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5638U - 一种多联省柴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联省柴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5638U
CN207065638U CN201720784205.2U CN201720784205U CN207065638U CN 207065638 U CN207065638 U CN 207065638U CN 201720784205 U CN201720784205 U CN 201720784205U CN 207065638 U CN207065638 U CN 207065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chamber
kitchen range
smoke
chimn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42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建华
席天宇
吕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7842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5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56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炊具。所述多联省柴灶包括:灶体、灶膛、烟囱、排烟件、通烟道和至少一个第一灶口。所述灶膛位于所述灶体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所述烟囱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所述排烟件一端与所述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连接。所述通烟道位于所述排烟件内部,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一灶口为开设在所述排烟件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与所述通烟道连通,所述第一灶口用于支撑炊具。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联省柴灶通过在排烟件上设置第一灶口,利用从通烟道流过的烟气加热炊具,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联省柴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炊具的炊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固体燃料的多联省柴灶。
背景技术
目前,以固体燃料为主要炊事能源的灶还在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一些经常举行大型农村宴会的场所以及在农家乐等场所。这些灶多采用柴薪、煤球、秸秆等固体燃料直接加热放置在灶体上的多个炊具。这些灶通常包括灶体、灶门、灶膛和烟囱。其中,灶膛位于灶体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灶体上开设有灶门,灶门与灶膛连通,用于取放固体燃料和吸入新鲜空气。烟囱与灶体固定连接。烟囱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固体燃料在灶膛内燃烧使灶膛内温度升高,并产生温度较高的烟气。由于灶膛内部与灶体外部的温度差,灶体外温度较低的空气从灶门处吸入灶膛,灶膛内温度较高的烟气上升并顺着烟囱排出。然而,这些烟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热量,这些烟气多从烟囱中直接排出而未加利用,造成热量损失,从而导致灶的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省柴灶,以解决现有的灶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多个炊具,包括:一灶体;一灶膛,位于所述灶体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一烟囱,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一排烟件,一端与所述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连接;一通烟道,位于所述排烟件内部,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烟囱连通;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灶口,所述第一灶口为开设在所述排烟件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与所述通烟道连通,一个所述第一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可选的,所述灶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灶膛的底部连通,所述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炉箅,所述炉箅固定于所述灶膛的内壁与所述通风道连通处。
可选的,所述灶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灶口,所述第二灶口为开设在所述灶体上的开口,所述第二灶口与所述灶膛连通,一个所述第二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可选的,所述排烟件自所述第一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的方向延伸有第一锅架,一个所述炊具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锅架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锅架的内周面为圆柱形。
可选的,所述灶体自所述第二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灶膛的方向延伸有第二锅架,一个所述炊具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锅架上。
可选的,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所述通烟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可选的,所述通烟道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截面面积依次递减。
可选的,所述排烟件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棱柱,所述排烟件与所述灶体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烟囱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小的另一端。
可选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烟囱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烟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联省柴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烟囱和灶体之间设置排烟件,并在排烟件内设置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烟囱连通的通烟道,从而在灶体内部的灶膛内燃烧固体燃料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在通烟道和烟囱的引导下,从灶膛通过通烟道后经烟囱排出,并通过在排烟件上开设的至少一个与通烟道连通的开口,即第一灶口,使流经通烟道的烟气对第一灶口支撑的炊具进行加热,充分利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从而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多联省柴灶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多联省柴灶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灶体;
11-灶膛;
12-通风道;
13-炉箅;
14-第二灶口;
15-灶门;
20-烟囱;
30-排烟件;
31-通烟道;
32-第一灶口;
33-第一锅架;
34-支座;
40-转接件;
G-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联省柴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多联省柴灶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多联省柴灶的正视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联省柴灶,所述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多个炊具G。所述多联省柴灶包括灶体10、灶膛11、烟囱20、排烟件30、通烟道31和至少一个第一灶口32。所述灶膛11位于所述灶体10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所述烟囱20,用于将灶膛11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所述排烟件30一端与所述灶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20连接。所述通烟道31位于所述排烟件30内部,一端与灶膛11连通,另一端与烟囱20连通。所述第一灶口32为开设在所述排烟件30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32与所述通烟道31连通,一个所述第一灶口32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
通过在烟囱20和灶体10之间设置排烟件30,并在排烟件30内设置一端与灶膛11连通、另一端与烟囱20连通的通烟道31,从而在灶体10内部的灶膛11内燃烧固体燃料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在通烟道和烟囱20的引导下,从灶膛11通过通烟道31后经烟囱20排出,并通过在排烟件30上开设的至少一个与通烟道31连通的开口,即第一灶口32,使流经通烟道31的烟气对第一灶口32支撑的炊具G进行加热,因此能充分利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从而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排烟件30自所述第一灶口32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31的方向延伸有第一锅架33。一个所述炊具G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锅架33上。具体的,第一锅架33位于所述排烟件30的上方,因此能支撑炊具G,且使炊具正常使用。通过在第一灶口32的边缘向远离通烟道31的方向上延伸第一锅架33,并使炊具G放置在该第一锅架33上,使炊具G相对于排烟件30的高度增加,即提高了炊具G相对于通烟道31的高度,相当于在排烟件30上设置了一个与通烟道31连通的烟囱,因此能使烟气向第一灶口32处流通,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加热炊具,进而改善炊具G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所述第一锅架33的内周面优选为圆柱形,可节省第一锅架33的材料。
优选的,自与所述灶膛11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20连通的另一端,所述通烟道31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便于烟气从通烟道31的一端向通烟道31的另一端流通,便于烟气经通烟道31从烟囱20排出,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倒烟现象产生,利于保持室内卫生。
优选的,所述通烟道31自与所述灶膛11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20连通的另一端,截面面积依次递减,可便于烟气从通烟道31流入烟囱20。
优选的,所述排烟件30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棱柱。所述排烟件30与所述灶体10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31与所述灶膛11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31与烟囱20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小的另一端。相比较于一端与另一端大小一致的排烟件,可节省制作排烟件30的材料,继而可减少排烟件30的重量,从而提高排烟件30的结构的可靠性。当然,所述排烟件3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台或者其他形状。
具体的,参考图1,所述排烟件30还包括设置在排烟件30底部,用于支撑排烟件30的支座34,所述支座34可为沿着所述排烟件的排烟方向设置的多个圆柱或者棱柱。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0上还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风道12。所述通风道12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风道12的另一端与灶膛11的底部连通。灶膛11内的固体燃料燃烧时,灶膛11内的温度升高,灶膛11内部与灶体10外部形成温度差,在温度差的影响下,新鲜空气易吸入灶膛11。由于在灶体10上开设有有多条通风道12,且通风道12的另一端与灶膛11的底部连通,由此便于新鲜空气从灶膛11的底部吸入。于是,当新鲜空气从灶膛11的底部吸入灶膛11后,能直接与灶膛11底部的部分固体燃料直接接触,从而使固体燃料燃烧充分,进一步提高灶膛11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炉箅13。在所述灶膛11的内壁与所述通风道12连通处固定有所述炉箅13。所述炉箅13可避免固体燃料掉落到通风道12中,使通风道12阻塞。此外,炉箅13还可以起到漏灰的作用,即可以用于使固体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烬掉落到通风道12中。优选的,所述通风道12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多联省柴灶的底部,可便于清理固体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烬。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灶体10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灶口14。所述第二灶口14为开设在所述灶体10上的开口,所述第二灶口14与所述灶膛11连通,一个所述第二灶口14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通过在灶体10上开设多个与灶膛11连通的第二灶口14,从而在灶体10内部的灶膛11内燃烧固体燃料时,可通过第二灶口14对放置在第二灶口14上的炊具G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0自所述第二灶口14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灶膛11的方向延伸有第二锅架,所述炊具G放置在所述第二锅架上。具体的,第二锅架位于所述灶体10的上方,因此能支撑炊具G,使炊具G正常使用。通过在第一灶口32的边缘向远离通烟道31的方向上延伸一第二锅架,并使炊具G放置在该第二锅架上,使炊具G相对于灶体10的高度增加,即提高了炊具G相对于灶体10的高度,相当于在灶体10上设置了一个与灶膛11连通的烟囱,因此能使烟气向第二灶口14处流通,改善炊具G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灶的热效率。
所述第二锅架的内周面优选为圆柱形,可节省第二锅架的材料。
优选的,参考图1,所述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转接件40。所述转接件40的一端与所述烟囱20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40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烟件30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将转接件40从多联省柴灶上拆下,从而便于对排烟件30、烟囱20和灶膛11进行清洁。具体的,所述转接件40的一端插入所述烟囱20的内部,所述转接件40的另一端套在所述排烟件30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灶体10上还设置有灶门15,所述灶门15与所述灶膛11连通,用于取放固体燃料。当然,新鲜空气可以从灶门15处进入灶膛。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0可以以砖土、混凝土等为主要原材料。所述灶体10靠近所述灶膛11处还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如草木灰、锯末、煤灰、矿渣棉和珍珠岩等,可进一步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当然,所述排烟件30也可以以砖土、混凝土等为主要原材料,所述排烟件30内也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特别是在靠近通烟道31的部分处设置有保温材料,以提高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炊具可为底部为弧形的锅具、开水壶等。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多个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灶体;
一灶膛,位于所述灶体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
一烟囱,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
一排烟件,一端与所述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连接;
一通烟道,位于所述排烟件内部,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烟囱连通;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灶口,所述第一灶口为开设在所述排烟件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与所述通烟道连通,一个所述第一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灶膛的底部连通,所述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炉箅,所述炉箅固定于所述灶膛的内壁与所述通风道连通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灶口,所述第二灶口为开设在所述灶体上的开口,所述第二灶口与所述灶膛连通,一个所述第二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件自所述第一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的方向延伸有第一锅架,一个所述炊具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锅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架的内周面为圆柱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自所述第二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灶膛的方向延伸有第二锅架,一个所述炊具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锅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所述通烟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烟道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截面面积依次递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件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棱柱,所述排烟件与所述灶体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烟囱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小的另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省柴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烟囱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烟件可拆卸连接。
CN201720784205.2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多联省柴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6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205.2U CN2070656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多联省柴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205.2U CN2070656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多联省柴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5638U true CN207065638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6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42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656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多联省柴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5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1946A (zh) 一种烧烤炉的燃料灰烬收集装置
CN207065638U (zh) 一种多联省柴灶
CN207815715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微型锅炉
CN206073138U (zh) 多管式高效散热炉
CN101526230B (zh) 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07455633U (zh) 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
CN209186433U (zh) 一种烧烤炉的燃料灰烬收集装置
CN106801892A (zh) 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富氧环保装置的采暖炉
CN209605219U (zh) 组合式全封闭祛烟尘节能柴火灶
CN204593474U (zh) 一种柴草节能灶
CN109579056A (zh) 一种组合式全封闭祛烟尘节能柴火灶
CN110748922A (zh) 增氧筒炉箅
CN108019781B (zh) 一种炉灶
CN2676052Y (zh) 民用柴炉
CN106482165B (zh) 多种燃料节能减排暖炊炉
CN208269197U (zh) 节能减排炉灶
CN207035223U (zh) 一种空气能柴炉的聚能收烟机构
CN203837027U (zh) 多功能便携式省柴灶
CN217302878U (zh) 一种石板烧烤柴火灶
CN208901441U (zh) 一种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炉具
CN104566494B (zh) 一种柴草节能灶
CN204114998U (zh) 一种卧式取暖炉
CN201916927U (zh) 新型炉膛炉具
CN209310032U (zh) 一种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炉芯
CN217737264U (zh) 一种多用途柴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