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1238U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1238U
CN207091238U CN201720954073.3U CN201720954073U CN207091238U CN 207091238 U CN207091238 U CN 207091238U CN 201720954073 U CN201720954073 U CN 201720954073U CN 207091238 U CN207091238 U CN 207091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ilter
barrel
disposal device
sewage dispo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40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和春
周伊立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Yong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庄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庄立 filed Critical 庄立
Priority to CN2017209540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1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1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1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输入管;输出管;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沿Y方向形成贯通通道的筒壁,筒壁设置为向上延伸至突伸出所述主体的顶壁,并于所述筒壁形成贯穿的壁孔,所述贯通通道并分别延伸至筒壁的两相对端面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填塞在所述贯穿通道内的生物滤球、分别封设在所述上开口、下开口的封盖及滤膜,所述输出管自所述壁孔周缘延伸穿设过所述主体的后壁与所述贯穿通道相连通;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包括呈平直线状的底周缘及呈锯齿状的上周缘,所述底周缘围绕并对齐所述滤膜设置。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过滤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然而现有许多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其生活用水以及粪便用水等污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此种方式极大的破坏了环境,并且污水对人的健康有影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造价贵,且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造价贵,且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置为容纳处理污水,包括相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前壁、与所述前壁相间隔的后壁、分别连接在所述前壁、后壁之间的顶壁、与所述顶壁相间隔的底壁,及两连接在所述顶壁、底壁间的侧壁;
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穿设于所述主体的前壁以将污水引导入所述容置空间内;
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穿设过所述主体的后壁以引导处理过的污水排出;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沿Y方向形成贯通通道的筒壁,筒壁设置为向上延伸至突伸出所述主体的顶壁,并于所述筒壁形成贯穿的壁孔,所述贯通通道并分别延伸至筒壁的两相对端面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填塞在所述贯穿通道内的生物滤球、分别封设在所述上开口、下开口的封盖及滤膜,所述输出管自所述壁孔周缘延伸穿设过所述主体的后壁与所述贯穿通道相连通;
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包括呈平直线状的底周缘及呈锯齿状的上周缘,所述底周缘围绕并对齐所述滤膜设置。
还包括穿设主体设置的供氧单元,所述供氧单元包括自所述主体外穿设过所述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导气管及设置于所述导气管末端并形成有多个相间隔贯穿的气孔的鼓气头。
所述过滤器的筒壁由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多个处理腔部的隔离单元。
所述隔离单元包括与所述顶壁、底壁及两侧壁相接合的分隔板及穿设所述分隔板用以连通位于分隔板两相对侧的处理腔部的导流管。
所述导流管包括沿Y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两相对侧的两直管段,及穿设于所述分隔板并连接在所述两直管段之间的横管段。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壁与邻近后壁的分隔板之间的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包括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后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一挡板,及对应所述第一挡板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所述分隔板与底壁之间的第二挡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2包括:主体3、相间隔且贯穿主体3设置的输入管4、输出管5、两相间隔地设置于输入管4、输出管5之间的隔离单元6、设置于主体3内并与输出管5相连接的过滤器7、穿设主体3延伸至主体3内的供氧单元8、围绕过滤器7设置的限流板91,及设置在主体内的挡板单元92。
其中,主体3设置为容纳处理污水100,包括形成容置空间30的前壁31、与前壁31相间隔的后壁32、分别连接在前、后壁31、32之间的顶壁33、与顶壁33相间隔的底壁34,及两连接在顶、底壁33、34间的侧壁35。
输入管4穿设于主体3的前壁31,以将污水100引导入主体3的容置空间30内。
输出管5沿水平线X延伸并穿设过主体3的后壁32,以引导处理过的污水100自主体3排出。
其中,主体3的容置空间30受两隔离单元6区隔为邻近前壁31的第一处理腔部301、邻近后壁32的第二处理腔部302,及介于第一、第二处理腔部301、302之间的第三处理腔部303,且过滤器7与挡板单元92设置于第二处理腔部302内。主体3还包括三个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处理腔部301、302、303贯穿形成于顶壁33的维修孔36,及污水处理设备2还包括三个可移除地封盖在维修孔36的维修盖93。
两隔离单元6包括与主体3的顶壁33、底壁34及两侧壁35相接合的分隔板61,及穿设分隔板61设置,用以连通位于分隔板61两相对侧的第一、第三处理腔部301、303,或第二、第三处理腔部302、303的导流管62,且导流管62具有沿Z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于分隔板61两相对侧的两直管段621,及穿设于分隔板611并连接在两直管段621之间的横管段622。
过滤器7包括围绕Y方向形成贯通通道711的筒壁71,筒壁71向上延伸至突伸出主体3的顶壁33,并于筒壁71形成贯穿的壁孔712,通道711分别延伸至筒壁71的两相对端面而形成位于主体31外的上开口713,及位于容置空间30内的下开口714,过滤器7还包括填塞在通道711内的生物滤球72、分别封设在上、下开口713、714的封盖73及滤膜74,输出管5自壁孔712的周缘延伸穿设过主体3的后壁32而与筒壁71的通道711呈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筒壁71由树脂材料制成,滤膜74设置为抗菌滤膜。
供氧单元8包括自主体3外穿设主体3延伸至容置空间30内的导气管81,及设置于导气管81末端,并形成有多个相间隔贯穿的气孔820的鼓气头82。其中,对应第一、第二、第三处理腔部301、302、303,导气管81设置有穿设主体3延伸至位于中间的第三处理腔部303内的主管段811、分别自主管段811分支延伸至第一处理腔部301内的第一支管段812、延伸至第二处理腔部302内的第二支管段813,及延伸至第三处理腔部303内的第三支管段814,第一、第二、第三支管段812、813、814的末端位于污水水位下方,鼓气头82安装在第三支管段814末端。
限流板91围绕过滤器7的筒壁71设置,并设置有呈平直线状的底周缘911,及呈锯齿状的上周缘912,且底周缘911设置为围绕并对齐过滤器7的滤膜74设置,因此可减少扰流,并让水流能较顺畅地通过滤膜74流至生物滤球72。
挡板单元92设置于主体3的后壁32与邻近后壁32的分隔板61之间,包括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后壁32与底壁34之间的第一挡板921,及对应第一挡板921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分隔板61与底壁34之间的第二挡板922。
使用时,污水100通过输入管4进入主体3内,本实施例中,污水100先进入第一处理腔部301,再前进到隔离单元6,并沿导流管62的直管段621、横管段622与直管段621流到第三处理腔部303,接着,再通过另一个隔离单元6的导流管62流到第二处理腔部302,最后,再通过过滤器7的滤膜74与生物滤球72的作用,而形成净化的水流经过输出管5排出主体3外。当污水水流依序在第一、第三、第二处理腔部301、303、302迂回前进的过程中,可由隔离单元6的设置,延长污水100水流的流动距离,使污水100中的污物、杂质受重力作用逐渐沉降至主体3的底壁34而从污水100中移除,且大部分的污物是集中沉淀在第二处理腔部302内,并能通过设置在第二处理腔部302的第一、第二挡板921、922增加污物沉降的机会,并能集中沉淀在第一、第二挡板921、922之间而利于集中收集。
对于污水中重量较轻的杂质与微生物,由于不易沉降,因此会继续流到过滤器7处,此时,可再经由滤膜74进一步滤除较小杂质,防止其流出主体3,及利用生物滤球72消除水中的微生物或细菌,使经输出管5流出的水有较好的净水质量,及较高的安全卫生标准。在水流流到过滤器7时,由于滤膜74的挡阻,会使流速被减缓,而易在筒壁71的下开口714附近形成扰流,并可能因此导致水流的过滤速率降低,但是,由于围绕设置限流板91,就能有效避免此种情形发生,使水流能较顺畅地通过滤膜74以维持较好的过滤效率。
过滤器7的生物滤球72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耗损,导致其过滤速度变慢及杀菌效率变得较差,此时,可透过移除封盖73,及更换新的生物滤球72以维持预定的杀菌与过滤效果。当污水处理设备2发生故障或阻塞时,则能移除等维修盖93,再透过维修孔36对主体3内部及安装在内部的各种组件进行检测与维修。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可通过供氧单元8延伸至第三处理腔部303内的第三支管段814,及安装在第三支管段814末端的鼓气头82提供气体,以针对第三处理腔部303提供足够溶氧作为水中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的氧气来源,因此,使部分有机污染物能在第三处理腔部303内就被处理掉,使污水处理设备2具备生物处理的功能。另外,当通过第一支管段812与第三支管段814将空气分别引入至第一处理腔部301与第三处理腔部303后,则会在导气管81形成负压,负压可作为将沉淀在第二处理腔部302底部的污物、污泥抽出的动力,有利于沉淀污物的排除。
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2结构简单,成本低,设置隔离单元6、挡板单元92可以以沉淀的方式移除污水中较大的污物,污水处理效果好,过滤器7围绕设置有限流板91可以使水流能较顺畅地通过滤膜74,提高过滤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置为容纳处理污水,包括相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前壁、与所述前壁相间隔的后壁、分别连接在所述前壁、后壁之间的顶壁、与所述顶壁相间隔的底壁,及两连接在所述顶壁、底壁间的侧壁;
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穿设于所述主体的前壁以将污水引导入所述容置空间内;
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穿设过所述主体的后壁以引导处理过的污水排出;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沿Y方向形成贯通通道的筒壁,筒壁设置为向上延伸至突伸出所述主体的顶壁,并于所述筒壁形成贯穿的壁孔,所述贯通通道并分别延伸至筒壁的两相对端面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过滤器还包括填塞在所述贯穿通道内的生物滤球、分别封设在所述上开口、下开口的封盖及滤膜,所述输出管自所述壁孔周缘延伸穿设过所述主体的后壁与所述贯穿通道相连通;
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包括呈平直线状的底周缘及呈锯齿状的上周缘,所述底周缘围绕并对齐所述滤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主体设置的供氧单元,所述供氧单元包括自所述主体外穿设过所述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导气管及设置于所述导气管末端并形成有多个相间隔贯穿的气孔的鼓气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筒壁由树脂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多个处理腔部的隔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包括与所述顶壁、底壁及两侧壁相接合的分隔板及穿设所述分隔板用以连通位于分隔板两相对侧的处理腔部的导流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沿Y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两相对侧的两直管段,及穿设于所述分隔板并连接在所述两直管段之间的横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壁与邻近后壁的分隔板之间的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包括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后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一挡板,及对应所述第一挡板向下并向内倾斜并抵靠在所述分隔板与底壁之间的第二挡板。
CN201720954073.3U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07091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4073.3U CN207091238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4073.3U CN207091238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1238U true CN207091238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4073.3U Active CN207091238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1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224B (zh) 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709123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72553U (zh) 一种多级过滤净水器
CN210855686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5216391U (zh)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75561A (zh) 一种有效降低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35773U (zh) 一种双层平板膜组件
CN203807299U (zh) 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463533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
CN107399849A (zh) 一种小型集成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5473194U (zh) 地埋式微动力净化槽污水处理设备
CN207158820U (zh) 化工生产反应混合物除污净化箱
CN205164273U (zh) 一种直排式过滤器
CN207659145U (zh) 一种玻璃钢隔油池
CN106186522A (zh) 生态厕所
CN203095753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99684U (zh) 河道生物净化系统
CN201694905U (zh) 家用净水器滤芯
CN205635268U (zh) 一种矿山污水处理设备
CN220664912U (zh) 一种河道水快速过滤系统
CN206720933U (zh)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259843U (zh) 一种水上乐园使用的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816678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4360607U (zh) 一种一体化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14654301U (zh) 生活污水ega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31

Address after: 341000 Senna, 702 floor, 14 floor, spring, north of Jinling Road, G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anzhou, Jiangxi

Patentee after: Ganzhou Yong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01 Donghai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2

Patentee before: Zhuang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