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0965U - 液体灌装机 - Google Patents
液体灌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90965U CN207090965U CN201620376086.2U CN201620376086U CN207090965U CN 207090965 U CN207090965 U CN 207090965U CN 201620376086 U CN201620376086 U CN 201620376086U CN 207090965 U CN207090965 U CN 2070909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filling
- cylinder
- frame
- round turn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轨和主圆形转盘,弧形导轨设于机架上,主圆形转盘与弧形导轨相配合,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主圆形转盘转动的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所述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沿弧形导轨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主圆形转盘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拨瓶卡口,拨瓶卡口处于弧形导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地方小;利用弧形导轨和主圆形转盘共同构成工作台面,在生产过程中主圆形转盘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并确保灌装质量。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用于灌装小瓶装液态药品(如红花油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料的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体灌装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向包装容器中灌装液体物料的液体灌装机大多包括机架、容器输送带、容器送进装置(如具有整理瓶子、送进瓶子等功能的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和封口装置(如将内塞放置到瓶口上的放内塞装置,将内塞压入到瓶口中压内塞装置,将盖子放置到容器开口上的放盖装置,以及将盖子旋紧在容器开口上的旋盖装置),容器送进装置将容器放置到容器输送带上之后,由容器输送带将容器依次输送至灌装装置、封口装置进行液体物料灌装、封口,完成灌装及封口的容器在输送带后端退出输送带。这种灌装机采用线型布置,结构不够紧凑,占用地方较大,不太合适医药企业用于灌装小瓶装液态药品(如红花油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灌装机,这种液体灌装机结构紧凑,占用地方小,特别适合医药企业用于灌装小瓶装液态药品(如红花油等)。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轨和主圆形转盘,弧形导轨设于机架上,主圆形转盘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弧形导轨相配合,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主圆形转盘转动的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所述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沿弧形导轨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主圆形转盘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拨瓶卡口,拨瓶卡口处于弧形导轨的上方。
工作时,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主圆形转盘转动,主圆形转盘边缘上的拨瓶卡口带动弧形导轨上的瓶子沿弧形导轨移动。具体为:理瓶进瓶装置对瓶子进行整理并将瓶子送入弧形导轨前端,并且瓶子进入拨瓶卡口中;随后,主圆形转盘上的拨瓶卡口带动弧形导轨上的瓶子沿弧形导轨移动,依次输送至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等的相应位置,由灌装装置向瓶子中灌装液体物料,再由放内塞装置将内塞放置到瓶口上,并由压内塞装置将内塞塞紧到瓶口中,再由放盖装置将盖子放置到瓶口上,并由旋盖装置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完成液体物料灌装及旋盖。
通常,上述旋盖装置后方设有退瓶装置,退瓶装置设于机架上与弧形导轨后端对应的位置。完成液体物料灌装及旋盖的瓶子到达弧形导轨的后端时,离开弧形导轨,进入退瓶装置。
上述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旋盖装置和退瓶装置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采用分度器,主圆形转盘的中心与分度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主圆形转盘间歇转动(每次转动一定角度后暂停),通常,在主圆形转盘暂停时进行液体物料灌装、旋盖等作业。
上述放内塞装置通常包括理塞振动盘、内塞输出轨道和放内塞装置,理塞振动盘对内塞进行整理并逐个输出,经内塞输出轨道输送至放内塞装置,再由放内塞装置将内塞放置到瓶口上。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压内塞装置包括推压块和推压块升降气缸,推压块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推压块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推压块连接。当瓶口上放置有内塞的瓶子到达推压块下方时,推压块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推压块下降并将内塞塞紧到瓶口中。
上述放盖装置通常包括理盖振动盘、盖子输出轨道和盖子放置机构,理盖振动盘对盖子进行整理并逐个输出,经盖子输出轨道输送至盖子放置机构,再由盖子放置机构将盖子放置到瓶口上。
上述退瓶装置可采用传送带(该传送带前端与弧形导轨后端相接续,完成液体物料灌装的瓶子从弧形导轨后端进入传送带前端后,由传送带输送至下道工序)或斜坡(该斜坡的上端与弧形导轨后端相接续,完成液体物料灌装的瓶子从弧形导轨后端进入斜坡的上端后,沿斜坡滑落至斜坡的下端,进入下道工序)等。
优选上述理瓶进瓶装置包括第一理瓶转盘、移瓶输送带、第二理瓶转盘和进瓶输送带;第一理瓶转盘包括第一圆形固定盘和第一圆形转盘,第一圆形固定盘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圆形转盘设于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第一圆形转盘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一卡瓶缺口,第一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一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第一环形侧壁,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圆形转盘转动的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第一理瓶转盘上方设有能够向第一圆形固定盘中添加瓶子的瓶子仓,瓶子仓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圆形固定盘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一瓶子出口,第一瓶子出口处在移瓶输送带前部的上方;第二理瓶转盘包括第二圆形固定盘和第二圆形转盘,第二圆形固定盘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第二圆形转盘设于第二圆形固定盘中,第二圆形转盘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二卡瓶缺口,第二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弧形侧壁或第二环形侧壁,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圆形转盘转动的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移瓶输送带后端与第二理瓶转盘相接续;第二圆形固定盘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二瓶子出口,第二瓶子出口处在进瓶输送带前端的上方。上述理瓶进瓶装置工作时,人工将大量瓶子放入瓶子仓中,之后由瓶子仓向第一圆形固定盘中添加瓶子(在重力作用下,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的瓶子通常堆积在其位置较低的一侧);第一圆形转盘在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第一圆形转盘转动时可搅动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的瓶子,使瓶子进入到第一卡瓶缺口中,并且第一圆形转盘转动时可带动第一卡瓶缺口中的瓶子随着移动;当第一卡瓶缺口中的瓶子到达与第一瓶子出口对应的位置时,瓶子从第一瓶子出口掉入到移瓶输送带前部上,随后由移瓶输送带将瓶子送入第二理瓶转盘中进一步整理;经第二理瓶转盘整理后,瓶子处在第二卡瓶缺口中且瓶口朝上;当第二卡瓶缺口中的瓶子到达与第二瓶子出口对应的位置时,瓶子从第二瓶子出口掉入到进瓶输送带前端上,由进瓶输送带将瓶子送入弧形导轨前端,并且瓶子进入拨瓶卡口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瓶子仓顶部设有加瓶口,瓶子仓底部设有出瓶口;瓶子仓的出瓶口正下方设有托瓶底板,机架上设有第一瓶子滑道和推瓶机构,第一瓶子滑道上端和推瓶机构分别处于瓶子仓的出瓶口两侧,第一瓶子滑道下端与第一圆形固定盘相通;推瓶机构包括推瓶块和推瓶气缸,推瓶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推瓶气缸的活塞杆与推瓶块连接。通过加瓶口可将大量瓶子放入瓶子仓中,瓶子仓中的瓶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托瓶底板上;需要向第一圆形固定盘中添加瓶子时,推瓶气缸驱动推瓶块朝向第一瓶子滑道上端移动,将落在托瓶底板上的瓶子推向第一瓶子滑道,瓶子沿第一瓶子滑道滑落到第一圆形固定盘中。可在第一圆形固定盘上设置用于探测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瓶子数量多寡的光电眼,当该光电眼探测到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瓶子数量较少时发送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再发送控制信号使推瓶气缸驱动推瓶块向第一瓶子滑道移动,向第一圆形固定盘中添加瓶子,这样可使第一圆形固定盘中保持有一定数量的瓶子。
通常,上述第一瓶子出口设置在第一圆形固定盘位置较高的一侧。优选上述第一瓶子出口与移瓶输送带前部之间设有第二瓶子滑道,从第一瓶子出口送出的瓶子沿第二瓶子滑道滑落到移瓶输送带前部上面。
通常,上述移瓶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瓶杆,以防瓶子从移瓶输送带侧面掉落。另外,通过调整两侧第一护瓶杆之间的间隔大小,可对瓶子的朝向作调整(例如横截面近似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瓶子在移瓶输送带上侧卧或侧立)。
优选方案中,上述机架上与移瓶输送带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夹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后方设有活动托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夹块、第一活动夹块和第一夹瓶气缸,第一固定夹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夹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夹瓶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夹块连接;活动托瓶机构包括活动托瓶板和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托瓶板连接,活动托瓶板处在第二圆形转盘上方并且与第二卡瓶缺口位置相对应。活动托瓶板的后侧通常还设有限位部件,对活动托瓶板上的瓶子进行限位,确保瓶子与第二卡瓶缺口位置相对准。移瓶输送带将瓶子自前至后输送,最前面的瓶子移动到移瓶输送带后端之后进入到活动托瓶板上,此时第一夹瓶气缸动作,使第一活动夹块与第一固定夹块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使移瓶输送带上的瓶子暂停移动;当第二圆形转盘的第二卡瓶缺口到达活动托瓶板正下方时,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动作,活动托瓶板侧向移动,此时活动托瓶板上的瓶子掉落入第二卡瓶缺口中;接着,活动托瓶板复位,第一活动夹块后退复位,此时移瓶输送带上的瓶子继续移动,下一个瓶子被送到活动托瓶板上。
在第二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弧形侧壁的情况下,第二瓶子出口设于与弧形侧壁末端对应的位置(瓶子越过弧形侧壁末端时,即可到达第二瓶子出口并处在进瓶输送带前端之上)。在第二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第二环形侧壁的情况下,第二环形侧壁上与第二瓶子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该缺口供瓶子通过。
通常,上述第二卡瓶缺口的形状及尺寸与瓶子的瓶身部位相匹配,使瓶子处在第二卡瓶缺口时处于正立状态(即瓶口朝上)。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卡瓶缺口内侧(即靠近第二圆形转盘中心的一侧)设有一台阶,该台阶的形状及尺寸与瓶子的瓶口部位相匹配,具有矫正瓶子位置的作用(当瓶子横向掉落时,如果瓶口朝内,则瓶口部位落在台阶上并被阻挡,此时瓶身后部先落下,瓶口朝上;如果瓶口朝外,则瓶口部位被弧形侧壁或第二环形侧壁阻挡,此时瓶身后部先落下,瓶口朝上)。
通常,上述进瓶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瓶杆,以防瓶子从进瓶输送带侧面掉落。另外,通过调整两侧第二护瓶杆之间的间隔大小,可对瓶子的朝向作调整(例如横截面近似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瓶子在进瓶输送带上侧立)。
优选方案中,上述机架上与进瓶输送带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夹瓶机构和挡瓶机构,挡瓶机构设于第二夹瓶机构后方;第二夹瓶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夹块、第二活动夹块和第二夹瓶气缸,第二固定夹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夹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夹瓶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夹块连接;挡瓶机构包括挡瓶杆和挡瓶气缸,挡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挡瓶气缸的活塞杆与挡瓶杆连接。进瓶输送带将瓶子自前至后输送,最前面的瓶子移动到进瓶输送带后端,被挡瓶杆挡住,并且第二夹瓶气缸动作,使第二活动夹块与第二固定夹块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使进瓶输送带上的瓶子暂停移动;随后,当主圆形转盘处在接收瓶子的状态时,挡瓶气缸驱使挡瓶杆后退复位,此时最前面的瓶子进入到主圆形转盘上对应的拨瓶卡口中;接着挡瓶气缸驱使挡瓶杆前伸,重新回到能够挡住瓶子的位置;接着第二活动夹块后退复位,此时进瓶输送带上的瓶子继续移动直至其最前面的瓶子接触到挡瓶杆;接着第二夹瓶气缸再次动作,使第二活动夹块与第二固定夹块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通过上述第二夹瓶机构和挡瓶机构的配合,使进瓶输送带上的瓶子逐个进入到主圆形转盘上对应的拨瓶卡口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进瓶输送带前端处设有第一电眼,进瓶输送带后端处设有第二电眼。第一电眼用于检测进瓶输送带前端是否有瓶子存在。当第一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前端有瓶子停留时,为避免进瓶输送带上瓶子拥堵,可发送信号使第二理瓶转盘暂停向进瓶输送带送入瓶子;当第一电眼没有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前端有瓶子停留时,第二理瓶转盘正常向进瓶输送带送入瓶子。第二电眼用于检测进瓶输送带后端是否有瓶子存在。当第二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后端有瓶子时,灌装旋盖机正常进瓶、灌装;当第二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后端没有瓶子时,灌装旋盖机暂停进瓶、灌装。这样,灌装旋盖机实现有瓶灌装、无瓶不灌装的操作要求,确保灌装精确度。
上述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可采用分度器,第一圆形转盘安装在该分度器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圆形转盘间歇转动(每次转动一定角度后暂停)。上述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也可采用电动机,第一圆形转盘通过一转轴安装在机架上,该转轴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电动机驱动第一圆形转盘连续转动或间歇转动。
上述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可采用分度器,第二圆形转盘安装在该分度器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圆形转盘间歇转动(每次转动一定角度后暂停)。
优选上述灌装装置包括储料桶、至少一个第一灌装换向阀、至少一个灌装活塞液缸、活塞杆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灌装头,第一灌装换向阀与灌装活塞液缸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头与第一灌装换向阀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活塞液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第一灌装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进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储料桶连通,进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连通;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台以及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台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有灌装头均安装在第一升降台上;灌装头包括基座、第二灌装换向阀和灌装插管,基座与第一升降台连接,第二灌装换向阀安装在基座上,第二灌装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和回流口,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与第二进液口连通,回流口通过回流管与储料桶连通,灌装插管上端与第二出液口连通。
通常,上述第一灌装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和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其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进出液口均设于第一阀座上,第一阀芯处于第一阀座中,第一阀芯与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第一阀芯在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的驱动下,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其中一个位置,第一进液口和进出液口连通,且第一阀芯将第一出液口封闭,此时各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从储料桶抽取液体物料,储料桶中的液体物料经第一输液管、第一进液口、进出液口、第二输液管进入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中(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停下来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中的液体物料达到所要求的灌装量);在另一个位置,第一出液口和进出液口连通,且第一阀芯将第一进液口封闭,此时各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反向移动,各灌装活塞液缸缸体中的液体物料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进出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三输液管流出至对应的灌装头。
通常,上述第二灌装换向阀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芯和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其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和回流口均设于第二阀座上,第二阀芯处于第二阀座中,第二阀芯与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第二阀芯在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的驱动下,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其中一个位置,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且第二阀芯将回流口封闭,此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中的液体物料可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进出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三输液管、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灌装插管灌装到瓶子中;在另一个位置,第二进液口和回流口连通,且第二阀芯将第二出液口封闭,此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中的液体物料可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进出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三输液管、第二进液口、回流口、回流管回流到储料桶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灌装头还包括管正套和压缩弹簧,管正套设于基座下方并且套接在灌装插管上,压缩弹簧套接在灌装插管上并且处在基座与管正套之间,压缩弹簧上端、下端分别与基座、管正套接触。管正套下端通常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管正腔体,当灌装头下降时管正套套在瓶子的瓶口上,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对瓶口的位置进行管正,便于灌装插管位置准确插入瓶子中。
上述活塞杆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在其缸体内往复移动,可采用气缸、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机构。通过调节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在其缸体中往复行程的大小,即可调节对应的灌装头的灌装量。
上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一升降台升降,可采用气缸、螺杆/螺母(螺杆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螺母设于第一升降台上并且与螺杆啮合,螺杆一端与一电动机传动连接)、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升降机构。
优选上述灌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导向机构,第一升降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套和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为上下走向,第一导向柱处于第一导向套中并与第一导向套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柱上端与第一升降台连接。第一升降导向机构可引导第一升降台及各灌装头更为平稳地升降。
优选方案中,上述灌装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应的输出端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瓶子到达各待灌装位置,并将信号送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程序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至各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控制各灌装头是否进行灌装(即传感器检测到某待灌装位置有瓶子则相应的灌装头进行灌装,传感器检测到某待灌装位置没有瓶子则相应的灌装头不会进行灌装)。
上述灌装装置可实现多路同时灌装,此时第一灌装换向阀、灌装活塞液缸和灌装头均设有多个,其数量按需同时灌装的瓶子数量确定。
另外,上述灌装装置还可分二次对瓶子进行灌装,这种情况下,第一灌装换向阀、灌装活塞液缸和灌装头均设有偶数个且分成前后两组,例如,需要对两个瓶子分二次灌装时,第一灌装换向阀、灌装活塞液缸和灌装头均设有四个,其中第一、第二个第一灌装换向阀、灌装活塞液缸和灌装头用于第一次灌装,第三、第四个第一灌装换向阀、灌装活塞液缸和灌装头用于第二次灌装。两次灌装量通常一致(即第一次的灌装量和第二次的灌装量各为总灌装量的一半),两次灌装量也可以不一致。
优选上述旋盖装置包括第二升降台、旋盖头、旋转轴和旋盖电机,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旋盖头安装在旋转轴下端,旋盖头下部设有套盖腔,旋盖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台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旋盖装置还包括推杆和推杆升降气缸,旋转轴中设有上下走向的推杆通道,推杆通道下端与所述套盖腔的顶部连通,推杆处在推杆通道中,推杆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推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且与推杆上端连接。当瓶口上放置有盖子的瓶子被送至旋盖头下方时,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台、旋盖电机、旋转轴及旋盖头一起下降,旋盖头下部套紧在盖子上(盖子处在套盖腔中并与套盖腔内壁紧密配合),然后由旋盖电机驱动旋转轴、旋盖头及盖子一起旋转,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完成旋盖;随后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台、旋盖电机、旋转轴及旋盖头一起上升,此时推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推杆下移,推杆下端伸入套盖腔中并将盖子从套盖腔中推出来,使盖子脱离旋盖头;随后推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推杆上升复位,完成旋盖的瓶子被移开,接下来准备下一轮旋盖。
上述套盖腔与盖子外部形状及尺寸相匹配。在盖子外侧面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条纹的情况下,相应的,套盖腔的内侧壁上也设有凹凸相间的条纹,当盖子处在套盖腔中时,盖子外侧面上的凹条纹、凸条纹与套盖腔内侧壁上的凸条纹、凹条纹对应相嵌,使盖子与套盖腔内壁之间更紧密配合。
通常,上述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轴上端传动连接。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上端之间的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组(例如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旋转轴上端,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
优选方案中,上述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动套、第一压盘、摩擦片、第二压盘和压缩弹簧;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通过链条或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转动套套接在旋转轴上并且通过轴承与旋转轴连接,从动轮和第一压盘均固定安装在转动套上,第一压盘处在从动轮下方;第二压盘处在第一压盘下方并且处在旋盖头上方,第二压盘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作轴向移动;摩擦片设于第一压盘与第二压盘之间;压缩弹簧套接在旋转轴上并且处在旋盖头与第二压盘之间,压缩弹簧上端与第二压盘接触、下端与旋盖头接触。上述主动轮、从动轮可为带轮,此时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上述主动轮、从动轮也可为链轮,此时主动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连接。上述第二压盘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使得第二压盘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轴转动。上述摩擦片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压盘、第二压盘接触,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压盘压紧摩擦片,摩擦片再压紧第一压盘,这样,第二压盘与摩擦片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片与第一压盘之间也存在摩擦力。由于第二压盘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片与第一压盘之间均存在摩擦力,因此,当旋盖电机通过主动轮、链条或传动带、从动轮带动转动套及第一压盘转动时,第一压盘通过摩擦片带动第二压盘转动;第二压盘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使得第二压盘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轴及旋盖头转动。旋盖头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之后,旋盖头、旋转轴及第二压盘的转动受阻,此时如果第一压盘在旋盖电机的驱动下仍继续转动,则当上述摩擦力不能克服盖子对旋盖头、旋转轴及第二压盘的阻力时,第二压盘与摩擦片之间或者摩擦片与第一压盘之间出现打滑,第一压盘不再带动第二压盘、旋转轴及旋盖头转动,从而可避免盖子被旋得太紧或者瓶子、瓶盖受损。
上述联接第二压盘与旋转轴的键可采用导向平键或花键。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旋盖头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作轴向移动;旋转轴下端设有能够阻止旋盖头向下掉落的环形凸沿。上述旋盖头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使得旋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旋盖头转动。上述联接旋盖头与旋转轴的键可采用导向平键或花键。当旋盖头下降并套紧在盖子上时,受盖子的顶托作用,旋盖头可沿旋转轴向上移动,压缩弹簧受压缩,不仅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瓶子、盖子受到过大冲击力而受损,而且可增大第二压盘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片与第一压盘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旋盖顺利进行。
优选方案中,上述旋盖头的套盖腔顶部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当旋盖头套压住盖子进行旋盖时,橡胶垫与盖子紧密接触,橡胶垫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旋紧盖子,同时,橡胶垫还能起到保护盖子的作用,防止扭力过大时盖子表面被划伤。
上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升降台升降,可采用气缸、螺杆/螺母(螺杆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螺母设于第二升降台上并且与螺杆啮合,螺杆一端与一电动机传动连接)、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第二升降机构。
优选上述旋盖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导向机构,第二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和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为上下走向,第二导向柱处于第二导向套中并与第二导向套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柱上端与第二升降台连接。第二升降导向机构可引导第二升降台、旋盖电机、旋转轴及旋盖头等更为平稳地升降。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地方小;利用弧形导轨和主圆形转盘共同构成工作台面,在生产过程中主圆形转盘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并确保灌装质量。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医药企业用于灌装小瓶装液态药品(如红花油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瓶子仓及第一理瓶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理瓶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夹瓶机构及挡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1、弧形导轨2、主圆形转盘3、理瓶进瓶装置4(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理瓶进瓶装置4)、灌装装置5、放内塞装置9、压内塞装置10、放盖装置6和旋盖装置7;弧形导轨2设于机架1上,主圆形转盘3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弧形导轨2相配合,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主圆形转盘3转动的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理瓶进瓶装置4、灌装装置5、放内塞装置9、压内塞装置10、放盖装置6和旋盖装置7沿弧形导轨2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主圆形转盘3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拨瓶卡口31,拨瓶卡口31处于弧形导轨2的上方。旋盖装置7后方设有退瓶装置8,退瓶装置8设于机架1上与弧形导轨2后端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采用分度器,主圆形转盘3的中心与分度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主圆形转盘3间歇转动(每次转动一定角度后暂停),在主圆形转盘3暂停时进行液体物料灌装、旋盖等作业。
如图1所示,理瓶进瓶装置4包括第一理瓶转盘44、移瓶输送带42、第二理瓶转盘45和进瓶输送带43。参考图2,第一理瓶转盘44包括第一圆形固定盘441和第一圆形转盘442,第一圆形固定盘441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圆形转盘442设于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第一圆形转盘442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一卡瓶缺口443,第一圆形固定盘441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一圆形转盘442边缘外侧的第一环形侧壁444,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圆形转盘442转动的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第一理瓶转盘44上方设有能够向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添加瓶子的瓶子仓46,瓶子仓46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圆形固定盘441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一瓶子出口445,第一瓶子出口445处在移瓶输送带42前部的上方。参考图3,第二理瓶转盘45包括第二圆形固定盘451和第二圆形转盘452,第二圆形固定盘451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圆形转盘452设于第二圆形固定盘451中,第二圆形转盘452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二卡瓶缺口453,第二圆形固定盘451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452边缘外侧的弧形侧壁454,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圆形转盘452转动的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移瓶输送带42后端与第二理瓶转盘45相接续;第二圆形固定盘451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二瓶子出口455,第二瓶子出口455处在进瓶输送带43前端的上方。
参考图2,瓶子仓46顶部设有加瓶口461,瓶子仓46底部设有出瓶口462;瓶子仓46的出瓶口462正下方设有托瓶底板47,机架1上设有第一瓶子滑道48和推瓶机构,第一瓶子滑道48上端和推瓶机构分别处于瓶子仓46的出瓶口462两侧,第一瓶子滑道48下端与第一圆形固定盘441相通;推瓶机构包括推瓶块49和推瓶气缸410,推瓶气缸410的缸体4101安装在机架1上,推瓶气缸410的活塞杆4102与推瓶块49连接。
第一瓶子出口445设置在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位置较高的一侧。第一瓶子出口445与移瓶输送带42前部之间设有第二瓶子滑道,从第一瓶子出口445送出的瓶子沿第二瓶子滑道滑落到移瓶输送带42前部上面。
移瓶输送带4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瓶杆411。
参考图3,机架1上与移瓶输送带42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夹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后方设有活动托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夹块412、第一活动夹块413和第一夹瓶气缸414,第一固定夹块41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夹瓶气缸414的缸体414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夹瓶气缸414的活塞杆4142与第一活动夹块413连接;活动托瓶机构包括活动托瓶板415和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416,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416的缸体416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416的活塞杆4162与活动托瓶板415连接,活动托瓶板415处在第二圆形转盘452上方并且与第二卡瓶缺口453位置相对应。活动托瓶板415的后侧设有限位部件417,限位部件417对活动托瓶板415上的瓶子进行限位,确保瓶子与第二卡瓶缺口453位置相对准。移瓶输送带42将瓶子自前至后输送,最前面的瓶子移动到移瓶输送带42后端之后进入到活动托瓶板415上,此时第一夹瓶气缸414动作,使第一活动夹块413与第一固定夹块412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使移瓶输送带42上的瓶子暂停移动;当第二圆形转盘452的第二卡瓶缺口453到达活动托瓶板415正下方时,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416动作,活动托瓶板415侧向移动,此时活动托瓶板415上的瓶子掉落入第二卡瓶缺口453中;接着,活动托瓶板415复位,第一活动夹块413后退复位,此时移瓶输送带42上的瓶子继续移动,下一个瓶子被送到活动托瓶板415上。
第二卡瓶缺口453的形状及尺寸与瓶子的瓶身部位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瓶缺口453内侧设有一台阶456,该台阶456的形状及尺寸与瓶子的瓶口部位相匹配,具有矫正瓶子位置的作用(当瓶子横向掉落时,如果瓶口朝内,则瓶口部位落在台阶456上并被阻挡,此时瓶身后部先落下,瓶口朝上;如果瓶口朝外,则瓶口部位被弧形侧壁454阻挡,此时瓶身后部先落下,瓶口朝上)。
第二瓶子出口455设于与弧形侧壁454末端对应的位置(瓶子越过弧形侧壁454末端时,即可到达第二瓶子出口455并处在进瓶输送带43前端之上)。
进瓶输送带43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瓶杆418。
参考图4,机架1上与进瓶输送带43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夹瓶机构和挡瓶机构,挡瓶机构设于第二夹瓶机构后方;第二夹瓶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夹块(本实施例利用一第二护瓶杆418兼做第二固定夹块)、第二活动夹块419和第二夹瓶气缸420,第二固定夹块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夹瓶气缸420的缸体420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夹瓶气缸420的活塞杆4202与第二活动夹块419连接;挡瓶机构包括挡瓶杆421和挡瓶气缸422,挡瓶气缸422的缸体42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挡瓶气缸422的活塞杆4222与挡瓶杆421连接。进瓶输送带43将瓶子自前至后输送,最前面的瓶子移动到进瓶输送带43后端,被挡瓶杆421挡住,并且第二夹瓶气缸420动作,使第二活动夹块419与第二固定夹块(一第二护瓶杆418)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使进瓶输送带43上的瓶子暂停移动;随后,当主圆形转盘3处在接收瓶子的状态时,挡瓶气缸422驱使挡瓶杆421后退复位,此时最前面的瓶子进入到主圆形转盘3上对应的拨瓶卡口31中;接着挡瓶气缸422驱使挡瓶杆421前伸,重新回到能够挡住瓶子的位置;接着第二活动夹块419后退复位,此时进瓶输送带43上的瓶子继续移动直至其最前面的瓶子接触到挡瓶杆421;接着第二夹瓶气缸420再次动作,使第二活动夹块419与第二固定夹块共同将紧随其后的瓶子夹住。通过上述第二夹瓶机构和挡瓶机构的配合,使进瓶输送带43上的瓶子逐个进入到主圆形转盘3上对应的拨瓶卡口31中。
另外,可在进瓶输送带前端处设有第一电眼,进瓶输送带后端处设有第二电眼。第一电眼用于检测进瓶输送带前端是否有瓶子存在。当第一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前端有瓶子停留时,为避免进瓶输送带上瓶子拥堵,可发送信号使第二理瓶转盘暂停向进瓶输送带送入瓶子;当第一电眼没有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前端有瓶子停留时,第二理瓶转盘正常向进瓶输送带送入瓶子。第二电眼用于检测进瓶输送带后端是否有瓶子存在。当第二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后端有瓶子时,灌装旋盖机正常进瓶、灌装;当第二电眼检测到进瓶输送带后端没有瓶子时,灌装旋盖机暂停进瓶、灌装。
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灌装装置5包括储料桶52、至少一个第一灌装换向阀53、至少一个灌装活塞液缸54、活塞杆驱动机构(图5中未示出活塞杆驱动机构)、至少一个灌装头55、第一升降台56以及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台56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图5中未示出第一升降机构);第一灌装换向阀53与灌装活塞液缸54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头55与第一灌装换向阀53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图5中仅示出一个第一灌装换向阀53、一个灌装活塞液缸54和一个灌装头55,即一路灌装通道;当设有多路灌装通道时,各灌装通路的构成相同);灌装活塞液缸54包括缸体541、活塞542和活塞杆543(活塞542设于缸体541中,活塞杆543与活塞542连接),所有灌装活塞液缸54的缸体541均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杆543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第一灌装换向阀53具有第一进液口531、第一出液口532和进出液口533,第一进液口531通过第一输液管57与储料桶52连通,进出液口533通过第二输液管58与灌装活塞液缸54的缸体541连通;所有灌装头55均安装在第一升降台56上;灌装头55包括基座551、第二灌装换向阀552和灌装插管553,基座551与第一升降台56连接,第二灌装换向阀552安装在基座551上,第二灌装换向阀552具有第二进液口5521、第二出液口5522和回流口5523,第一出液口532通过第三输液管59与第二进液口5521连通,回流口5523通过回流管510与储料桶52连通,灌装插管553上端与第二出液口5522连通。第一灌装换向阀53安装在机架1上。
第一灌装换向阀53和第二灌装换向阀552均可采用现有的灌装换向阀,通常,第一灌装换向阀53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和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其第一进液口531、第一出液口532和进出液口533均设于第一阀座上,第一阀芯处于第一阀座中,第一阀芯与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第二灌装换向阀552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芯和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其第二进液口5521、第二出液口5522和回流口5523均设于第二阀座上,第二阀芯处于第二阀座中,第二阀芯与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
灌装头55还包括管正套554和压缩弹簧555,管正套554设于基座551下方并且套接在灌装插管553上,压缩弹簧555套接在灌装插管553上并且处在基座551与管正套554之间,压缩弹簧555上端、下端分别与基座551、管正套554接触。管正套554下端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管正腔体556。
上述活塞杆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542在其缸体541内往复移动,可采用气缸、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机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通过调节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542在其缸体541中往复行程的大小,即可调节对应的灌装头55的灌装量。
上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一升降台56升降,可采用气缸、螺杆/螺母(螺杆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螺母设于第一升降台上并且与螺杆啮合,螺杆一端与一电动机传动连接)、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升降机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上述灌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导向机构,第一升降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套511和第一导向柱512,第一导向套51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为上下走向,第一导向柱512处于第一导向套511中并与第一导向套511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柱512上端与第一升降台56连接。
上述灌装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应的输出端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瓶子到达各待灌装位置,并将信号送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程序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至各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控制各灌装头是否进行灌装(即传感器检测到某待灌装位置有瓶子则相应的灌装头进行灌装,传感器检测到某待灌装位置没有瓶子则相应的灌装头不会进行灌装)。
本实施例灌装装置5实现两路同时灌装,第一灌装换向阀53、灌装活塞液缸54和灌装头55均设有两个。
另外,上述灌装装置5还可分二次对两个瓶子进行灌装,这种情况下,第一灌装换向阀53、灌装活塞液缸54和灌装头55均设有四个,其中第一、第二个第一灌装换向阀53、灌装活塞液缸54和灌装头55用于第一次灌装,第三、第四个第一灌装换向阀53、灌装活塞液缸54和灌装头55用于第二次灌装。两次灌装量通常一致(即第一次的灌装量和第二次的灌装量各为总灌装量的一半),两次灌装量也可以不一致。
如图6所示,旋盖装置7包括第二升降台72、旋盖头73、旋转轴74、旋盖电机75、推杆76和推杆升降气缸77;旋转轴74可转动安装在第二升降台72上,旋盖头73安装在旋转轴74下端,旋盖头73下部设有套盖腔78,旋盖电机75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台72上,旋盖电机75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74传动连接,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台72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旋转轴74中设有上下走向的推杆通道79,推杆通道79下端与套盖腔78的顶部连通,推杆76处在推杆通道79中,推杆升降气缸77的缸体771安装在第二升降台72上,推杆升降气缸77的活塞杆772朝下并且与推杆76上端连接。
套盖腔78与盖子外部形状及尺寸相匹配。在盖子外侧面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条纹的情况下,相应的,套盖腔78的内侧壁上也设有凹凸相间的条纹,当盖子处在套盖腔78中时,盖子外侧面上的凹条纹、凸条纹与套盖腔78内侧壁上的凸条纹、凹条纹对应相嵌。
本实施例中,旋盖电机75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74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710、从动轮711、转动套712、第一压盘713、摩擦片714、第二压盘715和压缩弹簧716;旋盖电机75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710传动连接(主动轮710可固定安装在旋盖电机75的动力输出轴上),主动轮710通过传动带717与从动轮711连接(主动轮710、从动轮711为带轮);转动套712套接在旋转轴74上并且通过轴承与旋转轴74连接,从动轮711和第一压盘713均固定安装在转动套712上,第一压盘713处在从动轮711下方;第二压盘715处在第一压盘713下方并且处在旋盖头73上方,第二压盘715通过键718与旋转轴74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74作轴向移动;摩擦片714设于第一压盘713与第二压盘715之间;压缩弹簧716套接在旋转轴74上并且处在旋盖头73与第二压盘715之间,压缩弹簧716上端与第二压盘715接触、下端与旋盖头73接触。联接第二压盘715与旋转轴74的键718采用导向平键(也可采用花键)。
旋盖头73通过键719与旋转轴74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74作轴向移动;旋转轴74下端设有能够阻止旋盖头73向下掉落的环形凸沿720。联接旋盖头73与旋转轴74的键719采用导向平键(也可采用花键)。
旋盖头73的套盖腔78顶部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721。当旋盖头73套压住盖子进行旋盖时,橡胶垫721与盖子紧密接触,橡胶垫721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旋紧盖子,同时,橡胶垫721还能起到保护盖子的作用,防止扭力过大时盖子表面被划伤。
上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升降台72升降,可采用气缸、螺杆/螺母(螺杆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螺母设于第二升降台上并且与螺杆啮合,螺杆一端与一电动机传动连接)、凸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常规第二升降机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上述旋盖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导向机构,第二升降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套722和第二导向柱723,第二导向套72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为上下走向,第二导向柱723处于第二导向套722中并与第二导向套722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柱723上端与第二升降台72连接。第二升降导向机构可引导第二升降台72、旋盖电机75、旋转轴74及旋盖头73等平稳地升降。
放内塞装置9、压内塞装置10、放盖装置6和退瓶装置8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下面简述一下本液体灌装机的工作原理:
(1)整机工作原理
工作时,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驱动主圆形转盘3转动,主圆形转盘3边缘上的拨瓶卡口31带动弧形导轨2上的瓶子沿弧形导轨2移动。具体为:理瓶进瓶装置4对瓶子进行整理并将瓶子送入弧形导轨2前端,并且瓶子进入拨瓶卡口31中;随后,主圆形转盘3上的拨瓶卡口31带动弧形导轨2上的瓶子沿弧形导轨2移动,依次输送至灌装装置4、放内塞装置9、压内塞装置10、放盖装置6和旋盖装置7等的相应位置,由灌装装置4向瓶子中灌装液体物料,再由放内塞装置9将内塞放置到瓶口上,并由压内塞装置10将内塞塞紧到瓶口中,再由放盖装置6将盖子放置到瓶口上,并由旋盖装置7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完成液体物料灌装及旋盖的瓶子到达弧形导轨2的后端时,离开弧形导轨2,进入退瓶装置8。
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理瓶进瓶装置4,在主圆形转盘3暂停时分别向主圆形转盘3边缘上对应的拨瓶卡口31送入一个瓶子;在主圆形转盘3暂停时灌装装置5、放内塞装置9、压内塞装置10、放盖装置6和旋盖装置7(旋盖装置7包括有两个旋盖头73、两个旋转轴74、两个推杆76和两个推杆升降气缸77,可同时进行两个盖子的旋盖操作)分别对两个瓶子进行灌装物料、放置内塞、压紧内塞、放置盖子、旋紧盖子的操作。
(2)理瓶进瓶装置4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人工将大量瓶子放入瓶子仓46中,之后由瓶子仓46向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添加瓶子(在重力作用下,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的瓶子堆积在其位置较低的一侧);第一圆形转盘442在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第一圆形转盘转动时可搅动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的瓶子,使瓶子进入到第一卡瓶缺口443中,并且第一圆形转盘442转动时可带动第一卡瓶缺口443中的瓶子随着移动;当第一卡瓶缺口443中的瓶子到达与第一瓶子出口445对应的位置时,瓶子从第一瓶子出口445掉入到移瓶输送带42前部上,随后由移瓶输送带42将瓶子送入第二理瓶转盘45中进一步整理;经第二理瓶转盘45整理后,瓶子处在第二卡瓶缺口453中且瓶口朝上;当第二卡瓶缺口453中的瓶子到达与第二瓶子出口455对应的位置时,瓶子从第二瓶子出口455掉入到进瓶输送带43前端上,由进瓶输送带43将瓶子送入弧形导轨2前端,并且瓶子进入拨瓶卡口31中。
瓶子仓46向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添加瓶子的过程为:通过加瓶口461可将大量瓶子放入瓶子仓46中,瓶子仓46中的瓶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托瓶底板47上;需要向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添加瓶子时,推瓶气缸410驱动推瓶块49朝向第一瓶子滑道48上端移动,将落在托瓶底板47上的瓶子推向第一瓶子滑道48,瓶子沿第一瓶子滑道48滑落到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可在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上设置用于探测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瓶子数量多寡的光电眼,当该光电眼探测到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瓶子数量较少时发送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再发送控制信号使推瓶气缸410驱动推瓶块49向第一瓶子滑道48移动,向第一圆形固定盘441中添加瓶子。
(3)灌装装置5的工作原理
第一灌装换向阀53中,第一阀芯在第一阀芯位置切换机构的驱动下,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其中一个位置,第一进液口531和进出液口533连通,且第一阀芯将第一出液口532封闭,此时各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542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从储料桶52抽取液体物料,储料桶52中的液体物料经第一输液管57、第一进液口531、进出液口533、第二输液管58进入灌装活塞液缸54的缸体541中(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54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停下来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541中的液体物料达到所要求的灌装量);在另一个位置,第一出液口532和进出液口533连通,且第一阀芯将第一进液口531封闭,此时各灌装活塞液缸54的活塞542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反向移动,各灌装活塞液缸缸体541中的液体物料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58、进出液口533、第一出液口531、第三输液管59流出至对应的灌装头55。
第二灌装换向阀552中,第二阀芯在第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的驱动下,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其中一个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待灌装位置有瓶子时,相应的灌装头55的第二灌装换向阀552的第二阀芯处在该位置),第二进液口5521和第二出液口5522连通,且第二阀芯将回流口5523封闭,此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541中的液体物料可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58、进出液口533、第一出液口531、第三输液管59、第二进液口5521、第二出液口5522、灌装插管553灌装到瓶子中;在另一个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待灌装位置没有瓶子时,相应的灌装头55的第二灌装换向阀552的第二阀芯处在该位置),第二进液口5521和回流口5523连通,且第二阀芯将第二出液口5522封闭,此时灌装活塞液缸缸体541中的液体物料可经对应的第二输液管58、进出液口533、第一出液口531、第三输液管59、第二进液口5521、回流口5523、回流管510回流到储料桶52中。
本灌装装置利用灌装活塞液缸54提供灌装动力并控制灌装量,通过第一灌装换向阀53配合灌装活塞液缸54控制缸体541的液体物料的进出,通过第二灌装换向阀552控制对应的灌装头55是否进行灌装,从而实现对各待灌装位置上的瓶子进行物料灌装。
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一升降台56及其上面的各灌装头55升降。当灌装头55下降时,管正套554套在瓶子的瓶口上,在压缩弹簧555的作用下对瓶口的位置进行管正;灌装插管553则插入瓶子中(插入深度由第一升降台56的升降幅度决定),将液体物料灌装到瓶子中。
(4)旋盖装置7的工作原理:
当瓶口上放置有盖子的瓶子被送至旋盖头73下方时,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台72、旋盖电机75、旋转轴74及旋盖头73一起下降,旋盖头73下部套紧在盖子上(盖子处在套盖腔78中并与套盖腔78内壁紧密配合;受盖子的顶托作用,旋盖头73沿旋转轴74向上移动,压缩弹簧716受压缩),然后由旋盖电机75驱动旋转轴74、旋盖头73及盖子一起旋转,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完成旋盖;随后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台72、旋盖电机75、旋转轴74及旋盖头73一起上升,此时推杆升降气缸77的活塞杆772伸出,推动推杆76下移,推杆76下端伸入套盖腔78中并将盖子从套盖腔78中推出来,使盖子脱离旋盖头73;随后推杆升降气缸77的活塞杆772回缩,推杆76上升复位,完成旋盖的瓶子被移开,接下来准备下一轮旋盖。
摩擦片714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压盘713、第二压盘715接触,在压缩弹簧716的作用下,第二压盘715压紧摩擦片714,摩擦片714再压紧第一压盘713,这样,第二压盘715与摩擦片714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片714与第一压盘713之间也存在摩擦力。当旋盖电机75通过主动轮710、传动带717、从动轮711带动转动套712及第一压盘713转动时,第一压盘713通过摩擦片714带动第二压盘715转动;第二压盘715通过键718与旋转轴74联接,使得第二压盘715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轴74及旋盖头73转动。旋盖头73将盖子旋紧在瓶口上之后,旋盖头73、旋转轴74及第二压盘715的转动受阻,此时如果第一压盘713在旋盖电机75的驱动下仍继续转动,则当上述摩擦力不能克服盖子对旋盖头73、旋转轴74及第二压盘715的阻力时,第二压盘715与摩擦片714之间或者摩擦片714与第一压盘713之间出现打滑,第一压盘713不再带动第二压盘715、旋转轴74及旋盖头73转动。
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圆形固定盘边缘也可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第二环形侧壁(替代弧形侧壁),这种情况下,第二环形侧壁上与第二瓶子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该缺口供瓶子通过。
Claims (8)
1.一种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轨和主圆形转盘,弧形导轨设于机架上,主圆形转盘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弧形导轨相配合,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主圆形转盘转动的主圆形转盘驱动机构;所述理瓶进瓶装置、灌装装置、放内塞装置、压内塞装置、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沿弧形导轨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主圆形转盘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拨瓶卡口,拨瓶卡口处于弧形导轨的上方;
所述理瓶进瓶装置包括第一理瓶转盘、移瓶输送带、第二理瓶转盘和进瓶输送带;第一理瓶转盘包括第一圆形固定盘和第一圆形转盘,第一圆形固定盘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圆形转盘设于第一圆形固定盘中,第一圆形转盘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一卡瓶缺口,第一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一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第一环形侧壁,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圆形转盘转动的第一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第一理瓶转盘上方设有能够向第一圆形固定盘中添加瓶子的瓶子仓,瓶子仓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圆形固定盘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一瓶子出口,第一瓶子出口处在移瓶输送带前部的上方;第二理瓶转盘包括第二圆形固定盘和第二圆形转盘,第二圆形固定盘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第二圆形转盘设于第二圆形固定盘中,第二圆形转盘边缘设有多个能够容纳瓶子的第二卡瓶缺口,第二圆形固定盘边缘设有围护在第二圆形转盘边缘外侧的弧形侧壁或第二环形侧壁,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圆形转盘转动的第二圆形转盘驱动机构;移瓶输送带后端与第二理瓶转盘相接续;第二圆形固定盘的边缘部位设有第二瓶子出口,第二瓶子出口处在进瓶输送带前端的上方;
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储料桶、至少一个第一灌装换向阀、至少一个灌装活塞液缸、活塞杆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灌装头,第一灌装换向阀与灌装活塞液缸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头与第一灌装换向阀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活塞液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第一灌装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进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储料桶连通,进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连通;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台以及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台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有灌装头均安装在第一升降台上;灌装头包括基座、第二灌装换向阀和灌装插管,基座与第一升降台连接,第二灌装换向阀安装在基座上,第二灌装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和回流口,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与第二进液口连通,回流口通过回流管与储料桶连通,灌装插管上端与第二出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瓶子仓顶部设有加瓶口,瓶子仓底部设有出瓶口;瓶子仓的出瓶口正下方设有托瓶底板,机架上设有第一瓶子滑道和推瓶机构,第一瓶子滑道上端和推瓶机构分别处于瓶子仓的出瓶口两侧,第一瓶子滑道下端与第一圆形固定盘相通;推瓶机构包括推瓶块和推瓶气缸,推瓶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推瓶气缸的活塞杆与推瓶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与移瓶输送带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夹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后方设有活动托瓶机构;第一夹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夹块、第一活动夹块和第一夹瓶气缸,第一固定夹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夹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夹瓶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夹块连接;活动托瓶机构包括活动托瓶板和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活动托瓶板位置切换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托瓶板连接,活动托瓶板处在第二圆形转盘上方并且与第二卡瓶缺口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与进瓶输送带后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夹瓶机构和挡瓶机构,挡瓶机构设于第二夹瓶机构后方;第二夹瓶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夹块、第二活动夹块和第二夹瓶气缸,第二固定夹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夹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夹瓶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夹块连接;挡瓶机构包括挡瓶杆和挡瓶气缸,挡瓶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挡瓶气缸的活塞杆与挡瓶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灌装头还包括管正套和压缩弹簧,管正套设于基座下方并且套接在灌装插管上,压缩弹簧套接在灌装插管上并且处在基座与管正套之间,压缩弹簧上端、下端分别与基座、管正套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旋盖装置包括第二升降台、旋盖头、旋转轴和旋盖电机,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旋盖头安装在旋转轴下端,旋盖头下部设有套盖腔,旋盖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台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旋盖装置还包括推杆和推杆升降气缸,旋转轴中设有上下走向的推杆通道,推杆通道下端与所述套盖腔的顶部连通,推杆处在推杆通道中,推杆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第二升降台上,推杆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且与推杆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动套、第一压盘、摩擦片、第二压盘和压缩弹簧;旋盖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通过链条或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转动套套接在旋转轴上并且通过轴承与旋转轴连接,从动轮和第一压盘均固定安装在转动套上,第一压盘处在从动轮下方;第二压盘处在第一压盘下方并且处在旋盖头上方,第二压盘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作轴向移动;摩擦片设于第一压盘与第二压盘之间;压缩弹簧套接在旋转轴上并且处在旋盖头与第二压盘之间,压缩弹簧上端与第二压盘接触、下端与旋盖头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旋盖头通过键与旋转轴联接并且能够沿旋转轴作轴向移动;旋转轴下端设有能够阻止旋盖头向下掉落的环形凸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76086.2U CN207090965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液体灌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76086.2U CN207090965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液体灌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0965U true CN207090965U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54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76086.2U Active CN207090965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液体灌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9096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6294A (zh) * | 2019-02-12 | 2019-04-16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压盖旋盖一体机挡瓶装置 |
CN109678095A (zh) * | 2019-02-12 | 2019-04-26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瓶子瓶盖的集成式压盖旋盖工艺 |
CN111573605A (zh) * | 2020-05-29 | 2020-08-25 | 温州中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半自动灌装旋盖一体机 |
CN111892002A (zh) * | 2020-08-28 | 2020-11-06 | 丰泽区创智工业设计服务部 | 一种自动化化妆品生产用灌装装置 |
-
2016
- 2016-04-29 CN CN201620376086.2U patent/CN2070909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6294A (zh) * | 2019-02-12 | 2019-04-16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压盖旋盖一体机挡瓶装置 |
CN109678095A (zh) * | 2019-02-12 | 2019-04-26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瓶子瓶盖的集成式压盖旋盖工艺 |
CN109678095B (zh) * | 2019-02-12 | 2021-02-26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瓶子瓶盖的集成式压盖旋盖工艺 |
CN109626294B (zh) * | 2019-02-12 | 2024-02-27 | 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 | 压盖旋盖一体机挡瓶装置 |
CN111573605A (zh) * | 2020-05-29 | 2020-08-25 | 温州中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半自动灌装旋盖一体机 |
CN111892002A (zh) * | 2020-08-28 | 2020-11-06 | 丰泽区创智工业设计服务部 | 一种自动化化妆品生产用灌装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90966U (zh) | 灌装旋盖机 | |
CN207090965U (zh) | 液体灌装机 | |
CN104058358B (zh) | 一种自动上瓶、灌装、上塞、上盖一体式包装机 | |
CN106144378B (zh) | 瓶装药剂自动发药装置 | |
CN101811618B (zh) | 高速全自动理瓶机 | |
CN207986656U (zh) | 一种旋转式灌装旋盖一体机 | |
CN106081653B (zh) | 一种中药提取物流系统 | |
CN207840621U (zh) | 一种瓶盖塞垫机 | |
CN205257970U (zh) | 液体状兽药全自动灌装装置 | |
CN108946616A (zh) | 水乳膏霜多功能包装机 | |
CN1491859A (zh) | 中药颗粒配方电子调配方法及系统 | |
CN107673293A (zh) | 化妆品包装瓶自动上片上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6476197U (zh) | 可立袋自动装盘机 | |
CN106514249A (zh) | 一种烟雾报警器组装生产线 | |
CN108839850B (zh) | 小包装中药药柜自动吸药牵拉式斜面出药机构 | |
CN102745516A (zh) | 一种脱氧剂自动配送机 | |
CN210393640U (zh) | 瓶体封口机 | |
CN215046702U (zh) | 一种乳制品包装用全自动理瓶机 | |
CN102152864B (zh) | 腐乳装瓶机 | |
CN206842429U (zh) | 分距装置 | |
CN202717382U (zh) | 一种脱氧剂投包机 | |
CN208716818U (zh) | 水乳膏霜多功能包装机 | |
CN208842668U (zh) | 轴承装箱装置 | |
CN110844858A (zh) | 全自动锁瓶盖机 | |
CN207566835U (zh) | 化妆品包装瓶自动上片上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