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1261U - 直冷冰箱 - Google Patents

直冷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1261U
CN207081261U CN201720784060.6U CN201720784060U CN207081261U CN 207081261 U CN207081261 U CN 207081261U CN 201720784060 U CN201720784060 U CN 201720784060U CN 207081261 U CN207081261 U CN 207081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inner bag
exchanger plates
direc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40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东强
刘建如
朱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Fridge Co Ltd Of Haier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Fridge Co Ltd Of Hai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Fridge Co Ltd Of Haier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Fridge Co Ltd Of Haier
Priority to CN2017207840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1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1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1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冷冰箱,其包括:限定有储物间室的箱体,包括用于形成其外部的箱壳、用于形成其内部的内胆和形成在箱壳和内胆之间的发泡层;用于产生冷量的换热装置,设置于发泡层中,并贴设于内胆的后壁外侧;以及辅助换热组件,设置于储物间室中,并贴设于内胆的后壁内侧,以允许换热装置产生的冷量通过内胆的后壁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然后通过辅助换热组件与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换热组件的设计增大了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对换热装置的防腐性能要求较低,严格地控制了成本。辅助换热组件直接贴设在内胆后壁的内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工艺可操作性较强。

Description

直冷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存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冷冰箱。
背景技术
常见的直冷冰箱,其冷藏室的蒸发器一般贴附在内胆背部,发泡后其藏于发泡层中。制冷系统工作时,蒸发器产生冷量温度降低,再通过内胆与间室进行换热。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蒸发器面积调整到较大的尺寸,但是鉴于内胆尺寸的限制,当蒸发器布满内胆背部后,就不能继续加大了,换热面积有限,换热效果比较差。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方案为将蒸发器设置在间室的内部,而不是发泡层中,使得间室的空气直接与蒸发器进行换热,而不必再通过内胆板材与蒸发器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然而,由于蒸发器设定在间室内部,蒸发器本身会接触较多的化霜水,所以蒸发器表面的防腐要求极高,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显著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的直冷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高直冷冰箱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冷冰箱,包括:
限定有储物间室的箱体,包括用于形成其外部的箱壳、用于形成其内部的内胆和形成在所述箱壳和所述内胆之间的发泡层;
用于产生冷量的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发泡层中,并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外侧;以及
辅助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中,并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以允许所述换热装置产生的冷量通过所述内胆的后壁传递至所述辅助换热组件,然后通过所述辅助换热组件与所述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的换热板和由所述换热板向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换热翅片。
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朝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下或向上弯折,最后朝返回所述换热板的方向倾斜或弯曲延伸。
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抵接于该换热翅片在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延伸的区段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朝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形成有翻边或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设有光滑的边缘部。
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换热板上。
可选地,多个所述换热翅片在所述换热板上均匀排布。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通过双面胶或导热胶紧密粘附在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为金属板。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后侧下部还限定有用于容置压缩机和接水盘的机械室;
所述箱体的处于所述辅助换热组件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机械室的排水孔,以允许化霜水通过所述排水孔排放至所述接水盘中。
本实用新型的直冷冰箱通过在箱体内胆的后壁外侧设置换热装置,并在内胆的后壁内侧特别设计辅助换热组件,可在直冷冰箱制冷时使得换热装置产生的冷量通过内胆后壁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然后再通过辅助换热组件直接与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换热组件的设计增大了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同时,换热装置设置于发泡层中,对其防腐性能要求较低,严格地控制了成本。另外,辅助换热组件直接贴设在内胆后壁的内侧,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易于实现,工艺可操作性较强。
进一步地,由于辅助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和多个换热翅片,由此,当冷量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时,一部分冷量可通过换热板直接与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冷量可通过换热板传递至换热翅片,然后再通过换热翅片与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翅片的设置大幅度地增加了辅助换热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进行迂回弯折设计或在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设置翻边或光滑的边缘部,可避免用户在取放物品时触碰到换热翅片而扎伤或割伤等,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直冷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冷冰箱,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直冷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直冷冰箱1包括限定有储物间室14的箱体10、可枢转地连接至箱体10的前侧以用于打开和/或关闭储物间室14的门体40和用于产生冷量的换热装置20。箱体10包括用于形成其外部的箱壳11、用于形成其内部的内胆12和形成在箱壳11和内胆12之间的发泡层13。箱壳11可具有U壳、后背板和底板。换热装置20设置于发泡层13中,并贴设于内胆12的后壁外侧。具体地,换热装置20可以为薄板状的蒸发器,以便于将其产生的冷量快速地传递至内胆12后壁。换热装置20设置于发泡层13中,对其防腐性能要求较低,严格地控制了成本。
特别地,直冷冰箱1还包括辅助换热组件30,其设置于储物间室14中,并贴设于内胆12的后壁内侧,以允许换热装置20产生的冷量通过内胆12的后壁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30,然后通过辅助换热组件30与储物间室1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直冷冰箱1通过在箱体内胆的后壁外侧设置换热装置20,并在内胆12的后壁内侧特别设计辅助换热组件30,可在直冷冰箱1制冷时使得换热装置20产生的冷量通过内胆12后壁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30,然后再通过辅助换热组件30直接与储物间室1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换热组件30的设计增大了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由于辅助换热组件30直接贴设在内胆12后壁的内侧,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易于实现,工艺可操作性较强。
图2是图1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辅助换热组件30包括贴设于内胆12的后壁内侧的换热板31和由换热板31向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换热翅片32。由此,当冷量传递至辅助换热组件30时,一部分冷量可通过换热板31直接与储物间室1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冷量可通过换热板31传递至换热翅片32,然后再通过换热翅片32与储物间室1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翅片32的设置大幅度地增加了辅助换热组件3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具体地,换热板31的长度和宽度可分别与换热装置20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即换热板31在内胆12后壁上的投影与换热装置20在内胆12后壁上的投影大致重叠,从而使得换热装置20的每个区域产生的冷量在透过内胆12后壁之后均能够通过换热板31向储物间室14内传递,从而提高了热量传递的均匀性,使得储物间室14内从上至下的空间温度更加均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翅片32均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朝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下或向上弯折,最后朝返回换热板31的方向倾斜或弯曲延伸。由此,可使得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更加圆滑,避免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形成尖端而对用户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每个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均抵接于该换热翅片32在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延伸的区段上。也就是说,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并未返回延伸至换热板31,而是延伸至该换热翅片32的水平区段上。由此,可尽可能地扩大相邻两个换热翅片32之间的间隙,便于接触更多的空气,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换热翅片32可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朝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下弯折,最后朝返回换热板31的方向倾斜向上或弯曲向上延伸,直至从下方抵接于该换热翅片32在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延伸的水平区段上。或者,换热翅片32可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朝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上弯折,最后朝返回换热板31的方向倾斜向下或弯曲向下延伸,直至从上方抵接于该换热翅片32在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延伸的水平区段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也可以抵接或邻近换热板31。即换热翅片32垂直于换热板31向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预定距离后又沿着反方向返回延伸至抵接于或邻近换热板31,同样能够起到避免扎伤用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翅片32均沿垂直于换热板31的方向朝储物间室14内部延伸,每个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均形成有翻边或每个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均设有光滑的边缘部。由于翻边或光滑的边缘部不存在尖端,因此也不会扎伤用户。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进行迂回弯折设计或在换热翅片32的延伸末端设置翻边或光滑的边缘部,可避免用户在取放物品时触碰到换热翅片32而扎伤或割伤等,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翅片32均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形成在换热板31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换热翅片32的材料可与换热板31的材料相同,均为能够较好地导热的材料。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换热板31可以为金属板。换热翅片32为金属翅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换热翅片32在换热板31上均匀排布。即每相邻两个换热翅片32之间的间隙大小均相同,以实现均衡的换热,使储物间室14内的温度更加均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板31通过双面胶或导热胶紧密粘附在内胆12的后壁内侧。双面胶和导热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能够保证冷量在内胆12后壁与换热板31之间快速地传递,提高了传热效率,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的后侧下部还限定有用于容置压缩机16和接水盘17的机械室15。箱体10的处于辅助换热组件30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储物间室14和机械室15的排水孔18,以允许化霜水通过排水孔18排放至接水盘17中。具体地,排水孔18中设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的末端延伸至接水盘17的上方,以便直接将化霜水排放至接水盘17中。接水盘17可置于压缩机16的上方,以利用压缩机16运行产生的热量将接水盘17内收集的化霜水蒸发掉,既能够防止接水盘17产生溢水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室15进行降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直冷冰箱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定有储物间室的箱体,包括用于形成其外部的箱壳、用于形成其内部的内胆和形成在所述箱壳和所述内胆之间的发泡层;
用于产生冷量的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发泡层中,并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外侧;以及
辅助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中,并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以允许所述换热装置产生的冷量通过所述内胆的后壁传递至所述辅助换热组件,然后通过所述辅助换热组件与所述储物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的换热板和由所述换热板向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换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朝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下或向上弯折,最后朝返回所述换热板的方向倾斜或弯曲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抵接于该换热翅片在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延伸的区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的方向朝所述储物间室内部延伸,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形成有翻边或每个所述换热翅片的延伸末端均设有光滑的边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翅片均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换热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换热翅片在所述换热板上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板通过双面胶或导热胶紧密粘附在所述内胆的后壁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板为金属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后侧下部还限定有用于容置压缩机和接水盘的机械室;且
所述箱体的处于所述辅助换热组件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机械室的排水孔,以允许化霜水通过所述排水孔排放至所述接水盘中。
CN201720784060.6U 2017-06-30 2017-06-30 直冷冰箱 Active CN207081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060.6U CN207081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直冷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060.6U CN207081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直冷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1261U true CN207081261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26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4060.6U Active CN207081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直冷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12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053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布局结构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2344632A (zh) * 2020-11-06 2021-02-0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2747550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储物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7550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储物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2747550B (zh) * 2019-10-31 2022-06-2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储物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205053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布局结构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2344632A (zh) * 2020-11-06 2021-02-0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5362B (zh) 具有辅助制冷设备的冰箱
CN207081261U (zh) 直冷冰箱
CN103175368B (zh) 冰箱
CN107621114A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203036943U (zh) 一种兼风冷和直冷结构的冷冻箱
CN107421205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9269189A (zh) 一种两用冰箱
CN203349594U (zh) 风冷冰箱化霜加热管
CN211084550U (zh) 冰箱
CN108455032A (zh) 保温箱
US20120060549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an appliance
CN106257204A (zh) 冰箱的制冰管道和使用它的制冰方法
CN208282475U (zh) 一种风冷多门冷柜
CN208817812U (zh) 用于冰箱的翅片式蒸发器和冰箱
CN210980490U (zh) 一种储能式风冷无霜冰箱
CN204071404U (zh) 一种新型冷藏陈列柜
CN207515323U (zh) 风道组件以及冰箱
US10739057B2 (en) Refrigerator
CN207778906U (zh) 冰箱
CN206609199U (zh) 热回收型制冷设备用室外机及分体式制冷设备
CN206609200U (zh) 空气源冷藏室热交换冰箱热水一体机
CN206207835U (zh) 分体式制冷设备用室外机及分体式制冷设备
CN209893731U (zh) 回风管具有支撑部的冰箱
CN108444180A (zh) 一种风冷多门冷柜
CN218832425U (zh) 风幕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