轴旋转。如图2所示,夹板210通过孔卡在左轭铁201和右轭铁202上部的凸肩上。
如图5所示,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为杆状,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的一端有靠右侧位于下部的第一凸起301和靠左侧上下一长条的第二凸起302,本实施例的凸起有三组,与本实施例的三组负载机构1数量对应。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另一端连接塑包体203前部的引出柄。
如图2所示,负载通断检测机构4包括微动开关401和与之相连的信号线402。微动开关401位于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与塑包体203相连一端的右侧。
如图6所示,分别为第一动导电片104与第二动导电片105是分开插入式结构,可以接入不同元件实现不同功能;图7所示,第一动导电片104和第二动导电片105形成完整的“U”型结构,在“U”上面安贴电流采集芯片6,可直接读出流过的电流数值;图8、图9所示,第一动导电片(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动导电片(图中未示出)间直接串联接入互感器7或金属电阻器8,再接入电表就可读出流过的电流数值。
如图10所示,采用“Z”型结构,结构上更紧凑,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左轭铁201和右轭铁202“U”字型一端分别吸附在第一衔铁207和第二衔铁208上。通过针脚206给漆包线204通直流脉冲电压,使左轭铁201和右轭铁202产生与它们所吸附的衔铁相同的极性,同性相斥,形成的排斥力推动第一衔铁207和第二衔铁208,使衔铁组件转动;停止通电后,左轭铁201和右轭铁202与第一衔铁207和第二衔铁208复位,衔铁组件反向转动。
当衔铁组件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向左侧水平直线运动。第一凸起301向左压第二弹片112,顺势带动下部的动簧片110、小分流片109和大分流片108向左弯曲,推动第二动触点107和第二静触点103接触;同时,由于第二凸起302松开,第一弹片111在预弯力的作用下依次带动上部的动簧片110、小分流片109和大分流片108向左弯曲,推动第一动触点106和第一静触点102接触,实现开关闭合。当衔铁组件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向右侧水平直线运动,第二凸起302带动整个动片组件向右侧复位,使第二动触点107和第二静触点103、第一动触点106和第一静触点102,实现开关断开。
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向左侧水平直线运动时,离开微动开关401,微动开关401自动断开,与之相连的信号线402变暗。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3向右侧水平直线运动时,撞击微动开关401,使之闭合信号线402变亮。从外界也能知晓本实用新型的双动杆内置开关开关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负载通断检测机构以及外壳,所述负载机构、磁电控制机构、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均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电控制机构连接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且能带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所述负载通断检测机构放置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一侧,当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水平往复运动带动负载机构通或断的同时也会与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分离或撞合;
所述负载机构包括静导电片、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第一动导电片、第二动导电片与动片组件,所述静导电片内侧从上向下分别设置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所述静导电片向前单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一动导电片向后单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前后双向引出并伸出外壳,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向前引出部分与静导电片平行,所述第二动导电片向后引出部分与第一动导电片平行且端部连接;所述动片组件包括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垫片;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后依次是叠放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动簧片后是上下并列布置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大分流片和小分流片为向同侧凸出的拱形或半圆形结构,所述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是V字型,前部分成上下双杆开叉结构,所述第一动触点固定在依次粘连的位于上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上,所述第一弹片位于上部的动簧片后且第一弹片是前部倾斜压在动簧片的预弯结构,所述第一弹片后部固定在依次粘连的动簧片、小分流片和大分流片的后部并最终固定在第一动导电片前端;所述第二动触点固定在依次粘连的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上,所述第二弹片固定在位于下部的动簧片上并且第二弹片向前长于动簧片、小分流片和大分流片,所述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前端以及第二弹片固定在第一动导电片上,第二弹片上叠装有垫片使得第二弹片长于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簧片的部分与第二动导电片间有空隙,所述动片组件位于与第二动导电片前部平行且相互靠近的位置,所述负载机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所述磁电控制机构包括线圈组件、左轭铁、右轭铁、衔铁组件和塑包体,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漆包线、骨架和针脚,所述漆包线缠绕在骨架上,所述漆包线的两端连接两根针脚,所述衔铁组件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和位于中间的永磁铁形成“工”字型,所述塑包体包在“工”字型衔铁组件外部,所述左轭铁和右轭铁为“U”型,其“U”型一端放置在骨架中心孔内,其“U”型另一端放置在衔铁组件左右侧的空挡处,塑包体的上方有一夹板,夹板固定在左轭铁和右轭铁上,塑包体的上下表面各有凸出的同心轴,分别插在外壳和夹板的小孔中,使得衔铁组件能绕同心轴转动,塑包体的前部有一向外延伸的引出柄,
所述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为杆状,其一端连接在塑包体的引出柄上,另一段上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二弹片与第二动导电片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二凸起位于静导电片和大分流片间且第二凸起的厚度小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与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接触时静导电片和大分流片间的距离,
所述负载通断检测机构包括微动开关和信号线,所述微动开关与信号线相连,所述微动开关在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动机构一侧,负载与磁电连接驱做直线往复运动时与微动开关撞击和分离,所述信号线延伸出外壳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下部的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动簧片的头部是“凹”型,所述第二弹片前部较长段能在“凹”槽内自由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平行且端部分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向外引出呈平行断开端子,形成了端子可插入的结构;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形成完整的“U”型结构,在“U”型上面安贴电流采集芯片或者所述第一动导电片与第二动导电片间直接串联接入电流互感器或电阻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机构呈“Z”型,所述负载机构只有一动导电片,所述动导电片向前引出部分与静导电片平行,所述动片组件后端固定在动导电片的后端,动片组件与动导电片分开的部分靠近且平行。
CN201720905166.7U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Active CN20709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5166.7U CN207097697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5166.7U CN207097697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7697U true CN207097697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05166.7U Active CN207097697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1353B (zh) 脱离重合器
CN109473324A (zh) 无极性低压断路器
CN101430986A (zh) 户外高压永磁式真空断路器
CN203573898U (zh) 快速真空断路器
CN207097697U (zh) 一种双动杆内置开关
CN205810594U (zh) 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
CN206065122U (zh) 弯折装置
CN101188166A (zh) 一种永磁机构
CN206433262U (zh) 电路板气动工装
CN201117461Y (zh) 一种低压万能式空气断路器操动机构
CN106710985A (zh) 一种断路器开关操作机构
CN207192713U (zh) 一种复合材料工件叉车车铲载件固定结构
CN206433263U (zh) 一种电路板气动工装
CN208507603U (zh) 一种耐受雷电流的微型开关
CN101252059B (zh) 具有快速充放电控制特性的双稳态永磁交流接触器
CN201011646Y (zh) 新型调压转换开关
CN101567279A (zh) 磁力分合器
CN206750683U (zh) 一种实验室用环保垃圾桶
CN202454487U (zh) 永磁操动断路器装置
CN203151084U (zh) 电磁开关电气保护电路
CN206605835U (zh)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冲模装置
CN201893292U (zh) 一种具有软启动和无弧通断功能的交流接触器
CN208352146U (zh) 一种负载开关
CN105023772B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直流开关
CN204067284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重合闸装置的n极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