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1564U - 着生生物采样器 - Google Patents

着生生物采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1564U
CN207081564U CN201720982015.1U CN201720982015U CN207081564U CN 207081564 U CN207081564 U CN 207081564U CN 201720982015 U CN201720982015 U CN 201720982015U CN 207081564 U CN207081564 U CN 207081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sampling device
sample
female bracket
raw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20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宝林
陶定燕
李志亮
王�华
陶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therm Nan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otherm Nan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therm Nan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otherm Nan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20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1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1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1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包括浮子、凹形支架和多组双片,每组双片包括底盘和样品框,采样时,每片底盘上贴有一层附着膜,样品框放置在底盘上,将每片底盘分成若干个样品位;多个底盘分层水平设置在凹形支架上,凹形支架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浮子,通过浮子使整个装置浮游于水体表面,载体部分浸没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的着生生物采样器装置,克服了原始采样技术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对采样生物的种类、计数和计算生物量的数据的准确性。该结构设计周密,放样和取样都比较方便,样品质量也较好有所保障,对上、下游,流、静水都适用。

Description

着生生物采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着生生物指周从生物,生长在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有机生物群体。着生生物包括许多生物类别,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和甲壳动物等,其中又以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居多。
传统着生藻类采集方法为天然基质采集法,采集卵石、高等水生植物等基质表面积无法计算,估算值一般偏小,为定量分析造成了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携带便捷、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及保证了高精准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子、凹形支架和多组双片,每组双片包括底盘和样品框,采样时,每片底盘上贴有一层附着膜,样品框放置在底盘上,将每片底盘分成若干个样品位;多个底盘分层水平设置在凹形支架上,凹形支架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浮子,通过浮子使整个装置浮游于水体表面,载体部分浸没于水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的内侧两端分别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固定在凹形支架上,避免急湍的水流对采集样品的底盘上的附着膜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采样成品和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凹形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底部连接设置有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用于连接底盘和样品框,起支撑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支架竖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为六边形浮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底盘和样品框均为不锈钢材质。
凹形支架的支撑,方便携带,节省资金,占用面积小,使底盘上的附着膜与水底生物充分接触,保证采样面积范围。
底盘上用样品框隔成36个样品位,用螺丝固定,样品为隔成的小面积的膜。每组采样器由3组单片,1组双片(底盘和样品框的合成)组成。
采集样品之后,底盘上的附着膜可根据实际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客户不同需求,进行样品分割和检测。
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采样方便,检验便捷,1-2周后取出采样品,直接用刀把要分析的样品划下,把样品拿去检验分析,采样成功率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具有以下优点:(1)器材材质是用的不锈钢框和板;(2)样品框放于底盘上,划分36个样品位,可采集多个样品进行研究以确保数据准确;(3)器材容易拆卸,方便清洗外出携带;(4)克服了原始采样技术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对采样生物的种类、计数和计算生物量的数据的准确性。这种设计周密,放样和取样都比较方便,样品质量也较好有所保障,对上、下游,流、静水都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水板示意图;
图3为凹形支架和底盘、样品框组装示意图;
图中:浮子1、挡水板2、凹形支架3、底盘4、样品框5、采样支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包括浮子1、挡水板2、凹形支架3、底盘4、样品框5、采样支架6;凹形支架的水平位置两端是安装浮子的部位,用以螺丝来固定的。凹形支架两端垂直的支架部分是用来放置挡水板的,凹形支架上设有四个孔,用来固定挡水板的。
每组双片包括底盘4和样品框5;底盘上附有一层附着膜,采样时贴上;凹形支架3的两端和浮子1接触的地方设有两个挡水板2,是用螺丝来固定。凹形支架3的内侧两端设有两块挡水板2,挡水板2是用螺丝固定在支架上。避免急湍的水流对采集样品的底盘上的膜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采样成品和结果。
所述位于凹形支架两端的六边形浮子1起着浮力作用,使整个装置可浮游于水体表面,载体部分浸没于水中。
所述的凹形支架4底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底盘4和样品框5的采样支架6,支撑固定。凹形支架4的支撑,方便携带,节省资金,占用面积小,使底盘上的膜与水底生物充分接触,保证采样面积范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样品框5和底盘4是用螺丝固定起来,可分开的,方便清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水板2由不锈钢制成,位于凹形支架3两侧,起着保护作用,提高采样成功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浮子1和凹形支架3的连接均是通过螺丝来固定完成。方便装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着生生物采样器,所述的底盘4上的附着膜可根据实验的实际要求情况,用样品框分成16-36个样品位,用螺丝固定,样品为隔成的小面积的膜。每组采样器由3组单片,1组双片(底盘和样品框的合成)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将着生生物采样器放置于湖泊、水库、池塘和海洋等水域,1-2周左右后取出水面。取出水面后用刀从采样器上把要分析的样品划下即可。对样品上面附着的生物进行分类、计数和计算生物量等。采集样品之后,底盘上的附着膜可根据实际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客户不同需求,进行样品分割和检测。本实用新型采样方便,检验便捷,1-2周后取出采样品,直接用刀把要分析的样品划下,把样品拿去检验分析,采样成功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子、凹形支架和多组双片,每组双片包括底盘和样品框,采样时,每片底盘上贴有一层附着膜,样品框放置在底盘上,将每片底盘分成若干个样品位;多个底盘分层水平设置在凹形支架上,凹形支架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浮子,通过浮子使整个装置浮游于水体表面,载体部分浸没于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的内侧两端分别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固定在凹形支架上,避免急湍的水流对采集样品的底盘上的附着膜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采样成品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凹形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底部连接设置有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用于连接底盘和样品框,起支撑固定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支架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为六边形浮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着生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架、底盘和样品框均为不锈钢材质。
CN201720982015.1U 2017-08-08 2017-08-08 着生生物采样器 Active CN207081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015.1U CN207081564U (zh) 2017-08-08 2017-08-08 着生生物采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015.1U CN207081564U (zh) 2017-08-08 2017-08-08 着生生物采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1564U true CN207081564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2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2015.1U Active CN207081564U (zh) 2017-08-08 2017-08-08 着生生物采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15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7330A (zh) * 2018-04-25 2018-07-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
CN111473991A (zh) * 2020-04-16 2020-07-31 南京通海港口航道勘测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流速、高含沙量河流的着生生物采样方法
CN115046789A (zh) * 2022-05-13 2022-09-13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污损生物取样结构及取样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7330A (zh) * 2018-04-25 2018-07-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
CN108267330B (zh) * 2018-04-25 2023-06-2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
CN111473991A (zh) * 2020-04-16 2020-07-31 南京通海港口航道勘测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流速、高含沙量河流的着生生物采样方法
CN115046789A (zh) * 2022-05-13 2022-09-13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污损生物取样结构及取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1564U (zh) 着生生物采样器
Baker Microstratifica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selected Minnesota lakes
Welch Use of modified diurnal curv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etabolism in standing water.
CN204157404U (zh) 一种研究植物苗期根部生长状况的垂直板培养皿
Choi Primary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phytoplankton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Ocean
CN107576704A (zh) 微囊藻毒素‑lr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092806A (zh) 一种硅藻生物水质监测系统
CN101936871B (zh) 一种养殖池塘沉积物产污系数的检测方法
CN106501474A (zh) 微宇宙周期生物量测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方法
CN206192744U (zh) 一种从土壤中收集跳虫样品的装置
Frankignoulle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diel carbon budget of a marine macrophyte ecosystem
CN110119910B (zh) 一种水库滤食性鱼类合理放养的评估方法
Kemp et al. Diel growth in eelgrass Zostera marina
CN105388263B (zh) 利用微食物网效率对浅水湖泊渔业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
CN105158040A (zh) 大型藻类周围群落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CN103039389B (zh) 底栖动物营养排泄原位培养方法
CN206192994U (zh) 土壤跳虫回避试验装置
Owens et al. Phytoplankton cages for the measurement in situ of the growth rates of mixed natural populations
CN101477099B (zh) 近坝区域泥沙与生物共同沉降分布状况的测定方法
CN103651265A (zh) 一种微电极检测珊瑚幼体钙化速率的方法
Hansen A 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mariculture of red algae
CN105486828B (zh) 养殖水产品的死亡监测方法
CN109580514A (zh) 一种测量非生物颗粒态磷和生物颗粒态磷含量的方法
CN112997728B (zh) 多壁碳纳米管在调控凤丹高温胁迫中的应用
CN217884416U (zh) 一种用于斑叶杓兰的种子活力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