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9938U -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 Google Patents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9938U
CN207069938U CN201720346375.2U CN201720346375U CN207069938U CN 207069938 U CN207069938 U CN 207069938U CN 201720346375 U CN201720346375 U CN 201720346375U CN 207069938 U CN207069938 U CN 207069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trt
energy
collection
ke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63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 Rad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 Radi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 Rad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63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9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9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9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至少一布键盖、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至少一检测开关、至少一壳体、至少一发电装置以及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其中该布键盖包括至少一按键,各该按键可拆卸地以及枢转地被连接于该壳体,该发电装置、该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该检测开关被容纳于该布键盖以及该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该按键的每次回弹式运动抵触该能量收集支架回弹式运动,以触发该发电装置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该信号发射电路供电,该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各该按键以及该发电装置之间,该检测开关在该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之前预先导通该信号发射电路的编码器件的I/O接口,该信号发射电路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墙壁开关领域,尤其涉及能够被安装于墙壁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开关。
背景技术
生活中,制式的墙壁开关有着操作简单易用的显著优点,制式墙壁开关是指符合各国民用建筑标准或电工产品标准的安装在墙壁上的按键开关。例如外形尺寸长与宽均为86mm的欧式开关;长120mm,宽70mm的日式开关;还有美式开关等用于家庭及办公场合的墙壁上的开关,无论老幼,不用学习都会使用。因而一直以来,墙壁开关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安装传统墙壁开关都需要埋布电线,并且与电网及电灯相连后,才能工作。埋布电线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在一些硬质物体的表面,例如钢化玻璃上就很难去安装传统的布线式的墙壁开关;在建筑中埋设过长的电线很容易导致火灾等事故,传统的墙壁开关还不能应用于浴室等潮湿的场所,否则会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而现有的无源无线开关价格昂贵,虽然可以控制一些智能电器,但是由于机械设计十分复杂的原因,成本居高不下,可靠性不高,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每个开关的按键数量布置有限,不能像传统墙壁开关那样在一个开关上呈现多键并列 (例如布置4个回弹式按键)的回弹式设计,现有回弹式无源无线开关的按键数量仅为2键,难以满足建筑中一个开关对多个电灯的控制,除非增加开关数目,但是增加开关数目又会成倍的增加成本,并且现有无源无线开关的操作方式及按压力度与传统回弹式墙壁开关差别较大,按压起来还比较费劲,因此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实用性,现有无源无线开关都还达不到传统开关的水平,需要新的创造空间,因此,现有无源无线开关在建筑中还难以普及应用。
此外,无论是传统的制式开关还是现有的无源无线开关,其按键数在生产时就已经确定并且无法更改,如此,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按键数的开关需要不同的模具或增加额外的工序,因而相对增加了成本,而商家同样需要根据市场调查来确定不同按键数开关的需求量,同时消费者也要考虑计算不同按键数开关的需求量,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因估算的数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同造成一定的物质财产损失和人力成本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置换按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按键数目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由用户自行灵活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多个按键能够单独或者同时带动一个发电装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电路对能耗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不需要布线、安装简单、省时省力,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可布置的按键数量,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提供了多个回弹式开关的功能,可分别独立控制各路照明灯具,显著降低了每一路照明控制回路的安装使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提供了与传统墙壁开关标准一致的按键尺寸及按压方式,模拟与传统制式开关一致的操作方式与手感,便于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利用回弹式开关按下按键及弹起时的两次动作来产生能量,并把这两次能量通过一个能量合成器集合起来使用,使发电装置的能量被充分利用,电能输出的功率曾大,因而可以使指令电路以更高的射频功率将无线信号发送得更远,控制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电能产生部分的输出功率大,无需使用昂贵的低功耗的通信集成电路,使用普通的成本较低的功耗较大的通信电路,包括仅由单个三极管构成的无线通信电路均可正常驱动,降低了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不仅能够直接用双面胶粘贴在固体表面以外,还能够将开关两侧的按键拉开,用螺丝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标准的暗埋于墙壁中的开关底盒上,安装方式十分灵活,兼顾传统制式开关的安装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通过增加按键及检测开关的数目就可以扩展按键位数,也就是控制通道数量,从而在增加极少成本的情况下,形成更多的独立的控制通道,能控制更多的电器设备,从而一个开关能够实现传统多个开关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至少一布键盖,所述布键盖包括至少一按键,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以及枢转地被连接于所述壳体,从而按键数目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灵活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各所述按键都能够单独或者同时地通过每次回弹式运动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供电,所述信号发射电路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多个所述按键能够单独或者同时带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一个所述发电装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电路对能耗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
至少一布键盖、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至少一检测开关、至少一壳体、至少一发电装置以及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其中所述布键盖包括至少一按键,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以及枢转地被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电装置、所述信号发射电路以及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布键盖以及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按键的每次回弹式运动抵触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回弹式运动,以触发所述发电装置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供电,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各所述按键以及所述发电装置之间,所述检测开关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之前预先导通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编码器件的I/O接口,所述信号发射电路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按键均能够施加压力作用于所述能量收集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以及所述壳体为轴接式连接,以使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能够枢转地进行回弹式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均设置有至少一按键轴,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和所述按键轴数量一致的至少一支撑轴孔,各所述按键的各所述按键轴容纳于所述壳体的各支撑轴孔,以使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能够枢转地进行回弹式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按键的一底侧设置有至少一按键轴支撑部以支撑各所述按键轴,所述壳体的一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轴孔形成部,各所述支撑轴孔形成部形成各所述支撑轴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所述发电装置能够响应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的运动而产生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以使所述辅助接触件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再抵压所述发电装置运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之前预先导通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编码器件的I/O口,以接通相对应的编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检测开关抵压部,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抵压相对应的各所述检测开关以触发各所述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包括至少一导电触点以及至少一I/O口电极,所述I/O口电极被设置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检测开关被相应的所述按键触发时,所述导电触点接触所述I/O口电极,以导通所述编码器的I/O接口,使所述编码器产生编码由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缓冲器,所述按键的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缓冲器,以使所述缓冲器带动所述检测开关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支撑所述按键,从而当任意按键运动时,其它所述按键会保持静止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包括至少一导电触点以及至少一I/O口电极,所述I/O口电极被设置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导电触点被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按键抵压部,所述检测开关接通控制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发射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指令,各所述按键抵压部能够抵压所述发电装置发电以及触发对应的各所述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抵压部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以及至少一抵压延展棱,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凸出地延伸于所述抵压延展棱的中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抵压所述发电装置,所述抵压延展棱的一端部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都能够单独地或者同时地通过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一抵压主部以及两个侧翼部,两个所述侧翼部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的两端,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两个所述侧翼部之间,各所述按键被施加外力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所述抵压主部被抵压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力臂支点,各所述侧翼部的一端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另一端垂直地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力臂支点,所述力臂抵压主部以所述力臂支点作枢转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发电装置之间,各所述按键通过抵压所述内壳盖而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所述辅助接触件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以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接触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接触点凸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一抵压主部以及两个侧翼部,两个所述侧翼部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的两端,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两个所述侧翼部之间,各所述按键被施加外力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所述抵压主部被所述接触点凸件抵压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形成防水的一密闭腔,容纳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信号发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盖的底部具有至少一防水墙,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防水槽,所述内壳盖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内壳卡扣,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壳体防水部,所述壳体防水部形成所述防水槽,所述壳体防水部的外周缘设置有至少一壳体卡扣,所述内壳卡扣和所述壳体卡扣卡扣式卡合连接,所述防水墙紧密地贴合于所述防水槽内,从而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形成防水的所述密闭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盖进一步包括相互密封连接的至少一第一内壳以及至少一第二内壳,所述防水墙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壳的底部,所述内壳卡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壳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盖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内壳以及至少一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防水部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一内壳孔,所述第二内壳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防水部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二内壳孔,所述第一防水部被密封地闭合所述第二内壳孔,所述第二防水部被密封地闭合第一内壳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防水部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以使所述发电装置运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接通控制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发射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指令,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形成防水的所述密闭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防水部设置有至少一缓冲器,所述按键通过抵压所述缓冲器,以使所述缓冲器带动所述检测开关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为软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内壳为塑胶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都能够单独地或者同时地通过驱动所述内壳盖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从而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拨片,所述拨片能够被所述布键盖驱动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发电装置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还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电路,以收集所述发电装置每次产生的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
一发电装置、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至少一可拆卸按键、至少一壳体、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至少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各所述可拆卸按键以及所述发电装置之间,各所述可拆卸按键都能够单独或者同时地通过每次回弹式运动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供电,所述信号发射电路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一内壳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附图1至图9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被阐释。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能够被安装于墙壁上。其中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包括一发电装置50、一能量收集支架58、一信号发射电路20、一布键盖10、三个检测开关40以及一壳体12。
所述布键盖10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所述按键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被实施为是三个所述按键11,各所述按键11形成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顶壳,所述壳体12形成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底壳,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所述按键11和所述壳体12以外的各组件被容纳于底壳和顶壳形成的回弹腔内。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数量被实施为三个的所述按键11和所述壳体12形成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一回弹腔,所述发电装置、所述支架、所述能量合成器、所述指令电路以及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回弹腔内。当个所述按键11各自或者同时受到外力例如操作者的手施加的驱动力时,各所述按键11的一侧能够做上下往复回弹式运动。
如图2所示为其中一个所述按键11被拆卸移到旁侧时的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按键11具有一顶侧111以及一底侧112。外力能够直接施加于所述按键11的所述顶侧111,所述按键11的所述底侧112设置有一按键轴支撑部113、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4以及一检测开关抵压部115。
所述按键轴支撑部113设置有一按键轴1130,所述按键轴支撑部113能够支撑所述按键轴1130。所述壳体12的一内侧面122设置有一支撑轴孔形成部123,所述支撑轴孔形成部123形成有一支撑轴孔1230。各所述按键11的各所述按键轴1130被按压卡入所述壳体12的所述支撑轴孔1230,以使各所述按键11与所述壳体12被枢转地连接,从而响应于外力时,各所述按键11能够做上下往复回弹式运动。
优选地,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以及各所述支撑轴孔形成部123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2的一侧,相应的各所述按键轴1130被设置于所述按键11的所述底侧 112的一侧,从而各所述按键11被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2。
当各所述按键11做上下往复回弹式运动时,各所述按键11的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114抵压相对应的各所述检测开关40以触发各所述检测开关40;同时,各所述按键11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抵压相对应的所述发电装置50,为所述发电装置50提供机械能,从而所述发电装置50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壳体12还形成有一安装孔120,所述安装孔120可直接用螺丝将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固定在标准的暗埋于墙壁中的开关底盒上,也可直接用双面胶将底壳粘贴在固体表面以外,从而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安装方式十分灵活,能够兼顾传统制式开关的安装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50还设置有一辅助接触件59,所述按键11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通过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59,以使所述发电装置50运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优选地,所述辅助接触件59为一软橡胶,能够保护所述发电装置50,即能够密封防水,防止水等液体进入所述发电装置50内部,还能够不影响所述发电装置50的运动。优选地,所述辅助接触件59的底侧设置有一接触点凸件590,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的运动带动各所述接触点凸件590,各所述接触点凸件590带动所述发电装置5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40还设置有一缓冲器39。所述缓冲器39位于所述检测开关40和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 114之间。也就是说,所述按键11的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114通过抵压所述缓冲器39,以使所述缓冲器39带动所述检测开关40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40。优选地,所述缓冲器39为软橡胶材料一体地制成。一方面,当所述按键11运动时,和运动的所述按键11相邻的另一按键11能够被其相对应的所述缓冲器39支撑,从而使运动的所述按键11相邻的另一按键11不会被带动而保持静止状态;另一方面,所述缓冲器39能够有缓冲的作用,当所述按键11的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 114抵压所述缓冲器39时,使I/O口电极导通时,起到一个弹性缓冲作用,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导致所述检测开关40损坏。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结构被进一步详细揭露。
所述检测开关40用于检测所述按键11的状态,检测所述按键11是否被按压。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开关40包括一导电触点41以及一I/O口电极42。所述导电触电41被设置于所述缓冲器39的底部。所述I/O口电极42为编码器件的I/O端口,被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当所述I/O口电极42与所述导电触点41接触时,所述I/O口电极42被接通,编码器件根据所述I/O口电极42的电平的变化产生预置的编码。当所述按键11被按压时,所述缓冲器39受压,以使所述检测开关40向下运动而导通,也就是说,所述检测开关40的所述导电触电41因为所述按键11的运动而向下运动接触所述I/O口电极42,以使改变编码器件的I/O口上的电平,从而使编码器向发射电路传送预置的编码,由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的发射电路将预置的编码无线发射至接收端。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具体地,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进一步包括一内壳盖30,所述内壳30被定义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一防水密闭盖,所述内壳盖30与所述壳体12形成防水的一密闭腔,容纳所述发电装置50和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
所述内壳盖3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内壳31以及一第二内壳32。所述缓冲器 39以及所述辅助接触件59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壳31。所述第一内壳31优选地为软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内壳32为塑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器39能够与所述第一内壳31一体地成型,也能够单独成型后组装起来;所述辅助接触件59能够与所述第一内壳31一体地成型,也能够单独成型后组装起来。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盖30 的所述第一内壳31以及所述第二内壳32也可以是软橡胶材料和塑胶材料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内壳31以及所述第二内壳32设置有所述辅助接触件 59的部位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以使所述辅助接触件59能够被抵压并带动在所述内壳盖30以及所述壳体12内的所述发电装置50进行运动。
所述内壳盖30进一步包括一内壳卡扣33,优选地,所述内壳卡扣3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壳32的侧壁,所述壳体12设置有一壳体卡扣124。所述内壳盖30 的所述内壳卡扣33以及所述壳体12的所述壳体卡扣124以可拆卸的卡扣式连接,以使所述内壳盖30以及所述壳体12能够以卡扣卡合的可拆卸方式连接起来。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3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防水部311以及具有一第一内壳孔310,所述第二内壳32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防水部321以及具有一第二内壳孔320。所述第一内壳孔310以及所述第二防水部32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防水部311与所述第二内壳孔320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缓冲器39以及所述辅助接触件59被设置于第一防水部311,所述第一防水部311能够被所述按键11带动。优选地,第二防水部321具有支撑所述第一内壳31的功能。所述第一防水部311被密封地闭合所述第二内壳孔 320,所述第二防水部321被密封地闭合第一内壳孔310,以使所述第一内壳31 以及所述第二内壳32形成体积可变的且密封防水的密封腔。
所述第二内壳32的所述第二防水部321还形成有一检测开关孔322,所述检测开关孔322容纳所述检测开关4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31的所述第一防水部311内嵌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水部321,从而所述检测开关40密封地闭合所述检测开关孔322,进而水等液体不会通过所述检测开关孔322进入容纳有所述发电装置50以及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等电子组件的密闭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盖30的底部设置有一防水墙312,所述壳体12设置有形状与所述防水墙312相匹配的一壳体防水部125,所述壳体防水部125形成一防水槽1250。所述内壳盖30的所述防水墙312被放置在所述壳体12的所述防水槽1250内,以使把所述内壳盖30与所述壳体12之间合成一个密封的腔体,使所述发电装置50以及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等电子组件被包裹密封,与水等液体隔离开来,达到防水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壳体防水部125为双层环状侧壁,并凸出地延伸于所述壳体12的所述内侧面122,以形成所述防水槽1250。优选地,所述防水墙312被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的所述第一内壳31的底部。优选地,所述防水墙312为硅胶材料制成,以提高所述防水墙312以及所述防水槽1250 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辅助接触件59为圆盘状,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内壳盖30的上表面。更优选地,所述辅助接触件59被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的所述第一内壳 31的所述第一防水部31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内壳盖30的所述内壳卡扣33以及所述壳体12的所述壳体卡扣124以可拆卸的卡扣式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卡扣124被设置于壳体防水部125的周缘,以使所述防水墙312卡入所述壳体12的所述防水槽1250内,并通过所述内壳卡扣33与所述壳体卡扣124卡合的方式将所述防水墙312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墙312能够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2,所述防水槽1250能够被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本实用新型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开关40的所述导电触点41与设置于信号发射电路20上的所述I/O电极42接触以控制其闭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40还能够被实施为微动开关。
如图4至图9所示,所述壳体12的所述壳体防水部125的内侧设置有一发电装置侧板501,所述发电装置侧板501形成一发电装置固定槽500,所述发电装置50被容纳于所述发电装置固定槽500内。
所述内壳盖30以及所述发电装置50之间设置有一能量收集支架58。所述发电装置50连接有一拨片57。所述拨片57能够被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带动。所述按键11被施加外力,通过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 59,所述辅助接触件59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抵压所述拨片57,所述发电装置50被所述拨片57带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发电装置50被连接有一发电装置引脚56,通过所述发电装置引脚56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电气性连接,从而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等电子组件提供电能等能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电装置50的具体结构及其合理变形以及发电原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的其他专利文件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揭露,均能够被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电装置50。
所述发电装置50还设置有一复位弹簧55,所述复位弹簧55被设置于发电装置侧板501,通过弹性回复性能复位所述拨片57的运动,所述拨片57复位,能够带动所述辅助接触件59、所述内壳盖30、各所述按键11复位,进而实现各所述按键11的回弹式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进一步包括一抵压主部581、两个侧翼部 582、一力臂支点583、一抵压凸部584以及具有一力臂孔580。两个所述侧翼部 582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581的两端。各所述侧翼部582的一端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581,另一端垂直地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力臂支点583。所述抵压凸部584被设置于所述抵压主部581的内侧中部。所述侧翼部582的内周缘以及所述抵压主部581的内周缘形成所述力臂孔580,所述发电装置50被容纳于所述力臂孔580。所述按键11被施加外力,通过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59,所述辅助接触件59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的所述抵压主部581,所述抵压主部581以所述力臂支点583为支点作枢转运动,所述抵压凸部584随着所述抵压主部581枢转,且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的所述抵压凸部584通过枢转抵压所述拨片57,所述发电装置50被所述拨片57带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的所述抵压主部581优选地为平板状,根据实际需要能够调整尺寸以及形状,不同数量的所述按键11对应的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都能够单独或者同时抵压相对应的各所述辅助接触件59,进而各所述辅助接触件59都能够单独或者同时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的所述抵压主部581,以使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的所述抵压主部581抵压所述拨片57 而带动所述发电装置50产生电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只需一个发电装置即可实现多个按键的供电,节约了成本。同时因为只需要一个发电装置对该发电装置尺寸的限制性更小,因而能够采用体积较大,成本较低,发电量更大更稳定的发电装置并因此降低了对电路对能耗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设置有集成能量合成电路,所述集成能量合成电路能够将各所述按键11被按压以及回复时所述发电装置50两次产生的发电量集合起来使用,以使所述发电装置50的能量被充分利用,电能输出的功率增大,因而可以使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的指令电路以更高的射频功率将无线信号发送得更远,控制更加可靠。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 能够被定义为一个能量合成器,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能产生部分的输出功率大,无需使用昂贵的低功耗的通信集成电路,使用普通廉价的功耗较大的通信电路,包括仅由单个三极管构成的无线通信电路均可正常驱动,降低了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各所述按键11的组合排布在整体上能够被定义为一布键盖10。所述内壳盖30以及所述壳体12形成的防水密闭腔被容置于所述布键盖10以及所述壳体12形成的壳体腔内。所述布键盖10的各按键11被单独或者同时地驱动时,能够在所述布键盖10以及所述壳体12形成的壳体腔内抵压所述内壳盖30,所述内壳盖30抵压容纳于所述内壳盖30以及所述壳体12形成的防水密闭腔内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抵压所述拨片57,所述拨片57带动所述发电装置50,所述发电装置50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提供电能,所述复位弹簧55复位所述发电装置50以及所述拨片57,所述发电装置50再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拨片57的复位带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以及所述内壳盖30复位,从而所述布键盖10的被驱动的各按键11实现回弹式复位。
所述按键11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以及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114 能够被定义为所述按键11的一按键抵压部110。所述按键抵压部110还包括一抵压延展棱116。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 以及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114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抵压延展棱1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设置有一个所述发电装置50以及三个所述按键11,三个所述按键11形成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的所述布键盖10。三个所述按键11分别对应三个所述按键抵压部110,每个所述按键抵压部110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缓冲器39、一个所述辅助接触件59以及一个所述检测开关40,以实现所述布键盖10的任一所述按键11被驱动,都能够带动所述内壳盖30,从而带动所述发电装置50并导通信号发射电路20。所述检测开关 40所述发电装置50产生电能之前预先导通所述信号发射电路20的编码器件的 I/O口,以接通相对应的编码控制指令。由于多按键对电路的影响并不大,要求也不高,此外,所述检测开关40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只设置了一个所述发电装置50,因此,多数量的所述检测开关40以及一个或数量相对较少的所述按键 11的设置相对于相同按键数的传统制式开关或现有无源无线开关来说,在实用新型的整体上来说并不会因为所述按键11以及所述检测开关40的数量而增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布置按键数量的所述布键盖10。而且所述布键盖10的所述按键11可以随意互换,实现用户想要的按键数目,例如接下来揭露的图10至图11的单键无源回弹式开关、图12至图13的双键无源回弹式开关以及图14至图15的单键无源回弹式开关。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按键的扩展性好,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布键盖10的所述按键11的数量,以达到需要的通道数,相比于传统通过换开关的方式提高了实用性以及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的布键盖10还能够被定义为可置换按键盖。各按键11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所述布键盖10的各按键11的各按键轴1130脱离出所述壳体12的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就能够实现各所述按键11的重新布置以及拆卸。此外,由于所述布键盖10能够被实施为可置换按键盖,用户能够调整和更换各所述按键11,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被安装于墙壁时,室内墙壁的装饰点缀也起到很方便的作用,可根据用户年龄、喜好的不同分别装置各种不同颜色、不同风格的按键,有很好的室内装饰效果。
参照附图10至图11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另一实施例被阐释。其中其他结构相同,不同的是这个实施里中布键盖10A的结构不同于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布键盖10的结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能够收集任意所述按键11的压力,并传递给所述发电装置50,从而所述发电装置50将所述能量收集支架58收集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具体地,在图10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被实施为单键无源回弹式开关。也就是说,所述布键盖10A 包括一个按键11A,所述按键11A的内侧面设置有一个按键抵压部110A,所述按键抵压部110A包括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A以及一抵压延展棱116A。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A凸出地延伸于所述抵压延展棱11A6的中部,在所述按键11A被施加外力的时候,通过抵压内壳盖30A的所述辅助接触件59A抵压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发电装置(能量收集支架以及发电装置没有在附图10和图11中示出)。优选地,所述按键抵压部110A为中部尺寸较宽、两端尺寸较窄的拱形棱,所述缓冲器39A凸出地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A,从而所述按键抵压部110A运动时,不仅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A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59A,以使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所述抵压延展棱116A的端部也能够抵压所述缓冲器39A,从而所述检测开关40A能够被触发。
所述布键盖10A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轴1130A,所述壳体12A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具有两个所述支撑轴孔1230A,各所述按键轴1130A 在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A内轴转,以使所述布键盖10A被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2A。需要拆卸所述布键盖10A时,只需要将各所述按键轴1130A脱离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A。
参照附图12至图13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另一实施例被阐释。其中其他结构相同,不同的是这个实施里中布键盖10B的结构不同于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布键盖10的结构。
具体地,在图12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回弹式开关被实施为双键无源回弹式开关。也就是说,所述布键盖10B包括两个按键11B,各所述按键11B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按键抵压部110B,所述按键抵压部110B 包括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B以及一抵压延展棱116B。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B凸出地延伸于所述抵压延展棱116B的中部,在所述按键11B被施加外力的时候,通过抵压内壳盖30B的所述辅助接触件59B抵压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发电装置(能量收集支架以及发电装置没有在附图12和图13中示出)。优选地,所述按键抵压部110B为中部尺寸较宽、两端尺寸较窄的拱形棱,所述缓冲器39B凸出地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B,从而所述按键抵压部 110B运动时,不仅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B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59B,以使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所述抵压延展棱116B的端部也能够抵压所述缓冲器 39B,从而所述检测开关40B能够被触发。
所述布键盖10B的各按键11B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都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轴1130B,所述壳体12B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具有两个所述支撑轴孔1230B,各所述按键轴1130B在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B内轴转,以使所述布键盖10B的各按键11B被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2B。需要拆卸所述布键盖10B的各按键11B 的其中一个或者全部时,只需要将相应的所述按键轴1130B脱离对应的所述支撑轴孔1230B。
参照附图14至图15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另一实施例被阐释。其中其他结构相同,不同的是这个实施里中布键盖10C的结构不同于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布键盖10的结构。
具体地,在图14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被实施为三键无源回弹式开关。也就是说,所述布键盖10C 包括三个按键11C,各所述按键11C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按键抵压部110C,所述按键抵压部110C包括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C以及一抵压延展棱116C。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C凸出地延伸于所述抵压延展棱116C的中部,在所述按键11C被施加外力的时候,通过抵压内壳盖30C的所述辅助接触件59C 抵压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发电装置(能量收集支架以及发电装置没有在附图14和图15中示出)。优选地,所述按键抵压部110C为中部尺寸较宽、两端尺寸较窄的拱形棱,所述缓冲器39C凸出地设置于所述内壳盖30C,从而所述按键抵压部110C运动时,不仅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115C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59C,以使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所述抵压延展棱116C的端部也能够抵压所述缓冲器39C,从而所述检测开关40C能够被触发。
所述布键盖10C的各按键11C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都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轴1130C,所述壳体12C的内侧面周缘的一端具有两个所述支撑轴孔1230C,各所述按键轴1130C在各所述支撑轴孔1230C内轴转,以使所述布键盖10C的各按键11C被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2C。需要拆卸所述布键盖10C的各按键11C 的其中一个或者全部时,只需要将相应的所述按键轴1130C脱离对应的所述支撑轴孔1230C。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布键盖10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设置三个以上的所述按键11,各所述按键11不仅能够被布置和拆卸,也能够单独或者同时为设置有一个所述发电装置50的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提供电能,并触发各所述检测开关40,所述检测开关40的数量能够和所述按键11的数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主要例举了3个按键的构造方式,但是按键的数量并不受此限制,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方法及结构,只需增加检测开关及按键的数量,即可生产出更多按键的可任意置换按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以适应更多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能量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至少一按键响应于外力的施加而运动;
(B)至少一按键抵压至少一检测开关;
(C)按键抵压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
(D)能量收集支架带动至少一发电装置;
(E)发电装置产生第一次电能;
(F)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获得电能并发送第一次控制信号;
(G)按键回弹,至少一复位装置产生反向推力复位;
(H)发电装置因复位装置的推力,产生第二次电能;
(I)信号发射电路获得电能并发送第二次信号;以及
(J)按键、能量收集支架以及发电装置复位。
其中能量收集支架、检测开关、信号发射电路、复位装置以及发电装置被容纳于所述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的至少一密闭容腔内。
在实施例中,所复位装置能够被实施为所述复位弹簧5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1)

1.一种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布键盖、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至少一检测开关、至少一壳体、至少一发电装置以及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板,其中所述布键盖包括至少一按键,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以及枢转地被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电装置、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以及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布键盖以及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按键的每次回弹式运动抵触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回弹式运动,以触发所述发电装置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供电,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各所述按键以及所述发电装置之间,所述检测开关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之前预先导通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的编码器件的I/O接口,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各所述按键均能够施加压力作用于所述能量收集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驱动所述发电装置发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以及所述壳体为轴接式连接,以使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能够枢转地进行回弹式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均设置有至少一按键轴,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和所述按键轴数量一致的至少一支撑轴孔,各所述按键的各所述按键轴容纳于所述壳体的各支撑轴孔,以使各所述按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能够枢转地进行回弹式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各所述按键的一底侧设置有至少一按键轴支撑部以支撑各所述按键轴,所述壳体的一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轴孔形成部,各所述支撑轴孔形成部形成各所述支撑轴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所述发电装置能够响应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的运动而产生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以使所述辅助接触件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再抵压所述发电装置运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检测开关抵压部,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抵压相对应的各所述检测开关以触发各所述检测开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检测开关被容纳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缓冲器,所述按键的所述检测开关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缓冲器,以使所述缓冲器带动所述检测开关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缓冲器支撑所述按键,从而当任意按键运动时,其它所述按键会保持静止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按键抵压部,所述检测开关接通控制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发射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指令,各所述按键抵压部能够抵压所述发电装置发电以及触发对应的各所述检测开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按键抵压部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以及至少一抵压延展棱,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凸出地延伸于所述抵压延展棱的中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抵压所述发电装置,所述抵压延展棱的一端部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都能够单独地或者同时地通过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一抵压主部以及两个侧翼部,两个所述侧翼部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的两端,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两个所述侧翼部之间,各所述按键被施加外力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所述抵压主部被抵压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力臂支点,各所述侧翼部的一端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另一端垂直地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力臂支点,所述力臂抵压主部以所述力臂支点作枢转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发电装置之间,各所述按键通过抵压所述内壳盖而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内壳盖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所述辅助接触件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以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辅助接触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接触点凸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进一步包括一抵压主部以及两个侧翼部,两个所述侧翼部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抵压主部的两端,所述发电装置被容纳于两个所述侧翼部之间,各所述按键被施加外力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所述抵压主部被所述接触点凸件抵压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壳盖,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形成防水的一密闭腔,容纳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内壳盖的底部具有至少一防水墙,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防水槽,所述内壳盖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内壳卡扣,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壳体防水部,所述壳体防水部形成所述防水槽,所述壳体防水部的外周缘设置有至少一壳体卡扣,所述内壳卡扣和所述壳体卡扣卡扣式卡合连接,所述防水墙紧密地贴合于所述防水槽内,从而所述内壳盖与所述壳体形成防水的所述密闭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内壳盖进一步包括相互密封连接的至少一第一内壳以及至少一第二内壳,所述防水墙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壳的底部,所述内壳卡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壳的侧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内壳盖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内壳以及至少一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防水部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一内壳孔,所述第二内壳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防水部以及具有至少一第二内壳孔,所述第一防水部被密封地闭合所述第二内壳孔,所述第二防水部被密封地闭合第一内壳孔。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防水部设置有至少一辅助接触件,各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抵压部通过抵压所述辅助接触件,以使所述发电装置运动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防水部设置有至少一缓冲器,所述按键通过抵压所述缓冲器,以使所述缓冲器带动所述检测开关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内壳为软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内壳为塑胶材料制成。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布键盖的各所述按键都能够单独地或者同时地通过驱动所述内壳盖抵压所述能量收集支架,从而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8.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拨片,所述拨片能够被所述布键盖驱动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以使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9.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发电装置的运动。
30.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所述的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其中所述按键根据需要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变更配置数目和相应的配置尺寸,从而实现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的切换。
31.一种无源回弹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电装置、至少一能量收集支架、至少一可拆卸按键、至少一壳体、至少一信号发射电路板以及至少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能量收集支架被设置于各所述可拆卸按键以及所述发电装置之间,各所述可拆卸按键都能够单独或者同时地通过每次回弹式运动驱动所述能量收集支架,所述能量收集支架带动所述发电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供电,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被供电后发射出至少一控制信号,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能量收集支架的运动。
CN201720346375.2U 2017-04-01 2017-04-01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Active CN207069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6375.2U CN207069938U (zh) 2017-04-01 2017-04-01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6375.2U CN207069938U (zh) 2017-04-01 2017-04-01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9938U true CN207069938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1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6375.2U Active CN207069938U (zh) 2017-04-01 2017-04-01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99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780A (zh) * 2017-04-01 2017-07-21 深圳市无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WO2021027494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广东易百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供电无线控制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器和无线发射方法
WO2021146920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武文静 一种多按键自发电开关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780A (zh) * 2017-04-01 2017-07-21 深圳市无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WO2018177365A1 (zh) * 2017-04-01 2018-10-04 深圳市无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WO2021027494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广东易百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供电无线控制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器和无线发射方法
WO2021146920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武文静 一种多按键自发电开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2780A (zh)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CN207069938U (zh)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CN105827749B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套
CN208000841U (zh) 一种遥控按压式开关装置
CN108066982B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6467738U (zh) 马桶装置
US11295604B2 (en) Passive rebound switch having variable number of buttons
CN206116227U (zh) 自生电遥控器
CN205004025U (zh) 一种防水的电子哨子
CN2465298Y (zh) 按键的防水装置
WO2016011964A1 (zh) 连杆可转动的耳机式 mp3 或耳机
CN207718614U (zh) 一种多功能人机交互智能遥控器
CN206639181U (zh) 一种跑马灯迷你键盘遥控器
CN212305715U (zh) Led灯串的电源控制盒
CN209642902U (zh) 智能音箱
CN209250627U (zh) 一种防水对讲仪
CN208045341U (zh) 开关伴侣及智能开关
CN205928676U (zh) 一种机器人
CN205716658U (zh) 一种新式花蕾婴幼儿看护灯
CN205164127U (zh) 音乐喷泉玩具钢琴
CN207937895U (zh) 可无线充电的温度控制器
CN209371186U (zh) 一种智能调光面板
CN210129632U (zh) 一种智能插座电源按键
CN210202066U (zh) 发光蓝牙麦克风音响
CN217448374U (zh) 一种导盲手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6 Taoyuan, No. 2 Qianjin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Room 607, Block A, Zhihui Innovation Center, Shenzhen, to the south.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6 Taoyuan, No. 2 Qianjin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Room 607, Block A, Zhihui Innovation Center, Shenzhen, to the south.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o radio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