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0620U - 一种保温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0620U
CN207080620U CN201721015978.0U CN201721015978U CN207080620U CN 207080620 U CN207080620 U CN 207080620U CN 201721015978 U CN201721015978 U CN 201721015978U CN 207080620 U CN207080620 U CN 207080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dium
valve body
fixed
external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59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岚
张波
鱼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a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tan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tan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tan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159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0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0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0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保温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芯、上套板、下套板、上端盖、执行机构和外夹套,阀体顶部固定上端盖,阀杆与执行机构固定,阀杆另一端与阀芯固定,阀座固定于阀体内,阀体左端与介质输入管道连通,阀体右侧与介质输出管道连通,阀芯与阀座可解除式相抵,外夹套套设于阀体外部,外夹套顶部与上套板固定,外夹套底部与下套板固定,上套板顶部和下套板底部中央均与阀体密封固定,上套板、下套板、外夹套与阀体之间围设有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的保温介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结构简单、能够对阀体保温,保证阀内介质在所处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同步调节阀内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工艺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温调节阀。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阀门在工业生产过程的应用中,总会碰上流体介质温度的变化。当工艺介质的结晶温度或因流体温度降低而造成粘度增加或流体出现凝固时,需在调节阀阀体和上阀盖处增设蒸汽保温夹套装置,使工艺过程按要求自动地进行下去。
传统的调节阀虽然能够对工艺介质流量、压力、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但是因为调节阀部分没有有效的保温措施,在调节过程中,工艺介质会出现凝固和结晶,导致调节阀堵塞,致使物料运输系统瘫痪,严重影响生产。传统的夹套球阀虽然能够在阀门处安装夹套,保证工艺介质在通过阀门时不损失温度,使工艺介质正常的运送,但是球阀的调节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控制工艺介质的流速、流量、压力等工艺参数,因此市场目前急缺一种既能够保温、又能够调节的阀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阀体保温,保证阀内介质在所处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同步调节阀内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工艺参数的保温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芯、上套板、下套板、上端盖、执行机构和外夹套,所述阀体顶部可拆卸固定有上端盖,所述阀杆顶部与所述执行机构可拆卸固定,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执行机构下部、所述上端盖后与所述阀芯可拆卸固定,所述阀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座左右两侧为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所述阀体左端与介质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阀体右侧与介质输出管道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外夹套套设于所述阀体外部,所述外夹套的顶部与所述上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外夹套的底部与所述下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上套板的顶部中央和所述下套板的底部中央均与所述阀体密封固定,所述上套板、所述下套板、所述外夹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密封的保温介质空间,所述保温介质空间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外夹套连通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还可以是:
所述外夹套外壁固定或一体成型有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外端分别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密封式连通,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内端与所述外夹套内的保温介质空间连通。
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由外至内延伸的贯通的介质流动通道,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通过所述介质流动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夹套的保温介质空间和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
所述上连接法兰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上部外壁上,所述下连接法兰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下部外壁上。
所述外夹套外壁左右两侧固定或一体成型有左夹套和右夹套,所述左夹套与所述阀体的介质输入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右夹套与所述阀体的介质输出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左夹套的内部右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接触,所述右夹套内部左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接触,所述左夹套与所述阀体左端固定,所述右夹套与所述阀体右端固定。
所述左夹套和所述右夹套均为环形夹套,所述左夹套与所述右夹套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阀体的左右端部的接口位置处。
所述阀体左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所述阀体右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所述阀体左端通过所述螺栓套与介质输入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所述阀体右端通过所述螺栓套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螺栓套一致,所述螺栓套外壁横向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螺栓套中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通过固定螺栓与对应的所述螺栓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上套板底表面环设有一圈上密封槽,所述外夹套顶部环设有一圈向上延伸凸出的上固定密封圈,所述上固定密封圈与所述上密封槽密封插接。
所述下套板顶表面环设有一圈下密封槽,所述外夹套底部环设有一圈向下延伸凸出的下固定密封圈,所述下固定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槽密封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芯、上套板、下套板、上端盖、执行机构和外夹套,所述阀体顶部可拆卸固定有上端盖,所述阀杆顶部与所述执行机构可拆卸固定,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执行机构下部、所述上端盖后与所述阀芯可拆卸固定,所述阀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座左右两侧为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所述阀体左端与介质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阀体右侧与介质输出管道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外夹套套设于所述阀体外部,所述外夹套的顶部与所述上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外夹套的底部与所述下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上套板的顶部中央和所述下套板的底部中央均与所述阀体密封固定,所述上套板、所述下套板、所述外夹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密封的保温介质空间,所述保温介质空间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外夹套连通式连接。这样在使用时,执行机构带动阀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与所述阀杆可拆卸固定的阀芯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阀芯与阀座相抵进而关闭阀门或者是解除相抵进而开启阀门,即使得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之间的连通关闭或者开启,并最终实现介质输入管道和介质输出管道通路的关闭或者开启。另外,执行机构还可以调节阀杆上升的高度,进而调节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大小,即调节阀门开度,这样可以精确地调节阀内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等工艺参数。另外,外夹套套设于所述阀体外部,而且所述上套板和所述下套板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夹套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在所述外夹套内部形成封闭的保温介质空间,而保温介质空间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即外夹套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式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阀门内流动的介质的温度或者阀门使用的环境来调节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输出的保温介质的温度。如果外界温度或者阀体内介质温度过低,则可以通过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向所述外夹套内输送如温度比较高的保温介质,温度比较高的保温介质进入外夹套内在所述保温介质空间内流动,进而与阀体进行热交换,使得阀体温度升高,进而使得阀体内介质温度升高,避免阀体内介质凝结和结霜而堵塞阀门,而换热后温度低的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内再进行加热。如果外界温度或者阀体内介质温度过高,则可以通过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向所述外夹套内输送如温度比较低的保温介质,温度比较低的保温介质进入外夹套内在所述保温介质空间内流动,进而与阀体进行热交换,使得阀体温度降低,进而使得阀体内介质温度降低,避免阀体内介质温度过高而损坏阀门,而换热后温度高的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内再进行冷却。因此可以有效保证阀体内介质温度能够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对阀体保温,保证阀内介质在所处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同步调节阀内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工艺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半剖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除去执行机构的半剖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除去执行机构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阀体与外夹套连接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阀体与外夹套连接侧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阀体与外夹套连接半剖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调节阀阀体与外夹套示意图
图号说明
1…阀体 2…阀座 3…阀芯
4…阀杆 5…执行机构 6…上套板
7…下套板 8…外夹套 9…保温介质空间
10…左夹套 11…右夹套 12…上连接法兰
13…下连接法兰 14…螺栓套 15…螺纹孔
16…上固定密封圈 17…下固定密封圈 18…上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包括阀体1、阀座2、阀杆4、阀芯3、上套板6、下套板7、上端盖18、执行机构5和外夹套8,所述阀体1顶部而可拆卸固定有上端盖18,所述阀杆4顶部与所述执行机构5可拆卸固定,所述阀杆4另一端穿过所述执行机构5下部、所述上端盖18后与所述阀芯3可拆卸固定,所述阀座2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座2左右两侧为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所述阀体1左端与介质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阀体1右侧与介质输出管道连通,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座2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外夹套8套设于所述阀体1外部,所述外夹套8的顶部与所述上套板6可拆卸固定,所述外夹套8的底部与所述下套板7可拆卸固定,所述上套板6的顶部中央和所述下套板7的底部中央均与所述阀体1密封固定,所述上套板6、所述下套板7、所述外夹套8与所述阀体1之间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密封的保温介质空间9,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外夹套8连通式连接。这样在使用时,执行机构5带动阀杆4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与所述阀杆4可拆卸固定的阀芯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阀芯3与阀座2相抵进而关闭阀门或者是解除相抵进而开启阀门,即使得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之间的连通关闭或者开启,并最终实现介质输入管道和介质输出管道通路的关闭或者开启。另外,执行机构5还可以调节阀杆4上升的高度,进而调节阀芯3与阀座2之间的间隙大小,即调节阀门开度,这样可以精确地调节阀内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等工艺参数。另外,外夹套8套设于所述阀体1外部,而且所述上套板6和所述下套板7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夹套8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在所述外夹套8内部形成封闭的保温介质空间9,而保温介质空间9与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即外夹套8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式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阀门内流动的介质的温度或者阀门使用的环境来调节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输出的保温介质的温度。如果外界温度或者阀体1内介质温度过低,则可以通过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向所述外夹套8内输送如温度比较高的保温介质,温度比较高的保温介质进入外夹套8内在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内流动,进而与阀体1进行热交换,使得阀体1温度升高,进而使得阀体1内介质温度升高,避免阀体1内介质凝结和结霜而堵塞阀门,而换热后温度低的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内再进行加热。如果外界温度或者阀体1内介质温度过高,则可以通过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向所述外夹套8内输送如温度比较低的保温介质,温度比较低的保温介质进入外夹套8内在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内流动,进而与阀体1进行热交换,使得阀体1温度降低,进而使得阀体1内介质温度降低,避免阀体1内介质温度过高而损坏阀门,而换热后温度高的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内再进行冷却。因此可以有效保证阀体1内介质温度能够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对阀体1保温,保证阀内介质在所处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同步调节阀内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工艺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外夹套8外壁固定或一体成型有上连接法兰12和下连接法兰13,所述上连接法兰12和所述下连接法兰13外端分别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密封式连通,所述上连接法兰12和所述下连接法兰13内端与所述外夹套8内的保温介质空间9连通。这样通过上连接法兰12和下连接法兰13将保温介质输送至外夹套8内并在保温后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实现保温介质在外夹套8、所述上套板6、所述下套板7和所述阀体1之间形成的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内流动对所述阀体1进行保温,并在保温介质与阀体1热交换之后在输送回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进行后续处理。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连接法兰12和所述下连接法兰13上开设有由外至内延伸的贯通的介质流动通道,所述上连接法兰12和所述下连接法兰13通过所述介质流动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夹套8的保温介质空间9和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这样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通过设置在上连接法兰12上的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入外夹套8内的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内对阀体1进行保温处理,热交换后的保温介质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通过设置在所述下连接法兰13上的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输出至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内进行后续处理。这样方便快捷地输入和输出,而且不影响所述上连接法兰12和所述下连接法兰13与所述外夹套8之间的固定。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为:所述上连接法兰12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8上部外壁上,所述下连接法兰13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8下部外壁上。这样保温介质从上面进入,在从下面输出,有利于保温介质的流动,提高保温效率和保温效果。当然优选的是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优点是固定连接处比较少,对外散热少,保温效果好,而且避免出现多处应力集中,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外夹套8外壁左右两侧固定或一体成型有左夹套10和右夹套11,所述左夹套10与所述阀体1的介质输入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右夹套11与所述阀体1的介质输出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左夹套10的内部右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接触,所述右夹套11内部左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9接触,所述左夹套10与所述阀体1左端固定,所述右夹套11与所述阀体1右端固定。这样左夹套10和右夹套11就可以将外夹套8的左端和右端与阀体1密封固定,避免保温介质从外夹套8的左右端泄露,左夹套10和右夹套11同时可以对所述阀体1与所述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的接口处进行保温。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夹套10和所述右夹套11均为环形夹套,所述左夹套10与所述右夹套11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阀体1的左右端部的接口位置处。左夹套10和右夹套11均为环形夹套,方便套设在阀体1与所述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的接口处密封固定,同时方便对该接口处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阀体1左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14,所述阀体1右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14,所述阀体1左端通过所述螺栓套14与介质输入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所述阀体1右端通过所述螺栓套14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这样阀体1左端通过螺栓套14与介质输入管道可拆卸密封介质输入管道固定,而阀体1的右端也通过所述螺栓套14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阀体1与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之间的连接使用不锈钢管焊接固定而言,其不会影响阀门和管道的对接。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螺栓套14一致,所述螺栓套14外壁横向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螺栓套14中央设置有螺纹孔15,所述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通过固定螺栓与对应的所述螺栓套14内的螺纹孔15螺纹连接。通过这样在所述阀体1上开固定孔的方式将所述螺栓套14与阀体1固定方便快捷,而且通过穿设于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接口处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套14的螺纹孔15的螺纹连接,将介质输入管道和分别与阀体1可拆卸固定。安装和拆卸方便,维修成本低而且固定牢固。所述介质输出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调节阀,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套板6底表面环设有一圈上密封槽,所述外夹套8顶部环设有一圈向上延伸凸出的上固定密封圈16,所述上固定密封圈16与所述上密封槽密封插接。这样通过上固定密封圈16与上密封槽的密封插接将所述上套板6可拆卸密封固定于所述外夹套8顶部,密封牢固且方便对位。还可以是所述下套板7顶表面环设有一圈下密封槽,所述外夹套8底部环设有一圈向下延伸凸出的下固定密封圈17,所述下固定密封圈17与所述下密封槽密封插接。这样通过下固定密封圈17与下密封槽的密封插接将所述下套板7可拆卸密封固定于所述外夹套8底部,密封牢固且方便对位。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芯、上套板、下套板、上端盖、执行机构和外夹套,所述阀体顶部可拆卸固定有上端盖,所述阀杆顶部与所述执行机构可拆卸固定,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执行机构下部、所述上端盖后与所述阀芯可拆卸固定,所述阀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座左右两侧为介质输入通道和介质输出通道,所述阀体左端与介质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阀体右侧与介质输出管道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外夹套套设于所述阀体外部,所述外夹套的顶部与所述上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外夹套的底部与所述下套板可拆卸固定,所述上套板的顶部中央和所述下套板的底部中央均与所述阀体密封固定,所述上套板、所述下套板、所述外夹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围设有供保温介质流动的密封的保温介质空间,所述保温介质空间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与所述外夹套连通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套外壁固定或一体成型有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外端分别与所述保温介质循环装置密封式连通,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内端与所述外夹套内的保温介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由外至内延伸的贯通的介质流动通道,所述上连接法兰和所述下连接法兰通过所述介质流动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夹套的保温介质空间和保温介质循环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法兰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上部外壁上,所述下连接法兰固定或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下部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套外壁左右两侧固定或一体成型有左夹套和右夹套,所述左夹套与所述阀体的介质输入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右夹套与所述阀体的介质输出通道的最外端密封固定,所述左夹套的内部右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接触,所述右夹套内部左侧壁与所述保温介质空间接触,所述左夹套与所述阀体左端固定,所述右夹套与所述阀体右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套和所述右夹套均为环形夹套,所述左夹套与所述右夹套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阀体的左右端部的接口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左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所述阀体右端接口位置处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套,所述阀体左端通过所述螺栓套与介质输入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所述阀体右端通过所述螺栓套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可拆卸密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螺栓套一致,所述螺栓套外壁横向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螺栓套中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介质输出管道通过固定螺栓与对应的所述螺栓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板底表面环设有一圈上密封槽,所述外夹套顶部环设有一圈向上延伸凸出的上固定密封圈,所述上固定密封圈与所述上密封槽密封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保温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板顶表面环设有一圈下密封槽,所述外夹套底部环设有一圈向下延伸凸出的下固定密封圈,所述下固定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槽密封插接。
CN201721015978.0U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保温调节阀 Active CN207080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5978.0U CN207080620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保温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5978.0U CN207080620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保温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0620U true CN207080620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1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5978.0U Active CN207080620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保温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0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985A (zh) * 2021-02-08 2021-07-02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装式无阀盖角型调节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985A (zh) * 2021-02-08 2021-07-02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装式无阀盖角型调节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5160B (zh) 高炉冷却壁的制作方法
CN207080620U (zh) 一种保温调节阀
CN107039808A (zh) 接触件温升控制方法、接触件金属液冷器及连接器
CN105202949A (zh) 可控温自冷却保护高温u型管蒸发器
CN103361125B (zh) 一种半辐射半激冷流程辐射废锅装置
KR20140024423A (ko) 방향성 응고 노 열교환기
CN203489773U (zh) 一种换热器管程防冲装置
CN104152160A (zh) 干熄焦焦粉冷却装置
CN205403462U (zh) 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烧结高温气体的冷却装置及系统
CN105546164B (zh) 一种高温耐腐蚀介质制备纯化设备的冷冻阀门
CN105065319B (zh) 一种带冷却腔的热水循环泵轴承箱
CN102517627B (zh) 水冷轴结构
CN202520968U (zh) 蒸汽保温喷吹煤气蝶阀
CN206506395U (zh) 一种大型电机外壳结构
CN205331468U (zh) 保证密封且能够调节的闸阀
CN201346406Y (zh) 双盘管蛇形夹套式进料预热器
CN204281675U (zh) 一种能提高换热效率的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CN202532001U (zh) 一种恒温温控阀的阀芯组件
CN203222631U (zh) 一种真空水冷腔体
CN211079226U (zh) 一种vd炉罐体密封圈冷却装置
CN203007285U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密封的水冷法兰
CN206455160U (zh) 一种汇流排模具的冷却结构
CN203794934U (zh) 新型的隔热挡板结构
CN204211699U (zh) 一种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保护结构
CN205590632U (zh) 中高压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炉口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5

Address after: 272000 No.1 HENGFA Road, Beisu Town, Zoucheng City,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ta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Linhe street, Renhe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ETAM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