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5097U -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5097U
CN207095097U CN201720829301.4U CN201720829301U CN207095097U CN 207095097 U CN207095097 U CN 207095097U CN 201720829301 U CN201720829301 U CN 201720829301U CN 207095097 U CN207095097 U CN 20709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flat
coi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293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景春
滕世政
蒙永云
薛晓伟
王大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NGS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NGS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NGS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NGS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293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5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其特征是微通道扁管从一圆心起,由内向外逐渐展开,形成整体式卷盘结构,相邻的两道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翅片;输入输出口位于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部位,并直接与连接圆管直通连接。根据压机室横截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螺旋半径,避免与压机室产生干扰;提供了与压缩机等接口连接的柔性度,使焊接更加方便;盘卷式结构使风扇可以全部覆盖冷凝器迎风面,节省压缩机舱室空间,且整体重量较轻,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均匀变化的螺旋通道曲率的布置,使液体在设备内流动不存在较大转向,总的阻力小,因此可提高设计流速使产品具备更高的传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尤其是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基本结构相似,从集流管到换热组件再到集流管。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4422199A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包括集流管管体,第一集流管设置有沿集流管管体纵向延伸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包括主隔板与副隔板,主隔板将集流管管体分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副隔板将第二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沿纵向延伸的流通腔,第一腔体与至少一个流通腔之间用于分隔的分隔部件的主隔板上设置有分流孔连通该流通腔与第一腔体。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557636B,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左上端盖、流程调节装置、制冷剂进口管、左集液管、制冷剂出口管、左下端盖、翅片、多孔扁管、右下端盖、右集液管、右上端盖以及套筒;多孔扁管与左集液管、右集液管上的开孔相连,翅片置于多孔扁管之间,制冷剂进口管以及制冷剂出口管设置在左集液管上,套筒以及流程调节装置设置在左集液管中,左集液管、套筒以及流程调节装置三者同轴。
而旋翅冷凝基本上是由钢管弯制而成,由翅片缠绕在管路上增大其散热面积,但是翅片与管路之间仍存有间隙,不利于冷凝器的散热,旋翅冷凝器整体质量大,体积也大,占用压缩机舱室较多。目前的微通道平行流结构主要是由微通道铝管平行插入集流管中,翅片均匀分布在扁管之间,最后一体钎焊而成,冷凝器垂直放置在压机舱室内,迎风面正对风扇,但是平行管路结构的四角均为直角,不适合压机室的不规则形状,并且风扇要与冷凝器有一定距离才可以覆盖冷凝器的迎风面,现多用于蛇形微通道冷凝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适合强制对流冷却式冰箱的冷凝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与冷却风扇正面对应、具有整体旋展式结构的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从一圆心起,由内向外逐渐展开,形成整体式卷盘结构,相邻的两道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翅片;输入输出口位于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部位,并直接与连接圆管直通连接。
冰箱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送来的高压、高温制冷剂的热量散发到电冰箱外部空间。制冷剂液体经过散热冷却后液化,变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后,进入毛细管中。其中冷凝器冷却方式按散热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冷却式和强制对流冷却式两种。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适合强制对流冷却式冰箱冷凝器,首先由微通道扁管卷制成由中心向外展开的盘式结构,作为冷媒散热的流通通道。整体旋展式结构主要通过一支或多支微通道扁管,先对折形成一个弯头,把该弯头置于一圆心部位,然后向外逐渐盘旋展开,形成一条从外向中心再从中心向外流动的通道。然后,在扁管之间增加翅片以增强其散热能力,在冷凝器卷盘的最外周设置连接部分作为冷凝器的进出口管。本装置这种结构具有重量轻、低流动阻力、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冷凝器体积设计柔性强,适合安装于不同体积的压缩机室。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卷盘式结构由单管或多管卷曲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相邻两道之间的距离为等距排列,即由内向外盘曲曲率均匀变化。本方案的主要实施例结构形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相邻两道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为由小到大排列。从本方案延伸的一种结构形式。从中心到边缘相应的翅片从小窄到宽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相邻两道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为由大到小排列。从本方案推导出的一种结构形式,从中心到边缘相应的翅片从宽到窄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有具有圆弧形支撑面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圆弧支撑面与微通道扁管最外层管体的弧度配合。利用底座满足多种安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整体式卷盘结构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位于同一平面的微通道扁管为单层,整个换热器由若干层微通道扁管组成,且输入输出口分别汇集一处。进一步推导,通过多层组合得到新的换热器形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尺寸与换热风扇的直径配合。根据实际使用场合设定扁管卷盘最外层管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压机室横截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螺旋半径,避免与压机室产生干扰;设计了圆管与扁管直通式结构,提供了与压缩机等接口连接的柔性度,使焊接更加方便;盘卷式结构使风扇可以全部覆盖冷凝器迎风面,节省压缩机舱室空间,且整体重量较轻,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均匀变化的螺旋通道曲率的布置,使液体在设备内流动不存在较大转向,总的阻力小,因此可提高设计流速使产品具备更高的传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入输出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底座,2. 翅片,3. 微通道扁管,4. 连接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设一条微通道扁管3,将微通道扁管3对折,注意对折部位同样通过一段圆弧过渡,把对折部位作为一圆心起点,由内向外逐渐展开,展开过程中相邻两道管体之间的距离为等距排列,即由内向外盘曲的曲率均匀变化,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式卷盘结构,并在相邻的两道微通道扁管3管体之间设置翅片2。微通道扁管3的输入端、输出端口都位于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部位,并把输入端、输出端口直接与连接圆管4直通连接,如图2所示。微通道扁管3整体式卷盘结构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尺寸与换热风扇的直径相适配。
设一支承底座1,支承底座1具有圆弧形支撑面,该圆弧支撑面与微通道扁管3最外层管体的弧度一致。
进一步,根据前述的卷曲方法,微通道扁管3的卷盘式结构可以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多管卷曲而成。
微通道扁管3的卷曲曲率变化实施例之一是:在微通道扁管3卷曲过程中,相邻两道管体之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为由小到大排列,逐渐展开。
微通道扁管3的卷曲曲率变化实施例之二是:微通道扁管3相邻两道管体之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由大到小排列,逐渐缩小。
微通道扁管3厚度方向层次设计实施例:以同一平面内的微通道扁管3为单层,整个换热器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层微通道扁管组成,且输入输出口分别汇集一处。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从一圆心起,由内向外逐渐展开,形成整体式卷盘结构,相邻的两道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翅片(2);输入输出口位于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部位,并直接与连接圆管(4)直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卷盘式结构由单管或多管卷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相邻两道之间的距离为等距排列,即由内向外盘曲曲率均匀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相邻两道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为由小到大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相邻两道间的距离从圆心到边缘为由大到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设有具有圆弧形支撑面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圆弧支撑面与微通道扁管(3)最外层管体的弧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整体式卷盘结构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同一平面的微通道扁管(3)为单层,整个换热器由若干层微通道扁管组成,且输入输出口分别汇集一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通道扁管(3)卷盘结构的最外层管体尺寸与换热风扇的直径配合。
CN201720829301.4U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Active CN20709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9301.4U CN20709509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9301.4U CN20709509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5097U true CN207095097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9301.4U Active CN20709509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5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149A (zh) * 2022-06-22 2022-10-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低温冰箱或冷柜的盘式微通道回热器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149A (zh) * 2022-06-22 2022-10-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低温冰箱或冷柜的盘式微通道回热器及工作方法
CN115235149B (zh) * 2022-06-22 2023-10-3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低温冰箱或冷柜的盘式微通道回热器及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5616U (zh) 一种相变芯片散热器
US7546867B2 (en) Spirally wound, layered tube heat exchanger
CN101769656A (zh) 一种电冰箱用蛇形平行流冷凝器
US9370815B2 (en) Hybrid heat exchanger
WO2012100490A1 (zh) 一种冷凝器
CN20690535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08613437A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20060108107A1 (en) Wound layered tube heat exchanger
CN207095097U (zh) 一种盘卷式微通道换热器
CN208238307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702382A (zh) 微通道蒸发器
CN201359410Y (zh) 一种电冰箱用蛇形平行流冷凝器
CN206037503U (zh) 一种冰箱冷凝器
CN205843141U (zh) 一种冰箱平行流管侧壁冷凝器
CN206176835U (zh) 空调机组及其分液器
CN210463271U (zh)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CN108344090A (zh) 一种蓄热装置和空调
CN206347783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1724474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
CN101298952A (zh)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7214863U (zh) 套管式微通道换热器
CN106403694A (zh) 双排集流管、使用该双排集流管的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78799A1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5180307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冷凝器
CN112066600A (zh)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